專利名稱:具有抗菌效果的遮陽簾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遮陽簾,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抗菌效果的遮陽簾。
背景技術:
一般建筑物或汽車等在設計上,為了達到通風、采光的目的,通常會在適當位置開設窗戶并裝上玻璃,且為了避免陽光直射屋內或車內,經常會在窗戶的位置裝設有一遮陽簾,以在必要時借由遮陽簾的遮擋,來防止陽光直接照射進入屋內及車內。上述遮陽簾的設置雖可遮擋陽光,但在窗戶開啟的狀態下,屋內或車內與外界仍會產生空氣對流的狀態,而一般空氣中除了具有必備的元素,如氦氣、氧氣及水分等等外,經常還夾雜了一些肉眼無法察覺的塵埃、油煙、氨(NH3)、二氧化硫(SO2)、霉菌、大腸菌等等的菌種或有害物質,其中塵埃、油煙及各菌種更是有礙人體健康,另外,氨與二氧化硫等物質則會造成空氣具有異味,這些有害及有異味的物質會隨空氣流通散布在人們生活周遭,一點一滴地侵蝕人們的健康。上述空氣對流的必然現象雖與遮陽簾的功能無關,但由于遮陽簾是裝設在空氣對流的窗戶上,因此,若能在不妨礙空氣流通的前題下,使遮陽簾兼具有排除有害物質的功效,將可大幅提高遮陽簾的附加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增加附加功能而兼具遮陽與抗菌功效的具有抗菌效果的遮陽簾。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抗菌效果的遮陽簾,包含一遮陽本體,該遮陽本體具有一用以遮擋陽光的迎光面以及一背光面,其特征在于于該遮陽本體的迎光面與背光面其中至少一個面上涂布光觸媒層。
由以上說明可知,本實用新型在遮陽本體2上涂布光觸媒層3不僅在遮陽簾中為前所未有的創新,且更具有下列優點一、具有殺菌功效可將環境中的病菌殺死,例如霉菌、大腸菌、葡萄球菌等等日常生活中有害的病菌。
二、具有除臭功效可以分解空氣中的臭味,例如NH3、SO2、甲苯、甲醛、乙醛甲酸、苯酚及尼古丁等等。
三、氧化能力強可以有效地分解有機物,使油煙、油污等臟物、灰塵不容易附著于表面。
四、無毒性所述光觸媒層3對環境生態不會造成傷害。
五、所需能量低僅約0.1W的能量即可使光觸媒層3發揮效果。
六、可使用時間長所述光觸媒層3在使用過程并不損耗,可延長使用壽命。
下面通過較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具有抗菌效果的遮陽簾來進行詳細說明,附圖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有抗菌效果的遮陽簾的一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立體圖,說明第一實施例與一車窗間的相對位置;圖2是一俯視圖,說明第一實施例組裝在一玻璃側邊的狀態;圖3是圖2的一局部放大剖面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具有抗菌效果的遮陽簾的一第二較佳實施例的一立體圖,說明第二實施例與車窗的相對位置;圖5是本實用新型具有抗菌效果的遮陽簾的一第三較佳實施例的一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遮陽簾1是可以反復拆卸地組裝在車窗玻璃10的一側面,而此具有抗菌效果的遮陽簾1包含一遮陽本體2及一光觸媒層3。配合圖3所示,遮陽本體2具有一用以遮擋陽光的迎光面21,以及一與迎光面21平行地位在相反側的背光面22,遮陽本體2是以發泡材料制成且于迎光面21上涂布一層反光材料的反光層23,借由反光層23來阻隔陽光避免直射。光觸媒層3是涂布于遮陽本體2的迎光面21及背光面22兩面其中一面上,且光觸媒層3具有二氧化鈦(TiO2)成分。而于本實施例中,由于迎光面21上已涂布有反光層23,因此光觸媒層3是涂布于反光層23上而接受陽光照射。此光觸媒層3受到陽光照射時,光觸媒層3的光觸媒所含的電子被激發而形成帶正電的電洞,前述電洞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而可將有害物質氧化分解。
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遮陽本體2為一網布形式,同樣經常被使用于車窗上。遮陽本體2具有面向陽光用以遮擋陽光的一迎光面21以及一背向陽光的背光面22,此迎光面21上涂設一光觸媒層3,使光觸媒層3的光觸媒照光時,可發揮氧化物質的能力而達抗菌的功效。
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遮陽本體2為一百葉窗形式,且可被懸掛在一般窗戶(圖未顯示)的一內側面,光觸媒層3則是涂布于遮陽本體2的每一葉片24上,當陽光照射在此光觸媒層3上時,光觸媒可發揮氧化物質的能力來產生抗菌的效果。
在設計上,由于遮陽本體2的背光面22仍有被陽光照射的機會,因此,將光觸媒層3涂布在各實施例的背光面22上亦可發生效用。
因此,本實用新型確為一新穎、進步并可供產業上利用的具有抗菌效果的遮陽簾。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抗菌效果的遮陽簾,包含一遮陽本體,該遮陽本體具有一迎光面以及一背光面,其特征在于于該遮陽本體的迎光面與背光面其中至少一個面上涂布光觸媒層。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抗菌效果的遮陽簾,包含一遮陽本體,該遮陽本體具有一用以遮擋陽光的迎光面以及一背光面,于該遮陽本體的迎光面與背光面其中至少一個面上涂布光觸媒層。此光觸媒層受到陽光照射時,光觸媒所含的電子被激發而形成帶正電的電洞,前述電洞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而可將有害物質氧化分解,故本實用新型兼具遮陽與抗菌的效果。
文檔編號B60J3/00GK2620071SQ03202220
公開日2004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03年1月9日
發明者林永清 申請人:皇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