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門鎖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169047閱讀:20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門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安裝于車門的門鎖裝置。
背景技術
在車門上設置有能夠卡止脫離地與固定于車身的大致呈U字形狀的撞針卡止的門鎖裝置。該門鎖裝置具備卡止撞針的彈鍵機構和解除該彈鍵機構進行的撞針的卡止的鎖定機構。在具備所述機構的門鎖裝置內,例如專利文獻I記載了一種具有與直接連接鎖芯的鑰匙柄一體轉動的觸點和繞鑰匙柄配置并根據鑰匙柄的旋轉而有選擇地與所述觸點導通的第二端點的鑰匙操作檢測開關。第二端點與向電動機提供電力的第一端點一起延伸至連接器內部且成為能夠與外部連接的狀態。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11-026826號公報但是,在上述的門鎖裝置中,若因車輛的設計等而使門的鎖芯和連接器的距離變長,則使設置于與鎖芯對應的位置的鑰匙柄和連接器等的距離變長。于是,將會造成使觸點和連接器導通的鑰匙操作檢測開關用的第二端點變長,使配置第二端點的開關基板大型化,存在使開關的制造成本增加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現有的問題點而設立的,以提供一種通過使開關機構小型化而能夠削減制造成本的門鎖裝置為課題。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門鎖裝置具有彈鍵(latch)機構,其能夠卡止脫離撞針(striker);鎖定機構,其具有連桿和鎖定板,所述連桿使該彈鍵機構在可操作的解鎖位置和不可操作的鎖定位置之間移動,所述鎖定板使該連桿在所述解鎖位置和鎖定位置之間移動;連接器,其與所述鎖定板接近配置;鑰匙操作力傳遞機構,其將配置于門上的鎖芯的操作力傳遞到所述鎖定機構的鎖定板;鑰匙操作檢測開關,其與所述連接器連接且檢測所述鑰匙操作力傳遞機構的動作,其中,所述鑰匙操作力傳遞機構具備鑰匙柄,其與配置于所述門上的鎖芯的操作對應轉動;鑰匙連桿,其與該鑰匙柄連結并往復移動;鑰匙輔助柄,其與該鑰匙連桿連結且可轉動地配置于所述鎖定板的同軸上,并且具有與所述鎖定板卡合的卡合部,所述鑰匙操作檢測開關由配置于所述鑰匙輔助柄上的第一可動觸點和有選擇地與該第一可動觸點導通的第一固定觸點構成。通過將第一可動觸點配置于鑰匙輔助柄,能夠縮短第一可動觸點和靠近與鑰匙輔助柄卡合的鎖定板配置的連接器之間的距離,在門鎖裝置內集中配置第一可動觸點、第一固定觸點及連接器。由此,能夠使鑰匙操作檢測開關小型化,并且能夠降低制造成本。另外,由于將配置第一可動觸點的鑰匙輔助柄設置于與鎖定板同軸上,因而能夠縮小這些部件的配置空間,使門鎖裝置小型化。優選還設置有鎖定狀態檢測開關,該鎖定狀態檢測開關由配置于所述鎖定板的第二可動觸點和有選擇地與該第二可動觸點導通的第二固定觸點構成。由于將鑰匙操作檢測開關和鎖定狀態檢測開關分別設置于在同軸上設置的鑰匙輔助柄和鎖定板上,因而能夠集中配置兩開關,縮小配置空間。優選將所述第一固定觸點與所述第二固定觸點設置于同一個開關基板上。此外,通過將第一及第二固定觸點設置于同一個開關基板上,能夠削減零件數量,進而能夠削減制造成本。優選具備至少收納所述鎖定機構、鑰匙操作力傳遞機構及鑰匙操作檢測開關的殼體,在所述殼體設置有支承設置有所述鑰匙輔助柄的所述第一可動觸點的一側面的相反側的另一側面的支承凸部,并且,在與該支承凸部相鄰配置的所述鑰匙連桿設置有支承所述鑰匙輔助柄的另一側面的支承面。由殼體的支承凸部和鑰匙連桿的支承面來支承鑰匙輔助柄的另一側面。因此,能夠利用第一可動觸點和第一固定觸點的接觸力的反作用力使鑰匙輔助柄向殼體施力,防止其傾斜。由此,能夠防止因鑰匙輔助柄傾斜而使第一可動觸點和第一固定觸點的接觸力不足,進而能夠防止兩觸點間的導通不良。發明效果根據本發明的門鎖裝置,通過將第一可動觸點配置于鑰匙輔助柄上,能夠縮短靠近與鑰匙輔助柄卡合的鎖定板配置的連接器和第一可動觸點之間的距離,進而能夠集中配置門鎖裝置內的電氣部件。由此,能夠使鑰匙操作檢測開關小型化,并且能夠削減制造成本。另外,由于將配置有鑰匙操作檢測開關的第一可動觸點的鑰匙輔助柄設置于與鎖定板同軸上,因而能夠縮小這些部件的配置空間,使鑰匙操作檢測開關小型化。


圖I是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門鎖裝置處于解鎖狀態的主視圖;圖2是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門鎖裝置處于鎖定狀態的主視圖;圖3(A)是表不⑶的A-A線剖面圖,⑶是表不圖I的第一外殼部件的鎖定機構配置部的主視圖;圖4表示門鎖裝置的彈鍵機構,(A)是表示門開放狀態的側視圖;⑶是表示門關閉狀態的側視圖;圖5是表不圖4的彈鍵機構和鎖芯的關系的側視圖;圖6(A)是圖I的鎖定板的放大主視圖,(B)是圖I的鑰匙輔助柄的放大主視圖;圖7是圖I的鑰匙連桿的放大主視圖8是表示將圖6 (A)的鎖定板、圖6⑶的鑰匙輔助柄及圖7的鑰匙連桿組裝在一起的狀態的局部放大主視圖;圖9是表示在圖I的第一外殼部件上蓋上開關基板的狀態的主視圖;圖10(A)、(B)、(C)是表示在各狀況下的開關基板的固定觸點和可動觸點的連接狀態的概略圖;圖11是表示從圖I的解鎖狀態對鎖芯進行鎖定操作后的狀態的主視圖;圖12是表示從圖2的鎖定狀態對鎖芯進行解鎖操作后的狀態的主視圖。符號說明 I :撞針11 :第一外殼部件(殼體)16 :支承凸部21 :第二外殼部件(殼體)35 :連桿50 :鎖定板55 :鑰匙輔助柄(鑰匙操作力傳遞機構)57a :第一^^合部(卡合部)57b :第二卡合部(卡合部)58 :鎖芯61 :鑰匙連桿(鑰匙操作力傳遞機構)64 :支承面68 :鑰匙柄(鑰匙操作力傳遞機構)71 :旋轉桿91 :第一可動觸點(鑰匙操作檢測開關)93 (93a、93b、93c):第一固定觸點(鑰匙操作檢測開關)95 :第二可動觸點(鎖定狀態檢測開關)97 (97a、97b、97c):第二固定觸點(鎖定狀態檢測開關)101 :開關基板104 :連接器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圖I及圖2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門鎖裝置。該門鎖裝置安裝于車輛的可開閉的門上,能夠卡止脫離地卡止于配置在車身上的撞針I上(參照圖4(B))。該門鎖裝置配置有卡止于撞針I的彈鍵機構;可解除該彈鍵機構的撞針I的卡止狀態的解鎖或者不能解除卡止狀態的鎖定的鎖定機構。如圖3 (A)所示,配置有構成鎖定機構的各部件的第一外殼部件11具備鎖定機構配置部12和彈鍵機構配置部13在俯視下具有L字形狀。如圖3(B)所示,在鎖定機構配置部12上設置有后述的鎖定板50及可轉動地軸支承內柄40的支承軸即安裝軸部14a、14b。在安裝軸部14a的上側,朝向圖中靠近跟前側突出設置有向上方彎曲的圓弧狀支承凸部16。另外,在安裝軸部14a的右側及斜上方為了保持后述的鑰匙連桿61而在垂直方向形成有兩個鑰匙連桿保持槽17。在支承凸部16和靠近該支承凸部16的鑰匙連桿保持槽17之間設置有規定的間隔L。在安裝軸部14b的左側部設置有用于可轉動地配置后述的球形柄75的軸孔18。在該軸孔18的更上部左側設置有驅動電動機配置部19和凸輪部件配置部20。而且,安裝于第一外殼部件11的鎖定機構配置部12的第二外殼部件21與第一外殼部件11共同構成殼體。第一外殼部件11的安裝于彈鍵機構配置部13的輔助外殼24覆蓋在配置于彈鍵機構配置部13的彈鍵機構的圍欄塊25 —側。如圖4(A)及圖4(B)所示,在該圍欄塊25上以朝向彈鍵機構配置部13下凹的方式設置有成為穿過撞針I的空間的穿過凹部26。在該穿過凹部26的上側將構成彈鍵機構的撥叉27可轉動地安裝于安裝部27a。在穿過凹部26的下側將卡爪28可轉動地安裝于安裝部28a。在安裝部28a的左側設有穿過卡爪28的操作承承受部30并向彈鍵機構配置部13內突出的穿過孔31。
而且,彈鍵機構的上述撥叉27能夠卡止脫離地卡止撞針1,上述卡爪28與撥叉27卡合,維持撥叉27保持撞針I的狀態。該彈鍵機構通過伴隨門的關閉力的撞針I的推壓,而如圖4(A) 圖4(B)所示,撥叉27逆時針轉動。而且,通過卡爪28的卡止部29與撥叉27卡止,維持撥叉27對撞針I的卡止狀態。在該狀態下,卡爪28的操作承受部30向上動作時,卡爪28順時針轉動,由此解除撥叉27和卡爪28的卡止。其結果是,撥叉27通過未圖示的彈簧的彈力而向圖4(A)所示的開放位置轉動,解除撞針I的卡止。另外,如圖I及圖2所示,組裝于第一外殼部件11的鎖定機構具備卡止于卡爪28的操作承受部30并用于使卡爪28向卡止解除方向動作的連桿35 ;用于使該連桿35進行的卡爪28的動作可進行或不可進行的鎖定板50。連桿35通過由下端的受動部36承受內柄40或外柄46的動作力而向上方向移動。在圖I所示的解鎖位置,大致中央的操作部37與卡爪28的操作承受部30卡合,使卡爪28向卡止解除方向動作。因此,可解除彈鍵機構對撞針I的卡止。另外,就連桿35而言,上方的鎖定板連結部38與鎖定板50連結,通過該鎖定板50的轉動,連桿35向解鎖位置及鎖定位置移動。在圖2所示的鎖定位置,操作部37向與卡爪28的操作承受部30不能卡合的位置離開。因此,即使通過外柄46或內柄40向上方向移動,也不能使卡爪28向卡止解除方向動作。因此,不能解除彈鍵機構對撞針I的卡止。內柄40與設于門的車內側的內門把手(未圖示)連結,并且與連桿35的受動部36卡合,使該連桿35朝向卡爪28的解除操作承受部30的一側動作(滑動)。該內柄40具備可轉動地安裝于第一外殼部件11的安裝軸部14b的安裝部41。在內柄40上設有以從第二外殼部件21的開口部向第二外殼部件21的外側突出的方式延伸且與內門把手連結的內把手連結部42。另外,在內柄40上設有形成大致J字形狀的連桿動作部43,以在組裝狀態下連桿35的受動部36位于以安裝部41為中心的旋轉軌跡上。另外,在內柄40上設有在球形柄75位于鎖定位置的狀態下與該球形柄75的卡合承受部79卡合并經由球形柄75及鎖定板50使連桿35向解鎖位置移動的卡合部44。如圖5所示,外柄46貫通第一外殼部件11向內外延伸,且可轉動地被安裝。在該外柄46上,在從第一外殼部件11向外部突出的部分設有連接設于門的車外側的外把手(未圖示)的外把手連接部48。當操作外把手時,通過使連結于受動部36內的前端的連桿連結部47向上移動,使連桿35向上移動。鎖定板50可轉動地安裝于第一外殼部件11的安裝軸部14a。如圖6(A)所示,鎖定板50具備嵌合于安裝軸部14a的環狀安裝部50a、在形成圓弧狀的下側外周緣朝向外方突出的連桿卡裝部51、在該連桿卡裝部51的相反側呈大致U字形狀的球形柄卡裝部53。連桿卡裝部51通過利用后述的鑰匙輔助柄55或球形柄75順時針轉動而向左側移動,使連桿35從解鎖位置向鎖定位置移動。通過逆時針轉動,向右側移動,使連桿35從鎖定位置向解鎖位置移動。球形柄卡裝部53承受球形柄75的解鎖動作及鎖定動作。另外,鎖定板50具有從環狀安裝部50a朝向上方突出的解鎖動作受動部52、形成于環狀安裝部50a和連桿卡裝部51之間的緣部的右側緣部54。解鎖動作受動部52承受鑰匙輔助柄55的解鎖動作,右側緣部54承受鑰匙輔助柄55的鎖定動作。鑰匙輔助柄55以從動于按照在門的車外側露出的方式配設的鎖芯58 (參照圖5)的方式與鎖定板50 —起可轉動地安裝于第一外殼部件11的安裝軸部14a。鑰匙輔助柄55始終位于圖I及圖2所示的中立位置。該鑰匙輔助柄55為以嵌合于安裝軸部14a的環狀 安裝部55a(參照圖6(B))為頂部的大致扇型形狀。鑰匙輔助柄55具備設于一緣部的第一卡合部(卡合部)57a、位于另一緣部側且從鑰匙輔助柄55的背面朝向圖中進深方向突出的第二卡合部(卡合部)57b、設于第—^合部57a和第二卡合部57b之間且具有橢圓形的穿過孔的連結部56。第一卡合部57a通過鑰匙輔助柄55沿順時針方向轉動,與鎖定板50的右側緣部54抵接,傳遞鎖定動作。第二卡合部57b通過鑰匙輔助柄55沿逆時針方向轉動,與鎖定板50的解鎖動作受動部52抵接而傳遞解鎖動作。連結部56與形成于鑰匙連桿61的下端的下側圓形突起部62嵌合。如圖7所示,鑰匙連桿61為沿著垂直方向的棒狀,在上下方向可往復移動地保持于鑰匙連桿保持槽17。在鑰匙連桿61的上端設有上側圓形突起部63,在下側的側部設有與鑰匙輔助柄55抵接保持的支承面64。上側圓形突起部63與鎖芯58隨動,與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繞軸67轉動的鑰匙柄68的橢圓形穿過孔69嵌合。如圖5所示,鑰匙柄68與鎖芯58連結,并連接于與插入鎖芯58的鑰匙(未圖示)的轉動一體地旋轉的旋轉桿71。根據該結構,通過使插入鎖芯58的鑰匙轉動,鑰匙柄68也與旋轉桿71 一同轉動。此外,鑰匙輔助柄55、鑰匙連桿61及鑰匙柄68構成鑰匙操作力傳遞機構。球形柄75可轉動地軸裝于第一外殼部件11的軸孔18。形成于球形柄75的一端的球形柄側連結部76經由第二外殼部件21的開口部與設于門的車內側的鎖定鈕(未圖示)連結。在球形柄75的另一端設有鎖定板卡裝部77,其與鎖定板50的球形柄卡裝部53卡合。而且,與鎖定鈕的操作連動使鎖定板50動作,使連桿35移動到鎖定位置或解鎖位置。具體而言,球形柄75通過利用鎖定鈕逆時針轉動,而由前端的鎖定板卡裝部77使鎖定板50向鎖定位置轉動。另外,通過順時針轉動,鎖定板卡裝部77使鎖定板50轉動到解鎖位置。在軸孔18的上方突出設有與位于背部的凸輪部件84的凸輪槽85卡合的凸輪承受部78。而且,在球形柄75上設有僅在該球形柄75移動到鎖定位置的狀態設有承受內柄40的轉動動作的卡合承受部79。與凸輪部件84相鄰的驅動電動機81經由直接連接于后述的連接器104(參照圖9)內的電動機用端點87從連接器104供給機電力。另外,驅動電動機81經由輸出軸82使凸輪部件84正轉或倒轉。該凸輪部件84以與球形柄75的凸輪承受部78對置的方式可旋轉地配置。在凸輪部件84上,在與球形柄75的一側對置的上面側,以從中心側朝向外周部距中心的距離逐漸加寬的方式凹下設有凸輪槽85。而且,該凸輪部件84的構成為,通過以凸輪承受部78向中心側移動的方式旋轉而經由球形柄75及鎖定板50使連桿35進行鎖定動作。另一方面,通過以凸輪承受部78向外周側移動的方式旋轉,而經由球形柄75及鎖定板50使連桿35進行解鎖動作。其次,參照圖I及圖2對本發明的鑰匙操作檢測開關和鎖定狀態檢測開關進行說明。 鑰匙操作檢測開關通過檢測鑰匙輔助柄55的移動位置,而檢測經由鑰匙連桿61、鑰匙柄68及旋轉桿71對鎖芯58進行解鎖操作或鎖定操作的情況。該鑰匙操作檢測開關具有配設于鑰匙輔助柄55的上表面的第一可動觸點91 (參照圖8)和配設于后述的開關基板101的第一固定觸點93(93a、93b、93c)(參照圖10)。第一可動觸點91設有由朝向鑰匙連桿61的一側突出并朝向上方側(紙面靠近跟前側)傾斜的一對彈性片構成的第一觸點片 92a、92b。鎖定狀態檢測開關通過檢測鎖定板50的移動位置,而檢測經由連桿35的門的鎖定狀態或解鎖狀態。該鎖定狀態檢測開關具有配設于鎖定板50的鎖定板卡裝部77側的上表面的第二可動觸點95和配設于后述的開關基板101的第二固定觸點97(97a、97b、97c)。第二可動觸點95設有由朝向鑰匙連桿61的一側突出并朝向上方側(紙面靠近跟前側)傾斜的一對彈性片構成的第二觸點片96a、96b。而且,如圖9所示,以與第一可動觸點91及第二可動觸點95對置并覆蓋鎖定板50和鑰匙輔助柄55的方式將開關基板101螺紋緊固于第一外殼部件11。在該開關基板101的中央設有使鎖定板50的安裝軸部14a貫通的圓形的軸部貫通孔102。另外,在軸部貫通孔102的左側配設有后述的電阻103。在軸部貫通孔102的更左側設有用于將鎖定狀態等下的信號線或電力線等電連接的連接器104。連接器104從第二外殼部件21向外部露出。如圖10所示,在該開關基板101的與各可動觸點91、95對置的面上配置由三個第一固定觸點93a、93b、93c和三個第二固定觸點97a、97b、97c。這些固定觸點93a 93c、97a 97c由鋪設于開關基板101的圖案片構成,各可動觸點91、95以短接(短絡)狀態進行滑動。然后,第一固定觸點93a和第二固定觸點97c通過連結部99進行連接,形成同一(共通)電極,第一及第二觸點片92a、96a始終接觸。另外,第一固定觸點93b構成為第一觸點片92b在解鎖操作位置接觸(短接),在鎖定操作位置非接觸(絕緣)。另外,第一固定觸點93c的構成為,第一觸點片92b在解鎖操作位置非接觸(絕緣),在鎖定操作位置接觸(短接)。第一固定觸點93c的一端部與第一固定觸點93b隔開間隔配置,另一端部經由電阻103與第一固定觸點93b連接。進而,第二固定觸點97a構成為,第二觸點片96b在鎖定操作位置接觸,在解鎖操作位置非接觸,并且,第二固定觸點97b構成為,第二觸點片96b在解鎖操作位置接觸,在鎖定操作位置非接觸。第一固定觸點93a、93b及第二固定觸點97a、97b延伸設置至連接器104,其端部直接侵入連接器104內,作為與外部的未圖示的連接器的連接端子起作用。由可動觸點91、95及固定觸點93a 93c、97a 97c構成的開關的電檢測信號經由與連接器104連接的外部的連接器及電通信線向搭載于車輛的門鎖定控制器(ECU)發送。而且,門鎖定控制器基于這些開關的檢測信號來判斷鎖芯58的操作及門的鎖定狀態等,執行車內顯示等規定的卡止。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其構成為,基于鑰匙操作檢測開關和鎖定狀態檢測開關的檢測狀態,通過采用了鎖芯58的鎖定動作及解鎖動作,能夠檢測到可靠地執行經由鑰匙輔助柄55的門鎖定裝置的鎖定操作或解鎖操作。下面,對鎖芯58進行的門鎖定裝置的鎖定動作及解鎖動作進行說明。首先,在未對鎖芯58進行操作的情況下,如圖10⑶所示,在處于中立位置的鑰匙輔助柄55上配置的第一可動觸點91的第一觸點片92a與第一固定觸點93a短接,且第一觸點片92b被絕緣。由此,第一固定觸點93a和第一固定觸點93b不導通,而向門鎖定控制器的輸出電壓成為Low,可檢測到為非操作狀。鎖定機構在圖I所示的解鎖狀態下將車外側的鎖芯58向鎖定側進行操作時,如圖11所示,鑰匙柄68繞軸67以圖中逆時針轉動。于是,經由鑰匙連桿61,鑰匙輔助柄55從 中立位置順時針轉動,并且,鎖定板50也順時針轉動,使連桿35移動到鎖定位置。由此,配置于鑰匙輔助柄55的鑰匙操作檢測開關的第一可動觸點91從圖10(B)所示的中立位置移動到圖10(c)所示的鎖定操作位置。此時,第一可動觸點91的第一觸點片92a與第一固定觸點93a短接,第一觸點片92b與第一固定觸點93c短接。于是,電流經由電阻103流動,相比中立位置向門鎖定控制器輸出的電壓發生變化,由此能夠檢測鎖定操作。另外,配置于鎖定板50上的鎖定狀態檢測開關的第二可動觸點95從圖10(B)的U所示的解鎖操作位置向圖10(C)所示的鎖定操作位置移動。此時,第二可動觸點95的第二觸點片96a與第二固定觸點97c短接,第二觸點片96b與第二固定觸點97a短接。門鎖定控制器通過對其進行檢測,能夠檢測鎖定狀態。其結果是,門鎖定控制器檢測到可靠地進行鎖芯58進行的門鎖定裝置的鎖定動作。另外,鎖定機構在圖2所示的鎖定狀態下將車外側的鎖芯58向解鎖側進行操作時,如圖12所示,鑰匙柄68以圖中順時針轉動。于是,鑰匙輔助柄55經由鑰匙連桿61從中立位置逆時針轉動,并且,鎖定板50也逆時針轉動,使連桿35移動到解鎖位置。由此,配置于鑰匙輔助柄55的鑰匙操作檢測開關的第一可動觸點91從圖10(B)所示的中立位置移動到圖10(A)所示的解鎖操作位置。此時,第一可動觸點91的第一觸點片92a與第一固定觸點93a短接,第一觸點片92b與第一固定觸點93b短接。于是,電流不經由電阻103流動,相比中立位置及鎖定操作位置向門鎖定控制器輸出的電壓發生變化,由此可檢測解鎖操作。另外,配置于鎖定板50的鎖定狀態檢測開關的第二可動觸點95從圖10(B)中R所示的鎖定操作位置移動到圖10(A)所示的解鎖操作位置。此時,第二可動觸點95的第二觸點片96a與第二固定觸點97c短接,第二觸點片96b與第二固定觸點97b短接。門鎖定控制器通過對其進行檢測,而能夠檢測解鎖狀態。其結果是,門鎖定控制器檢測到可靠地進行鎖芯58進行的門鎖定裝置的解鎖動作。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將第一可動觸點91配置于鑰匙輔助柄55,可縮短第一可動觸點91同接近與鑰匙輔助柄55卡合的鎖定板50配置的連接器104之間的距離,可以在門鎖定裝置內集中配置第一可動觸點91、第一固定觸點93及連接器104。由此,可以將鑰匙操作檢測開關小型化,并且可以削減制造成本。另外,由于將配置有第一可動觸點91的鑰匙輔助柄55設于與鎖定板50同軸上,所以可以減小這些各部件的配置空間,可以使門鎖定裝置小型化。通過將鑰匙操作檢測開關和鎖定狀態檢測開關分別設于同軸上設置的鑰匙輔助柄55和鎖定板50上,可以將兩開關集中配置,可以減小配置空間。另外,通過將第一及第二固定觸點93、97設于同一開關基板101上,能夠削減零件數量,可以削減制造成本。另外,鑰匙輔助柄55通過第一可動觸點91和第一固定觸點93的接觸力的反作用力朝向第一外殼部件11施力。但是,在鑰匙輔助柄55處于中立位置時,鑰匙輔助柄55的設有第一可動觸點91的面的相反側的面與鑰匙連桿61的支承面64及第一外殼部件11的支承凸部16抵接,由此,鑰匙輔助柄55保持為直立。在鑰匙輔助柄55處于鎖定操作位置時,上述相反側的面與鑰匙連桿61的支承面64抵接,在處于解鎖操作位置時,與第一外殼
部件11的支承凸部16抵接,從而將鑰匙輔助柄55保持為直立。因此,可以防止鑰匙輔助柄55朝向第一外殼部件11傾斜,可以在第一可動觸點91和第一固定觸點93之間維持所希望的接觸力,可以防止觸點間的導通不良。本發明的門鎖定裝置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可以進行各種變形。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支承凸部16設為圓弧形狀,但只要與鑰匙輔助柄55抵接保持的結構,不限于此。
權利要求
1.一種門鎖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彈鍵機構,其能夠卡止脫離撞針; 鎖定機構,其具有連桿和鎖定板,所述連桿使該彈鍵機構在可操作的解鎖位置和不可操作的鎖定位置之間移動,所述鎖定板使該連桿在所述解鎖位置和鎖定位置之間移動;連接器,其與所述鎖定板接近配置; 鑰匙操作力傳遞機構,其將配置于門上的鎖芯的操作力傳遞到所述鎖定機構的鎖定板; 鑰匙操作檢測開關,其與所述連接器連接且檢測所述鑰匙操作力傳遞機構的動作, 其中,所述鑰匙操作力傳遞機構具備 鑰匙柄,其與配置于所述門上的鎖芯的操作對應轉動; 鑰匙連桿,其與該鑰匙柄連結并往復移動; 鑰匙輔助柄,其與該鑰匙連桿連結且可轉動地配置于所述鎖定板的同軸上,并且具有與所述鎖定板卡合的卡合部, 所述鑰匙操作檢測開關由配置于所述鑰匙輔助柄上的第一可動觸點和有選擇地與該第一可動觸點導通的第一固定觸點構成。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門鎖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設置有鎖定狀態檢測開關,該鎖定狀態檢測開關由配置于所述鎖定板的第二可動觸點和有選擇地與該第二可動觸點導通的第二固定觸點構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門鎖裝置,其特征在于, 將所述第一固定觸點與所述第二固定觸點設置于同一開關基板上。
4.如權利要求I 3中任一項所述的門鎖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備至少收納所述鎖定機構、鑰匙操作力傳遞機構及鑰匙操作檢測開關的殼體,在所述殼體上設置有支承所述鑰匙輔助柄的設置有所述第一可動觸點的一側面的相反側的另一側面的支承凸部,并且,在與該支承凸部相鄰配置的所述鑰匙連桿上設置有支承所述鑰匙輔助柄的另一側面的支承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通過使開關機構小型化而能夠降低制造成本的門鎖裝置。其具備彈鍵機構;具有連桿(35)及鎖定板(50)的鎖定機構;與鎖定板(50)接近的連接器(104);鑰匙操作力傳遞機構(55、61、68);檢測鑰匙操作力傳遞機構(55、61、68)的動作的鑰匙操作檢測開關(91、93),鑰匙操作力傳遞機構(55、61、68)具備從動于鎖芯(58)的鑰匙柄(68);與鑰匙柄68連結的鑰匙連桿(61);與鑰匙連桿(61)連結且與鎖定板(50)卡合的鑰匙輔助柄(55),鑰匙操作檢測開關(91、93)由配置于鑰匙輔助柄(55)的第一可動觸點(91)和有選擇地與第一可動觸點(91)導通的第一固定觸點(93)構成。
文檔編號E05B65/20GK102733683SQ20121011001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4日
發明者山形干雄, 赤木伸哉 申請人:株式會社有信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极县| 绿春县| 梨树县| 正定县| 大竹县| 枞阳县| 宝清县| 铜梁县| 虎林市| 陆河县| 丰县| 日土县| 全南县| 红河县| 新源县| 嘉定区| 永平县| 邯郸县| 洛阳市| 五峰| 屯门区| 班玛县| 高安市| 江门市| 玉田县| 栖霞市| 苗栗县| 汝阳县| 麻栗坡县| 调兵山市| 嘉善县| 正安县| 翁牛特旗| 聂拉木县| 库尔勒市| 安化县| 板桥市| 渑池县| 高陵县| 当阳市|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