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動開窗機構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動控制裝置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自動開窗機構裝置。
背景技術:
自動開窗的專利數量較多,但大多是利用單片機和馬達來控制窗戶的,結構復雜,占用空間大,成本高,自動開窗裝置(申請(專利)號201010550930.6)主要是利用繼電器、智能開關、電源裝置等電子設備控制窗戶的開啟,火災自動開窗器(申請(專利)號200620081472. 5)主要是通過一光敏電阻電機工作,從而帶動窗戶的開啟。以上對 交流電的依賴較大;開啟設備復雜,成本高,也不易維護;裝置所占空間較大,不利于安裝。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開窗機構裝置,其設計結構簡單實用;有效的減少對外部電源的依賴;結構緊湊安裝時占用更少的空間;而且安裝維護方便,成本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自動開窗機構裝置,該自動開窗機構裝置包括窗框、左窗、右窗、動力單元和自動開窗機構,所述左窗和右窗在窗框內平移開啟,左窗和右窗連接處安裝自動開窗機構,窗框內安裝有動力單元。優選的是,所述動力單元包括拉簧、定滑輪、拉繩和行程開關,所述拉簧一端固定于窗框的下框邊的一端,拉簧另一端與拉繩一端連接,所述窗框的下框邊的另一端安裝有定滑輪,拉繩另一端經過定滑輪后連接到左窗,所述窗框的下框邊固定拉簧的位置還安裝有行程開關。優選的是,所述自動開窗機構包括支架、電磁鐵、撥叉、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導桿、卡位銷釘、導向槽、第一連架桿、第二連架桿、副拉簧和主拉簧,所述支架的下部設有帶推桿的電磁鐵,電磁鐵上方的支架上設有弧形導向槽,導向槽兩側的支架上分別設有第一連架桿和第二連架桿,第一連架桿活動連接于第一連桿的一端,第一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二連桿的一端通過銷釘活動連接,連接點位于導向槽內運動;第二連架桿上活動連接到撥叉的中間,撥叉下端與副拉簧的一端和主拉簧的一端連接,副拉簧的另一端連接到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的連接點,主拉簧的另一端連接到第一連架桿;撥叉上端設有開口槽,撥叉上端通過開口槽卡于導桿中間的卡位銷釘上,導桿通穿在支架上部的過孔;第二連桿的另一端活動連接與撥叉,連接點位于第二連架桿和撥叉下端之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一種自動開窗機構裝置,其設計結構簡單實用;有效的減少對外部電源的依賴;結構緊湊安裝時占用更少的空間;而且安裝維護方便,成本低。
圖I是本發明一種自動開窗機構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一種自動開窗機構裝置的自動開窗機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請參閱圖I和圖2,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自動開窗機構裝置,該自動開窗機構裝置包括窗框I、左窗2、右窗3、動力單元4和自動開窗機構5,所述左窗2和右窗3在窗框I內平移開啟,左窗2和右窗3連接處安裝自動開窗機構5,窗框I內安裝有動力單元4。所述動力單元4包括拉簧41、定滑輪42、拉繩43和行程開關44,所述拉簧41 一端固定于窗框I的下框邊的一端,拉簧41另一端與拉繩43 —端連接,所述窗框I的下框邊的 另一端安裝有定滑輪42,拉繩43另一端經過定滑輪42后連接到左窗2,所述窗框I的下框邊固定拉簧41的位置還安裝有行程開關44。所述自動開窗機構5包括支架50、電磁鐵51、撥叉52、第一連桿531、第二連桿532、導桿54、卡位銷釘55、導向槽56、第一連架桿571、第二連架桿572、副拉簧58和主拉簧59,所述支架50的下部設有帶推桿的電磁鐵51,電磁鐵51上方的支架50上設有弧形導向槽56,導向槽56兩側的支架50上分別設有第一連架桿571和第二連架桿572,第一連架桿571活動連接于第一連桿531的一端,第一連桿531的另一端與第二連桿532的一端通過銷釘活動連接,連接點位于導向槽56內運動;第二連架桿572上活動連接于撥叉52的中間,撥叉52下端與副拉簧58的一端和主拉簧59的一端連接,副拉簧58的另一端連接到第一連桿531和第二連桿532的連接點,主拉簧59的另一端連接到第一連架桿571 ;撥叉52上端設有開口槽521,撥叉52上端通過開口槽521卡于導桿中間的卡位銷釘55上,導桿54通穿在支架50上部的過孔501 ;第二連桿532的另一端活動連接于撥叉52,連接點位于第二連架桿573和撥叉52下端之間。本發明一種自動開窗機構裝置的工作方法是采用一根拉簧提供動力,簡單可靠;四桿機構的死點位置的設計,使窗戶能夠有效的鎖緊,增設導槽和副彈簧有利于四桿機構到達死點位置;這樣的設計可有效的鎖死窗戶,在需要開啟窗戶時又可方便打開。當自動開窗機構的處于鎖緊狀態時,在副彈簧力的作用下使連架桿與連桿共線,處于死點位置。當燃氣探測器將信號發送給電磁鐵時,電磁鐵動作向上推動鉸鏈,打破死點,在主拉簧拉力的作用下連架桿沿導向槽做圓弧運動,帶動連桿使撥叉順時針做圓弧運動,撥叉通過卡位銷釘帶動導桿向右移動,此時窗戶在框內拉簧的拉力作用下左窗向右側移動,左窗戶打開。本發明一種自動開窗機構裝置,其設計結構簡單實用;有效的減少對外部電源的依賴;結構緊湊安裝時占用更少的空間;而且安裝維護方便,成本低。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開窗機構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自動開窗機構裝置包括窗框、左窗、右窗、動力單元和自動開窗機構,所述左窗和右窗在窗框內平移開啟,左窗和右窗連接處安裝自動開窗機構,窗框內安裝有動力單元。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自動開窗機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單元包括拉簧、定滑輪、拉繩和行程開關,所述拉簧一端固定于窗框的下框邊的一端,拉簧另一端與拉繩一端連接,所述窗框的下框邊的另一端安裝有定滑輪,拉繩另一端經過定滑輪后連接到左窗,所述窗框的下框邊固定拉簧的位置還安裝有行程開關。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自動開窗機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開窗機構包括支架、電磁鐵、撥叉、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導桿、卡位銷釘、導向槽、第一連架桿、第二連架桿、副拉簧和主拉簧,所述支架的下部設有帶推桿的電磁鐵,電磁鐵上方的支架上設有弧形導向槽,導向槽兩側的支架上分別設有第一連架桿和第二連架桿,第一連架桿活動連接于第一連桿的一端,第一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二連桿的一端通過銷釘活動連接,連接點位于導向槽內運動;第二連架桿上活動連接到撥叉的中間,撥叉下端與副拉簧的一端和主拉簧的一端連接,副拉簧的另一端連接到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的連接點,主拉簧的另一端連接到第一連架桿;撥叉上端設有開口槽,撥叉上端通過開口槽卡于導桿中間的卡位銷釘上,導桿通穿在支架上部的過孔;第二連桿的另一端活動連接與撥叉,連接點位于第二連架桿和撥叉下端之間。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開窗機構裝置,該自動開窗機構裝置包括窗框、左窗、右窗、動力單元和自動開窗機構,所述左窗和右窗在窗框內平移開啟,左窗和右窗連接處安裝自動開窗機構,窗框內安裝有動力單元。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設計結構簡單實用;有效的減少對外部電源的依賴;結構緊湊安裝時占用更少的空間;而且安裝維護方便,成本低。
文檔編號E05F1/16GK102704777SQ20121016085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3日
發明者杜安國, 郭南初 申請人:蘇州市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