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有滑動鎖閂的防恐慌開啟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有滑動鎖閂的防恐慌開啟裝置。
背景技術:
防恐慌開啟裝置通常包括兩個用于固定到門兩側的兩個豎直立柱上的支撐,以及將這兩個支撐相互連接的控制桿。在兩個支撐中的一個內裝有鎖,該鎖配有可被彈性地推向閉合位置的鎖閂。垂直于門的方向移動控制桿將驅動鎖閂向著開啟位置移動。防恐慌開啟裝置的鎖可具有振蕩鎖閂或滑動鎖閂。對于振蕩鎖閂來說,鎖閂圍繞著豎直軸可轉動地安裝,并且能夠圍繞所述豎直軸在閉合位置和開啟位置之間旋轉。對于滑動鎖閂來說,鎖閂沿著水平的直線方向在閉合位置和開啟位置之間移動。
帶有滑動鎖閂的鎖通常比帶有振蕩鎖閂的鎖更安全,這是因為帶有滑動鎖閂的鎖能夠針對通過在門外側使鎖閂移動到開啟位置來實施的盜竊而言提供更好的防范。在防恐慌開啟裝置中,需要將鎖安裝在門左側的支撐上或門右側的支撐上,以便允許在向右開的門或向左開的門上使用該開啟裝置。已經出現了一種防恐慌開啟裝置,其配有可安裝在開啟裝置的左側支撐或右側支撐上的帶有滑動鎖閂的鎖。然而,這種已知類型的鎖需要進行配置性操作,以便根據是安裝在右側支撐上還是左側支撐上來調整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恐慌開啟裝置,該裝置的鎖帶有一種左右都適用的滑動鎖閂,該鎖可任意地安裝在門的右側或左側,而不需要對鎖進行配置性操作。根據本發明,這一目的通過如下所述的防恐慌開啟裝置來實現。權利要求書形成了闡述本發明的描述的整體部分。本發明的用于門的防恐慌開啟裝置包括支撐著相應的主控制件的左支撐和右支撐,以及能夠安裝在左支撐或右支撐上的鎖。該鎖包括基底,其支撐著沿著主直線方向延伸的直線導軌;鎖閂,其與直線導軌相接合,并能夠相對于基底沿著主方向在閉合位置和開啟位置之間移動,其中鎖閂具有沿著主方向伸長的槽;至少一個彈性件,其設置在基底和鎖閂之間,用于將鎖閂向閉合位置推動。其中,主控制件圍繞著與主方向垂直的軸線鉸接到相應的支撐上,并且與鎖相關聯的支撐的主控制件具有臂,該臂延伸至槽中,并且通過推力與鎖閂協同操作。
現在將參考附圖且通過僅為非限定性的示例來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其中圖I是裝有防恐慌開啟裝置的門的前視圖;圖2是圖I中箭頭II所示部分的分解透視圖;圖3是圖2中箭頭III所示部分的局部剖開的透視圖4是圖2中箭頭IV所示鎖的分解透視圖。圖5和圖6分別是處于閉合位置和開啟位置的沿圖I中V-V線的剖面的放大視圖。圖7是顯示了第二實施方案的局部分解透視圖。圖8是圖7中箭頭VIII所示部分的分解透視圖。圖9和圖10分別為顯示了處于閉合位置和開啟位置的鎖的沿圖I中V-V線的剖面。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I中,用標號10來表示裝有防恐慌開啟裝置12的門。該門10包括固定門框14和圍繞著豎直軸與固定門框14鉸接的門板16。在所示實施例中,門板16包括左立柱18·和右立柱20,并且在右立柱20處鉸接到固定門框14上。防恐慌開啟裝置12包括分別固定在左立柱18和右立柱20上的左支撐22和右支撐24。支撐22,24攜帶有控制桿26,其可被朝向門板16擠壓而使門打開。參照圖2,左支撐22與鎖28相關聯。在門板于其左立柱處鉸接到固定門框上的情況中,鎖28與右支撐24相關聯。各支撐22,24攜帶相應的控制杠桿30。控制杠桿30圍繞共同的水平軸A與相應的支撐22,24鉸接。各控制杠桿30在其末端具有孔32,控制桿26的相應端頭可插入到其中。參照圖3,各支撐22,24具有相應的主控制件34,其圍繞軸B與支撐22鉸接,該軸B垂直于控制杠桿30圍繞其而與支撐22相鉸接的軸A。在使用位置,軸B通常是垂直的,并且平行于門板16的平面。主控制件34具有兩個相互間成90°的臂36,38。第一臂36與相對于控制杠桿30固定的控制突起35協同操作。作為控制突起35和第一臂36相接觸的結果,杠桿30沿著圖3中箭頭C所示方向圍繞軸A的擺動導致控制件34沿著箭頭D所示方向圍繞軸B擺動。控制杠桿30與彈簧(圖3中未示出)相關聯,其傾向于將杠桿30保持在向上的靜止位置。控制件34的第二臂38用于以將在下文中描述的方式來控制鎖28。參照圖4,鎖28包括基底40,其例如由具有底壁42、外側壁44和內側壁46的彎曲金屬片構成。側壁44,46相互平行,并且外側壁44具有中央開口 48。基底40用于固定在門板16的相應的左立柱18或右立柱20上。例如可以通過緊固板50來將基底40緊固到左立柱18或右立柱20上。基底40攜帶有沿著雙向箭頭E所示的主直線方向延伸的直線導軌。在附圖所示的實施方案中,直線導軌由兩個彼此平行且固定在側壁44和46之間的銷54構成。基底40攜帶有鎖閂56,其與由銷54形成的直線導軌相接合,并且可以沿著主方向E在閉合位置和開啟位置之間相對于基底40移動。鎖閂56的一端經基底40的外側壁44上的開口 48伸出。鎖閂56具有兩個孔58,相應的銷54從中伸出。在鎖閂56和內側壁46之間設有兩個螺旋彈簧60,用于將鎖閂56推向閉合位置。參照圖4,鎖28包括滑架62,其可以沿著主方向E在靜止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相對于基底40移動。滑架62具有中央部分64,以及兩個相對于中央部分64成90°地伸出的翼66。中央部分64也具有銷68,其例如具有矩形的橫截面,銷68與中央部分64成90°地伸出,并且位于兩個翼66的中央。滑架62的中央部分64可具有曲形邊緣70,其功能可從下文中清楚。滑架62的翼66可具有各自的由翼66的折疊部分形成的支撐部分72。滑架62的中央部分64處于鎖円56和基底40的底壁42之間。滑架62的翼66從鎖閂56的兩相對側延伸出來。滑架62的銷68插入到鎖閂56的通槽74中。槽74沿著主方向E伸長。銷68和槽74之間的連接允許在鎖閂56和滑架62之間沿著主方向E的自由的相對運動。再次參照圖4,在一個實施方案中,鎖28具有兩個杠桿76,它們控制著相應的可沿與主方向E垂直的方向F移動的棒體78。各杠桿76通過第一銷80與基底40鉸接,并具有通過第二銷84與相應棒體78的一端鉸接的第一臂82。各杠桿76具有與滑架62的相應支撐部分72相接觸的第二臂86。在一個實施方案中,鎖28包括輔助控制件88,其可圍繞著與主方向E垂直的軸G相對于基底40轉動。該輔助控制件88通過零件90與緊固板50相連,該零件90沿軸向保 持住輔助控制件88,使得輔助控制件88可圍繞軸G自由轉動。輔助控制件88具有偏心銷92,其可與滑架62的曲形邊緣70協同操作,使得輔助控制件圍繞軸G的轉動可通過偏心銷92與曲形邊緣70之間的接觸而導致滑架62沿著方向E從靜止位置朝向打開位置移動。圖5和圖6分別顯示了處在閉合位置和開啟位置的鎖28。需要注意,主控制件34圍繞其而鉸接的軸B與鎖閂56和滑架62沿其移動的主方向E相互垂直。彈簧60將鎖閂56推向閉合位置。當鎖閂56處于閉合位置(圖5)時,滑架62處于其靜止位置,而銷68承靠在槽74的一端上。主控制件34的臂38在鎖閂56的槽74內延伸,并且承靠在滑架62的銷68上。在圖5的位置中,槽74在方向E上的自由長度等于或大于鎖閂從閉合位置到開啟位置的行程。從圖5的閉合位置開始,施加到控制桿26上的壓力使得控制突起35向上移動。控制突起35的這一移動使得主控制件34圍繞軸B擺動,如圖6所示。控制件34的臂38作用于銷68上,并且將滑架62推向開啟位置。滑架62的銷68與槽74的一端對接,并且將鎖閂56推到其開啟位置中。滑架62的移動同樣使得杠桿76 (圖2和圖4)圍繞相應的鉸接軸擺動。杠桿76驅動棒體78進行開啟移動。還可通過輔助控制件88的旋轉來下達開啟指令。事實上,輔助控制件88的旋轉使得滑架62從靜止位置移動到打開位置,從而導致鎖閂56從閉合位置移動到開啟位置。當停止擠壓控制桿26時,控制桿26回到其靜止位置。鎖閂56在彈簧60的擠壓下回到其閉合位置,并且在此移動期間將滑架62推到靜止位置。主控制件34也在銷68的擠壓下重回到圖5所示的其靜止位置。當滑架62處于圖5所示的其靜止位置時,鎖閂56可以自由地向著其開啟位置移動而不會使滑架62移動。通過這種方式,在門關閉時,鎖閂56與其固定的對應部件相接觸時會縮回,然而卻不會使滑架62和棒體78移動。鎖28設計成使其可以任意地安裝在右支撐22或左支撐24上,不需要對其進行配置性操作。圖2顯示了定位成用于裝在左支撐22上的鎖28。當鎖28需要安裝在右支撐24上時,只需將鎖28圍繞軸G相對于圖2所示位置旋轉180°。圖7到10顯示了根據本發明的防恐慌開啟裝置的第二實施方案。與前文所述部件相對應的部件依然采用相同的附圖標記。
在第二實施方案中沒有設置滑架62。如上述情況中的一樣,鎖閂56可以沿著主直線方向E相對于基底40移動,并沿著該方向由與鎖閂56上的相應孔58接合的銷54引導。參照圖9和圖10,同樣在這種情況中,支撐22帶有主控制件34,其圍繞著與主直線方向E垂直的軸B與支撐22鉸接。主控制件的第一臂36和控制突起35協同操作地支撐,控制突起35可因控制桿26 (圖7中可見)上的壓力而朝向圖9和10中的上方移動。主控制件34的第二臂38插入到鎖閂56的槽75中。從圖9和圖10中可以清楚,隨著控制突起35向上移動,主控制件34圍繞軸B擺動,并且通過臂38使鎖閂56克服彈簧60的擠壓而從圖9的閉合位置移動到圖10的開啟位置。當停止向控制桿26施加壓力時,彈簧60會使鎖閂56回到圖9的閉合位置。在圖9所示鎖閂56的閉合位置中,槽75在主方向E上的自由長度等于或大于鎖 閂56從閉合位置到開啟位置的行程。通過這種方式,當門板關閉時,鎖閂56可以自由地從閉合位置移動到開啟位置,而不會干擾主控制件34的臂38。鎖閂56和臂38之間可能也有干擾,但由于主控制件34可以自由轉動,因而保證了鎖閂56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從閉合位置移動到開啟位置。參照圖8,在第二實施方案中,杠桿76的第二臂86直接承靠在鎖閂56上。在從閉合位置到開啟位置的移動過程中,鎖閂56推動第二臂86,使得杠桿76圍繞與之對應的銷80擺動。杠桿76圍繞銷80的擺動通過與銷84相連的杠桿82來控制棒體78在方向F上的移動。輔助控制件88的偏心銷92直接作用于鎖閂56。輔助控制件92圍繞軸G的旋轉控制鎖閂56克服彈簧60的擠壓而從閉合位置到開啟位置的運動。當然,在不違背本發明原理的情況下,結構和實施方案的細節可相對于這里所描述和顯示的不同,這并不偏離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發明的范圍。
權利要求
1.用于門的防恐慌開啟裝置,包括支撐著相應的主控制件(34)的左支撐(22)和右支撐(24),以及能夠安裝在所述左支撐(22)或右支撐(24)上的鎖(28),其中,所述鎖(28)包括 基底(40),所述基底(40)支撐著沿著主直線方向(E)延伸的直線導軌(54), 鎖閂(56),其與所述直線導軌(54)相接合,并能夠相對于基底(40)沿著所述主方向(E)在閉合位置和開啟位置之間移動,其中所述鎖閂(56)具有沿著所述主方向(E)伸長的槽(74; 75), 至少一個彈性件(60),其設置在基底(40)和鎖閂(56)之間,用于將鎖閂(56)向所述閉合位置推動, 其中,所述主控制件(34)圍繞著與所述主方向(E)垂直的軸線(B)鉸接到相應的支撐(22,24)上,并且與所述鎖(28)相關聯的支撐(22,24)的主控制件(34)具有臂(38),所述臂(38)延伸至所述槽(74;75)中,并且通過推力與鎖閂(56)協同操作。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鎖閂(56)的閉合位置中,所述槽(74; 75)在所述主方向E上所具有的自由長度適于允許鎖閂(56)從閉合位置到開啟位置的行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還包括滑架(62),所述滑架(62)能沿著所述主方向(E)在靜止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相對于基底(40)移動,所述滑架(62)具有銷(68),所述銷(68)能與所述鎖閂(56)的槽(74; 75)滑動式接合。
4.根據權利要求I或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40)攜帶有一對鉸接到基底(40)上的杠桿(76),各所述杠桿(76)具有鉸接到相應的豎直控制棒體(78)上的第一臂(82),以及與所述鎖閂(56)或所述滑架(62)協同操作的第二臂(86)。
5.根據權利要求I或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輔助控制件(88),所述輔助控制件(88)能相對于所述基底(40)圍繞與所述主方向(E)垂直的軸(G)轉動,所述輔助控制件(88)具有與所述鎖閂(56)或所述滑架(62)協同操作的偏心銷(92)。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門的防恐慌開啟裝置,包括支撐相應主控制件(34)的左支撐(22)和右支撐(24),以及能安裝在左支撐(22)或右支撐(24)上的鎖(28),該鎖(28)包括基底(40),其支撐著沿著主直線方向(E)延伸的直線導軌(54);鎖閂(56),其與直線導軌(54)相接合,并能夠相對于基底(40)沿著主方向(E)在閉合位置和開啟位置之間移動,其中鎖閂(56)具有沿著主方向(E)伸長的槽(74;75);至少一個彈性件(60),其設置在基底(40)和鎖閂(56)之間,用于將鎖閂(56)向閉合位置推動。其中,主控制件(34)圍繞著與主方向(E)垂直的軸線(B)鉸接到相應的支撐(22,24)上,并且與鎖(28)相關聯的支撐(22,24)的主控制件(34)具有臂(38),該臂(38)延伸至所述槽(74;75)中,并且通過推力與鎖閂(56)協同操作。
文檔編號E05B63/04GK102900283SQ20121026301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9日
發明者A·巴爾博迪維納迪奧 申請人:薩維奧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