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體式木門組裝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申請提供一種木門組裝結構,包括位于門門扇框架、門線條、分體式門芯板,將門線條組裝在分體式門芯板上,門線條與分體式門芯板的接觸面可以緊密貼合,門線條與分體式門芯板組在一起形成一個組合件,門扇框架共有兩側需要安裝組合件,將一側組合件安裝在門扇框架內,由于單獨安裝一側的組合件,組合件背面有空間,組合件與門扇框架的外接觸逢可以緊密貼合。將另一側的組合件安裝門扇框架門芯板安裝洞口,由于兩個分體式芯板相尺寸相加小于傳統獨立門芯板一定尺寸,所以最后一側安裝的組合件背面也有空間,組合件與門扇框架的接觸面逢隙可以緊密貼合。安裝完畢后,門扇框架、門線條、分體式門芯板三者之間,同時可以緊密貼合。
【專利說明】分體式木門組裝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申請涉及一種木門組裝結構,尤其是一種能夠允許門扇框架、門線條和門芯板的厚度有一定范圍的偏差,同時門扇框架、門線條和門芯板裝在一起,還能夠保證門扇框架、門線條和門芯板的接觸面緊密貼合的一種組裝工藝。
【背景技術】
[0002]如圖3所示,傳統木門的組裝分為三個部分,門扇框架1、門線條2、門芯板3。
[0003]門扇框架、門線條、門芯板三者之間的尺寸計算方式為:
[0004]門芯板的厚度為=門扇框架的厚度-門線條開啟口以下的線條厚度
[0005]門芯板安裝在門扇框架中間,門線條安裝在門扇框架兩側
[0006]組裝門中門扇框架、門線條、門芯板的厚度誤差需要控制在20絲(I毫米等于100絲)以內,相互組裝在一起時接觸面的逢隙,視覺才不會明顯,在實際生產中木制品工件厚度的控制存在以下問題:
[0007]1、在控制工件厚度時使用定厚砂光機,國產的定厚砂光機的誤差基本在50絲上下,國外進口的高檔定厚砂光機可以控制在20絲上下,如果要控制好厚度,購買進口砂光機價格在100萬到300萬之間,成本過高。
[0008]2、決定工件厚度的還有砂帶新舊的影響,砂帶在使用中會產生磨損,砂帶表面的顆粒會減少,砂帶會越使用越舊,新砂帶和舊砂帶砂一個工件時,其厚度誤差在20絲左右,使用進口砂光機時,砂帶新舊同樣會影響定厚
[0009]3、機械的新舊會影響砂光定厚,機械長時間使用后各種間隙會有一定的變化,使砂光定厚變得不精確基于以上原因門扇框架、門線條、門芯板的厚度以目前現有的技術和設備很難控制,由于厚度存在著偏差,所以在組裝中會遇到以下問題:
[0010]A、門芯板厚度存在偏差時
[0011]1、如圖4所示,門芯板的厚度大于計算的厚度時,將在門線條2與門扇框架I的接觸面,形成一條逢隙7,逢隙的尺寸為門芯板3大于計算厚度的尺寸。
[0012]2、如圖5所示,門芯板3的厚度小于計算的厚度時,門線條2與門芯板3的接觸面,形成一條逢71,逢隙的尺寸為門芯板3小于計算厚度的尺寸。
[0013]B、門線條存在偏差時:
[0014]1、如圖4所示,門線條2的厚度大于計算的厚度時,將在門線條2與門扇框架I的接觸面,形成一條逢隙7,逢隙的尺寸為門線條2大于計算厚度的尺寸。
[0015]2、如圖5所示,門線條2的厚度小于計算的厚度時,將在門線條2與門芯板3的接觸面,形成一條逢,逢隙的尺寸為門線條2小于計算厚度的尺寸。
[0016]C、門扇框架存在偏差時:
[0017]1、如圖5所示,門扇框架I的厚度大于計算的厚度時,將在門線條2與門芯板3的接觸面,形成一條逢隙71,逢隙的尺寸為門扇框架I大于計算厚度的尺寸。
[0018]2、如圖4所示,門扇框架I的厚度小于計算的厚度時,將在門線條2與門扇框架I的接觸面,形成一條逢7,逢隙的尺寸為門扇框架I小于計算厚度的尺寸。
[0019]D、門扇框架、門線條、門芯板三者都有偏差時:
[0020]在實際生產中,門扇框架、門線條、門芯板都存在實際生產工件與計算厚度不一致的現象,所以門扇框架、門線條、門芯板三者之間的接觸面都存在著接觸面逢隙的問題,影響產品外觀效果。
[0021]以上是木門組裝中普通存在的問題,而且目前沒有有效解決的方法。
【發明內容】
[0022]本發明即是針對目前木門組裝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不受砂光定厚影響,同時可以實現門扇框架、門線條、門芯板三者組裝在一起時接觸面緊密貼合的生產工藝。
[0023]本發明設計思路如下:由于門扇框架、門線條、門芯板三者的厚度很難進行精準的控制,三者之間組裝在一起的接觸面容易產生逢隙,所以將接觸面的逢隙由外表面直觀看到的逢隙,轉移到兩個分體式門芯板中間,實現了一個逢隙的轉移,確保了門扇外觀看,門扇框架、門線條、門芯板三者的接觸面緊密貼合
[0024]具體來說,本發明申請所述的,分體式木門組裝工藝,將門芯板制作成兩個分體式門芯板,兩個門芯板的厚度相加小于獨立門芯板厚度的2-3毫米,門扇框架、門線條按正常方法制作,線條與分體式門芯板組合在一起形成組合件,然后安裝進一側的門芯板安裝洞口,注入免釘膠固定,再將另一側的組合件安裝進另一側的門扇框架內門芯板安裝洞口,最后將兩面都安裝好組合件的門扇,放置在平整的地方,用適當的重量壓上,使膠進行固化,待免釘膠干后,安裝結束。
[0025]本發明申請的分體門芯板組裝工藝,具有以下優點:
[0026]1、門扇框架、門線條、門芯板的定厚不需要控制在很精準的范圍內,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加工生產難度。
[0027]2、由于對工件的厚度標準降低了要求,生產此類工件對設備和人員的要求也相應的降低,所以也降低了生產成本
[0028]3、由于組合件的組裝是門芯板和門線條兩個部件貼合組裝,門線條和門芯板的接觸面可以緊密貼合,組合件與門扇框架也是貼合組裝,門線條與門扇框架的接觸面也可以緊密貼合,門扇框架、門線條、門芯板三者組裝在一起所有的接觸面都將緊密貼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9]圖1為門扇框架立面結構示意圖;
[0030]圖2為門扇立面結構示意圖;
[0031]圖3為傳統木門結構示意圖;
[0032]圖4為傳統木門結構中,門扇框架與門線條接觸面兩側產生逢隙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5為傳統木門結構中,門芯板與門線條接觸面兩側產生逢隙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6為本發明的分體式組裝結構中,門線條與門芯板組合示意圖;
[0035]圖7為線條與門芯板組合成一個組合件示意圖;
[0036]圖8為本發明的分體式組裝結構中,組合件進行單側組裝示意圖;
[0037]圖9為本發明的分體式組裝木門結構中,雙側組裝的結構示意圖;[0038]圖10為本發明的門扇分體式組裝木門結構;
[0039]其中,I為門扇框架、2為門線條、3傳統獨立門芯板、31為分體式門芯板、4為組件與門扇框架接觸面逢隙、41為門線條與門芯板接觸面逢隙、5為分體式門芯板結構間隙、6為門扇框架內門芯板安裝洞口、7為傳統結構門線條與門扇框架接觸面逢隙、71為傳統結構門線條與門芯板接觸面逢隙、8為組合件,9為注入免釘膠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40]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所述的分式木門組裝工藝的結構和功能實現進行描述,目的是為了公眾更好的理解發明申請的技術內容,而不是對所述技術內容的限制,事實上,在以相同或近似的原理,對所述組裝工藝的改進,包括其形狀、尺寸、材質的改變,以及相應元件的等同替換,以實現基本相同效果為目的,則都在本發明申請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之內。
[0041]如圖6-7所示,使用氣釘和膠配合,將門線條2組裝在分體式門芯板31上,門線條2與分體式門芯板31的接觸面41可以緊密貼合,門線條2與分體式門芯板31組在一起形成一個組合件8,以下內容中稱為“組合件”
[0042]如圖8所示,門扇框架共有兩側需要安裝組合件8,首先將一側組合件8安裝在門扇框架內,由于單獨安裝一側的組合件,組合件8背面有空間,組合件8與門扇框架I的接觸面4可以緊密貼合,然后在組合件8與門扇框架I接合的部位9注入免釘膠。
[0043]如圖9所示,將一側組裝好的門扇框架I翻面,放置在底面平整的工作臺上,已經安裝好的組合件的背面為注入免釘膠位置9注入免釘膠,將另一側的組合件8安裝門扇框架門芯板安裝洞口,由于兩個分體式芯板31相尺寸相加小于傳統獨立門芯板3厚度2-3毫米,所以最后一側安裝的組合件8背面擁有分體式門芯板結構間隙5,組合件8與門扇框架I的接觸面4可以緊密貼合如圖10所示,安裝完畢后,門扇框I架、門線條2、門芯板31三者之間,組件與門扇框架接觸面逢隙4、門線條與門芯板接觸面逢隙41都可以緊密貼合,由于工件厚度不標準產生的接觸面逢隙都被轉移到兩個分體式門芯板結構間隙5中。
[0044]本發明申請所述的分體式木門組裝工藝,有效的解決了門扇框架、門線條、門芯板三者之間的接觸面的逢隙,具有結構簡單,易操作,門扇外觀間隙均勻的優點,應用前景廣闊。
【權利要求】
1.一種分體式木門組裝工藝,包括門扇框架、門線條和分體式門芯板,三者組裝在一起,同時夠保證三者的接觸面緊密貼合的一種組裝工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木門組裝工藝,其特征在于:門線條與分體式門芯板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組合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木門組裝工藝,其特征在于:門扇框架內門芯板安裝洞口里有兩個分體式門芯板。
4.根據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分體式木門組裝工藝,其特征在于:兩個分體式門芯板的相對側之間有一定的距離。
【文檔編號】E06B3/74GK103670167SQ201210331346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0日
【發明者】張偉 申請人: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