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大型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
背景技術:
客車、貨車和船艇都是大型交通運輸工具,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對大型交通運輸工具舒適度要求的不斷提高,大型交通運輸工具上的各種手動操作產品也不斷地被電動操作產品所替代。比如窗就是其中的一種,之前的這些大型交通運輸工具上的窗通常為推拉窗,屬于手動產品,現在也逐步地改成了電動升降窗。其實,這種電動升降窗通常都是由原來適用在轎車上的結構推廣普及到大型客、貨車輛行業、船艇行業等大型交通運輸工具上。由于客、貨車的營運路況、使用環境不同,客車、貨車車身較長,對電動升降車窗要求升降行程要高,升降窗口視野要寬廣,這就意味著整個升降電動車窗升降玻璃要大,升降電動車窗的動力要足,原有小型車輛所用的升降驅動機構電動車窗產品,滿足不了大型車輛需求。因而,客、貨車、船艇制造行業在選擇電動升降車窗的同時,往往會遇到資源狹窄、產品安裝運用遇到障礙,如驅動機構設計復雜、驅動機構設計占用車身空間過大、安裝困難、升降車窗與內飾或副儀表臺干涉、維修不方便等諸多因數。以客車為例,圖I為現有升降電動車窗的安裝示意圖,這種升降電動車窗的升降驅動機構20 ’是安裝在車窗玻璃10'的下方,由于車窗玻璃10'需要有一個升降行程,因此,就造成了整個結構的高度h'超高;升降驅動機構20丨通常是采用鋼絲、軟軸、擺臂支架等,這就造成了升降驅動機構20丨所需要的跨度S丨超寬;而且由于升降驅動機構20丨的安裝位置在車窗玻璃10丨的下方,會與車身內飾件或副儀表臺位置30丨相互干擾;使得現有的這種大型車輛電動車窗設計體積偏大,安裝固定復雜,導致產品安裝時受外力影響產生扭曲變形使升降受阻,維修時因升降驅動機構在窗口下方,受車身內飾或副儀表臺阻礙,且體積龐大難以取出更換。而且現有技術的升降驅動機構設計一般采用鋼絲、軟軸、擺臂支架支撐設計,在大型車輛上使用一般會出現如下弊端鋼絲運轉未得到封閉保護,遇到灰塵顆粒物,長期使用磨損斷裂;軟軸升降驅動設計在下方,占用整個車、船身很大的空間,傳統軟軸的設計無法對玻璃的精簡縮小,升降玻璃的過大最終導致升降過程顛簸或難以承受負載,軟軸變形拉長升降失效;擺臂支架支撐設計在升降過程出現升降玻璃左右搖擺,升降不平穩阻力過大。同時,由于升降機構一般都設計在車窗窗口的下方,占據了車身或船身很大的空間,甚至干涉到車、船身內飾件或副儀表臺,因此也縮小了升降行程,在窗口視線上無法給予駕乘人員更寬廣的視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通過設置一個平行于車/船窗玻璃上下升降方向的立柱,并在該立柱上安裝與車/船窗玻璃的側面相配合的上下升降驅動機構,使得該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具有使用安裝方便、性能穩定、不占用車身空間、行程高、體積小、重量輕、外觀整潔和便于維修的特點。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車/船窗玻璃,具有預置形狀的邊緣,其中的一側或兩側邊緣設為與上下方向相平行的升降側位邊;一立柱,設置成與車/船窗玻璃的上下升降方向相平行,且與車/船身骨架梁相固一玻璃導軌,玻璃導軌安裝在立柱的左側或右側,玻璃導軌的中下部與立柱平行設置,玻璃導軌的上部的末端與立柱頂端相固定;由立柱和玻璃導軌圍成車/船窗玻璃升降的導向軌道;所述車/船窗玻璃裝在所述導向軌道中;一個或者是兩個驅動機構,一個驅動機構安裝在立柱和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或者是兩個驅動機構分別安裝在立柱和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以在驅動機構動作時,能夠從車/船窗玻璃的一側邊或者是兩側邊驅動車/船窗玻璃上升或下降。所述立柱由前后兩塊具有前后對稱結構的鋁型材件構成,前、后鋁型材件上分別依次設有四個相對的且是沿著豎向的凹槽,前、后鋁型材件相對的四個凹槽分別依次圍成密封膠條卡槽、滑槽、空間讓位槽和玻璃導軌連接槽,其中,密封膠條卡槽、滑槽和空間讓位槽之間相連通。所述玻璃導軌為單個的鋁型材件,該玻璃導軌設有凹槽以用來容納所述車/船窗玻璃的邊緣。所述玻璃導軌也是由前后兩塊具有前后對稱結構的鋁型材件構成,前、后鋁型材件上分別依次設有四個相對的且是沿著豎向的凹槽,前、后鋁型材件相對的四個凹槽分別依次圍成密封膠條卡槽、滑槽、空間讓位槽和玻璃導軌連接槽,其中,密封膠條卡槽、滑槽和空間讓位槽之間相連通。所述玻璃導軌連接槽內裝有矩形工件,前、后鋁型材件分別通過螺釘與矩形工件相固定。進一步的,還包括外飾橫梁,該外飾橫梁設置成與水平面平行,外飾橫梁的一端與立柱相固定,外飾橫梁的另一端與玻璃導軌相固定。所述玻璃導軌上部的末端與立柱之間通過一成型鑲嵌裝置件支架相固定或直接焊接固定。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減速電機、齒條和齒輪;所述減速電機安裝在立柱上;所述齒條固定在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所述齒輪固定在減速電機的輸出軸上,并與所述齒條相配合。所述減速電機安裝在前鋁型材件或后鋁型材件的外側,減速電機的輸出軸通入所述立柱的玻璃導軌連接槽中,所述齒輪容納在玻璃導軌連接槽中并與減速電機的輸出軸相固定,在玻璃導軌連接槽中的齒輪的前后側還裝在用來限位齒輪位置的限位裝置件;在所述玻璃導軌連接槽與所述空間讓位槽之間的對應于齒輪的位置還設有通孔以讓齒輪的一部分露到空間讓位槽中與齒條相配合。所述齒條設置在所述立柱的滑槽和空間讓位槽中,在齒條的卡槽部分的外側還設有若干軸銷,軸銷上裝有滑塊或滾輪,所述滑塊或滾輪配合在所述立柱的滑槽中。所述齒條包括用來與所述齒輪相配合的齒部分和用來與車/船窗玻璃相固定的卡槽部分,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配合在齒條的卡槽部分中并通過玻璃膠粘接相固定。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減速電機、鋼絲、滾輪和固定件;所述滾輪、減速電機分別安裝在立柱的上、下側;所述鋼絲的一端與減速電機相聯動,鋼絲的另一端繞過滾輪后與固定件相固定,所述固定件與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相固定。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減速電機、鏈條、鏈輪和固定件;所述鏈輪、減速電機分別安裝在立柱的上、下側;所述鏈條的一端與減速電機相聯動,鏈條的另一端繞過鏈輪后與固定件相固定,所述固定件與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相固定。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減速電機、絲桿、螺母和固定件;所述減速電機安裝在立柱上;所述絲桿與減速電機相聯動,所述固定件與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相固定,所述螺母與所述固定件相固定,所述絲桿與所述螺母相配合。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減速電機、渦輪、軟軸和固定件;所述減速電機安裝在立柱上;所述渦輪與減速電機相聯動,所述固定件與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相固定,所述軟軸的頂端與所述固定件相固定,所述軟軸與所述渦輪相配合。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氣缸和固定件;所述氣缸的缸體安裝在立柱上;所述固定件與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相固定;所述氣缸的推桿的頂端與所述固定件相固定。本發明的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適合于客車、貨車、船艇等交通運輸工具上使用,既可以在新車、船制造生產時直接安裝;也可以在現有的車輛、船艇上補增安裝該垂直升降電動窗。對于新車、船艇制造生產時直接安裝比較簡單,原因是新車、船艇在制造生產過程中,安裝該產品時,整個車身、船身為骨架外露狀態,安裝整個產品時不受任何干涉,只要將立柱的側面,緊貼車身、船身骨架梁,上下調整窗口的高度位置,在立柱和玻璃導軌上設置三個固定點,先對上固定點固定,安裝固定左右兩個固定點時,先將整個電動窗的外側面調整與車身側面平行一致后再進行固定。然后對整機電動窗接通電源進行調試,調試無異,滿足上下工作狀態時,再對整機電動窗在車上不必要的外露進行修飾,一是要把立柱和安裝立柱緊貼的骨架梁用內飾件外殼罩住,避免骨架梁、立柱和電機外露影響美觀;二是安裝副儀表臺,將整個車窗內飾橫梁以下外露部位,借助副儀表臺修飾遮擋,兩種修飾裝配,既滿足了車輛、船艇的本質功能,又不降低車、船內飾的豪華和駕乘的舒適感。而對現有的車輛、船艇后期補增安裝垂直升降電動窗時,和新車、船制造生產直接安裝基本相差不大,只是多了一個步驟,首先要對車、船內飾的副儀表臺和需要安裝固定立柱的骨架梁上的內飾件外殼進行拆卸;把車、船身外側玻璃窗口的內側周邊打上玻璃膠,電動窗的窗口對應車、船身外側玻璃窗口進行粘貼,清理刮去多余的玻璃膠;再用新車、船制造生產安裝電動窗同樣的安裝方法,將三個固定點固定,再逐一恢復安裝原拆卸的內飾件外殼、副儀表臺即可完成。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米用了車/船窗玻璃、立柱、玻璃導軌、驅動機構來構成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且車/船窗玻璃具有預置形狀的邊緣,其中的一側或兩側邊緣設為與上下方向相平行的升降側位邊;立柱設置成與車/船窗玻璃上下升降方向相平行,且與車/船身骨架梁相固定;玻璃導軌的下部與立柱平行設置,玻璃導軌的上部的末端與立柱頂端相固定;由玻璃導軌和立柱圍成車/船窗玻璃形狀升降的導向軌道,所述車/船窗玻璃裝在所述導向軌道中;驅動機構安裝在立柱和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以在驅動機構動作時,能夠從車/船窗玻璃的一側邊或者是兩側邊驅動車/船窗玻璃上升或下降。使得該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具有使用安裝方便、性能穩定、不占用車身空間、行程高、體積小、重量輕、外觀整潔和便于維修的特點。該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的升降機構設計與窗口左右兩側平行,升降機構的驅動部件直接隱藏在車窗玻璃導軌的立柱內,為增大升降行程的下方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同時避免了與車、船身內飾件或副儀表臺的干涉;該垂直升降電動窗安裝只需固定三點,驅動機構不受內飾件或副儀表臺干擾,維修不受空間障礙限制,只要對緊貼車身立柱的玻璃導軌型材的組合立柱進行拆卸,即可維修、更換所有驅動零部件,且方便易于取出;該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采用齒輪與齒條配合的機械結構,升降過程利用滑塊或滾輪行使軌道滑槽的導正方式,使升降零阻力、更平穩,產品性能更穩定、產品的使用壽命更長,彌補了其他電動車窗產品的存在缺陷。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不局限于實施例。
圖I是現有技術的升降電動車窗的安裝示意圖;圖2是實施例一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實施例一本發明的安裝示意圖;圖4是實施例一本發明的安裝固定點的示意圖;圖5是實施例一本發明安裝于客車上的示意圖;圖6是實施例一本發明的立柱和玻璃導軌的連接示意圖;圖7是實施例一本發明的車窗玻璃和驅動機構的配合示意圖;圖8是實施例一本發明的減速電機的安裝示意圖;圖9是實施例一本發明的車窗玻璃、齒條和立柱、玻璃導軌之間的配合示意圖;圖10是實施例一本發明的減速電機、齒輪的安裝過程示意圖;圖11是實施例一本發明的減速電機、齒輪、車窗玻璃、齒條在立柱內的配合示意圖12是實施例一本發明的齒條和滑塊或滾輪的安裝過程示意13是實施例一本發明的防水密封膠的安裝示意圖;圖14是實施例一本發明的電路原理圖;圖15是實施例二本發明的車窗玻璃和驅動機構的配合示意16是實施例三本發明的車窗玻璃和驅動機構的配合示意17是實施例四本發明的車窗玻璃和驅動機構的配合示意18是實施例五本發明的車窗玻璃和驅動機構的配合示意19是實施例六本發明的車窗玻璃和驅動機構的配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參見圖2至圖14所示,本發明的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包括一車窗玻璃1,具有預置形狀的邊緣,其中的一側邊緣設為與上下方向相平行的升降側位邊11 ;一立柱2,設置成與車窗玻璃上下升降方向相平行,且與車骨架梁10相固定;一玻璃導軌3,其中下部與立柱平行設置,上部彎向或折向立柱2,上部的末端與立柱2頂端相固定;由玻璃導軌3和立柱2圍成車窗玻璃升降的導向軌道,所述車窗玻璃I裝在所述導向軌道中;一個驅動機構5,該驅動機構5安裝在立柱2和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11,以在驅動機構5動作時,能夠從車/船窗玻璃I的一側邊驅動車/船窗玻璃上升或下降。所述驅動機構5包括減速電機4、齒條51和齒輪52 ;所述減速電機4安裝在立柱2上;所述齒條51固定在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11 ;所述齒輪52固定在減速電機4的輸出軸41上,并與所述齒條51相配合。當然,也可以是將車/船窗玻璃的兩側邊緣設為與上下方向相平行的升降側位邊;采用兩個驅動機構分別安裝在立柱和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以在驅動機構動作時,能夠從車/船窗玻璃的兩側邊驅動車/船窗玻璃上升或下降。所述立柱2由前后兩塊具有前后對稱結構的鋁型材件構成,前鋁型材件21、后鋁型材件22上分別依次設有四個相對的且是沿著豎向的凹槽,前鋁型材件21、后鋁型材件22相對的四個凹槽分別依次圍成密封膠條卡槽23、滑槽24、空間讓位槽25和玻璃導軌連接槽26,其中,密封膠條卡槽23、滑槽24和空間讓位槽25之間相連通。所述減速電機4安裝在前鋁型材件21的外側,當然也可以是安裝在后鋁型材件的外側,減速電機的輸出軸41通入所述立柱的玻璃導軌連接槽26中,所述齒輪52容納在玻璃導軌連接槽26中并與減速電機的輸出軸41相固定,在玻璃導軌連接槽26中的齒輪52的前后側還裝在用來限位齒輪位置的限位裝置件比如尼龍塊61,當然也可以是其它的限位裝置件;在所述玻璃導軌連接槽26與所述空間讓位槽25之間的對應于齒輪的位置還設有通孔以讓齒輪52的一部分露到空間讓位槽25中與處于空間讓位槽25的齒條51相配合。所述齒條51包括用來與所述齒輪相配合的齒部分511和用來與車窗玻璃相固定的卡槽部分512,車窗玻璃的垂直邊11配合在齒條的卡槽部分512中并通過玻璃膠粘接相固定。所述齒條51設置在所述立柱的滑槽24和空間讓位槽25中,在齒條的卡槽部分512的外側還設在若干軸銷513,軸銷513上裝有滑塊或滾輪62,所述滑塊或滾輪62配合在所述立柱的滑槽24中。所述玻璃導軌連接槽26內裝有矩形工件63,前鋁型材件21、后鋁型材件22分別通過螺釘與矩形工件63相固定。進一步的,還包括外飾橫梁7,該外飾橫梁7設置成與水平面平行,外飾橫梁7的一端與立柱2采用焊接相固定,外飾橫梁7的另一端與玻璃導軌3采用焊接相固定。所述玻璃導軌3上部的末端與立柱2之間通過一成型鑲嵌直角支架64相固定或直接焊接固定。所述玻璃導軌3為單個的鋁型材件,該玻璃導軌設有凹槽31以用來容納所述車窗玻璃I的邊緣。
本發明的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玻璃導軌3還用來安裝防塵、防水密封膠條,同時起到控制、導正升降玻璃運行的軌跡;車窗玻璃I作用于上下升降移動,是為司機或乘客提供更直觀的活動視線或服務動作;齒條51裝有的滑塊或滾輪62是在升降過程中,用來左右前后穩定、導正整個升降玻璃運行的軌跡,同時減小升降阻力;矩形工件63用來連接安裝兩個同樣形狀的型材,組裝形成一個車窗立柱2 ;齒條51的齒部分511固定在玻璃上,并在電機的動力作用下,可上升、下降;減速電機4用來為整個升降電動車窗提供動力;減速電機4輸出軸41上的齒輪52,在電機的動力作用下,讓固定于玻璃的齒條產生升降動作;立柱的組合槽,用來為整個升降機構提供所需的功能;在立柱的上下端還裝有升降行程控制開關即上限位開關81和下限位開關82,上限位開關81和下限位開關82用來限制整個電動車窗上下行程的大小;立柱2為整個升降驅動的設計所需的零部件,提供一個支撐安裝空間,同時用來安裝防水密封條,并控制、導正升降玻璃運行的軌跡;在密封膠條卡槽23、玻璃導軌3的凹槽31、外飾橫梁7中分別裝有不同形狀規格防水密封膠條65,用來為整個電動車窗活動窗口四周提供防水、防塵、減震。本發明的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在連接玻璃導軌3和立柱2時,是在玻璃導軌3與立柱2上端拼接直角處,用成型鑲嵌裝置件支架比如成型鑲嵌直角支架64插入玻璃導軌3與立柱2的型材內,用螺釘固定方式固定直角支架64,使玻璃導軌3上部的末端與立柱2頂端相固定成一體,也可用玻璃導軌3的上部末端直接與立柱2固定在一起;在玻璃導軌3和立柱2下端用外飾橫梁7并采用鋁焊焊接方式,將外飾橫梁7的兩端分別于玻璃導軌3與立柱2外側平面焊接,就形成了電動升降窗的框架(如圖6所示)。防水密封膠條65安裝時,是把三種不同規格的防水密封膠條65分別對應塞卡在玻璃導軌3、立柱2以及內外飾橫梁7的型材里面,減小升降玻璃磨損、降低異響、發揮產品使用的防水功能。車窗玻璃I與齒條51之間的相固定,是齒條51的卡槽部分512內,打滿玻璃膠,再把車窗玻璃I的升降側位邊11塞進打滿玻璃膠的卡槽內,待膠凝固硬化,車窗玻璃I與齒條51的卡槽部分512就形成了一體狀態,當齒條得到傳動的動力,從而滿足車窗玻璃I上下升降動作。滑塊或滾輪62的安裝,是在齒條51的卡槽部分512兩側的軸銷513上,安裝套上滑塊或滾輪62,再把組合一體后的車窗玻璃I、齒條51、滑塊或滾輪62整體放進玻璃導軌3和立柱2內;即玻璃的裸露邊沿放進玻璃卡槽防水膠膠條內,帶有齒條的邊放進立柱2內,齒條的滑塊或滾輪62放進滑槽24作為定位限制,立柱2內的滑槽24涂抹潤滑油,促進整體玻璃能夠在玻璃導軌3和立柱2內上下順利移動。整體升降玻璃在玻璃導軌3和立柱2的膠條內,上下移動到上停止點位置,在立柱2內安裝升降行程控制開關即上限位開關81與齒條裝置接觸,作為控制關閉窗口的行程;再把整體玻璃上下移動到窗口大小需求的位置,以同樣的方式安裝行程控制開關即下限位開關82,作為打開窗口的行程控制。在立柱2內的玻璃導軌連接槽26內,安裝玻璃導軌連接件即矩形工件63,為整個立柱2做組合銜接準備。安裝減速電機4時,首先把減速電機4用螺釘固定在電機固定板66上,然后再把電機固定板66,固定在組合立柱2的其中一邊型材即前鋁型材件21的外側(如圖8所示);安裝后的電機,在兩個型材組合立柱2前,需在兩個型材內側的電機輸出軸41上,分別安裝兩個耐磨尼龍塊61,兩個耐磨尼龍塊61中間安裝電機輸出齒輪52 (如圖10、圖11所示)。將立柱2的兩個同等的型材進行組合裝配固定成一體,此時整個車窗已經形成一個車窗外形的框架結構,然后把內飾橫梁安裝固定于升降玻璃導軌3與立柱2的內側,與外飾橫梁7高度一致,再把車窗底部的接水槽固定在整個產品的底部,經歷完成對各個部件的組裝,一臺完整的垂直升降電動升降車窗也就此形成,對整機接通電源調試,按動升降按鈕開關即可滿足上下升降動作。本發明的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大膽撇開目前行業擁有的產品傳統設計思路,采用獨特鮮明的開發構想,利用緊貼車、船身立柱極小的上下平面區域,作為整個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車窗驅動位置展開設計,該產品的設計也是目前國內外上下升降電動車、船窗行業,采用緊貼車、船身立柱極小的區域完成電動升降窗設計的產品,通過該產品在緊貼車、船身立柱極小的區域的設計對驅動機構進行縮減,也使得該產品在同行業產品中凸顯重量輕、體積小、安裝方便、便于維修、使用方便且不予其它裝配相干澀等綜合特點,安裝條件要求簡單,只要給予一個上下帶有平面的立柱即可安裝。本發明的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適合于客車、貨車、船艇等交通運輸工具上使用,既可以在新車、船制造生產時直接安裝;也可以在現有的車輛、船艇上補增安裝該垂直升降電動窗。對于新車、船艇制造生產時直接安裝比較簡單,原因是新車、船艇在制造生產過程中,安裝該產品時,整個車身、船身為骨架外露狀態,安裝整個產品時不受任何干涉,只要將立柱的側面,緊貼車身、船身骨架梁,上下調整窗口的高度位置,在立柱和玻璃導軌上設置三個固定點20 (如圖4所示),先對上固定點20固定,安裝固定左右兩個固定點20時,先將整個電動窗的外側面調整與車身側面平行一致后再進行固定。然后對整機電動窗接通電源進行調試,調試無異,滿足上下工作狀態時,再對整機電動窗在車上不必要的外露進行修飾,一是要把立柱和安裝立柱緊貼的骨架梁用內飾件外殼罩住,避免骨架梁、立柱和電機外露影響美觀;二是安裝副儀表臺,將整個車窗內飾橫梁以下外露部位,借助副儀表臺修飾遮擋,兩種修飾裝配,既滿足了車輛、船艇的本質功能,又不降低車、船內飾的豪華和駕乘的舒適感。而對現有的車輛、船艇后期補增安裝垂直升降電動窗時,和新車、船制造生產直接安裝基本相差不大,只是多了一個步驟,首先要對車、船內飾的副儀表臺和需要安裝固定立柱的骨架梁上的內飾件外殼進行拆卸;把車、船身外側玻璃窗口的內側周邊打上玻璃膠,電動窗的窗口對應車、船身外側玻璃窗口進行粘貼,清理刮去多余的玻璃膠;再用新車、船制造生產安裝電動窗同樣的安裝方法,將三個固定點20固定,再逐一恢復安裝原拆卸的內飾件外殼、副儀表臺即可完成。本發明的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車窗是利用立柱2作為升降驅動機構的載體,在立柱2內展開設計,分別隱藏安裝了齒條、齒條的滑塊或滾輪、電機輸出軸齒輪、玻璃導軌連接件、行程開關、防水密封條等。升降機構安裝于垂直平行于車窗窗口,升降機構設計體積小、重量輕,安裝維修方便。安裝后整個產品在對應司機左右側的車身骨架上,整個電動升降車窗的驅動機構,上下緊貼車身骨架,驅動機構對應司機座位的上方或車/船身的側面,不占用車/船身內飾件或副儀表臺內的空間,打破了同類產品驅動機構在窗口下方安裝時,升降機構與內飾件或副儀表臺30的干涉,整個結構的高度h尺寸比相有技術的尺寸小,而升降行程H (如圖3、圖5所示)。本發明的立柱(也起玻璃導軌作用)設計采用兩個不同的鋁型材,玻璃導軌3為單個鋁型材,電動升降車窗立柱2,是采用兩件同樣的型材組合為一體,組合方法是采用矩形工件63作為玻璃導軌連接件,放進玻璃導軌連接槽26內,使整個玻璃導軌槽26拼接吻合用螺釘固定。組合后的導軌內壁兩側形成四個功能槽,由左向右分別為密封膠條卡槽23、滑
10槽24、空間讓位槽25、玻璃導軌連接槽26。密封膠條卡槽23是用來安裝固定防雨密封膠條,避免車窗升降時膠條脫落、移位;滑槽24是用來控制滑塊或滾輪62在車窗升降過程中的左右限位,起導正、潤滑上下升降作用;空間讓位槽25是為整個驅動配合預留充分的讓位空間;玻璃導軌連接槽26是讓兩個同樣的型材用螺絲固定為一體,安裝并形成整個驅動機構,促使齒條、滑塊或滾輪、電機輸出軸齒輪、升降玻璃能夠順利在組合后的立柱2內平穩升降運行(如圖9、圖11所示)。本發明升降機構采用齒輪配合齒條作為傳動設計,運行時上下垂直或上下弧線升降方式工作,升降過程為減速電機4工作帶動齒輪52轉動,當齒輪52轉動的同時撥動齒條51同升降玻璃I,上下同時平穩升降運行(如圖7所示)。本發明的齒條5利用卡槽部分512直接與玻璃I用玻璃膠粘結組合為一體,避免玻璃脫落。齒條51的卡槽部分512的設計,兩側分別用鉚接方式鉚接兩根軸銷,用來活動安裝滑塊或滾輪62。齒條5同時帶有與齒輪52配合的齒部分511,上面的齒起上下升降作用,當減速電機4工作帶動齒輪52,齒輪52撥動齒條5的齒部分511同升降玻璃I上下升降運行(如圖11所示),在升降過程中齒條的滑塊或滾輪62,在滑槽24內起左右、前后穩定、導正、潤滑作用。防水密封膠條65用兩個同樣的形狀,采用分體安裝方式卡在兩個組合后的玻璃導軌型材上,玻璃導軌連接件63起導軌組合連接作用(如圖13)所示。使用時,在滿足自動控制升降的前提,操作相應比較簡單。只要產品安裝正確,為整機提供可靠、穩定的24V直流電源,按動電動升降窗操控翹板開關即可升降。按住翹板開關的上端,電源接通電機開始工作,電機輸出軸上的齒輪隨之開始轉動,電機輸出軸齒輪上的齒,咬合齒條向上移動,在齒條和升降玻璃粘貼一體的前提下、以及滑塊或滾輪的限位導正的基礎上,有了電機的驅動,升降玻璃在導軌膠條內開始上升,當玻璃上沿上升到窗口的上沿完全關閉窗口時,齒條裝置就會碰觸上部升降行程控制開關,升降開關瞬間斷開減速電機電源,玻璃也停止升降。當按住翹板開關的下端,電機開始反方向轉動,以上述同樣的驅動原理開始驅動升降玻璃下降,當升降玻璃下降到限定的窗口大小時,玻璃卡槽齒條裝置同樣會碰觸下部升降行程控制開關,升降開關瞬間斷開減速電機電源結束下降動作。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車窗的升降機構,是利用車身車窗立柱作為支架支撐,采用齒輪與齒條作為升降傳動原理,在立柱內展開設計。當減速電機4通電工作時,減速電機4上的輸出軸41上的齒輪52開始轉動,齒輪52轉動時,同步帶動齒條51移動,齒條51與玻璃I相對固定,因而玻璃I與齒條51上下同時移動,上下升降過程中齒條兩邊的滑塊或滾輪62在立柱滑槽24內同時上下導正、潤滑運作。玻璃I上下行使是靠升降玻璃導軌3和升降車窗立柱2同時控制升降運行軌跡,避免升降玻璃I升降中產生的磨擦及響聲,分別在升降玻璃導軌3和升降車窗立柱2裝上密封膠條,升降玻璃關閉行使窗口狀態,密封膠條賦有防塵、防水作用。當升降玻璃行使窗口最大或窗口關閉需求時,是用上下兩個行程開關限位作為信號,限制整個行程窗口,從而達到車窗玻璃上下垂直或上下弧線平穩升降運行的需求。實施例二,參見圖15所示,本發明的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減速電機911、鋼絲912、滾輪913和固定件914 ;所述滾輪913、減速電機911分別安裝在立柱2的上、下側;所述鋼絲912的一端與減速電機911相聯動,鋼絲912的另一端繞過滾輪913后與固定件914相固定,所述固定件914與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11相固定。實施例三,參見圖16所示,本發明的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減速電機921、鏈條922、鏈輪923和固定件924 ;所述鏈輪923、減速電機921分別安裝在立柱2的上、下側;所述鏈條922的一端與減速電機921相聯動,鏈條922的另一端繞過鏈輪923后與固定件924相固定,所述固定件924與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11相固定。實施例四,參見圖17所示,本發明的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減速電機931、絲桿932、螺母933和固定件934 ;所述減速電機931安裝在立柱2上;所述絲桿932與減速電機931相聯動,所述固定件934與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11相固定,所述螺母933與所述固定件934相固定,所述絲桿932與所述螺母933相配合。實施例五,參見圖18所示,本發明的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減速電機941、潤輪942、軟軸943和固定件944 ;所述減速電機941安裝在立柱2上;所述渦輪942與減速電機941相聯動,所述固定件944與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11相固定,所述軟軸943的頂端與所述固定件944相固定,所述軟軸943與所述渦輪942相配合。實施例六,參見圖19所示,本發明的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與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氣缸951和固定件952 ;所述氣缸951的缸體安裝在立柱2上;所述固定件952與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11相固定;所述氣缸951的推桿的頂端與所述固定件952相固定。上述實施例僅用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實施例,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落入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車/船窗玻璃,具有預置形狀的邊緣,其中的一側或兩側邊緣設為與上下方向相平行的升降側位邊;一立柱,設置成與車/船窗玻璃的上下升降方向相平行,且與車/船身骨架梁相固定;一玻璃導軌,玻璃導軌安裝在立柱的左側或右側,玻璃導軌的中下部與立柱平行設置,玻璃導軌的上部的末端與立柱頂端相固定;由立柱和玻璃導軌圍成車/船窗玻璃升降的導向軌道;所述車/船窗玻璃裝在所述導向軌道中;一個或者是兩個驅動機構,一個驅動機構安裝在立柱和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或者是兩個驅動機構分別安裝在立柱和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以在驅動機構動作時,能夠從車/船窗玻璃的一側邊或者是兩側邊驅動車/船窗玻璃上升或下降。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由前后兩塊具有前后對稱結構的鋁型材件構成,前、后鋁型材件上分別依次設有四個相對的且是沿著豎向的凹槽,前、后鋁型材件相對的四個凹槽分別依次圍成密封膠條卡槽、滑槽、空間讓位槽和玻璃導軌連接槽,其中,密封膠條卡槽、滑槽和空間讓位槽之間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導軌為單個的鋁型材件,該玻璃導軌設有凹槽以用來容納所述車/船窗玻璃的邊緣。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導軌也是由前后兩塊具有前后對稱結構的鋁型材件構成,前、后鋁型材件上分別依次設有四個相對的且是沿著豎向的凹槽,前、后鋁型材件相對的四個凹槽分別依次圍成密封膠條卡槽、滑槽、空間讓位槽和玻璃導軌連接槽,其中,密封膠條卡槽、滑槽和空間讓位槽之間相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導軌連接槽內裝有矩形工件,前、后鋁型材件分別通過螺釘與矩形工件相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其特征在于進一步的,還包括外飾橫梁,該外飾橫梁設置成與水平面平行,外飾橫梁的一端與立柱相固定,外飾橫梁的另一端與玻璃導軌相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導軌上部的末端與立柱之間通過一成型鑲嵌裝置件支架相固定或直接焊接固定。
8.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減速電機、齒條和齒輪;所述減速電機安裝在立柱上;所述齒條固定在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所述齒輪固定在減速電機的輸出軸上,并與所述齒條相配合。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速電機安裝在前鋁型材件或后鋁型材件的外側,減速電機的輸出軸通入所述立柱的玻璃導軌連接槽中,所述齒輪容納在玻璃導軌連接槽中并與減速電機的輸出軸相固定,在玻璃導軌連接槽中的齒輪的前后側還裝在用來限位齒輪位置的限位裝置件;在所述玻璃導軌連接槽與所述空間讓位槽之間的對應于齒輪的位置還設有通孔以讓齒輪的一部分露到空間讓位槽中與齒條相配合。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齒條設置在所述立柱的滑槽和空間讓位槽中,在齒條的卡槽部分的外側還設有若干軸銷,軸銷上裝有滑塊或滾輪,所述滑塊或滾輪配合在所述立柱的滑槽中。CN 102913094 A書求要利權2/2頁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齒條包括用來與所述齒輪相配合的齒部分和用來與車/船窗玻璃相固定的卡槽部分,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配合在齒條的卡槽部分中并通過玻璃膠粘接相固定。
12.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減速電機、鋼絲、滾輪和固定件;所述滾輪、減速電機分別安裝在立柱的上、下側;所述鋼絲的一端與減速電機相聯動,鋼絲的另一端繞過滾輪后與固定件相固定,所述固定件與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相固定。
13.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減速電機、鏈條、鏈輪和固定件;所述鏈輪、減速電機分別安裝在立柱的上、下側;所述鏈條的一端與減速電機相聯動,鏈條的另一端繞過鏈輪后與固定件相固定,所述固定件與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相固定。
14.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減速電機、絲桿、螺母和固定件;所述減速電機安裝在立柱上;所述絲桿與減速電機相聯動,所述固定件與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相固定,所述螺母與所述固定件相固定,所述絲桿與所述螺母相配合。
1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減速電機、渦輪、軟軸和固定件;所述減速電機安裝在立柱上;所述渦輪與減速電機相聯動,所述固定件與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相固定,所述軟軸的頂端與所述固定件相固定,所述軟軸與所述渦輪相配合。
16.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氣缸和固定件;所述氣缸的缸體安裝在立柱上;所述固定件與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相固定;所述氣缸的推桿的頂端與所述固定件相固定。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交通運輸工具的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包括車/船窗玻璃、立柱、玻璃導軌和驅動機構,車/船窗玻璃的邊緣設為與上下方向相平行的升降側位邊;立柱設置成與車/船窗玻璃的上下升降方向相平行;玻璃導軌安裝在立柱的左側或右側,玻璃導軌上部末端與立柱頂端相固定;由立柱和玻璃導軌圍成車/船窗玻璃升降的導向軌道;車/船窗玻璃裝在所述導向軌道中;驅動機構安裝在立柱和車/船窗玻璃的升降側位邊,以在驅動機構動作時,能夠從車/船窗玻璃的一側邊或者是兩側邊驅動車/船窗玻璃上升或下降。采作該結構后,使得該側位驅動上下升降電動窗具有使用安裝方便、性能穩定、不占用車身空間、行程高、體積小、重量輕、外觀整潔和便于維修的特點。
文檔編號E05F15/16GK102913094SQ20121034413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7日
發明者黃樹志, 張繼杰, 陳帆 申請人:廈門志盛工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