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健康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椅子,具體地說是一種具有按摩功能的健康按摩椅。
背景技術:
椅子是有靠背或兼有扶手的坐具。主要是支承人體,供人坐著工作和休息。椅始源于魏晉和隋朝,初名為胡床或馬扎,直至唐明宗時期開始形成有靠背的椅子,到宋代出現交椅,是至高無上權力的象征。習知技術有一種按摩椅,其主要是采用電動方式對頸椎、腰部、腿部進行按摩,其存在可能漏電或電動部件擠壓傷人的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不需使用電源的健康按摩椅。·[0004]技術方案一種健康椅,包括椅架及椅架上的椅身,所述椅架前部設有肩周按摩輪及腰椎按摩輪,在椅架后部上設有小腿按摩輪、足底按摩輪;所述椅身前部設有開口,肩周按摩輪及腰椎按摩輪分別設在開口中。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所述肩周按摩輪及腰椎按摩輪分別設三個。所述足底按摩輪為兩個。所述小腿按摩輪與足底按摩輪為柱形表面凹凸狀,所述椅身底部兩邊設有滑動輪,椅架兩邊設有長條形軸件,滑動輪套在長條形軸件上。本實用新型效果是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在按摩過程中完全可以用人力、不需要電力可以達到對肩周、腰椎、小腿、足底按摩,健康環保。2、本實用新型特別是對腿部活動不靈、足底血液循環不好,腰部、肩周部麻痹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實用。4、本實用新型成本較低,便于推廣。
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椅身向前移動后狀態示意圖。圖3是主要顯示本實用新型底部結構示意圖。標號代表椅身I,椅架2,扶手3,肩周按摩輪4,開口 5,腰椎按摩輪6,小腿按摩輪7,足底按摩輪8,長條形軸件9,滑動輪10。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3,—種健康椅,包括椅架2及椅架上的椅身I,所述椅架2前部設有肩周按摩輪4及腰椎按摩輪6,在椅架2后部上設有小腿按摩輪7、足底按摩輪8 ;所述椅身I前部設有開口 5,肩周按摩輪4及腰椎按摩輪6分別設在開口 5中。所述肩周按摩輪4及腰椎按摩輪6分別設三個。所述足底按摩輪8為兩個,小腿按摩輪7為一個。所述小腿按摩輪7與足底按摩輪8為柱形表面凹凸狀,所述椅身I底部兩邊設有滑動輪10,椅架2兩邊設有長條形軸件9,滑動輪10套在長條形軸件9上。[0013]所述椅身、肩周按摩輪、腰椎按摩輪、小腿按摩輪及足底按摩輪為塑料材質。椅架為不繡鋼或鐵管。其具體結構進一步說明與使用過程如下見圖1、2,肩周按摩輪4及腰椎按摩輪6通過軸設在椅架2前部,肩周按摩輪4及腰椎按摩輪6可以轉動,由于椅身I前部設有開口5,肩周按摩輪4及腰椎按摩輪6可凸出于椅身1,由于椅身I底部兩邊設有滑動輪10,椅架2兩邊設有長條形軸件9,因此,滑動輪10可沿長條形軸件9滑動,使椅身在椅架上前后移動,圖2是椅身I向前移動后的狀態。另外,小腿按摩輪及足底按摩輪也可以轉動。使用時,人躺在椅身I上,足底接觸足底按摩輪8,小腿置于小腿按摩輪7上,腳部在足底按摩輪8前后伸縮用力時,小腿按摩輪7隨小腿移動而轉動,椅身I也會前后移動,同時,肩周按摩輪4及腰椎按摩輪6轉動,對肩周、腰椎按摩。椅架可拆開,便于包裝運輸。椅架可按人的高度調節。本實用新型絕非僅限于這些例子。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好的實施例,僅僅用于描述本實用新型,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凡在本實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健康按摩椅,包括椅架及椅架上的椅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椅架前部設有肩周按摩輪及腰椎按摩輪,在椅架后部上設有小腿按摩輪、足底按摩輪;所述椅身前部設有開口,肩周按摩輪及腰椎按摩輪分別設在開口中。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健康按摩椅,其特征是所述肩周按摩輪及腰椎按摩輪分別設三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健康按摩椅,其特征是所述足底按摩輪為兩個。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健康按摩椅,其特征是所述小腿按摩輪與足底按摩輪為柱形表面凹凸狀。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健康按摩椅,其特征是所述椅身底部兩邊設有滑動輪,椅架兩邊設有長條形軸件,滑動輪套在長條形軸件上。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健康按摩椅,其特征是所述椅身、肩周按摩輪、腰椎按摩輪、小腿按摩輪及足底按摩輪為塑料材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健康按摩椅,包括椅架及椅架上的椅身,所述椅架前部設有肩周按摩輪及腰椎按摩輪,在椅架后部上設有小腿按摩輪、足底按摩輪;所述椅身前部設有開口,肩周按摩輪及腰椎按摩輪分別設在開口中。本實用新型不需要電力可以達到對肩周、腰椎、小腿、足底按摩,健康環保,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實用,便于推廣。
文檔編號A47C1/00GK202588922SQ20122022889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1日
發明者李良裕 申請人:李良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