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門萬向聯軸器旋轉立柱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門結構,其廣泛適用于鐵路、地鐵、汽車及各種普通和高速客運車輛的自動門旋轉立柱機構。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目前國內外應用于鐵路、地鐵等客運車輛自動塞拉門系統中的旋轉立柱均采用單柱整體結構。這在滿足傳統車體側平面特征的配套門機構設計中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但是隨著車輛應用技術要求的提高,隨著客運車輛向較高速度方向發展,降低風阻流線美觀造型的工業設計的出現,使車輛側表面的曲面設計已形成常態化設計模式。而與之配套的自動門曲面形狀也要跟隨車體側曲面進行同形配套。自動塞拉門的曲面形狀使得應用傳統旋轉立柱結構的傳動系統凸顯出結構占用空間較大,結構松散等問題,同時車體生產商也對自動門機構在車體內的占用空間予以嚴格的限定。為此,開發和改進傳動系統結構成為十分必要的舉措。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門萬向聯軸器旋轉立柱機構,其性能可靠、結構緊湊、長期耐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門萬向聯軸器旋轉立柱機構,它包括上旋轉立柱、下旋轉立柱,二者之間依次接設有萬向聯軸器和下轉臂連接桿;該上旋轉立柱頂部設有上連接軸,該下旋轉立柱底部設有下連接軸。所述下轉臂連接桿上設有用于約束所述下旋轉立柱與十字軸萬向聯軸器位置的第一關節軸承。所述十字軸萬向聯軸器和下轉臂連接桿通過一個錐銷連接并通過緊固件固定。所述萬向聯軸器為十字軸萬向聯軸器。所述上連接軸穿設在一上轉臂的一端,該上轉臂的另一端設有上導輪軸,該上導輪軸上設有上導輪。所述下連接軸穿設在一下轉臂的一端,該下轉臂的另一端設有下導輪軸,該下導輪軸上設有下導輪。所述上轉臂和所述下轉臂呈C型。所述的自動門萬向聯軸器旋轉立柱機構還包括一個用于使所述上旋轉立柱轉動的驅動機構,該驅動機構包括依次連接的電機、減速器、驅動盤、第一連桿、第二關節軸承、擺桿、連接盤、第二連桿;該第二連桿與所述上導輪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旋轉立柱機構排布緊湊,減小了空間占用,具有傳動平穩,無噪聲,拆裝維修方便的特點。
圖1為現有的整體旋轉立柱機構開關門狀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配置十字軸萬向聯軸器的旋轉立柱機構開關門狀態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配置十字軸萬向聯軸器的旋轉立柱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A-A方向的剖視圖,顯示上轉臂的結構。圖5為圖3中B-B方向的剖視圖,顯示下轉臂的結構。圖6為本實用新型驅動機構與旋轉立柱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以具體實施例結合附圖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和所欲達到的技術效果,但所選用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解釋,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如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門萬向聯軸器旋轉立柱機構,它包括上旋轉立柱1、下旋轉立柱2,二者之間依次接設有十字軸萬向聯軸器3和下轉臂連接桿4。該上旋轉立柱I頂部設有上連接軸5,該下旋轉立柱2底部設有下連接軸6,用于與車體連接。該萬向聯軸器3 (優選十字軸萬向聯軸器)和下轉臂連接桿4通過一個錐銷7連接并通過緊固件固定。該下轉臂連接桿4上設有第一關節軸承8,用于約束下旋轉立柱2與萬向聯軸器3的位置,該第一關節軸承8設于車體上的軸承底座9。該上連接軸5穿設在一上轉臂10的一端,該上轉臂10的另一端設有上導輪軸11,該上導輪軸11上設有上導輪12。該下連接軸6穿設在一下轉臂13的一端,該下轉臂13的另一端設有下導輪軸14,該下導輪軸14上設有下導輪15。如圖4、圖5所示,所述上轉臂10和所述下轉臂13均呈C型,并分別在兩端設有所述上連接軸5、上導輪軸11和下連接軸12、下導輪軸14。如圖6所示,該上導輪軸11與驅動機構連接,用于使該上旋轉立柱轉動。該驅動機構包括依次連接的電機16、減速器17、驅動盤18、第一連桿19、第二關節軸承20、擺桿21、連接盤22、第二連桿23,該第二連桿23與該上導輪軸11連接。驅動機構將電機16的轉動通過減速器減速,通過驅動盤、連桿、擺桿、連接盤及關節軸承的傳遞,傳遞到上導輪軸11進而帶動上轉臂10轉動。本實用新型在實際應用中,由驅動機構帶動上轉臂10轉動,上轉臂10經上連接軸5帶動上旋轉立柱I轉動,上旋轉立柱I的下端與萬向聯軸器3連接,帶動下旋轉立柱2及下轉臂13同步轉動,從而實現門關、門閉的塞拉移動。本實用新型采用十字軸萬向聯軸器,優點在于其性能可靠,結構緊湊,可以使不在同一軸線上的兩段或多段軸實現等角速度的旋轉。對于傳動中的各個軸段通過恰當的位置約束可以在狹小的、不規則的空間內實現長距離的軸向傳動,使機構排布緊湊,減小空間占用。同時對于需要進行軸向安裝調整的機構可進行較大的軸向移動,即能使不在同一軸線或軸線折角較大或軸向移動較大的兩軸在等角速度連續旋轉時實現各相位位移補償,采用這種新型結構具有傳動平穩,無噪聲,拆裝維修方便的特點。本實用新型的旋轉立柱機構是以所述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但基于此,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做出種種顯然的變化或改動,都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精神和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門萬向聯軸器旋轉立柱機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旋轉立柱、下旋轉立柱,二者之間依次接設有萬向聯軸器和下轉臂連接桿;該上旋轉立柱頂部設有上連接軸,該下旋轉立柱底部設有下連接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門萬向聯軸器旋轉立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轉臂連接桿上設有用于約束所述下旋轉立柱與十字軸萬向聯軸器位置的第一關節軸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門萬向聯軸器旋轉立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軸萬向聯軸器和下轉臂連接桿通過一個錐銷連接并通過緊固件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門萬向聯軸器旋轉立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萬向聯軸器為十字軸萬向聯軸器。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自動門萬向聯軸器旋轉立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接軸穿設在一上轉臂的一端,該上轉臂的另一端設有上導輪軸,該上導輪軸上設有上導輪。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門萬向聯軸器旋轉立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連接軸穿設在一下轉臂的一端,該下轉臂的另一端設有下導輪軸,該下導輪軸上設有下導輪。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動門萬向聯軸器旋轉立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轉臂和所述下轉臂呈C型。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動門萬向聯軸器旋轉立柱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用于使所述上旋轉立柱轉動的驅動機構,該驅動機構包括依次連接的電機、減速器、驅動盤、第一連桿、第二關節軸承、擺桿、連接盤、第二連桿;該第二連桿與所述上導輪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門萬向聯軸器旋轉立柱機構,它包括上旋轉立柱、下旋轉立柱,二者之間依次接設有十字軸萬向聯軸器和下轉臂連接桿,該上旋轉立柱頂部設有上連接軸,該下旋轉立柱底部設有下連接軸。本實用新型旋轉立柱機構排布緊湊,減小了空間占用,具有傳動平穩,無噪聲,拆裝維修方便的特點。
文檔編號E06B3/32GK202970305SQ201220698729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7日
發明者陳丙玉 申請人:北京博得交通設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