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門鎖鎖出阻尼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門鎖鎖出阻尼裝置,包括第一撥片,通過轉軸可轉動地設置在鎖殼內傳遞上鎖或開鎖動力;第一阻尼片,與所述第一撥片的側面之間相隔間隙,所述間隙的大小適合通過親合力保持設置阻尼油,且在所述第一撥片相對所述第一阻尼片的轉動過程中,所述第一阻尼片上的阻尼面至少有一部分被所述第一撥片上的阻尼面覆蓋;還包括與所述第一撥片同轉軸設置的第二撥片,所述第一阻尼片設置在所述第一撥片與所述第二撥片之間的形成的空間內,且所述第一阻尼片與二者之間均形成有所述間隙,所述間隙中注有阻尼油。本發明所述的門鎖鎖出阻尼裝置,不僅占用空間小、不會增加鎖殼體積,便于鎖殼安裝;而且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
【專利說明】—種門鎖鎖出阻尼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門鎖緩沖裝置,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門鎖鎖出阻尼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自動門鎖在自動鎖閉時,通常靠設置在鎖殼內的受壓彈簧釋放彈性能作為動力,通過傳動機構驅動鎖舌鎖出,由于彈簧的彈性能釋放快,鎖舌鎖出也比較迅速,每次鎖門時都會發出鎖舌撞擊門框的尖銳撞擊聲。
[0003]為了解決該問題,中國專利文獻CN10260671IA公開了一種半自動平移門的單向旋轉式可調緩沖器,其包括殼體、端蓋、齒輪、主阻尼輪、副阻尼輪和轉軸,所述端蓋用鎖緊螺絲與殼體固定形成一個密封的腔體,所述端蓋的外側設置有軸承,其內側設置有軸承密封,所述轉軸穿過所述端蓋上的軸承,主阻尼輪和副阻尼輪設置在腔體中且分別套設置在所述轉軸上,并通過端面嚙合齒輪相互嚙合,所述腔體內充滿阻尼油脂;所述端蓋的外側的軸承上設置有軸承蓋,所述齒輪套設在轉軸上且與所述軸承蓋嵌合。采用該現有技術可不但提高了緩沖器的壽命;簡化了安裝調試過程;還使緩沖器的工作更穩定。
[0004]但上述專利文獻所述的一種半自動平移門的單向旋轉式可調緩沖器存在以下不足:1)該可調緩沖器為一種專門的緩沖器,當其應用于門鎖結構中時,需在鎖殼中專門設置該可調緩沖器,從而占用一定空間,增加鎖殼體積,不利于鎖殼在門上的安裝;2)該可調緩沖器結構復雜、生產成本較高,當其應用于門鎖結構中時,增加了門鎖的成本。
【發明內容】
[0005]為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現有技術中一種半自動平移門的單向旋轉式可調緩沖器為一種專門的緩沖器,當其應用于門鎖中時,占用空間大,增加了鎖殼的體積的問題,提供一種占用空間小、不會增加鎖殼體積,便于鎖殼安裝的門鎖鎖出阻尼裝置。
[0006]進一步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的門鎖鎖出阻尼裝置。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種門鎖鎖出阻尼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撥片,通過轉軸可轉動地設置在鎖殼內傳遞上鎖或開鎖動力;
第一阻尼片,與所述第一撥片的側面之間相隔間隙,所述間隙的大小適合通過親合力保持設置阻尼油,且在所述第一撥片相對所述第一阻尼片的轉動過程中,所述第一阻尼片上的阻尼面至少有一部分被所述第一撥片上的阻尼面覆蓋。
[0008]還包括與所述第一撥片同轉軸設置的第二撥片,所述第一阻尼片設置在所述第一撥片與所述第二撥片之間的形成的空間內,且所述第一阻尼片與二者之間均形成有所述間隙。
[0009]所述第一阻尼片與所述第一撥片的相對側面平行設置。
[0010]所述第一撥片和所述第二撥片的兩相對側面至少其中之一上貼合設有第二阻尼片,所述間隙處于所述第二阻尼片與所述第一阻尼片之間。
[0011]所述第二阻尼片與所述第一撥片、所述第二撥片的兩相對側面平行設置。[0012]所述第一阻尼片固設在鎖殼上。
[0013]所述第一撥片和所述第二撥片均設置為齒輪片。
[0014]所述第一撥片與所述第二撥片其中之一上成型有齒的周向邊緣部分;所述周向邊緣與齒輪本體之間由中間過渡連接段過渡連接,使所述周向邊緣部分與所述齒輪本體之間分處于兩個平行面內;所述周向邊緣部分端面抵住所述第一撥片與所述第二撥片其中之另一的相對側面設置,從而使二者之間形成設置所述第一阻尼片的空間。
[0015]所述轉軸上成型有與所述間隙相通的注油通道。
[0016]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I)本發明中的門鎖鎖出阻尼裝置,第一撥片通過轉軸可轉動地設置在鎖殼內傳遞上鎖或開鎖動力;第一阻尼片,與所述第一撥片的側面之間相隔間隙,所述間隙的大小適合通過親合力保持設置阻尼油,且在所述第一撥片相對所述第一阻尼片的轉動過程中,所述第一阻尼片上的阻尼面至少有一部分被所述第一撥片上的阻尼面覆蓋;本發明的該阻尼裝置巧用鎖殼內傳遞上鎖或開鎖動力的撥片作為本發明阻尼裝置的一部分,使得整個阻尼裝置組成元件少,結構簡單緊湊,不僅生產成本低,而且占用空間小。
[0017](2)本發明中的門鎖鎖出阻尼裝置,還包括與所述第一撥片同轉軸設置的第二撥片,所述第一撥片和所述第二撥片均設置為齒輪片,且所述第一撥片與所述第二撥片其中之一的成型有齒的周向邊緣部分,所述周向邊緣部分與齒輪本體之間由中間過渡連接段過渡,使所述周向邊緣部分與所述齒輪本體之間分處于兩個平行面內;所述周向邊緣部分端面抵住所述第一撥片或所述第二撥片其中之另一的相對側面設置,從而使二者之間形成設置所述第一阻尼片的空間,且所述第一阻尼片與二者之間均形成有所述間隙;該種結構的齒輪片的設置能夠在結構盡可能簡單的前提下,使所述第一撥片與所述第二撥片之間形成穩定的空間。
[0018](3)本發明中的門鎖鎖出阻尼裝置,所述第一撥片和所述第二撥片的兩相對側面至少其中之一上貼合設有第二阻尼片,所述間隙處于所述第二阻尼片與所述第一阻尼片之間,且所述第一阻尼片、所述第二阻尼片均與所述第一撥片、所述第二撥片的兩相對側面平行設置,所述第一阻尼片固設在鎖殼上;所述第二阻尼片的設置能夠適當降低阻尼力,使得具有該裝置的門鎖鎖出時,既能獲得合適的緩沖,又既能獲得合適的正常鎖出速度,。
[0019](4)本發明中的門鎖鎖出阻尼裝置,所述轉軸上成型有與所述間隙相通的注油通道,所述注油通道能便于阻尼油注入所述間隙內。
[0020]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為了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例1中所述的一種門鎖鎖出阻尼裝置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1-第一撥片;2-轉軸;3_第一阻尼片;4_阻尼油;5_第二撥片;51-周向邊緣;6_間隙;7_第二阻尼片;8_注油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0022]以下將結合附圖,使用以下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闡述。
[0023]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門鎖鎖出阻尼裝置,包括第一撥片1,通過轉軸2可轉動地設置在鎖殼內傳遞上鎖或開鎖動力;第一阻尼片3,與所述第一撥片I的側面之間相隔間隙,所述間隙6的大小適合通過親合力保持設置阻尼油4,且在所述第一撥片I相對所述第一阻尼片3的轉動過程中,所述第一阻尼片3上的阻尼面至少有一部分被所述第一撥片I上的阻尼面覆蓋;還包括與所述第一撥片I同轉軸2設置的第二撥片5,所述第一阻尼片3設置在所述第一撥片I與所述第二撥片5之間的形成的空間內,且所述第一阻尼片3與二者之間均形成有所述間隙6 ;本發明巧用鎖殼內傳遞上鎖或開鎖動力的撥片作為本發明阻尼裝置的一部分,使得整個阻尼裝置組成元件少,結構簡單緊湊,不僅生產成本低,而且占用空間小。
[0024]作為本實施例的優選方式,所述第一撥片I和所述第二撥片5的兩相對側面上貼合設有第二阻尼片7,所述間隙6處于所述第二阻尼片7與所述第一阻尼片3之間。同時,所述第一阻尼片3、所述第二阻尼片7均與所述第一撥片1、所述第二撥片5的兩相對側面平行設置,且所述第一阻尼片3固設在鎖殼上。所述第二阻尼片7的設置能夠適當降低阻尼力,使得具有該裝置的門鎖鎖出時,既能獲得合適的緩沖,又能獲得合適的鎖出速度。
[0025]進一步,所述第一撥片I和所述第二撥片5均設置為齒輪片,所述第二撥片5上成型有齒的周向邊緣51部分,所述周向邊緣51與所述第二撥片5齒輪本體之間由中間過渡連接段過渡連接,使所述周向邊緣51部分與所述第二撥片5齒輪本體之間分處于兩個平行面內;所述周向邊緣51部分端面抵住所述第一撥片I的側面設置,從而使二者之間形成設置所述第一阻尼片3的空間,該種結構的齒輪片的設置能夠在結構盡可能簡單的前提下,使所述第一撥片I與所述第二撥片5之間形成穩定的空間。同時,所述轉軸2上成型有與所述間隙6相通的注油通道8 ;所述注油通道8便于阻尼油4注入所述間隙6內。
[0026]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門鎖鎖出阻尼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撥片(I ),通過轉軸(2)可轉動地設置在鎖殼內傳遞上鎖或開鎖動力; 第一阻尼片(3),與所述第一撥片(I)的側面之間相隔間隙,所述間隙的大小適合通過親合力保持設置阻尼油(4),且在所述第一撥片(I)相對所述第一阻尼片(3)的轉動過程中,所述第一阻尼片(3)上的阻尼面至少有一部分被所述第一撥片(I)上的阻尼面覆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門鎖鎖出阻尼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第一撥片(I)同轉軸(2)設置的第二撥片(5),所述第一阻尼片(3)設置在所述第一撥片(I)與所述第二撥片(5)之間的形成的空間內,且所述第一阻尼片(3)與二者之間均形成有所述間隙(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門鎖鎖出阻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片(3)與所述第一撥片(I)的相對側面平行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門鎖鎖出阻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撥片(I)和所述第二撥片(5)的兩相對側面至少其中之一上貼合設有第二阻尼片(7),所述間隙處于所述第二阻尼片(7)與所述第一阻尼片(3)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門鎖鎖出阻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尼片(7)與所述第一撥片(I)、所述第二撥片(5 )的兩相對側面平行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門鎖鎖出阻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片(3)固設在鎖殼上。
7.根據權利要求2-5中任一項所述的門鎖鎖出阻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撥片(I)和所述第二撥片(5 )均設置為齒輪片。
8.根據權利要求2-5中任一項所述的門鎖鎖出阻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撥片(I)與所述第二撥片(5)其中之一上成型有齒的周向邊緣(51)部分;所述周向邊緣(51)與齒輪本體之間由中間過渡連接段過渡連接,使所述周向邊緣(51)部分與所述齒輪本體之間分處于兩個平行面內;所述周向邊緣(51)部分端面抵住所述第一撥片(I)與所述第二撥片(5)其中之另一的相對側面設置,從而使二者之間形成設置所述第一阻尼片(3)的空間。
9.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門鎖鎖出阻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2)上成型有與所述間隙(6)相通的注油通道(8)。
【文檔編號】E05B17/00GK103967336SQ201310037277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1日
【發明者】王斌堅 申請人:能誠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