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學步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功能學步車,包括上下層疊并可拆卸式連接的上架體和下架體,設置在上架體后部設有一對用于安放在幼兒兩腋下起保護作用的裝置夾,安置于下架體底部的滾動機構,與滾動機構連接并穿過上架體設置的轉向操控機構,以及設置于上架體上的遮陽棚。本發明一是在現有學步車基礎上根據實際產生的諸多問題進行改良,設計了專有結構的裝置夾用于固定和輔助幼兒進行學步過程,安全可靠,真實模擬性強,更容易讓幼兒體驗真實學步的感覺,有助于幼兒快速學會走路;二是在現有學步車基礎上整合多種功能,使學步車的功能更加齊全,使用更加方便貼心。
【專利說明】多功能學步車【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幼兒學步用品領域,具體地講,涉及的是一種多功能學步車。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孕嬰市場的蓬勃發展,學步車琳瑯滿目,而現有的學步車多數是這樣的:下面有幾個車輪,上面是一中空的臺面,中空部位有一坐墊,將寶寶放在中空部位,寶寶行走的時候學步車就跟著滑動,雖然有的有減緩速度的裝置,但是整個車體重量輕,所以效果不是很理想;由于沒有方向控制,車子就到處亂撞,如果是在家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將高處的東西撞下來;如果是在外面,監護人沒來得及跟上(特別是老年人),有可能摔下臺階等,這樣就增加了寶寶學步的危險性;還因為有座墊,寶寶坐在上面之后腳一蹬學步車就滑很遠,時間一長,寶寶坐上去之后就可能蹬著學步車滑來滑去地玩,這樣就沒有達到學走路的目的。寶寶的上半身所占比重大,當頭部暴露在學步車車架的外面,如果車架高度太低,孩子容易失去重心;同時也不利于寶寶正常的生長發育,寶寶的骨骼中含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而學步車的滑動速度過快,寶寶不得不兩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時間長了,容易使腿部骨骼變彎形成羅圈腿;另外,在快速滑動的學步車中,寶寶會感到非常的緊張,這不利于寶寶的智力發育和性格的形成。學步是需要力氣的,而坐在學步車里的孩子需要活動時,可以借助車輪毫不費力地滑行,缺乏真正的自主鍛煉。如果寶寶個子小,坐墊過高,腳不能完全著地,只能用腳尖觸地滑行,久而久之,寶寶就形成前腳掌觸地的墊腳走路姿勢。
[0003]另一些學步車形狀上跟前面敘述的差不多,只是在寶寶腳下多了一類似于跑步機上滑帶的滑動裝置,有些不會動,寶寶在上面走動,但整個車并不會動,時間長了寶寶可能就不愿意呆在上面(可能是沒有樂趣、成就感、太枯燥)。還有的學步車形狀像凳子,只是將凳子的四腳換成輪子,靠背變成扶手功能,寶寶推著車走,此種學步車重量也輕,速度也快,但是沒有保護寶寶的裝置,速度稍快或是稍用力按就可能會摔倒,由于手扶著車,有可能來不及做出保護動作使頭部快速與地面接觸,造成頭部受傷。后面兩種學步車的另外一些缺點跟第一種學步車有雷同之處,同時還存在容易置入口中的可拆卸小零件。
[0004]并且,現有的學步車功能`單一,也都沒有制冷系統,天氣熱的時候還得要專人打扇(因為寶寶不容易著涼,反而容易受熱),寶寶行走時,監護人也得跟著跑,這樣多跑幾次監護人也熱也累,特別是夏季,老年人可能更受不了 ;所以天氣熱了,即使是上午或者傍晚監護人也不想帶小寶寶出門,這樣就減少了寶寶白天戶外活動的時間,不利于鈣的吸收。
【發明內容】
[0005]針對現有學步車都只是單一功能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安全、成本相對低廉且使幼兒能夠正常學步的多功能學步車。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多功能學步車,包括上下層疊并可拆卸式連接的上架體和下架體,設置在上架體后部設有一對用于安放在幼兒兩腋下起保護作用的裝置夾,安置于下架體底部的滾動機構,與滾動機構連接并穿過上架體設置的轉向操控機構,以及設置于上架體上的遮陽棚。當上架體和下架體拆卸后,可方便收納。裝置夾具體連接于上架體后部的一根可上下調節的橫桿上,調節橫桿在上架體上的相對位置便可在使用時使裝置夾對幼兒保持站立且自然走路的姿勢,充分接觸地面,真正正常地練習走路,進行學步;同時一對裝置夾還可在上述橫桿上調節左右距離和位置,以適合不同體形的幼兒,提供舒適的感覺。進一步地,所述裝置夾由韌性材料制成,其表面裹覆一層由彈性柔軟材料制成的保護層。裝置夾放在幼兒的兩腋下,就像成人的雙手一般保護著幼兒,使其安心學走路,同時高度的韌性又使幼兒感受到走路時磕磕絆絆的感覺,實際模擬性強,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強學步效果。并且裝置夾設置在后部,也使幼兒在學步時能夠手扶車身,進而手、腳、肩、背、腹、胸等多處部位協調作用將車體推動,鍛煉這些部位的肌肉,為獨立行走打下基礎。
[0007]為了方便休息,所述遮陽篷內設有方便幼兒休息的座墊、靠背以及腳墊,其中,腳墊與下架體底部連接,座墊與下架體上部連接,靠背與上架體連接并與座墊相互連接。當幼兒累著時,可以將其放入主要由上架體和下架體構成的車體空間內休息,遮陽篷能夠有效避免太陽光的直射,靠背可沿與座墊的連接邊翻轉調節,以實現方便幼兒坐和睡覺的功能。腳墊的面積較大,能為幼兒提供更大的支撐空間,并且能夠根據不同幼兒的腿長調節其上下位置,保證幼兒在車體內休息時腳部有足夠的支撐。
[0008]為了方便吃飯和玩玩具,所述上架體前部設有一可翻轉的平臺,其上設有一用于固定碗的粘接部,該平臺一側邊與上架體鉸接,該側邊的相對側邊通過卡件與上架體可拆卸式連接。該平臺具有餐桌的功能,在使用時還配置與粘接部配對的碗,幼兒可在車內吃飯,碗則固定在粘接部上避免幼兒自己將碗掀翻;在沒有吃飯的時候,該平臺還為幼兒提供了玩玩具的場所。
[0009]為了增加其功能,使用更加方便,所述上架體內設有可調式風扇。具體使用時可由外接電源供電,也可由蓄電池供電;其風力、風向等均可調節,該風扇的功能為現有技術,本發明中不在贅述。并且該風扇與上架體的連接為可拆卸式連接,即在不需要使用時可將其拆卸單獨放置,減少車體內空間占用,而且由于該風扇的設計,在天氣較熱時,監護人便不必專門為幼兒打扇,也有空閑為自己打扇,避免了不愿帶幼兒出門的問題,增加了其戶外活動時間。
[0010]具體來講,所述滾動機構包括設置于下架體底部四角的滾輪,安置于下架體內用于驅動后部的兩個滾輪動作的電動機,以及安裝于下架體內與電動機連接的蓄電池,其中,前部的兩個滾輪均與轉向操控機構連接。由于有電動機和蓄電池等的設計,能夠大大增加車體的重量,避免幼兒輕輕用力便使車體快速移動的問題,使幼兒在學步時需要用力去克服阻力,更符合自然學步的特點,真實的模擬性更強,有助于幼兒提高學步效率。同時,電動機可以驅動車體運動,根據幼兒實際學步情況的不同,可開啟電動機并控制驅動速度,引導幼兒在設定速度下的行走學步,增強學步效果,而且必要時還能作為代步使用。
[0011]進一步地,所述下架體上設有作用于滾輪的制動裝置,方便控制減速或剎車,也可防止幼兒在暫時無人看管時將車體亂移動。
[0012]更進一步地,所述轉向操控機構包括設置于下架體底部的轉向軸,與轉向軸后部連接并由下至上穿出上架體的后操作桿,設置與轉向軸前端的轉向齒輪,以及與轉向齒輪嚙合并與前部的兩個滾輪連接的轉向聯動件。并且,轉向軸前部還連接有由下至上穿出上架體設置的前操作桿。可控制的轉向操控機構使車體在行進時不至于到處亂撞,遠離插銷、熱水器、餐具等危險物品,避免意外傷害,使得監護人在幼兒學步過程中更加放心。
[0013]本發明的關鍵點有二,具體來說,一是在現有學步車基礎上根據實際產生的諸多問題進行改良,設計了專有結構的裝置夾用于固定和輔助幼兒進行學步過程,安全可靠,真實模擬性強,更容易讓幼兒體驗真實學步的感覺,有助于幼兒快速學會走路;二是在現有學步車基礎上整合多種功能,使學步車的功能更加齊全,使用更加方便貼心,其看似簡單的組合,而且還似乎導致了整體重量增加的問題,但是,在試用時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有益效果,S卩:重量的增加使幼兒學步時感受到相應的阻力,其需要努力去克服阻力,更符合自然學步的特點,又類似于逆境教學的方式,使之更容易學會走路,從而提高了學步的效果。本發明在幼兒學步過程中,既采用了外部器件輔助學習的方式,又將學步理論回歸到自然狀態(更多地需要幼兒自身去克服學步困難,從而達到成功學步的目的),可謂是開創了幼兒學步領域的一種全新模式。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構思巧妙,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并且幼兒學步效果良好,無副作用,更加符合自然學步的原理,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并且本發明結構相對簡單,成本相對低廉,具有廣泛的市場應用前景,適合推廣應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發明中上部平臺部位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發明中遮陽篷和風扇部位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發明中轉向操控機構部分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9]上述附圖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部件名稱如下:
1-上架體,2-下架體,3-裝置夾,4-遮陽篷,5-橫桿,6-座墊,7-靠背,8-腳墊,9-平臺,10-可調式風扇,11-滾輪,12-電動機,13-蓄電池,14-轉向軸,15-轉向齒輪,16-后操作桿,17-前操作桿,18-轉向聯動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
[0021]如圖1至圖4所示,該多功能學步車,包括上下層疊并可拆卸式連接的上架體I和下架體2,設置在上架體后部設有一對用于安放在幼兒兩腋下起保護作用的裝置夾3,安置于下架體底部的滾動機構,與滾動機構連接并穿過上架體設置的轉向操控機構,以及設置于上架體上的遮陽棚4。當上架體和下架體拆卸后,可方便收納。裝置夾具體連接于上架體后部的一根可上下調節的橫桿5上,調節橫桿在上架體上的相對位置便可在使用時使裝置夾對幼兒保持站立且自然走路的姿勢,充分接觸地面,真正正常地練習走路,進行學步;同時一對裝置夾還可在上述橫桿上調節左右距離和位置,以適合不同體形的幼兒,提供舒適的感覺。對于裝置夾的具體構造,一種優選的結構為一對呈U型的夾體,其端部可以相互扣合連接形成一個可將幼兒身體圈住的環狀體,進一步地改進,還可將一對裝置夾設計為可扣合的背帶形式,可更穩固地將幼兒身體固定。進一步地,所述裝置夾由韌性材料制成,其表面裹覆一層由彈性柔軟材料制成的保護層。裝置夾放在幼兒的兩腋下,就像成人的雙手一般保護著幼兒,使其安心學走路,同時高度的韌性又使幼兒感受到走路時磕磕絆絆的感覺,實際模擬性強,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強學步效果。并且裝置夾設置在后部,也使幼兒在學步時能夠手扶車身,進而手、腳、肩、背、腹、胸等多處部位協調作用將車體推動,鍛煉這些部位的肌肉,為獨立行走打下基礎。
[0022]為了方便休息,所述遮陽篷內設有方便幼兒休息的座墊6、靠背7以及腳墊8,其中,腳墊與下架體底部連接,座墊與下架體上部連接,靠背與上架體連接并與座墊相互連接。當幼兒累著時,可以將其放入主要由上架體和下架體構成的車體空間內休息,遮陽篷能夠有效避免太陽光的直射,靠背可沿與座墊的連接邊翻轉調節,以實現方便幼兒坐和睡覺的功能。腳墊的面積較大,能為幼兒提供更大的支撐空間,并且能夠根據不同幼兒的腿長調節其上下位置,保證幼兒在車體內休息時腳部有足夠的支撐。
[0023]為了方便吃飯和玩玩具,所述上架體前部設有一可翻轉的平臺9,其上設有一用于固定碗的粘接部,該平臺一側邊與上架體鉸接,該側邊的相對側邊通過卡件與上架體可拆卸式連接。該平臺具有餐桌的功能,在使用時還配置與粘接部配對的碗,幼兒可在車內吃飯,碗則固定在粘接部上避免幼兒自己將碗掀翻,在一種優選的設計中,平臺上的粘接部為磁體,即平臺的該處內部空間為空腔,腔內內置磁體,與其配對的碗由鐵質材料制成或碗的底部為鐵質材料;在沒有吃飯的時候,該平臺還為幼兒提供了玩玩具的場所。
[0024]為了增加其功能,使用更加方便,所述上架體內設有可調式風扇10。具體使用時可由外接電源供電,也可由蓄電池供電;其風力、風向等均可調節,該風扇的功能為現有技術,本實施例中不在贅述。并且該風扇與上架體的連接為可拆卸式連接,即在不需要使用時可將其拆卸單獨放置,減少車體內空間占用,而且由于該風扇的設計,在天氣較熱時,監護人便不必專門為幼兒打扇,也有空閑為自己打扇,避免了不愿帶幼兒出門的問題,增加了其戶外活動時間。
[0025]具體來講,所述滾動機構包括設置于下架體底部四角的滾輪11,安置于下架體內用于驅動后部的兩個滾輪動作的電動機12,以及安裝于下架體內與電動機連接的蓄電池13,其中,前部的兩個滾輪均與轉向操控機構連接。電動機的輸出軸連接有齒輪,后部的兩個滾輪也通過軸連接,齒輪與該軸上設置的齒輪嚙合進行驅動。由于有電動機和蓄電池等的設計,能夠大大增加車體的重量,避免幼兒輕輕用力便使車體快速移動的問題,使幼兒在學步時需要用力去克服阻力,更符合自然學步的特點,真實的模擬性更強,有助于幼兒提高學步效率。同時,電動機可以驅動車體運動,根據幼兒實際學步情況的不同,可開啟電動機并控制驅動速度,引導幼兒在設定速度下的行走學步,增強學步效果,而且必要時還能作為代步使用。
[0026]進一步地,所述下架體上設有作用于滾輪的制動裝置,方便控制減速或剎車,也可防止幼兒在暫時無人看管時將車體亂移動。該制動裝置可以是直接作用與滾輪輪體的止動卡件,也可以是作用于滾輪軸上的剎車片。
[0027]更進一步地,所述轉向操控機構包括設置于下架體底部的轉向軸14,與轉向軸后部連接并由下至上穿出上架體的后操作桿16,設置與轉向軸前端的轉向齒輪15,以及與轉向齒輪嚙合并與前部的兩個滾輪連接的轉向聯動件18。并且,轉向軸前部還連接有由下至上穿出上架體設置的前操作桿17,前操作桿的設計還穿過平臺,方便平臺的翻轉定位。前后操作桿的上部均與上架體卡扣限位連接,可保持桿體的位置相對固定,其上端為操作手柄,使用者監護人可通過其上端旋轉即可實現轉向功能,其下端則是與轉向軸連接,通常為齒輪連接,方便控制,而且在不操控時也可以自鎖避免前滾輪反驅。可控制的轉向操控機構使車體在行進時不至于到處亂撞,遠離插銷、熱水器、餐具等危險物品,避免意外傷害,使得監護人在幼兒學步過程中更加放心。
[002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0029]按照上述實施例,便可很好地實現本發明。值得說明的是,基于上述結構設計的前提下,為解決同樣的技術問題,即使在本發明上做出的一些無實質性的改動或潤色,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的實質仍然與本發明一致的,也應當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多功能學步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層疊并可拆卸式連接的上架體(I)和下架體(2),設置在上架體(I)后部設有一對用于安放在幼兒兩腋下起保護作用的裝置夾(3),安置于下架體(2)底部的滾動機構,與滾動機構連接并穿過上架體(I)設置的轉向操控機構,以及設置于上架體(I)上的遮陽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學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夾(3)由韌性材料制成,其表面裹覆一層由彈性柔軟材料制成的保護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學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陽篷(4)內設有方便幼兒休息的座墊(6)、靠背(7)以及腳墊(8),其中,腳墊(8)與下架體(2)底部連接,座墊(6)與下架體(2)上部連接,靠背(7)與上架體(I)連接并與座墊(6)相互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學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體(I)前部設有一可翻轉的平臺(9),其上設有一用于固定碗的粘接部,該平臺(9) 一側邊與上架體(I)鉸接,該側邊的相對側邊通過卡件與上架體(I)可拆卸式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學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體(I)內設有可調式風扇(10)。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多功能學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動機構包括設置于下架體(2)底部四角的滾輪(11),安置于下架體(2)內用于驅動后部的兩個滾輪(11)動作的電動機(12),以及安裝于下架體(2)內與電動機(12)連接的蓄電池(13),其中,前部的兩個滾輪(11)均與轉向操控機構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學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架體(2)上設有作用于滾輪(11)的制動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學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操控機構包括設置于下架體(2)底部的轉向軸(14),與轉向軸(14)后部連接并由下至上穿出上架體(I)的后操作桿(16),設置于轉向軸(14)前端的轉向齒輪(15),以及與轉向齒輪(15)嚙合并與前部的兩個滾輪(11)連接的轉向聯動件(18 )。
【文檔編號】A47D15/00GK103549802SQ201310575249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8日
【發明者】廖申平, 雷亞明 申請人:廖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