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活動床的支撐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活動床的支撐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存在多種形式各樣的活動床,現有的活動床普遍是將床體結構與箱柜結構結合于一起并組成一種多功能活動床,其中,箱柜結構用于儲物并位于床的內部,該多功能活動床能夠有效地節約空間。在上述多功能活動式床使用過程中,床的活動部分需經常性地抬起以便于往箱柜結構內放置物件,床的活動部分主要通過相應的支撐機構來支撐;然而,現有的應用于活動床的支撐機構在抬起后很難穩定地固定,這個使用者帶來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活動床的支撐機構,該活動床的支撐機構結構穩定,且能夠有效地保證抬起時活動床的活動部分穩定地固定于特定位置,使用方便。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活動床的支撐機構,包括有裝設于床的固定部分的固定桿以及裝設于床的活動部分的活動桿,固定桿的后端部與活動桿的后端部之間裝設有第一連桿,第一連桿的兩端部分別與相應側的固定桿的后端部以及活動桿的后端部鉸接;固定桿的前端部與活動桿的中部之間裝設有第二連桿,第二連桿的兩端部分別與相應側的固定桿的前端部以及活動桿的中部鉸接,第二連桿位于第一連桿的前端側;第二連桿的中部與活動桿的前端部之間裝設有氣動桿,氣動桿的兩端部分別與相應側的第二連桿的中部以及活動桿的前端部鉸接;第二連桿與活動桿之間還裝設有輔助支撐桿,第二連桿和活動桿對應輔助支撐桿分別裝設有鉚釘,輔助支撐桿的一端部通過相應的鉚釘鉸裝于活動桿,輔助支撐桿的另一端部開設有套卡孔,輔助支撐桿的套卡孔可選擇性地套卡于第二連桿的鉚釘。其中,所述輔助支撐桿對應所述活動桿的鉚釘開設有長圓狀的活動調節孔,活動調節孔沿輔助支撐桿的長度方向延伸,輔助支撐桿通過活動調節孔與活動桿的鉚釘配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活動床的支撐機構,其包括有固定桿和活動桿,固定桿的后端部與活動桿的后端部之間裝設有第一連桿,固定桿的前端部與活動桿的中部之間裝設有第二連桿,第二連桿的中部與活動桿的前端部之間裝設有氣動桿,第二連桿與活動桿之間還裝設有輔助支撐桿,第二連桿和活動桿對應輔助支撐桿分別裝設有鉚釘,輔助支撐桿的一端部通過相應的鉚釘鉸裝于活動桿,輔助支撐桿的另一端部開設有套卡孔,輔助支撐桿的套卡孔可選擇性地套卡于第二連桿的鉚釘。工作時,輔助支撐桿的套卡孔套卡于相應的鉚釘,此時,輔助支撐桿輔助氣動桿支撐活動床的活動部分,在輔助支撐桿的支撐作用下,活動床的活動部分不會塌下來;在活動部分未抬起時,輔助支撐桿的套卡孔退離相應的鉚釘。綜合上述 情況可知,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地保證抬起時活動床的活動部分穩定地固定于特定位置,即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穩定、使用方便的優點。
下面利用附圖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但是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圖1為本實用新型工作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非工作時的結構示意圖。在圖1和圖2中包括有:I——固定桿 2——活動桿3——第一連桿 4——第二連桿5—氣動桿 6— 輔助支撐桿61——套卡孔 62——活動調節孔7——鉚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活動床的支撐機構,包括有裝設于床的固定部分的固定桿I以及裝設于床的活動部分的活動桿2,固定桿I的后端部與活動桿2的后端部之間裝設有第一連桿3,第一連桿3的兩端部分別與相應側的固定桿I的后端部以及活動桿2的后端部鉸接;固定桿I的前端部與活動桿2的中部之間裝設有第二連桿4,第二連桿4的兩端部分別與相應側的固定桿I的前端部以及活動桿2的中部鉸接,第二連桿4位于第一連桿3的前端側;第二連桿4的中部與活動桿2的前端部之間裝設有氣動桿5,氣動桿5的兩端部分別與相應側的第二連桿4的中部以及活動桿2的前端部鉸接;第二連桿4與活動桿2之間還裝設有輔助支撐桿6,第二連桿4和活動桿2對應輔助支撐桿6分別裝設有鉚釘7,輔助支撐桿6的一端部通過相應的鉚釘7鉸裝于活動桿2,輔助支撐桿6的另一端部開設有套卡孔61,輔助支撐桿6的套卡孔61可選擇性地套卡于第二連桿4的鉚釘7。工作時,活動床的活動部分被抬起,輔助支撐桿6的套卡孔61套卡于相應的鉚釘7,此時,輔助支撐桿6輔助氣動桿5支撐活動床的活動部分,在輔助支撐桿6的支撐作用下,活動床的活動部分不會塌下來(如圖1所示);在活動部分未抬起時(非工作時),輔助支撐桿6的套卡孔61退離相應的鉚釘7 (如圖2所示)。綜合上述情況可知,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地保證抬起時活動床的活動部分穩定地固定于特定位置,即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穩定、使用方便的優點。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輔助支撐桿6對應活動桿2的鉚釘7開設有長圓狀的活動調節孔62,活動調節孔62沿輔助支撐桿6的長度方向延伸,輔助支撐桿6通過活動調節孔62與活動桿2的鉚釘7配合。在將輔助支撐桿6的套卡孔61套卡于相應的鉚釘7的過程中,輔助支撐桿6可以通過活動調節孔62相對相應的鉚釘7移動來使得輔助支撐桿6的套卡孔61對準相應的鉚釘7,使用非常方便。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 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活動床的支撐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裝設于床的固定部分的固定桿(I)以及裝設于床的活動部分的活動桿(2),固定桿(I)的后端部與活動桿(2)的后端部之間裝設有第一連桿(3),第一連桿(3)的兩端部分別與相應側的固定桿(I)的后端部以及活動桿(2)的后端部鉸接;固定桿(I)的前端部與活動桿(2)的中部之間裝設有第二連桿(4),第二連桿(4)的兩端部分別與相應側的固定桿(I)的前端部以及活動桿(2)的中部鉸接,第二連桿(4)位于第一連桿(3)的 前端側;第二連桿(4)的中部與活動桿(2)的前端部之間裝設有氣動桿(5),氣動桿(5)的兩端部分別與相應側的第二連桿(4)的中部以及活動桿(2)的前端部鉸接;第二連桿(4)與活動桿(2)之間還裝設有輔助支撐桿¢),第二連桿(4)和活動桿(2)對應輔助支撐桿(6)分別裝設有鉚釘(7),輔助支撐桿¢)的一端部通過相應的鉚釘(7)鉸裝于活動桿(2),輔助支撐桿(6)的另一端部開設有套卡孔(61),輔助支撐桿出)的套卡孔¢1)可選擇性地套卡于第二連桿(4)的鉚釘(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活動床的支撐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支撐桿(6)對應所述活動桿(2)的鉚釘(7)開設有長圓狀的活動調節孔(62),活動調節孔¢2)沿輔助支撐桿(6)的長度方向延伸,輔助支撐桿(6)通過活動調節孔(62)與活動桿(2)的鉚釘(7)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活動床的支撐機構,其包括有固定桿和活動桿,固定桿與活動桿之間裝設有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第二連桿與活動桿之間裝設有氣動桿和輔助支撐桿,第二連桿和活動桿對應輔助支撐桿分別裝設有鉚釘,輔助支撐桿的一端部通過相應的鉚釘鉸裝于活動桿,輔助支撐桿的另一端部開設有套卡孔,輔助支撐桿的套卡孔可選擇性地套卡于第二連桿的鉚釘。工作時,輔助支撐桿的套卡孔套卡于相應的鉚釘,輔助支撐桿輔助氣動桿支撐活動床的活動部分,活動床的活動部分不會塌下來;在活動部分未抬起時,輔助支撐桿的套卡孔退離相應的鉚釘。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地保證抬起時活動床的活動部分穩定地固定于特定位置,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47C19/00GK203106409SQ201320023039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6日
發明者李代坤 申請人:李代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