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結構改良的異型管及健康椅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健康椅用管件及健康椅【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結構改良的異型管及健康椅,一種結構改良的異型管,包括橢圓形的異型管,異型管的一側向管內設有凹槽,凹槽的開口寬度小于凹槽內腔的寬度,采用所述異型管組成的健康椅,所述椅墊面和椅背面的外周緣設有大于所述異型管凹槽開口的卡接部,卡接部嵌入所述異型管的凹槽內,所述椅背與所述椅墊之間可拆卸連接,所述椅墊與所述支承座可拆卸連接,其采用可拆卸連接,組裝和拆裝方便,便于運輸,擴大其銷售模式和領域,并且椅背框及椅墊框采用異型管組成,椅背面和椅墊面與異型管的連接方式采用嵌入式安裝,結構穩固,外形簡潔大方,檔次更高,更適合中高端市場的需求。
【專利說明】一種結構改良的異型管及健康椅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健康椅用管件及健康椅【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結構改良的異型管及健康椅。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健康椅的椅背、椅墊、底座等都是通過焊接或者其他不可拆的連接方式固定的,需要專業的組裝人員把椅子組裝好才能出售或使用,造成運輸非常不便利,限制了健康椅的銷售形式及銷售范圍。尤其目前網絡購物這種購物方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網購也將會成為未來主要的銷售模式,網絡銷售的產品種類也逐步擴大,健康椅不可拆卸的結構對于網絡銷售這種主要依托于物流運輸的作為貨物交換的購買模式,非常不方便。另外,健康椅采用的金屬管一般都是采用普通圓管,支撐面通過全面包裹椅背框和椅墊框的圓管后利用再利用固定件把支撐面的邊緣與框架固定,或者在支撐面的端部加設一個扣接件,該扣接件再與椅背框和椅墊框連接,采用此種連接方式的缺點是,扣接件的連接穩固性要求非常高,并且扣接件裸露在框架的上表面,形成凸起面,使人們乘坐不舒適,凸起面經過長期的摩擦,容易發生損壞或翹起,勾扯到衣物,造成使用不安全的隱患。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改良的異型管,其通過特殊設計,可以把健康椅的椅背面和椅墊面卡接在管內,使連接更加穩固,避免了扣接件外露的問題,并且提高的 健康椅的美觀度和檔次。
[0004]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健康椅,其采用可拆卸連接,組裝和拆裝方便,便于運輸,擴大其銷售模式和領域,并且椅背框及椅墊框采用異型管組成,椅背面和椅墊面與異型管的連接方式采用嵌入式安裝,結構穩固,外形簡潔大方,檔次更高,更適合中高端市場的需求。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6]一種結構改良的異型管,異型管的管壁沿著異型管長度方向內凹陷形成凹槽,凹槽的開口寬度小于凹槽內腔的寬度。
[0007]其中,所述異型管的管壁厚度為0.8mm----1.5mm。
[0008]其中,所述凹槽的內腔橫截面為橢圓形或圓形的腔體,凹槽的開口寬度與凹槽內腔橫截面的橫軸長比例為2:5,所述凹槽內腔橫截面的縱軸長與橫軸長的比例為13:10,所述凹槽內腔橫截面的縱軸長與所述異型管橫截面的縱軸長比為13:30,所述凹槽內腔橫截面的橫軸長與所述異型管橫截面的橫軸長比為:5:7,所述異型管橫截面的縱軸長與橫軸長的比例為15:8。
[0009]—種結構改良的健康椅,包括椅背、椅墊和支承座,所述椅背包括椅背框和椅背面,所述椅墊包括椅墊框和椅墊面,所述椅背框和椅墊框由權利要求1一3任一項所述的異型管組成,所述椅墊面和椅背面的外周緣設有大于所述異型管凹槽開口的卡接部,卡接部嵌入所述異型管的凹槽內,所述椅背與所述椅墊之間可拆卸連接,所述椅墊與所述支承座可拆卸連接。[0010]其中,所述卡接部為包裹在所述椅墊面和椅背面外周緣的卡扣,所述卡扣為金屬卡扣或者塑料卡扣。
[0011]其中,所述卡接部由所述椅墊面和椅背面外周緣卷折而成。然后經過加壓緊固或者通過粘結劑粘接,該卷折部分即可形成穩定的卡接部,節省另外制扣的成本。
[0012]其中,所述支承座為可旋轉升降底座或弓形底座。
[0013]其中,所述椅背面和椅墊面為網面或者由若干彈性帶組成的彈性支撐面。
[0014]其中,所述椅背和椅墊之間連接有可拆卸的扶手,所述椅背的背面的上部和中部均設有與所述椅背框可拆卸連接的加固橫桿。
[0015]其中,所述椅背、椅墊和支承座之間設有可使椅背上下移動的調節機構,調節機構通過扶手控制調節的角度。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把健康椅的框架管件設計成中部設有凹槽的異型管,能夠把椅墊面和椅背面與框架的連接面包裹在管內,省去了另外增加扣接件的工序和材料成本,并且結構更加穩固,有助于提高健康椅的檔次。
[0017]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有益效果:應用上述異型管的健康椅,整體結構更加統一、美觀,產品檔次更高,適合中高端市場的需求,并且采用椅背、椅墊和支承座均可拆卸的連接結構,有利于產品的運輸和搬運,組裝方便,不需要專門的組裝人員即可完成組裝和拆卸,使用范圍更廣,擴寬了產品的銷售渠道和領域,更加適應市場的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利用附圖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異型管的橫截面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異型管的另一種橫截面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異型管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4是本實用新型健康椅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5是本實用新型健康椅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0024]附圖標記包括:I—異型管 2—凹槽 21—凹槽開口 3——椅背
[0025]31——椅背面 4——椅墊 41——椅墊面 51——可旋轉升降底座
[0026]52——弓形底座 6——卡接部 7——扶手8——加固橫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8]實施例1
[0029]如圖1和圖3所示,一種結構改良的異型管,異型管I的一側向管內設有凹槽2,凹槽2的開口寬度小于凹槽2內腔的寬度,異型管可設置成橢圓形或者圓形或者其他根據實際需求設計成不同的形狀,橢圓形的凹槽2可增強凹槽2與異型管I之間的受力強度,比普通的圓管具有更強的剛性和彈性,具有較強的卡接功能。
[0030]本實用新型的縱軸長是指圖1中的上下方向距離,橫軸長是指圖1中的左右方向的距離。凹槽2的開口寬度與凹槽內腔橫截面的橫軸長比例為2:5,凹槽2開口過小,不利于物體卡接進去,開口過大,降低其固定能性,此比例的寬度比例卡接性能強,不易松脫,結構穩固。
[0031]所述凹槽2的內腔橫截面為橢圓形或圓形的腔體。為了后期加工時方便。
[0032]所述凹槽內腔橫截面的縱軸長與橫軸長的比例為13:10,在此比例下后期加工和使用時更加穩定。
[0033]所述異型管I橫截面橫截面的縱軸長與橫軸長的比例為15:8。在內腔的比例基礎上計算出的黃金比例,目的就是保證內腔在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
[0034]所述凹槽內腔橫截面的縱軸長與所述異型管I橫截面的縱軸長比為13:30,所述凹槽內腔橫截面的橫軸長與所述異型管I橫截面的橫軸長比為:5:7凹槽2過大,會降低異型管的整體剛性,穩固性不夠,凹槽2過小,凹槽2的剛性不足,可卡接的體積小,增加開口部的壓力。
[0035]所述異型管I的管壁厚度為0.8mm一 1.5mm,管壁過薄,強度不夠,若管壁過厚,則材料浪費過多,成本太高。
[0036]實施例2
[0037]如圖3和圖4所不,一種結構改良的健康椅,包括椅背3、椅墊4和支承座,所述椅背3包括椅背框和椅背面31,所述椅墊4包括椅墊框和椅墊面41,所述椅背3框和椅墊框應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異型管組成,所述椅墊面41和椅背面31的外周緣設有大于所述凹槽2開口的卡接部6,卡接部6嵌·入所述異型管的凹槽2內,所述椅背3與所述椅墊4之間可拆卸連接,所述椅墊4與所述支承座可拆卸連接。健康椅的椅背框和椅墊框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異型管組成,椅墊面41和椅背面31在本實施例中統稱為支撐面,支撐面的外周緣設置卡接部6,卡接部6的體積大于凹槽2開口,當把支撐面通過異型管的開口端部卡接進去后,凹槽2開口可把卡接部6卡緊固定在凹槽2內,支撐面與異型管固定,免除了過去用獨立的扣接件扣接的工序和材料成本。健康椅的椅背3、椅墊4和支承座都是可拆卸連接的,具體的,可采用卡接、扣接、螺接等其他方式將椅背3與椅墊4連接,該卡接的部位材料可為金屬材料或者塑料材料。椅墊4與支承座連接,便于拆裝。支撐面與椅背框、椅墊框固定連接后,支撐面與椅背框、椅墊框的框體成一水平面,穩固性強,沒有凸起或者凹陷面,使乘坐者更加舒適,不會出現勾扯衣物的情況。另外整體外觀更加簡潔大方、美觀度更好,提高產品的檔次。
[0038]所述卡接部6為包裹在所述椅墊面41和椅背面31外周緣的卡扣??ń硬?的作用是卡接在凹槽2內部之后被凹槽2開口卡住固定,因此,可在椅墊面41、椅背面31的外周緣加設一^^扣,該卡扣的軸向寬度大于凹槽2開口部即可。該卡扣可為金屬卡扣或者塑料卡扣,卡扣的結構也可多樣化,只要能實現卡接進凹槽2之后不可主動松脫即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39]除以上在椅墊面41或椅背面31的外周緣加設專門的卡扣外,還可以采用將椅墊面41和椅背面31外周緣卷折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卡接部6,該卡接部6的厚度大于凹槽2開口的寬度,省去加設卡扣的工序和成本。[0040]所述底座為可旋轉升降底座51或弓形底座52,健康椅的底座可以選擇具有旋轉和升降功能的底座,該底座還可以增加滾輪,有效提高健康椅的使用便利性和檔次,健康椅可隨意移動,高度調節自由,該可旋轉升降底座51采用現有技術中能實現該功能的椅子底座即屬于本實施例的保護范圍。
[0041 ] 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底座為弓形底座52,具體為“匚”字結構,椅墊4設置在底座的上方,底座的正面不設任何橫桿,方便乘坐者腳的隨意擺放,該結構具有一定的彈性,乘坐舒適,并且結構簡單,成本低,重量輕。
[0042]所述椅背面31和椅墊面41為網面或者由若干彈性帶組成的彈性支撐面。網面和彈性帶組成的彈性支撐面均具有一定的彈性,降低人體乘坐時對脊椎的壓力,并且透氣性強,有利于空氣流動,有利于人體的健康。
[0043]所述椅背3和椅墊4之間連接有可拆卸的扶手7,所述椅背3的背面上部和中部均設有與所述椅背3可拆卸連接的加固橫桿8,所述椅背3和椅墊4之間設有可使椅背3上下移動的調節機構,作為優先的實施方式,健康椅增加扶手7,該扶手7與椅背3和椅墊4的連接關系均為可拆卸方式,即可采用螺接、扣接、卡接等可拆卸的練習方式均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列。另外,在椅背3后增加加固橫桿8,增強網面和彈性帶組成的支撐面的支撐力,當人乘坐累了,可以往后靠,加固橫桿8起到很好的承托作用,具體的,加固橫桿8與椅背3也為可拆卸連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椅背3、椅墊4和支承座之間設有可使椅背3上下移動的調節機構,調節機構通過扶手7控制調節的角度,現有技術中,已經有多種能夠實現椅背3與椅墊4角度可調節的結構,本實施例中不具體限定特定某種具體結構,只要在現有技術中,能實現調節椅背3與椅墊4之間角度的結構均可,作為一種較常使用的連接方式,扶手7可作為調節和控制其角度的控制部。
[0044]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結構改良的異型管,其特征在于:異型管的管壁沿著異型管長度方向內凹陷形成凹槽,凹槽的開口寬度小于凹槽內腔的寬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結構改良的異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異型管的管壁厚度為 0.8mm---1.5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結構改良的異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內腔的橫截面為橢圓形或圓形,當所述凹槽內腔的橫截面為橢圓形時,凹槽的開口寬度與凹槽內腔的橫軸長比例為2:5,所述凹槽內腔的縱軸長與橫軸長的比例為13:10,所述凹槽內腔的縱軸長與所述異型管橫截面的縱軸長比為13:30,所述凹槽內腔的橫軸長與所述異型管橫截面的橫軸長比為5:7,所述異型管橫截面的縱軸長與橫軸長的比例為15:8 ;當所述凹槽內腔的橫截面為圓形時,所述凹槽內腔的直徑與所述異型管橫截面的橫軸長比為5:7。
4.一種結構改良的健康椅,包括椅背、椅墊和支承座,所述椅背包括椅背框和椅背面,所述椅墊包括椅墊框和椅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框和椅墊框由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異型管組成,所述椅墊面和椅背面的外周緣設有大于所述異型管凹槽開口的卡接部,卡接部嵌入所述異型管的凹槽內,所述椅背與所述椅墊之間可拆卸連接,所述椅墊與所述支承座可拆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結構改良的健康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為包裹在所述椅墊面和椅背面外周緣的卡扣。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結構改良的健康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由所述椅墊面和椅背面外周緣卷折而成。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結構改良的健康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為可旋轉升降底座或弓形底座。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結構改良的健康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面和椅墊面為網面或者由若干彈性帶組成的彈性支撐面。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結構改良的健康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和椅墊之間連接有可拆卸的扶手,所述椅背的背面的上部和中部均設有與所述椅背框可拆卸連接的加固橫桿。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結構改良的健康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椅墊和支承座之間設有可使椅背上下移動的調節機構,調節機構通過扶手控制調節的角度。
【文檔編號】A47C7/00GK203407757SQ201320431578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9日
【發明者】吳克丹 申請人:左瓊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