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具有矯位離合器的鎖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183055閱讀:238來源:國知局
具有矯位離合器的鎖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矯位離合器的鎖具,鎖具包括離合器、位于離合器側邊的離合推塊,離合器包括能夠內外扣合的內離合體和外離合體,外離合體上設置有能夠伸縮的離合銷,內離合體上設置有與離合銷適配的凹槽,離合推塊動作能夠驅動離合銷伸入凹槽內;其特征在于,在內離合體和外離合體之間容納空間內還設置有能夠讓內離合體和外離合體相對復位的第一復位彈簧,第一復位彈簧呈環形并具有兩個自由端臂,內離合體上具有內延伸臂,外離合體上具有外延伸臂,外延伸臂與內延伸臂同時延伸并被夾持在第一復位彈簧的兩個自由端臂之間,并且在該被夾持的位置內外分布。由于本實用新型具有上述特點和優點,為此可以應用到具有矯位離合器的鎖具中。
【專利說明】具有矯位離合器的鎖具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鎖具,特別涉及一種具有矯位離合器的鎖具。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的安防意識的加強,智能鎖具的應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為了加強鎖具的防盜性,目前常用的做法之一是在所述鎖具中增設離合裝置。所述離合裝置通常包括離合機構,所述離合機構包括外離合件以及可旋轉設置在外離合件中的內離合件,所述內離合件上設置有離合槽,所述外離合件上設置有離合銷,所述離合銷外側設置有驅動其伸入離合槽內的離合驅動機構,所述離合銷上還套設有對其施以與離合驅動機構相反作用力的復位件,所述離合驅動機構包括離合推動弧片以及驅動離合推動弧片壓向離合銷的驅動單元。然而,往往在所述離合銷復位后,所述內離合件或外離合件不能準確復位,導致所述離合銷不能插入所述離合槽,造成門鎖不能打開,無法保證每次開門的成功率。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現有技術已經披露了種解決方案,例如:申請日為2013年04月23日,申請號為CN201310144527,專利名稱為一種門鎖離合裝置的發明專利披露了一種門鎖離合裝置,包括離合機構,所述離合機構包括內離合件與外離合件,所述內離合件可旋轉設置在外離合件內,所述內離合件上設置有離合槽,所述外離合件上設置有離合銷,所述離合銷設置有驅動其伸入離合槽內的離合驅動機構,所述離合銷還設置有對其施以與離合驅動機構相反作用力的復位件,所述離合驅動機構包括離合推動弧片以及驅動離合推動弧片壓向離合銷的驅動單元,所述驅動單元包括頂桿以及驅動頂桿伸縮的電磁驅動單元,所述頂桿一端與離合推動弧片相抵設置。為了提高每次開門的成功率,所述門鎖離合裝還設置有能夠對所述內離合件施以作用力的復位機構。所述復位機構的實施方式之一為扭簧,所述扭簧設置有兩個折彎端,所述內離合件設置有兩個能夠抵壓所述扭簧的折彎端的扭簧撥腳。借助所述扭簧的折彎端和所述內離合件的扭簧撥腳,使所述內離合件每次轉動后都能夠復位到位,從而使離合槽能夠對準離合銷的位置。但上述技術方案仍然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即上述技術方案只能使所述內離合件復位,卻無法使所述內離合件和所述外離合件同時復位,也就是說所述內離合件和外離合件在轉動后,其相對位置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所述離合槽與離合銷之間出現錯位。

【發明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目的旨在提供一種具有矯位離合器的鎖具,所述鎖具包括離合器、位于所述離合器側邊的離合推塊,所述離合器包括能夠內外扣合的內離合體和外離合體,所述外離合體上設置有能夠伸縮的離合銷,所述內離合體上設置有與所述離合銷適配的凹槽,所述離合推塊動作能夠驅動所述離合銷伸入所述凹槽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離合體和外離合體之間容納空間內還設置有能夠讓所述內離合體和外離合體相對復位的第一復位彈簧,所述第一復位彈簧呈環形并具有兩個自由端臂,所述內離合體上具有內延伸臂,所述外離合體上具有外延伸臂,所述外延伸臂與所述內延伸臂同時延伸并被夾持在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的兩個自由端臂之間,并且在該被夾持的位置內外分布。
[0005]其中,所述內離合體和外離合體處于分離狀態時為彼此獨立的構件,能夠各自繞其轉軸轉動而不對另外一個離合體產生影響。此時,如果外執手(為安裝于室外的門把手)與所述離合體之一聯動,而另一個所述離合體與開鎖裝置聯動,這樣無論如何撥動所述外執手,都無法驅動所述開鎖裝置運作而實現開鎖,從而能夠達到鎖具的防盜目的。但當所述離合銷伸入到所述凹槽內后,所述內離合體和外離合體形成相互聯動的關系,此時撥動外執手能夠帶動所述開鎖裝置運作實現鎖具的開鎖。
[0006]其中,所述內離合體和外離合體相互扣合形成所述容納空間,所述第一復位彈簧容納其中。所述第一復位彈簧可以環繞在所述內離合體上,還可以環繞在所述外離合體上或它們之間的空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外離合體上設置軸向延伸的外軸,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環繞在所述外軸的外側。
[0007]其中,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的兩個自由端臂左右設置而形成一定的間距,最好具有一定的夾角,最少的間距根據所述內延伸臂和外延伸臂在圓周方向上延伸的寬度來定,只要能夠同時容納所述內延伸臂和外延伸臂即可;最大的角度可以為180°,此時,所述內延伸臂和外延伸臂相對設置,但仍然設置在所述兩個自由端臂之間并分別抵靠所述自由端臂。
[0008]其中,所述外延伸臂與所述內延伸臂并被夾持在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的兩個自由端臂之間,并且在該被夾持位置內外分布是指,所述外延伸臂與所述內延伸臂在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的兩個所述自由端臂之間的位置不僅被夾持而且在所述離合器的徑向方向上內外錯位分布,也可以說所述外延伸臂與所述內延伸臂分別分布在內外設置的兩個圓周運動軌跡上,這樣在兩個所述自由端臂之間轉動時,所述外延伸臂與所述內延伸臂不會碰撞一起而相互限制對方的運動。
[0009]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外延伸臂、內延伸臂與所述第一復位彈簧協同作用形成了所述內離合體和外離合體相對復位的復位結構,這樣,無論是所述內離合體或所述外離合體單獨旋轉,或是所述內離合體和所述外離合體聯動旋轉,在旋轉外力解除后,所述內離合體和所述外離合體都能夠在所述復位結構的作用后同時恢復到初始位置,即每次在所述離合推塊動作下驅動所述離合銷,所述離合銷都能夠準確地伸入到所述凹槽內使所述內離合體和所述外離合體形成聯動體,從而能夠驅動所述開鎖裝置完成開鎖操作,保證每次開門的成功率。
[0010]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第一復位彈簧至少具有兩圈彈性體。這樣能夠提高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的扭轉力。
[0011]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內離合體上設置軸向延伸的內軸,所述內軸具有軸向的內軸中心孔,所述內軸的壁體上具有軸向的對稱的內切口 ;所述外離合體上設置有外環形體,所述外軸位于所述外環形體的中部,所述外軸具有軸向的外軸中心孔,所述外軸的壁體上具有軸向的對稱的外切口,所述內軸與所述外軸對接并且通過所述內切口和外切口能夠相互齒合。
[0012]其中,所述內軸的壁體上具有軸向的對稱的內切口,從而使所述內軸的壁體上形成對稱的內凸起;所述外軸的壁體上具有軸向的對稱的外切口,從而使所述外軸的壁體上形成對稱的外凸起。這樣,施加軸向作用力使所述內切口和外切口相互齒合后,能夠借助所述內凸起與外凸起的相互抵靠作用,把所述內軸和外軸之間轉動力矩相互傳遞,從而在所述內軸與所述外軸形成對接后,在缺少所述離合銷的作用下,所述內離合體和外離合體也能夠形成聯動體,也就是說在所述內切口和外切口的作用下能夠為所述鎖具提供另一種開鎖方式。
[0013]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內離合體包括呈環形的內座體和內插塊,所述內插塊能夠軸向活動地設置在所述內座體中,所述內軸設置在所述內插塊上,所述內座體的底壁面上設置有與所述內軸的壁體上的非切口部分適配的通孔,所述內軸通過所述通孔使所述內切口和外切口能夠相互齒合;所述內座體的部分壁體能夠軸向插接于所述外環形體中。
[0014]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內座體具有軸向的內座體中心孔,所述內軸中心孔與內座體中心孔所組成的容腔內收容有第二復位彈簧。其中,所述內軸中心孔與所述內座體中心孔所組成的容腔內具有第二復位彈簧,這樣,借助所述第二復位彈簧的彈性復位作用,能夠在解除所述軸向作用力后把所述內軸與外軸分開,從而使所述內軸與所述外軸相互脫離。
[0015]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離合銷設置在所述外環形體上,所述凹槽設置在所述內座體上。
[0016]由于本發明具有上述特點和優點,為此可以應用到具有矯位離合器的鎖具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安裝有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具有矯位離合器的鎖具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圖1所示的矯位離合器的反向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圖1所示的內座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4是圖1所示的第一復位彈簧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5是圖1所示的第一復位彈簧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6是圖1所示的離合器的正視結構示意圖,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的自由端臂處于初始狀態;
[0023]圖7是圖6所示的離合器的正視結構示意圖,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的自由端臂被扭
轉一定角度;
[0024]圖8是圖7所示的A-A方向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5]圖9是圖8所示的矯位離合器中的離合銷伸入所述凹槽內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10是圖8所示的矯位離合器中的所述內切口和外切口相互齒合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對應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鎖具作進一步說明。
[0028]具有矯位離合器的鎖具包括鎖殼體(圖中未畫出),收容于所述鎖殼體內的離合器1,能夠與所述離合器I聯動的開鎖裝置(圖中未畫出)、位于所述離合器I側邊的離合推塊5,驅動所述離合推塊5移動的電動傳動機構(圖中未畫出)等,所述開鎖裝置能夠驅動鎖舌(圖中未畫出)縮回鎖殼體從而完成開鎖操作。[0029]如圖1和圖2所示,為離合器I的分解結構示意圖,所述離合器I包括能夠內外扣合的內離合體4和外離合體2。
[0030]如圖1、圖2和圖8所示,所述外離合體2上設置軸向延伸的外軸23和外環形體24,所述外軸23位于所述外環形體24的中部。在所述外環形體24 —側設置有具有容納通孔26的離合銷定位臺25,離合銷20的尾端頂壓彈簧21并通過固定蓋22定位于所述容納通孔26內,為此所述離合銷20能夠在所述容納通孔26中伸縮運動。在所述外環形體24另一側設置有外延伸臂27。另外,為了與內執手(為安裝于室內的門把手,圖中未畫出)聯動,在所述外環形體24的端部還設置有安裝所述內執手的方鐵的內執手安裝孔281,所述內執手方鐵安裝于所述內執手安裝孔281后,撥動所述內執手即能帶動所述外離合體2轉動,兩個所述離合體中只有所述外離合體2與所述開鎖裝置聯動,帶動所述鎖舌(圖中未畫出)縮回鎖殼體從而完成開鎖操作。當然,所述內執手還可以安裝于所述內離合體4上,但此時,兩個所述離合體中只有所述內離合體4與所述開鎖裝置聯動,這樣保證在室內的操作者撥動內執手就能夠順利開鎖,而室外的操作者則不能單靠簡單的撥動執手而完成開鎖操作。[0031 ] 如圖1、圖2和圖8所示,所述內離合體4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離合銷20適配的凹槽410,在所述內離合體4的另一側設置有內延伸臂411。另外,為了與外執手(為安裝于室外的門把手,圖中未畫出)聯動,在所述內離合體4的端部還設置有安裝所述外執手的外執手安裝孔431,所述外執手安裝于所述外執手安裝孔431后,撥動所述外執手即能帶動所述內尚合體4轉動。
[0032]其中,所述內離合體4和外離合體2處于分離狀態時為彼此獨立的構件,能夠各自繞其轉軸轉動而不對另外一個離合體產生影響。無論如何撥動外執手,所述外執手只能驅動所述內離合體4轉動,而不能驅動所述外離合體2運作而驅動所述開鎖裝置實現開鎖操作,從而能夠達到鎖具的防盜目的。但當電動傳動機構動作驅動所述離合推塊5移動,如圖9所示,所述離合推塊5驅動所述離合銷20伸入所述凹槽410內后,所述內離合體4和外離合體2形成相互聯動的關系,此時,撥動所述外執手,所述外執手借助所述內離合體4和外離合體2的聯動關系帶動所述開鎖裝置運作實現鎖具的開鎖。
[0033]如圖8所示,在所述內離合體4和外離合體2內外扣合形成容納空間內6,用于容納能夠讓所述內離合體4和外離合體5相對復位的第一復位彈簧3。所述第一復位彈簧3可以設置在所述內離合體4上,還可以設置所述外離合體2上或它們之間。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復位彈簧3環繞在所述外軸23的外側。
[0034]如圖4所示,是所述第一復位彈簧3的第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所述第一復位彈簧3呈環形并具有兩個自由端臂(30、31),兩個所述自由端臂(30、31)左右設置而形成一定的間距,最好具有一定的夾角,最少的間距根據所述內延伸臂411和外延伸臂27在圓周方向上延伸的寬度來定,只要能夠同時容納所述內延伸臂411和外延伸臂24即可。
[0035]如圖6所示為所述離合器I的正視結構示意圖,所述第一復位彈簧3的自由端臂(30、31)處于初始狀態,所述外延伸臂27與所述內延伸臂411并被夾持在所述第一復位彈簧3的兩個自由端臂(30、31)之間并且在該被夾持位置內外分布。可以解讀為,所述外延伸臂27與所述內延伸臂411在所述第一復位彈簧3的兩個所述自由端臂(30、31)之間的位置不僅被夾持而且在所述離合器I的徑向方向上內外錯位分布,也可以說所述外延伸臂27與所述內延伸臂411分別分布在內外設置的兩個圓周運動軌跡上,這樣在兩個所述自由端臂(30、31)之間轉動時,所述外延伸臂27與所述內延伸臂411不會碰撞一起而相互限制對方的運動。如圖7所述,當向所述內離合體4施加旋轉外力時,所述內延伸臂411推動所述自由端臂30轉動一定角度。當所述旋轉外力解除后,所述自由端臂30能夠反作用于所述內延伸臂411,從而帶動所述內離合體4復位。
[0036]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如圖5所示為所述第一復位彈簧3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所述第一復位彈簧3的兩個自由端臂(30、31)之間的角度為180°,此時,所述內延伸臂411和外延伸臂27相對設置,但仍然設置在所述兩個自由端臂(30、31)之間并分別抵靠所述自由端臂(30、31)。
[0037]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第一復位彈簧3至少具有兩圈彈性體32。這樣能夠提高所述第一復位彈簧3的扭轉力。
[0038]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外延伸臂27、內延伸臂411與所述第一復位彈簧3協同作用形成了所述內離合體4和外離合體2相對復位的復位結構,這樣,無論是所述內離合體4或所述外離合體2單獨旋轉,或是所述內離合體4和所述外離合體2聯動旋轉,在旋轉外力解除后,所述內離合體4和所述外離合體2都能夠在所述復位結構的作用后恢復到初始位置,即每次在所述離合推塊動5作下驅動所述離合銷20,所述離合銷20都能夠準確地伸入到所述凹槽410內使所述內離合體4和所述外離合體2形成聯動體,從而能夠驅動所述開鎖裝置完成開鎖操作,保證每次開門的成功率。
[0039]為了避免所述電動傳動機構失靈后,所述鎖具無法開鎖,在所述鎖具上還安裝有機械鑰匙傳動機構(圖中未畫出),所述機械鑰匙傳動機構安裝于外執手上。
[0040]如圖1、圖2、圖3和圖8所示,所述內離合體4包括呈環形的內座體41、內插塊43和把所述內插塊43封裝于所述內座體41中的環形定位蓋44,而所述內插塊43能夠在所述內座體41中軸向活動,并且所述內插塊43上軸向延伸有內軸430,所述內軸430具有軸向的內軸中心孔431,所述凹槽410設置在所述內座體41上。所述內座體41的部分壁體能夠軸向插接于所述外離合體2的外環形體24中。所述內軸430的壁體上具有軸向的對稱的內切口 432,從而使所述內軸430的壁體上形成對稱的內凸起433 ;在所述內座體41的底壁面412上設置有與所述內軸430的壁體上的非切口部分適配的通孔413 ;所述外離合體2的外軸23具有軸向的外軸中心孔28,所述外軸23的壁體上具有軸向的對稱的外切口 29,從而使所述外軸23的壁體上形成對稱的外凸起210 ;這樣,如圖10所示,把鑰匙(圖中未畫出)插入所述機械鑰匙傳動機構并經所述機械鑰匙傳動機構驗證后,所述機械鑰匙傳動機構向所述內插塊43施加軸向作用力F,所述內插塊43被推動向下運動,所述內軸430通過所述通孔413使所述內切口 432和外切口 29能夠相互齒合后,能夠借助所述內凸起433與外凸起210的相互抵靠作用,把所述內軸430和外軸23之間轉動力矩相互傳遞,從而在所述內軸430與所述外軸23形成對接后,在缺少所述離合銷20的作用下,所述內離合體4和外離合體2也能夠形成聯動體,也就是說在所述內切口 432和外切口 29齒合時能夠為所述鎖具提供另一種開鎖方式。此時,即使電動傳動機構失靈無法推動所述離合銷20從而使所述內離合體4和外離合體2無法聯動而完成開鎖,操作者還能夠在所述內切口 432和外切口 29已經齒合從而在所述內離合體4和外離合體2形成聯動時,通過轉動外把手完成開鎖操作。
[0041]另外,如圖1、圖2和圖8所示,為了能夠在解除所述軸向作用力F后把所述內軸430或外軸23復位,所述內座體41還具有軸向的內座體中心孔414,所述內軸中心孔431與內座體中心孔414所組成的容腔內收容有第二復位彈簧42,這樣,借助所述第二復位彈簧42的彈性復位作用,能夠在解除所述軸向作用力F后把所述內軸430或外軸23復位,從而使所述內軸430與所述外軸23相互脫離,所述離合器I恢復分離狀態。
【權利要求】
1.具有矯位離合器的鎖具,所述鎖具包括離合器、位于所述離合器側邊的離合推塊,所述離合器包括能夠內外扣合的內離合體和外離合體,所述外離合體上設置有能夠伸縮的離合銷,所述內離合體上設置有與所述離合銷適配的凹槽,所述離合推塊動作能夠驅動所述離合銷伸入所述凹槽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離合體和外離合體之間容納空間內還設置有能夠讓所述內離合體和外離合體相對復位的第一復位彈簧,所述第一復位彈簧呈環形并具有兩個自由端臂,所述內離合體上具有內延伸臂,所述外離合體上具有外延伸臂,所述外延伸臂與所述內延伸臂同時延伸并被夾持在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的兩個自由端臂之間,并且在該被夾持的位置內外分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矯位離合器的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復位彈簧至少具有兩圈彈性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矯位離合器的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離合體上設置軸向延伸的外軸,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環繞在所述外軸的外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矯位離合器的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離合體上設置軸向延伸的內軸,所述內軸具有軸向的內軸中心孔,所述內軸的壁體上具有軸向的對稱的內切口 ;所述外離合體上設置有外環形體,所述外軸位于所述外環形體的中部,所述外軸具有軸向的外軸中心孔,所述外軸的壁體上具有軸向的對稱的外切口,所述內軸與所述外軸對接并且通過所述內切口和外切口能夠相互齒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矯位離合器的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離合體包括呈環形的內座體和內插塊,所述內插塊能夠軸向活動地設置在所述內座體中,所述內軸設置在所述內插塊上,所述內座體的底壁面上設置有與所述內軸的壁體上的非切口部分適配的通孔,所述內軸通過所述通孔使所述內切口和外切口能夠相互齒合;所述內座體的部分壁體能夠軸向插接于所述外環形體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矯位離合器的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座體具有軸向的內座體中心孔,所述內軸中心孔與內座體中心孔所組成的容腔內收容有第二復位彈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矯位離合器的鎖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銷設置在所述外環形體上,所述凹槽設置在所述內座體上。
【文檔編號】E05B15/00GK203584009SQ201320649871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2日
【發明者】李世富 申請人:曹國基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阴市| 建阳市| 凤冈县| 台中市| 大厂| 淮滨县| 樟树市| 龙井市| 延川县| 乌海市| 汕尾市| 玉屏| 黄冈市| 北宁市| 昭觉县| 化德县| 信宜市| 佛坪县| 奈曼旗| 黄大仙区| 屏山县| 浪卡子县| 乌拉特前旗| 穆棱市| 云安县| 青河县| 托克逊县| 浙江省| 彭山县| 香格里拉县| 渭源县| 法库县| 民权县| 白山市| 奉化市| 济阳县| 富平县| 新邵县| 山东省| 怀仁县| 油尖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