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背巾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嬰幼兒背巾包括:一前背袋、一后頸護墊和一輔助支撐墊,輔助支撐墊位于成人的背部由腰椎位置向上延伸并與脊椎的彎曲形狀配合,前背袋的上方兩側分別有一左肩帶和一右肩帶,左肩帶和右肩帶的尾端分別連接于后頸護墊,后頸護墊的下緣通過一束帶和輔助支撐墊的上緣連接,前背袋的左右兩側有一左腰帶和一右腰帶,左腰帶和右腰帶的另一端連接于輔助支撐墊的兩側邊;其中后頸護墊可以提供后頸較佳的舒適感并具有散壓的功效,輔助支撐墊的下緣能抵靠在成人的腰椎位置提供背脊額外的支撐效果,能減輕并分散腰椎和背脊的負荷,以及配合每個使用者的身材不同,都可以通過調整到符合該使用者背脊感覺最舒適的位置。
【專利說明】嬰幼兒背巾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一種嬰幼兒用品,特別是一種雙肩前背式的嬰幼兒背巾。
【背景技術】
[0002]早期的農業時代,婦女為了兼顧農活和照顧嬰幼兒,都會利用極長的布條將嬰幼兒背負在背后,這種布條即為現代嬰幼兒背巾的雛形。由于利用布條將嬰幼兒背負在背后的方式需要相當的技巧且綁法復雜,許多人現代人都已忘了這種傳統的技巧。
[0003]已知一種雙肩后背式背巾,其構造類似雙肩后背式背包的精簡版,成人使用者只要將嬰幼兒置于雙肩后背式背巾預設的袋狀嬰幼兒座位,就能如同使用雙肩后背式背包的方式將嬰幼兒背負于背后,可是這種雙肩后背式背巾是將嬰幼兒背負在背后的位置,無法隨時觀看和照顧嬰幼兒,喂食嬰幼兒時就要再次將嬰幼兒放下,必要時甚至需要旁人協助才能安全的將嬰幼兒放下,使用上較為不便。
[0004]另有一種雙肩前背式背巾,其主要構造與雙肩后背式背巾大致相同,只是將嬰幼兒的背負位置移至胸前,因此可以隨時觀看照顧嬰幼兒,前背式背巾所承載的嬰幼兒的重量完全在成人的胸前,使得成人需要耗費較大的腰力支撐前背式背巾所帶來的負荷,換言之將會使得成人的腰椎承受較大的負荷。已知背巾不論是雙肩前背式背巾或是雙肩后背式背巾的設計重點,皆是放在如何保護嬰幼兒以及提供嬰幼兒的舒適性,完全忽略成人的舒適性與成人使用者的負荷。
實用新型內容
[0005]因為已知嬰幼兒背巾的上述問題,本新型提出了一種兼顧成人使用者的舒適性及負荷問題,并且符合人體工學的嬰幼兒背巾。
[0006]本新型的一種實施例構造,包括:一前背袋、一后頸護墊和一輔助支撐墊,輔助支撐墊位于成人使用者的背部由腰椎位置向上延伸并與脊椎的彎曲形狀配合,前背袋的上方兩側位置分別連接有一左肩帶和一右肩帶,左肩帶和右肩帶的尾端分別連接于位在成人使用者的后頸位置的后頸護墊,后頸護墊的下緣具有一可調長度的束帶和輔助支撐墊的上緣連接,前背袋的左右兩側邊連接有一左腰帶和一右腰帶,左腰帶和右腰帶的另一端連接于輔助支撐墊的兩側邊近腰部高度的位置;其中后頸護墊可以提供后頸較佳的舒適感并具有散壓的功效,輔助支撐墊的下緣能抵靠在成人使用者的腰椎位置提供背脊額外的支撐效果,符合人體工學能減輕并分散腰椎和背脊的負荷,以及配合每個使用者的身材不同,都可以通過調整到符合該使用者背脊感覺最舒適的位置。
[0007]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的后頸護墊為一種內置有緩沖材料的軟性墊體,可以提供后頸較佳的舒適感并具有散壓的功效。
[0008]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的輔助支撐墊的內部具有一緩沖材料,可以提供柔軟的觸感并分散所受的壓力。
[0009]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的輔助支撐墊具有一硬質的支撐板,此支撐板的下緣由成人使用者的腰椎位置向上延伸并與脊椎的彎曲形狀配合,通過支撐板的下緣抵靠在腰椎位置提供背脊額外的支撐效果,符合人體工學能減輕并分散腰椎和背脊的負荷。
[0010]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前背袋的兩側分別連接有一左束帶和一右束帶,可以通過左束帶與右束帶的調整,使后頸護墊可移動到適當的位置,并使后頸護墊可以完全平貼在成人使用者的后頸部位,致使成人使用者在背起嬰兒時感覺更為舒適。
[0011]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的左腰帶和右腰帶其中至少一者具有一快速連接器,可以令左腰帶和右腰帶其中至少一者能與輔助支撐墊連接或分離,以方便成人使用者穿脫嬰幼兒背巾。
[0012]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其中左肩帶和右肩帶其中至少一者具有一快速連接器,可以令左肩帶和右肩帶其中至少一者能與前背袋連接或分離,以方便成人使用者穿脫嬰幼兒背巾。
[0013]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左束帶和右束帶其中至少一者具有一快速連接器,可以令左束帶和右束帶其中至少一者能與后頸護墊連接或分離,以方便成人使用者穿脫嬰幼兒背巾。
[0014]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的前背袋具有一隱藏式口袋,在隱藏式口袋之中具有一帽子,可用于穿戴于嬰幼兒的頭部。
[0015]有關本新型 的其它功效及實施方式的詳細內容,將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新型的一實施例構造圖。
[0017]圖2,為圖1的實施例構造的另一視角構造圖,其中的前背袋包括一隱藏式口袋和
一帽子。
[0018]圖3,為本新型的一實施例的局部構造圖,顯示一種快速連接器的構造。
[0019]圖4,為本新型的一使用方式示意圖。
[0020]圖5,為本新型的另一使用方式示意圖。
[0021]圖6,為輔助支撐墊的一實施例構造的斷面圖。
[0022]符號說明
[0023]10 前背袋IlL左肩帶
[0024]IlR右肩帶12L左腰帶
[0025]12R右腰帶13 座墊布
[0026]130L左黏扣帶130R右黏扣帶
[0027]131魔鬼氈14 扣環
[0028]15L左束帶15R右束帶
[0029]16 隱藏式口袋17 帽子
[0030]20 后頸護墊21 束帶
[0031]30 輔助支撐墊31 支撐板
[0032]40 快速連接器40a快速連接器
[0033]40b快速連接器【具體實施方式】
[0034]請參閱圖1和圖2,本新型的一實施例,包括:一前背袋10、一后頸護墊20和一輔助支撐墊30。
[0035]輔助支撐墊30位于成人使用者的背部由腰椎位置向上延伸并與脊椎的彎曲形狀配合,前背袋10的上方兩側位置分別連接有一左肩帶IIL和一右肩帶I IR,左肩帶IIL和右肩帶IlR的尾端分別繞過成人使用者的頸部之后連接于位在后頸位置的后頸護墊20,后頸護墊20的下緣具有一可調長度的束帶21和輔助支撐墊30的上緣連接,前背袋10的左右兩側邊近成人使用者的腰部高度位置連接有一左腰帶12L和一右腰帶12R,左腰帶12L和右腰帶12R的另一端連接于輔助支撐墊30的兩側邊近成人使用者腰部高度的位置;其中后頸護墊20可以提供后頸較佳的舒適感并具有散壓的功效,輔助支撐墊30的下緣能抵靠在成人使用者的腰椎位置提供背脊額外的支撐效果(如圖5所示),符合人體工學能減輕并分散腰椎和背脊的負荷,以及配合每個使用者的身材不同,都可以通過調整到符合該使用者背脊感覺最舒適的位置。
[0036]前背袋10的一種實施方式是采用布料如尼龍布、防水透氣尼龍布或其它柔軟的布料(具透氣性者較佳)縫制成雙層或多層構造,在于其中置入緩沖材料例如:泡棉、人造棉或天然棉等材料所制成的一種柔軟而且具有透氣舒適性的前背袋10,前背袋10位于成人使用者的胸前位置,在前背袋10朝向成人使用者的內側面具有一座墊布13,座墊布13的一實施方式是一種近似倒三角形的布料,座墊布13的底端固定于前背袋10的內側面(可采縫合方式或其它方式如扣子固定),座墊布13的上部兩側分別連接有一左黏扣帶130L和一右黏扣帶130R,左黏扣帶130L和右黏扣帶130R的一種實施方式是利用魔鬼氈131提供可重復使用和黏合的功能,左黏扣帶130L和右黏扣帶130R可以分別穿過設于前背袋10的邊緣的一扣環14,繞過扣環14再反折后黏合于魔鬼氈131,令座墊布13形成一種袋狀的嬰幼兒座位,而通過左黏扣帶130L和右黏扣帶130R可以調整其松緊度。
[0037]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的左腰帶12L和右腰帶12R其中至少一者具有一快速連接器40,快速連接器40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構造如圖3所示,可以令左腰帶12L和右腰帶12R其中至少一者能與輔助支撐墊30連接或分離,以方便成人使用者穿脫嬰幼兒背巾。
[0038]可調長度的束帶21的一種實施方式是采用類似一般皮帶及皮帶扣環的構造(如圖2所示),另一種可行的實施方式是如前述左黏扣帶130L和右黏扣帶130R結合魔鬼氈131的構造,通過這種可以調整長度的束帶21由成人使用者調整后頸護墊20和輔助支撐墊30之間的松緊,以獲得較舒適與合身的穿戴位置。
[0039]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其中左肩帶IlL和右肩帶IlR其中至少一者具有一快速連接器40a (快速連接器40a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構造和圖3所示的快速連接器40 —樣),可以令左肩帶IlL和右肩帶IlR其中至少一者能與前背袋10連接或分離,以方便成人使用者穿脫嬰幼兒背巾;在本新型的其中一種實施方式,快速連接器40a可為隱藏式構造,可以被包覆在左肩帶IlL和右肩帶IlR其中一者的布料之內。
[0040]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后頸護墊20為一種軟性墊體,其中的一種實施方式如同前述前背袋10 —般,采用布料如尼龍布、防水透氣尼龍布或其它柔軟的布料縫制成雙層或多層構造,在于其中置有緩沖材料例如:泡棉、人造棉或天然棉等材料,可以提供后頸較佳的舒適感并具有散壓的功效。[0041]輔助支撐墊30位于成人使用者的背部由腰椎位置向上延伸并與脊椎的彎曲形狀配合,輔助支撐墊30的外表具有柔軟性,其中的一種實施方式如同前述前背袋10 —般,采用布料如尼龍布、防水透氣尼龍布或其它柔軟的布料縫制成雙層或多層構造,在于其中置有緩沖材料例如:泡棉、人造棉或天然棉等材料,用以提供柔軟的觸感并分散所受的壓力。
[0042]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的輔助支撐墊30的內部具有一硬質的支撐板31 (如圖6所示),此支撐板31的下緣由成人使用者的腰椎位置向上延伸并與脊椎的彎曲形狀配合,使用本新型的嬰幼兒背巾背負嬰幼兒時(如圖5所示),通過支撐板31的下緣抵靠在腰椎位置提供背脊額外的支撐效果,符合人體工學能減輕并分散腰椎和背脊的負荷。
[0043]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的前背袋10的兩側接近中段位置分別連接有一左束帶15L和一右束帶15R,左束帶15L和右束帶15R的另一端以可調整長度的關系分別連接于后頸護墊20的兩側邊緣,用以拉緊后頸護墊20令后頸護墊20能貼靠于成人使用者的后頸位置(如圖5所示)。
[0044]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的左束帶15L和右束帶15R其中至少一者具有一快速連接器40b (快速連接器40b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構造和圖3所示的快速連接器40 —樣),可以令左束帶15L和右束帶15R其中至少一者能與后頸護墊20連接或分離,以方便成人使用者穿脫嬰幼兒背巾。用于調整左束帶15L和右束帶15R的長度的一種實施方式是透過回繞于快速接頭40b的方式及構造調整其長度,另一種可行的實施方式是采用類似一般皮帶及皮帶扣環的構造,再一種可行的實施方式是如前述左黏扣帶130L和右黏扣帶130R結合魔鬼氈131的構造,通過這種可以調整長度的左束帶15L和右束帶15R的,可以調整其松緊度以便后頸護墊20能貼靠于成人使用者的后頸位置。
[0045]在本新型的一實施例中,其中的前背袋10具有一隱藏式口袋16,在隱藏式口袋16之中具有一帽子17,可用于穿戴于嬰幼兒的頭部(如圖4所示)。
[0046]雖然本新型已通過上述的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中所界定的內容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嬰幼兒背巾,包括:一前背袋、一后頸護墊和一輔助支撐墊,該輔助支撐墊位于成人使用者的背部由腰椎位置向上延伸并與脊椎的彎曲形狀配合,該前背袋的上方兩側位置分別連接有一左肩帶和一右肩帶,該左肩帶和該右肩帶的尾端分別連接于位在成人使用者的后頸位置的該后頸護墊,該后頸護墊的下緣具有一可調長度的束帶和該輔助支撐墊的上緣連接,該前背袋的左右兩側邊連接有一左腰帶和一右腰帶,該左腰帶和該右腰帶的另一端連接于該輔助支撐墊的兩側邊近腰部高度的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幼兒背巾,其特征在于,該左肩帶和該右肩帶其中至少一者具有一快速連接器,可以令該左肩帶和該右肩帶其中至少一者能與該前背袋連接或分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幼兒背巾,其特征在于,該后頸護墊為一種內置有緩沖材料的軟性墊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幼兒背巾,其特征在于,該輔助支撐墊的內部具有一緩沖材料。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嬰幼兒背巾,其特征在于,該輔助支撐墊之中具有一硬質的支撐板,該支撐板的下緣由成人使用者的腰椎位置向上延伸并與脊椎的彎曲形狀配合。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幼兒背巾,其特征在于,該前背袋的兩側分別連接有一左束帶和一右束帶,該左束帶和該右束帶的另一端以可調整長度的關系分別連接于該后頸護墊的兩側邊緣。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嬰幼兒背巾,其特征在于,該左束帶和該右束帶其中至少一者具有一快速連接器,可以令該左束帶和該右束帶其中至少一者能與該后頸護墊連接或分離。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幼兒背巾,其特征在于,該左腰帶和該右腰帶其中至少一者具有一快速連接器,可以令該左腰帶和該右腰帶其中至少一者能與該輔助支撐墊連接或分離。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幼兒背巾,其特征在于,該前背袋具有一隱藏式口袋,在該隱藏式口袋之中具有一帽子。
【文檔編號】A47D13/02GK203633857SQ201320674736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9日
【發明者】顏國鈞 申請人:顏國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