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為了去除附著在物品的表面的有機質污漬、且對該表面進行抗菌處理而使用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
本申請基于2014年12月22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2014-259505號主張優先權,該申請的全部內容作為參考被并入本說明書中。
背景技術:
對于筆記本型電腦(pc)等便攜式pc、電子書等平板型信息終端、智能手機等手機、便攜式游戲機、各種pda(便攜式信息終端)等便攜式終端等那樣的便攜式設備,典型而言設置有由液晶面板、有機el面板形成的顯示部(顯示器)。由于這樣的便攜式設備在日常中攜帶來使用,因此容易附著灰塵、手垢、化妝品、皮脂這樣的有機質污漬。尤其是,近年來廣泛普及的觸摸面板方式的便攜式設備具備顯示部還作為輸入部起作用的顯示部/輸入部,用戶通過用指尖直接觸碰該顯示部/輸入部的表面來操作,因此手垢、皮脂等有機質污漬更容易附著。另外,不僅是這些便攜式設備,櫥窗玻璃、玻璃桌、陳列櫥等在其表面上附著上述有機質污漬時外觀也會變差而不美觀。作為對這樣的有機質污漬的處置,提出一種通過使其與物品的表面接觸而從該物品的表面去除有機質污漬的粘合清潔器(專利文獻1、2)。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3/015075號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第2014/115632號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容易附著上述有機質污漬的物品大致也是與人的手指、臉部等接觸的機會較多的物品。伴隨近年來對衛生的意識的提高,對這樣的物品有甚至除可見的污漬以外的面也要求清潔感的傾向。因此,若可提供不僅從物品的表面去除有機質污漬,而且還能對該表面賦予抗菌性的粘合清潔器,則是有用的。
本發明是鑒于這樣的情況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能將附著在物品的表面的有機質污漬去除,且能對該表面賦予抗菌性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為了去除附著在物品的表面的有機質污漬、且對該表面進行抗菌處理(antimicrobialtreatment)而使用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上述粘合清潔器具備通過與上述物品的表面接觸來捕捉上述有機質污漬的污漬捕捉部。上述污漬捕捉部在與上述物品的表面接觸的部分具備粘合劑,該粘合劑通過與上述物品的表面接觸而對該表面賦予抗菌性。并且,上述粘合劑包含基礎聚合物及抗菌劑。
上述粘合清潔器以如下方式構成:利用捕捉物品表面(清潔對象面)的有機質污漬的污漬捕捉部,具體而言,通過使構成上述污漬捕捉部的粘合劑與上述清潔對象面接觸,從而可對該清潔對象面賦予抗菌性。通過將這種構成的粘合清潔器應用于清潔對象面,能清除上述清潔對象面的有機質污漬,且能對該清潔對象面進行抗菌處理。
優選上述污漬捕捉部的與上述表面接觸的部分顯示出1n/25mm以下的粘合力。該情況意味著污漬捕捉部為輕剝離性。具有這樣的輕剝離性的污漬捕捉部的清潔器因為在上述表面上進行污漬去除操作時所需的力較小便可,所以污漬去除操作性優異。另外,即使在上述物品的表面(例如平板型信息終端的顯示面)由能剝離的保護膜覆蓋的情況下,由于上述的輕剝離性,在對由上述保護膜覆蓋的物品的表面(即上述保護膜的表面)進行清潔時,該保護膜也不易從物品剝落。在此公開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雖然為如上述的輕剝離性,但仍能有效地去除物品表面的有機質污漬,且能輕松地對該表面賦予抗菌性。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有機質污漬如上所述包含從皮膚分泌的皮脂,由此可知,也可以包含鈉、鉀、它們的鹽等無機物。另外,上述粘合力是指基于后述的180°剝離試驗測定的對sus180°剝離粘合力。
在此公開的技術的優選的一個方式中,上述粘合劑以2~50重量%的比率包含上述抗菌劑。在具有這樣的組成的粘合劑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中,能夠更適宜地兼顧去除附著在物品表面的有機污漬的性能和對該表面賦予抗菌性的性能。
上述粘合劑優選除了基礎聚合物及抗菌劑之外還包含增塑劑。通過使粘合劑含有增塑劑,從而能更適宜地捕捉清潔對象面的有機質污漬。另外,通過使粘合劑包含增塑劑,從而從清潔對象面的剝離變輕,因此可提高污漬去除操作性。上述粘合劑中,在包含增塑劑的組成中以可對清潔對象面賦予顯著的抗菌性的方式配混有抗菌劑。由此,能更適宜地兼顧去除附著在物品表面的有機污漬的性能和對該表面賦予抗菌性的性能。
在此公開的技術的優選的一個方式中,上述粘合劑相對于上述基礎聚合物100重量份可包含上述增塑劑5~100重量份。在具有這樣的組成的粘合劑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中,能更適宜地兼顧去除附著在物品表面的有機污漬的性能和對該表面賦予抗菌性的性能。
在上述粘合劑包含增塑劑的情況下,優選的是,該粘合劑中,以重量基準計,上述抗菌劑的含量wa相對于上述增塑劑的含量wp的比(wa/wp)為0.10~1.0。對于具備以這樣的比率含有增塑劑及抗菌劑的粘合劑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能含有適于污漬捕捉部的輕剝離化的量的增塑劑,且能適宜地對清潔對象面賦予抗菌性。
上述粘合劑優選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作為上述基礎聚合物。通過采用這樣的組成的粘合劑,可實現適宜地兼顧有機質污漬的去除和輕剝離性、且適于賦予抗菌性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
作為上述基礎聚合物的適宜的例子,可以列舉在1分子中具有硬鏈段(a)及軟鏈段(b)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根據這樣的組成的粘合劑,可實現適宜地兼顧有機質污漬的去除性和輕剝離性、且適于賦予抗菌性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另外,上述組成的粘合劑容易成為作為熱熔型粘合劑組合物的使用方便性(涂覆性等)良好的粘合劑。該情況從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的生產率、粘合劑組合物的處理性等觀點來看是優選的。
構成上述軟鏈段(b)的單體單元優選包含烷基的碳原子數為6以上的丙烯酸烷基酯。根據包含這樣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作為基礎聚合物的粘合劑,可實現更高性能(例如有機質污漬的去除性優異)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作為烷基的碳原子數為6以上的丙烯酸烷基酯的一個適宜的例子,可以列舉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
在此公開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的優選的一個方式中,該粘合清潔器具備圓筒狀的滾動構件,上述污漬捕捉部配置于該滾動構件的外周面。根據這樣的構成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通過使滾動構件繞圓筒的軸線滾動,能利用位于其外周面的污漬捕捉部有效地捕捉附著在物品表面的有機質污漬從而將其從該表面去除,且能使上述粘合劑與上述表面有效地接觸從而對該表面賦予抗菌性。
在此公開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也可以進一步具備以使上述滾動構件自由滾動的方式支承上述滾動構件的把持構件。通過這樣構成,用戶通過對把持構件進行把持并使滾動構件滾動,從而能有效地去除物品表面的有機質污漬,且能有效地對該表面進行抗菌處理。
根據在此公開的具有規定的構成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能有效地清除皮脂污漬(典型而言為來源于動物的皮脂污漬。例如人類的皮脂污漬)。因此,在此公開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的優選的一個方式是為了清除作為上述有機質污漬的皮脂污漬而使用的粘合清潔器。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皮脂污漬是指含有皮脂的污漬,包含由皮脂和其它的有機成分、無機成分的混合物形成的污漬。因此,上述皮脂污漬的概念除了手垢、指紋之外,還可包括例如由粉底所含的顏料等無機成分與皮脂的混合物、汗所含的氯化鈉等無機成分與皮脂的混合物、保濕霜、防曬劑等有機成分與皮脂的混合物等形成的污漬。
在此公開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的優選的一個方式中,上述物品是具有玻璃制或者合成樹脂制的顯示面(典型而言為光滑且平坦的表面)的便攜式設備。上述便攜式設備因為在日常中攜帶使用,所以容易附著手垢、化妝品、皮脂那樣的有機質污漬。尤其是例如具有觸摸面板方式的顯示面(顯示部/輸入部)的便攜式設備因為通過用手指直接觸碰顯示部/輸入部而進行操作,所以更容易附著手垢、化妝品、皮脂等有機質污漬。在此公開的粘合清潔器可容易地去除那樣的有機質污漬,且可輕松地對清潔對象面賦予抗菌性,因此尤其優選用于具有如上述的顯示面(例如觸摸面板方式的顯示面)的便攜式設備的污漬去除及抗菌處理。
附圖說明
圖1是示意性地表示一個實施方式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的主視圖。
圖2是示意性地表示一個實施方式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的側視圖。
圖3是示意性地表示構成一個實施方式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的污漬捕捉部的剖視圖。
圖4是示意性地表示一個實施方式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的使用狀態的一例的立體圖。
圖5是示意性地說明一個實施方式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的污漬去除能力的恢復作用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優選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定于這些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特別提及的事項以外的、實施本發明所必需的事項可作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基于本領域中的現有技術的設計事項來把握。本發明能基于本說明書公開的內容和該領域的技術常識來實施。另外,在以下附圖中,有時對起到相同作用的構件/部位賦予相同的符號來進行說明,省略或簡化重復的說明。
對作為在此公開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的使用對象的物品沒有特別限制。優選具有光滑的表面(典型而言為光滑且平坦的表面)的物品。作為這樣的物品的例子,可以列舉櫥窗玻璃、玻璃桌、陳列櫥、鏡子、水槽、各種顯示器(嵌入型或者固置型、或者便攜式的電視、pc的顯示器等)、具備觸摸面板方式的顯示部/輸入部的各種設備(自動取款機(atm)、汽車導航系統的操作終端、指示板等固置型或者便攜式的設備)等。附著在它們所具有的光滑的表面(例如透明的玻璃面)的有機質污漬不美觀,所以希望一旦發現就迅速被去除。另外,因為有時用手指觸碰或者使臉部靠近上述表面,所以通過賦予抗菌性而能夠賦予清潔感、放心感。因此,可成為在此公開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的優選的使用對象。
另外,作為成為在此公開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的使用對象的物品的適宜的例子,可以列舉各種便攜式設備。在此,便攜式設備是指能攜帶的設備,不限定于特定的設備。優選在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光滑的表面(典型而言為光滑且平坦的表面)的便攜式設備。作為這樣的便攜式設備,可以列舉例如筆記本型pc等便攜式pc、電子書等平板型信息終端、智能手機或其它的手機、便攜式游戲機、電子記事本等pda(便攜式信息終端)、數碼相機、數碼相框、手鏡等。這些因為日常攜帶使用,所以容易附著灰塵、尤其是手垢、化妝品、皮脂那樣的有機質污漬。另外,在這些便攜式設備中,有光滑的表面(典型的玻璃制或者合成樹脂制的表面)成為液晶顯示器、有機el顯示器等的顯示面的設備,當在上述顯示面附著有機質污漬時,則難以看清顯示面所顯示的信息,使用方便性不佳。而且,根據有機質污漬的附著程度,容易給予不潔凈的印象。具有這樣的顯示面的便攜式設備可成為在此公開的粘合清潔器的優選使用對象。
另外,具有觸摸面板方式的顯示部/輸入部的設備因為用戶用手指直接觸碰顯示面,所以更容易附著上述的有機質污漬。另外,因為這樣用手指直接觸碰,所以通過賦予抗菌性而能賦予用戶清潔感、放心感。因此,可成為在此公開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的優選的使用對象。其中,電子書等平板型信息終端因為顯示面比較大,所以可作為上述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的尤其優選的使用對象來把握。
作為在此公開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的其它優選的使用對象,可以列舉智能手機等手機。在將手機靠近耳邊、嘴邊進行通話時等,該手機會接觸臉部,容易附著臉部的皮脂、化妝品等有機質污漬。另外,因為是可接觸或者接近臉部使用的設備,所以通過清除表面的有機質污漬、且賦予抗菌性而給予用戶清潔感、放心感的意義較大。因此,可作為上述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的尤其優選的使用對象來把握。
以下,參照附圖對一個實施方式的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進行說明。如圖1、2所示,抗菌處理用粘合清潔器(以下也僅稱為清潔器。)10具備圓筒狀的保持構件(卷芯)20、和保持于保持構件20的外周面的粘合片輥30。這些保持構件20和粘合片輥30成為一體而構成為圓筒狀的滾動構件。保持構件的材質沒有特別限定,可以優選使用聚烯烴系或其它的合成樹脂制、紙制的材質。
清潔器10還具備以使保持構件20自由滾動的方式支承保持構件20的棒狀的把持構件40。具體而言,在保持構件20上,在成為其圓筒的中心軸的位置形成有中心孔(未圖示),在該中心孔中插通把持構件40的端部(一端),由此保持構件20以自由滾動的方式安裝于把持構件40。另外,在把持構件40的另一端安裝有把手42。把持構件、把手的材質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采用金屬制、合成樹脂制的材料。
清潔器10的粘合片輥30通過卷繞成為污漬捕捉部的粘合片31而形成。具體而言,粘合片(污漬捕捉部)31如圖3所示構成為單面粘合片31,該單面粘合片31具備:長條片狀(帶狀)的支承基材36;以及配置于該支承基材36的一個面36a上的粘合劑層32。單面粘合片31通過以其粘合劑層32成為外側的方式卷繞而形成為粘合片輥30。
對具有如上述的構成的清潔器10的使用狀態進行說明。如圖4所示,清潔器10為了清除附著在便攜式設備1的顯示部2的有機質污漬、且對顯示部2的表面進行抗菌處理而使用。便攜式設備1的顯示部2具有光滑且平坦的表面。操作者在上述便攜式設備1的顯示部2配置清潔器10,把持把手42對清潔器10施加規定的外力。于是,該外力從把持構件40傳遞到保持構件20,配置于保持構件20的外周面的粘合片輥30的粘合劑層32(污漬捕捉部中與上述光滑的表面接觸的部分)一邊滾動一邊在顯示部2上移動。在圖4中,粘合片輥30在顯示部2上沿箭頭方向移動。此時,粘合劑層32捕捉顯示部2上存在的灰塵、塵埃、尤其是有機質污漬(例如包含皮脂的手垢、指紋等皮脂污漬)。由此,沿著粘合片輥30(更具體而言為粘合片(污漬捕捉部)31)的滾動方向簡易且可靠地進行顯示部2的清潔(污漬去除)。另外,在如上所述使粘合劑層32與顯示部2接觸的污漬去除操作中,粘合劑層32中的抗菌成分(典型而言有機抗菌劑)的至少一部分從粘合劑層32的表面移動到顯示部2的表面,從顯示部2移開清潔器10后也殘留于顯示部2的表面。利用該殘留于顯示部2的抗菌成分可發揮抗菌性。根據在此公開的清潔器,能夠這樣利用有機質污漬的去除操作對清潔對象面賦予(涂覆)抗菌成分,從而對該清潔對象面進行抗菌處理。
需要說明的是,該實施方式中的便攜式設備是顯示部整體由鋁硅酸鹽玻璃等強化玻璃構成的平板型信息終端,但如上所述,并不限定于此。
圓筒狀的粘合片輥的尺寸沒有特別限定,在使用對象是平板型信息終端等便攜式設備的情況下,其直徑(是指未使用時的直徑(外徑)。以下相同。)優選為4mm以上(更優選10mm以上,例如15mm以上,典型為20mm以上)。另外,從操作性、攜帶性的觀點出發,上述直徑優選為50mm以下(例如35mm以下,典型為30mm以下)。
另外,在構成粘合片輥的粘合片上,優選每隔相當于該輥的大致一周的長度設置有切斷用的裂縫(未圖示)。該裂縫是在多次使用清潔器后,用于有效地對清潔(污漬去除)性能、對清潔對象面賦予抗菌性的性能降低的粘合劑層表面(污漬捕捉部的外表面)進行更新的切斷手段。上述裂縫例如可為排列長孔、波形的狹縫而成的裂縫、針眼等間斷狹縫等。上述裂縫優選以在寬度方向(與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橫跨粘合片的方式設置。需要說明的是,污漬捕捉部的外表面(外周面)的更新不限于上述切斷手段。例如,也可以在與粘合片輥的片卷取方向交叉的方向(典型而言為相對于上述寬度方向以30°~60°的角度相交的方向)使針眼等間斷狹縫形成為螺旋狀。或者,也可以在構成粘合片輥的粘合片上以規定間隔形成狹縫(連續的裂縫)來代替針眼等間斷狹縫。在該狀態下,構成粘合片輥的粘合片預先在輥卷取方向上以規定間隔完全切斷,所以能每隔上述規定間隔將粘合片輥的外表面剝去,能容易更新該外表面。
上述清潔器10可以通過適當采用現有公知的方法來制作。例如清潔器10的粘合片輥30能用與現有的輥形狀清潔器同樣的方法制作。即,通過現有公知的各種涂布手段在長條的片狀的支承基材36的表面36a上涂覆粘合劑組合物,根據需要進行干燥處理等,由此形成粘合劑層32。需要說明的是,在熱熔型粘合劑(熱塑性粘合劑)的情況下,作為上述粘合劑組合物,涂覆加熱熔融狀態的粘合劑,并將該粘合劑自然冷卻到典型為室溫附近,由此能夠形成粘合劑層。因此,能省略上述干燥處理。并且,通過以粘合劑層32成為外周面的方式將粘合片31卷繞于保持構件20,從而形成輥狀的粘合片輥30。而且,通過在保持構件20上以自由滾動的方式安裝把持構件40的端部,從而可構建清潔器10。把持構件40安裝在保持構件20上的結構自身可以視為與現有的輥形狀清潔器同樣的結構,并非對本發明賦予特征的部分,因此省略詳細說明。
需要說明的是,粘合清潔器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粘合清潔器也可以例如僅由污漬捕捉部構成。作為這樣的粘合清潔器,可以列舉例如僅由球狀、圓柱狀、圓筒狀、六面體狀(例如長方體狀)、片狀等的污漬捕捉部構成的清潔器。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污漬捕捉部由支承基材和粘合劑層構成,但不限定于此。例如,污漬捕捉部也可以僅由粘合劑(無基材的粘合劑)形成。在污漬捕捉部具有支承基材的情況下,該支承基材的形狀等沒有特別限定。例如,污漬捕捉部也可以在球狀的支承基材的外表面形成有粘合劑層。
而且,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把持構件以使保持構件自由滾動的方式支承保持構件,但不限定于此。例如,把持構件可直接或者間接地連接(連結或者可拆卸地連接)于上述污漬捕捉部。作為這樣的粘合清潔器,可以列舉例如在棒狀的把持構件的一端固定有圓柱狀、長方體狀的粘合體的粘合清潔器。或者,也可以為把持構件具有平面部、且在該平面部的單面固定有污漬捕捉部的粘合清潔器。
在此公開的清潔器所具備的粘合劑只要可通過與清潔對象面接觸來捕捉有機質污漬、且對該清潔對象面賦予抗菌性即可,其組成、形態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為由水溶性粘合劑組合物、水分散型粘合劑組合物等水性粘合劑組合物、或者溶劑型粘合劑組合物等形態的粘合劑組合物形成的粘合劑。另外,也可優選使用由活性能量線(例如紫外線)固化型粘合劑組合物、熱熔型粘合劑組合物形成的無溶劑型粘合劑。為了去除人類的皮脂污漬,可優選使用由溶劑型粘合劑組合物形成的粘合劑、無溶劑型粘合劑。從生產率、粘合劑組合物的處理性的觀點出發,優選熱熔型粘合劑。
上述粘合劑例如可為丙烯酸系粘合劑、橡膠系粘合劑(例如天然橡膠系粘合劑)、氨基甲酸酯系粘合劑、有機硅系粘合劑等。從粘合力等粘合性能的易調節性、成本等觀點出發,可優選采用橡膠系粘合劑或者丙烯酸系粘合劑。在此,丙烯酸系粘合劑是指以丙烯酸系聚合物為基礎聚合物(聚合物成分中的主成分,即包含超過50重量%的成分)的粘合劑。關于橡膠系或其它粘合劑也是同樣的含義。在此公開的清潔器典型而言可以以如下方式來構成:通過同一粘合劑而發揮從清潔對象面去除有機質污漬的功能和對該清潔對象面賦予抗菌性的性能這兩者。
<基礎聚合物>
在此公開的技術可優選以上述粘合劑為以丙烯酸系聚合物為基礎聚合物的丙烯酸系粘合劑的方式來實施。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可以由包含具有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為主單體的單體原料合成。在此,主單體是指占據超過全部單體成分的50重量%的單體成分。需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包括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的含義。同樣,“(甲基)丙烯酰基”是指包括丙烯酰基及甲基丙烯酰基的含義,“(甲基)丙烯酸”是指包括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的含義。
在上述單體原料包含2種以上單體的情況下,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可以為無規共聚物,也可以為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等。從易制造性、處理性的觀點出發,作為優選的丙烯酸系聚合物,可以列舉無規共聚物及嵌段共聚物。丙烯酸系聚合物可以單獨使用1種或者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丙烯酸系無規共聚物]
優選的一個方式的丙烯酸系聚合物包含丙烯酸系無規共聚物,該丙烯酸系無規共聚物由包含具有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為主單體的單體原料合成。作為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能適宜地使用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ch2=cr1coor2(1);
在此,上述通式(1)中的r1為氫原子或者甲基。另外,r2為碳原子數1~20的烷基(以下有時將這樣的碳原子數的范圍表示為“c1-20”。)。從粘合劑的儲能彈性模量等觀點出發,優選具有c1-14(例如c1-1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上述烷基既可以為鏈狀(是包含直鏈狀及支鏈狀的含義),也可以包含環狀結構。
作為具有上述c1-20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異戊酯、(甲基)丙烯酸新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庚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等。這些(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單獨使用1種或者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從有機質污漬(例如皮脂污漬)的去除性的觀點出發,優選上述單體原料包含具有c4-14的鏈狀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為主單體。通過包含具有c6-12的鏈狀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為主單體,有可實現更良好的有機質污漬去除性的傾向。作為這樣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適宜例子,可以列舉: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異辛酯(ioa)、丙烯酸異壬酯(ina)及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等。其中,優選2eha、ioa及ina,尤其優選2eha。
主單體在構成丙烯酸系無規共聚物的全部單體成分中所占的比例優選為60重量%以上,更優選為80重量%以上,進一步優選為90重量%以上。主單體在全部單體成分中所占的比例的上限沒有特別限定,從容易調整粘合性能(粘合力、內聚力等)的觀點出發,通常優選設為99重量%以下(例如98重量%以下,典型為95重量%以下)。丙烯酸系無規共聚物也可以實質上僅使主單體聚合而成。
對于為了使上述丙烯酸系無規共聚物聚合而使用的單體原料,出于粘合性能的調整等目的,除了主單體之外,也可以進一步包含能與該主單體共聚的副單體(可為低聚物。)。作為那樣的副單體,可以列舉具有官能團的單體(以下也稱為含官能團的單體。)。上述含官能團的單體可出于對丙烯酸系聚合物導入交聯點,使粘合性能(粘合力、內聚力等)的調節變容易的目的而添加。作為那樣的含官能團的單體,可以列舉:含羧基的單體、含酸酐基的單體、含羥基(氫氧基)的單體、含酰胺基的單體、含氨基的單體、含環氧基(縮水甘油基)的單體、含烷氧基的單體、含烷氧基甲硅烷基的單體。這些可以單獨使用1種或者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其中,從可以對丙烯酸系聚合物適宜地導入交聯點,并且容易調節粘合劑的交聯密度的方面出發,優選含羧基的單體、含羥基的單體、含環氧基的單體等含官能團的單體,更優選含羧基的單體或者含羥基的單體。
作為含羧基的單體,可以列舉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甲基)丙烯酸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羧基戊酯等烯屬不飽和單羧酸、衣康酸、馬來酸、富馬酸、檸康酸等烯屬不飽和二羧酸等。其中,優選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尤其優選丙烯酸。
作為含酸酐基的單體,可以列舉例如:馬來酸酐、衣康酸酐等上述烯屬不飽和二羧酸等的酸酐等。
作為含羥基(氫氧基)的單體,可以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等(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類,或n-羥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乙烯醇、烯丙醇、2-羥基乙基乙烯基醚、4-羥基丁基乙烯基醚、二乙二醇單乙烯基醚等不飽和醇類等。
作為含酰胺基的單體,可以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羥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羥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作為含氨基的單體,可以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等。
作為含環氧基(縮水甘油基)的單體,可以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縮水甘油酯、烯丙基縮水甘油醚等。
作為含烷氧基的單體,可以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等。
作為含烷氧基甲硅烷基的單體,可以列舉例如: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等。
在使用如上所述的含官能團的單體的情況下,優選在用于使丙烯酸系聚合物聚合的全部單體成分中配混1~10重量%(例如2~8重量%,典型為3~7重量%)上述含官能團的單體(適宜為含羧基的單體)。
另外,作為副單體,出于提高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內聚力等目的,也可以包含上述含官能團的單體以外的單體。作為那樣的單體,可以列舉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酯系單體;苯乙烯、取代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乙烯基甲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等。
由單體原料合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丙烯酸系無規共聚物)的方法沒有特別限定,可以適當采用現有公知的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本體聚合、懸浮聚合等一般的聚合方法。聚合的方式沒有特別限定,可以適當選擇現有公知的單體供給方法、聚合條件(溫度、時間、壓力等)、單體以外的使用成分(聚合引發劑、表面活性劑等)等進行。
作為聚合引發劑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例示:2,2’-偶氮雙異丁腈等偶氮系引發劑、過氧化苯甲酰等過氧化物系引發劑、苯基取代乙烷等取代乙烷系引發劑、將過氧化物和還原劑組合的氧化還原系引發劑(例如過氧化物和抗壞血酸鈉的組合)等。聚合引發劑的使用量可以根據聚合引發劑的種類、單體的種類(單體混合物的組成)等適當選擇。關于聚合引發劑的使用量,通常相對于全部單體成分100重量份,從例如0.005~1重量份左右的范圍選擇是適當的。聚合溫度可以設為例如20℃~100℃(典型為40℃~80℃)左右。
丙烯酸系無規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適宜地使用mw為大致30萬~100萬左右的丙烯酸系無規共聚物作為基礎聚合物。在優選的一個方式中,上述粘合劑可由溶劑型粘合劑組合物形成,該溶劑型粘合劑組合物包含mw處于上述范圍的丙烯酸系無規共聚物作為基礎聚合物。
[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
優選的另一個方式的丙烯酸系聚合物包含在1分子中具有硬鏈段(a)(以下也稱為“a嵌段”。)和軟鏈段(b)(以下也稱為“b嵌段”。)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上述硬鏈段(a)是指在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的結構中,在與該丙烯酸系共聚物中的軟鏈段(b)的關系中相對較硬的嵌段。另外,上述軟鏈段(b)是指在上述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的結構中,在與上述硬鏈段(a)的關系中相對較軟的嵌段。
上述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可顯示出熱塑性聚合物(典型為熱塑性彈性體)的性質。在此公開的粘合劑可為通過包含上述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作為基礎聚合物,從而適于熱熔形式的涂覆的粘合劑(熱熔型粘合劑)。熱熔型粘合劑因為與一般的有機溶劑型的丙烯酸系粘合劑相比可降低有機溶劑的使用量,所以從減輕環境負荷等的觀點出發優選。
在此,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是指:包含來自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一個(甲基)丙烯酰基的單體(以下也稱為“丙烯酸系單體”。)的單體單元作為構成該共聚物的單體單元(構成單體成分)的、嵌段結構的聚合物。即,是指包含來自丙烯酸系單體的單體單元的嵌段共聚物。例如,優選全部單體單元的50重量%以上為來自丙烯酸系單體的單體單元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這樣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例如可以優選由如下的單體原料合成,所述單體原料包含具有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為主單體。
作為上述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優選使用具備至少一個丙烯酸酯嵌段(以下也稱為ac嵌段。)和至少一個甲基丙烯酸酯嵌段(以下也稱為mac嵌段。)的嵌段共聚物。例如,優選ac嵌段和mac嵌段交替配置的結構的嵌段共聚物。1分子聚合物所含的ac嵌段和mac嵌段的合計嵌段數例如可以為平均2.5~5左右(例如2.7~3.3左右,典型為3左右)。
上述ac嵌段典型而言優選以丙烯酸烷基酯為主單體。即,優選構成該ac嵌段的全部單體單元中50重量%以上為來自丙烯酸烷基酯的單體單元。也可以為上述單體單元的75重量%以上(例如90重量%以上)來自丙烯酸烷基酯。在優選的一個方式中,上述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所含的ac嵌段實質上為包含1種或者2種以上(典型為1種)丙烯酸烷基酯的聚合物。或者,ac嵌段也可以為丙烯酸烷基酯和其它的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的共聚物。
作為構成ac嵌段的丙烯酸烷基酯的例子,可以列舉烷基的碳原子數為1~20(優選4~14,例如6~12)的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列舉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異丙酯、丙烯酸正丁酯(ba)、丙烯酸異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正庚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異辛酯(io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正壬酯、丙烯酸異壬酯(ina)、丙烯酸癸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硬脂酯等。這些可以單獨使用1種或者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在優選的一個方式中,構成ac嵌段的單體中50重量%以上是烷基的碳原子數為4~14的丙烯酸烷基酯。烷基的碳原子數為4~14的丙烯酸烷基酯的比例可以為75重量%以上,也可以為實質上100重量%(例如超過99重量%且為100重量%以下)。例如,可優選采用構成ac嵌段的單體單元實質上單獨為ba的構成、單獨為2eha的構成、包含ba及2eha這2種的構成等。ba和2eha的重量比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為10/90~90/10,優選為80/20~20/80,更優選為30/70~70/30,例如60/40~40/60。
上述mac嵌段典型而言優選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為主單體。可以是構成上述mac的全部單體單元中75重量%以上(例如90重量%以上)來自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在優選的一個方式中,上述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所含的mac嵌段實質上是包含1種或者2種以上(典型為1種)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聚合物。或者,mac嵌段也可以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和其它的單體(例如丙烯酸烷基酯)的共聚物。
作為構成mac嵌段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列舉烷基的碳原子數為1~20(優選1~14)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為其具體例子,可以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庚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等。這些可以單獨使用1種或者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在優選的一個方式中,構成mac嵌段的單體中50重量%以上是烷基的碳原子數為1~4(優選1~3)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烷基的碳原子數為1~4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比例可以為75重量%以上,也可以為實質上100重量%(例如超過99重量%且為100重量%以下)。其中,作為優選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甲基丙烯酸乙酯(ema)。例如,可優選采用上述單體單元實質上單獨為mma的構成、單獨為ema的構成、包含mma及ema這2種的構成等。
上述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可為如ab型、aba型、abab型、ababa型等那樣由包含內聚力、彈性優異的硬結構的聚合物的a嵌段(硬鏈段(a))和包含粘性優異的軟結構的聚合物的b嵌段(軟鏈段(b))以交替配置的方式共聚而成的物質。以這樣的結構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為基礎聚合物的粘合劑可形成高度地兼顧內聚力、彈性和粘性的粘合劑層。另外,這種組成的粘合劑可以優選用作熱熔型粘合劑。可優選采用在分子的兩端配置有a嵌段的結構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aba型、ababa型等)。這種結構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因為容易成為內聚性和熱塑性的平衡良好的物質,所以優選。需要說明的是,從降低熔融粘度等觀點出發,與星形結構、支鏈結構相比,直鏈結構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有利。
需要說明的是,在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具有2個以上a鏈段的情況下,這些a鏈段的單體組成、分子量(聚合度)、結構等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關于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具有2個以上b鏈段的情況下的該b鏈段也同樣。
作為上述a鏈段,優選可采用如上述的mac嵌段。作為上述b鏈段,優選可采用如上述的ac嵌段。在優選的一方式中,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為mac嵌段-ac嵌段-mac嵌段(aba型)結構的三嵌段共聚物。例如,可以優選采用屬于這樣的三嵌段共聚物且2個mac嵌段具有實質上相同的單體組成的共聚物。
作為在此公開的技術中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優選具有包含烷基的碳原子數為6以上(例如6~12)的丙烯酸烷基酯的ac嵌段作為軟鏈段(b)。構成上述ac嵌段的單體單元中,烷基的碳原子數為6以上的丙烯酸烷基酯所占的比例可以設為例如10重量%以上,優選為20重量%以上,更優選為30重量%以上,進一步優選為40重量%以上。
在優選的一個方式中,可以使用如下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該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具有以烷基的碳原子數為6以上(例如6~12)的丙烯酸烷基酯為主單體的ac嵌段作為軟鏈段(b)。即,優選在構成上述ac嵌段的單體單元中,烷基的碳原子數為6以上的丙烯酸烷基酯的1種或者2種以上占據50重量%以上。在構成上述ac嵌段的單體單元中,烷基的碳原子數為6以上的丙烯酸烷基酯所占的比例可以設為例如55重量%以上,也可以為60重量%以上,優選為70重量%以上,更優選為85重量%以上,進一步優選為95重量%以上,也可以為實質上100重量%。例如,優選具有構成ac嵌段的單體單元單獨為2eha的ac嵌段作為軟鏈段(b)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
需要說明的是,作為烷基的碳原子數為6以上的丙烯酸烷基酯的適宜的例子,可例示: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異壬酯、丙烯酸正己酯等。
具有包含烷基的碳原子數為6以上的丙烯酸烷基酯的ac嵌段作為軟鏈段(b)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可成為有機質污漬的捕捉性優異的物質。因此,在例如后述的指紋去除性評價中,可實現更高的指紋去除性能。
另外,具有包含烷基的碳原子數為6以上的丙烯酸烷基酯的ac嵌段作為軟鏈段(b)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可成為與增塑劑的相容性優異的物質。該情況在包含該共聚物和增塑劑的組成的粘合劑中,從抑制增塑劑的滲出的觀點出發是優選的。另外,因為能適當地含有更多的增塑劑,所以有增塑劑的配混量的設定自由度高、容易調整粘合力的優點。
在優選的另一個方式中,可以使用具有如下的ac嵌段作為軟鏈段(b)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該ac嵌段由以20/80~80/20(更優選30/70~70/30,進一步優選40/60~60/40,例如45/55~55/45)的重量比包含烷基的碳原子數為6以上(例如6~12,典型為6~9)的丙烯酸烷基酯和烷基的碳原子數為2~5(例如3~4,典型為4)的丙烯酸烷基酯的單體單元構成。這樣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可成為有機質污漬的去除性和內聚性的平衡優異的物質。例如,可以優選使用將由以上述的重量比包含2eha和ba的單體單元構成的ac嵌段作為軟鏈段(b)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上述單體單元可為僅包含2eha及ba的單體單元。
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所含的硬鏈段(a)和軟鏈段(b)的重量比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將硬鏈段(a)/軟鏈段(b)的重量比(a/b)設為4/96~90/10的范圍,通常設為7/93~70/30的范圍是適當的,優選設為10/90~50/50(更優選15/85~40/60,例如15/85~25/75)的范圍。在包含2個以上硬鏈段(a)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中,優選這些硬鏈段(a)的總重量與軟鏈段(b)的重量比處于上述范圍。關于包含2個以上軟鏈段(b)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也同樣。當硬鏈段(a)(例如mac嵌段)的比例較多時,則粘合力降低,有容易獲得輕剝離性的傾向。當軟鏈段(b)(例如ac嵌段)的比例較多時,則有有機質污漬的捕捉性能提高的傾向。
在此公開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的適宜的例子中,與構成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的全部單體單元對應的單體原料包含烷基的碳原子數為1~3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x)、和烷基的碳原子數為6以上(例如6~12)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y)。(甲基)丙烯酸烷基酯(x)/(甲基)丙烯酸烷基酯(y)的重量比(x/y)可為例如4/96~90/10。優選上述重量比為7/93~70/30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更優選為10/90~50/50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進一步優選為15/85~40/60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尤其優選為15/85~30/70(例如15/85~25/75)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當(甲基)丙烯酸烷基酯(x)的比例較多時,則粘合力降低,有容易獲得輕剝離性的傾向。當(甲基)丙烯酸烷基酯(y)的比例較多時,則有有機質污漬的捕捉性能提高的傾向。作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x),優選烷基的碳原子數為1~3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另外,作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y),優選烷基的碳原子數為6以上(例如6~12)的丙烯酸烷基酯。
作為在此公開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的其它適宜的例子,可以列舉:與構成該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的全部單體單元對應的單體原料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且它們的含量的重量比(mma/2eha)為4/96~90/10。優選上述重量比為7/93~70/30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更優選為10/90~60/40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進一步優選為20/80~50/50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尤其優選為25/75~40/60(例如25/75~35/65)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當mma的比例較多時,粘合力降低,有容易獲得輕剝離性的傾向。當2eha的比例較多時,有有機質污漬的捕捉性能提高的傾向。
需要說明的是,構成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的單體單元的組成可以基于nmr測定的結果來掌握。上述nmr測定具體而言例如可以使用brukerbiospin公司制造的“avavceiii-600(withcryoprobe)”作為nmr裝置,在下述的條件下進行。例如,單體原料所含的2eha和mma的重量比可以基于1hnmr譜的4.0ppm(2eha1)和3.6ppm(mma1)的峰積分強度比而算出。
[nmr測定條件]
觀測頻率:1h;600mhz
傾倒角:30°
測定溶劑:cdcl3
測定溫度:300k
化學位移基準:測定溶劑(cdcl3,1h:7.25ppm)
在此公開的技術中,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的mw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優選使用mw為3×104~30×104左右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的mw通常優選3.5×104~25×104左右的范圍,更優選4×104~20×104(例如4.5×104~15×104)的范圍。提高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的mw從提高粘合特性(例如內聚性)、提高有機質污漬的捕捉性的觀點出發有利。另外,當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的mw變高時,則有可適當含有的增塑劑的量增多的傾向。另一方面,降低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的mw從降低粘合劑的粘度(例如熔融粘度)的觀點出發有利。降低粘合劑的熔融粘度對于熱熔型的粘合劑而言特別有意義。
需要說明的是,在此所說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的mw是指,對將該共聚物溶解于四氫呋喃(thf)而制備的樣品進行凝膠滲透色譜(gpc)測定而求出的、聚苯乙烯換算的值。具體而言,上述gpc測定例如能使用東曹株式會社制造的“hlc-8120gpc”作為gpc測定裝置,在下述的條件下進行。
[gpc測定條件]
·柱:東曹株式會社制造、tskgelsuperhzm-h/hz4000/hz3000/hz2000
·柱尺寸:各6.0mmi.d.×150mm
·洗脫液:thf
·流量:0.6ml/min
·檢測器:差示折射計(ri)
·柱溫度(測定溫度):40℃
·樣品濃度:約2.0g/l(thf溶液)
·樣品注入量:20μl
在此公開的技術中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中也可以共聚有丙烯酸烷基酯及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外的單體(其它單體)。作為上述其它單體,能例示:具有烷氧基或環氧基、羥基、氨基、酰胺基、氰基、羧基、酸酐基等官能團的乙烯基化合物、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酯類、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n-乙烯基吡咯烷酮等含乙烯基的雜環化合物等。或者,還可以列舉:在丙烯酰基上鍵合有氟代烷基的結構的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氟代烷基酯及甲基丙烯酸氟代烷基酯。上述其它單體例如可出于調整粘合劑層的特性(粘合特性、成形性等)的目的而使用,其含量設為構成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的全部單體成分的20重量%以下(例如10重量%以下,典型為5重量%以下)是適當的。在優選的一個方式中,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實質上不含有上述其它單體。例如,優選上述其它單體的含量少于全部單體成分的1重量%(典型為0~0.5重量%)或者為檢測界限以下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
這樣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可以通過公知的方法(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申請公開2001-234146號公報、日本專利申請公開平11-323072號公報)容易地合成,或者可以容易地獲得市售品。作為上述市售品的例子,可以列舉可樂麗公司制造的商品名“kurarity”系列(例如la2140e,la2250等型號的產品)、kaneka公司制造的商品名“nabstar”等。作為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可以優選采用利用活性聚合法的方法。根據活性聚合法,可維持丙烯酸系聚合物原本的耐候性,并且通過活性聚合法獨特的優異的結構控制可合成熱塑性優異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另外,因為可將分子量分布控制得狹窄,所以可抑制由于低分子量成分的存在而導致的內聚性不足,可實現輕剝離性優異的粘合劑(進而粘合片(污漬捕捉部))。
在此公開的技術中,上述丙烯酸系嵌段共聚可以單獨使用1種或者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例如,可以將mw相對較高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h)和mw低于該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h)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l)以適當的重量比使用。由此,能抑制粘合劑的粘度(熔融粘度)的上升,并且能有效地提高有機質污漬的捕捉性。從更好地發揮組合使用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h)和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l)的效果的觀點出發,通常優選在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h)/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l)的重量比(h/l)成為5/95~95/5(優選10/90~90/10)的范圍使用。
這樣組合使用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各自的mw優選分別處于3×104~30×104的范圍。例如,優選mw處于5×104~20×104(例如7×104~20×104)的范圍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h)和mw在3×104~8×104的范圍且低于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h)的mw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l)的組合。作為更優選的組合,可例示mw處于6×104~15×104(例如7×104~15×104)的范圍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h)和mw在4×104~6×104的范圍且低于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h)的mw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l)的組合。這些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的重量比(h/l)可以設為例如40/60~90/10。在優選的一個方式中,可以將上述重量比(h/l)設為45/65~90/10,也可以設為55/45~90/10,還可以進一步設為65/35~85/15(例如75/25~85/15)。
需要說明的是,包含mw不同的2種以上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各共聚物的mw及重量比例如可以通過上述的gpc測定來把握。
<抗菌劑>
在此公開的技術中的粘合劑除了如上述的基礎聚合物之外,還包含抗菌劑。抗菌劑的種類沒有特別限定,能使用可發揮通過使包含該抗菌劑的粘合劑與清潔對象面接觸而對該清潔對象面賦予抗菌性的功能的各種抗菌劑。有機抗菌劑及無機抗菌劑均能使用,也可以將有機抗菌劑和無機抗菌劑組使用。
作為無機抗菌劑,可以將銀、銅、鋅、錫、鉛、金等公知的無機抗菌劑單獨使用1種或者組合使用2種以上。根據需要可以使用沸石、羥基磷灰石、碳酸鈣、硅膠、硅酸鋁鈣、聚硅氧烷化合物、磷酸鋯、硫酸鋯、離子交換體、氧化鋅等作為這些無機抗菌劑的載體。
作為有機抗菌劑的例子,可以列舉公知的合成有機抗菌劑及天然有機抗菌劑。作為合成有機抗菌劑的例子,可以列舉:醇系、酚系、醛系、羧酸系、酯系、醚系、腈系、過氧化物系、鹵素系、吡啶-喹啉系、三嗪系、異噻唑酮系、咪唑-噻唑系、酰苯胺(anilide)系、雙胍系、二硫化物系、硫代氨基甲酸酯系、表面活性劑系、有機金屬系等合成有機抗菌劑。作為天然有機抗菌劑的例子,可以列舉:檜木醇、艾蒿提取物、蘆薈提取物、紫蘇葉提取物、大蒜提取物、魚腥草、甘草、山茶科植物提取物、芥末提取物、山葵提取物、竹提取物等天然有機抗菌劑。有機抗菌劑能單獨使用1種或者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在此公開的技術可以優選以上述粘合劑至少包含有機抗菌劑的方式實施。通常,有機抗菌劑與無機抗菌劑相比有容易在粘合劑的內部移動的傾向。因此,粘合劑至少包含有機抗菌劑作為抗菌劑時,從抗菌成分從清潔器向清潔對象面的移動性、該清潔器的抗菌性賦予效果的持續性的觀點出發可變得有利。上述粘合劑也可以為僅含有有機抗菌劑作為上述抗菌劑的粘合劑。
在此公開的技術的一個方式中,作為使上述粘合劑含有的抗菌劑,可以優選使用表面活性劑系的有機抗菌劑。表面活性劑系的有機抗菌劑的例子包括可作為有機抗菌劑發揮作用的陽離子性表面活性劑及兩性表面活性劑(例如鹽酸烷基聚氨基乙基甘氨酸、烷基二氨基乙基甘氨酸鈉等)。在此公開的技術可以優選以使用陽離子性表面活性劑作為上述有機抗菌劑的方式實施。例如,可優選使用用下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季銨鹽)。
在此,上述通式(2)中的r11~r14分別獨立地選自碳原子數1~18的烴基。例如,優選r11為碳原子數8~18的烷基、芳基或者芳基烷基,r12為碳原子數1~18的烷基,r13及r14為碳原子數1~4的烷基。r11~r14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上述通式(2)中的x-為抗衡離子,既可以為有機陰離子,也可以為無機陰離子。作為有機陰離子的例子,可以列舉:甲磺酸陰離子、三氟甲磺酸陰離子、九氟丁磺酸陰離子、對甲苯磺酸陰離子等。作為無機陰離子的例子,除了氟離子、氯離子、溴離子等鹵化物離子之外,還可以列舉:羥基離子、硝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四氟硼酸根離子、六氟磷酸根離子等。
作為用上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具體例子,可以列舉:二癸基二甲基三氟甲磺酸銨、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銨、二癸基二甲基四氟硼酸銨、苯扎氯銨等。也可以使用上述通式(2)中的x-為2價的陰離子、且包含2個季銨陽離子作為其抗衡離子的化合物作為有機抗菌劑。作為那樣的化合物的一例,可以列舉二癸基二甲基己二酸銨。另外,也可以使用例如十六烷基吡啶鎓氯化物等那樣用上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以外的陽離子性有機抗菌劑(典型為季銨鹽型有機抗菌劑)。在此公開的技術可優選以使用二癸基二甲基三氟甲磺酸銨作為有機抗菌劑的方式實施。
雖然沒有特別限定,但是從轉移到清潔對象面后的抗菌效果的持續性的觀點出發,可優選采用揮發性低的抗菌劑(典型為有機抗菌劑)。使用配混有抗菌劑的熱熔型的粘合劑組合物或者在揮發性介質中包含粘合成分的形式的粘合劑組合物(溶劑型粘合劑組合物、水分散型粘合劑組合物等)形成粘合劑的情況下,選擇揮發性低的物質作為抗菌劑特別有意義。
雖然沒有特別限定,但是作為抗菌劑(典型為有機抗菌劑),可優選采用分解起始溫度為150℃以上(更優選180℃以上,進一步優選200℃以上,例如230℃以上)的抗菌劑。上述分解起始溫度可以通過在升溫速度10℃/分的條件下進行差示掃描量熱測定(dsc)來把握。使用配混有抗菌劑的熱熔型的粘合劑組合物或者在揮發性介質中包含粘合成分的形式的粘合劑組合物(溶劑型粘合劑組合物、水分散型粘合劑組合物等)形成粘合劑的情況下,這樣選擇耐熱性(熱穩定性)高的抗菌劑特別有意義。
粘合劑中的抗菌劑的含量沒有特別限定。抗菌劑的含量可以以通過使粘合劑與物品表面(例如平滑的玻璃表面)接觸(典型而言,不是在上述物品表面的面方向上擦涂粘合劑的方式的接觸,而是使該粘合劑輕輕地壓接于上述物品表面的方式或者使其在該表面上滾動的方式的接觸)而可對該表面賦予抗菌性的方式設定。換言之,抗菌劑的含量可以以對于通過上述接觸而對物品表面(清潔對象面)賦予抗菌性而言充分量的抗菌劑從粘合劑轉移到上述物品表面的方式(轉印的方式)設定。通過上述接觸對物品表面賦予的抗菌性的水平例如可以根據后述的實施例記載的抗菌活性值(r)進行評價。粘合劑中的抗菌劑的含量優選以可對清潔對象面賦予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中的至少一者(優選兩者)的r成為1.0以上(更優選2.0以上,進一步優選3.0以上)的抗菌性的方式設定。
雖然沒有特別限定,但是粘合劑中的抗菌劑的含量(濃度)可以設為該粘合劑的0.5重量%以上,通常設為1重量%以上(典型為超過1重量%)是適當的,優選為2重量%以上,更優選為3質量%以上,進一步優選為5重量%以上(典型為超過5重量%)。當抗菌劑的濃度變高時,有對清潔對象面賦予更高的抗菌性的傾向。另外,因為可從粘合劑的內部向該粘合劑的表面補給的抗菌劑的量增大,所以有對清潔對象面賦予抗菌性的功能的持續性(例如針對反復使用的抗菌性賦予功能的維持性)也升高的傾向。在此公開的技術以粘合劑中的抗菌劑的濃度為8重量%以上(進一步為10重量%以上,例如超過10重量%)的方式也能適宜地實施。粘合劑中的抗菌劑的濃度的上限沒有特別限定。從原料成本、易制造性等觀點出發,通常將抗菌劑的濃度設為50重量%以下是適當的,優選設為30重量%以下,更優選設為20重量%以下。在此公開的技術例如以粘合劑中的抗菌劑的濃度為15重量%以下(例如10重量%以下,典型為少于10重量%)的方式也能適宜地實施。
在此公開的清潔器也可以以如下的方式構成:通過對粘合劑以外的構成構件(優選合成樹脂制的構件)或者附屬品的構成材料配混抗菌劑,從而使該構成構件或者附屬品自身顯示抗菌性。例如,在圖1所示的構成中,可以使保持構件(卷芯)20、支承基材36、把手42等構件的構成材料含有抗菌劑。作為上述附屬品的例子,可以列舉以在不使用清潔器時可收納粘合片輥30的方式構成的殼體。這樣的構成構件、附屬品所使用的抗菌劑可以從如上述的公知的有機抗菌劑及無機抗菌劑中適當選擇。抗菌劑的使用量可以以使上述構成構件或者附屬品顯示出適當的抗菌性的方式設定。例如,優選以可賦予在基于jisz2801“抗菌加工產品-抗菌性試驗方法·抗菌效果”的抗菌性試驗中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中的至少一者(優選兩者)的抗菌活性值(r)成為0.5以上(更優選1.0以上,進一步優選2.0以上,尤其優選3.0以上)的抗菌性的方式設定。需要說明的是,對于在此公開的粘合劑,通常該粘合劑自身顯示抗菌性(典型而言,比通過接觸上述粘合劑而可對清潔對象面賦予的抗菌性更高水平的抗菌性)。
<增塑劑>
在此公開的技術中的粘合劑優選包含增塑劑。通過使粘合劑含有增塑劑,從而輕剝離性提高。另外,因為粘合劑的熔融粘度降低,所以涂覆性提高。而且,也有如下側面:由于含有增塑劑,從而粘合劑表面的有機質污漬的捕捉性提高。由此,例如可實現更高的皮脂污漬去除性。
另外,通過使粘合劑包含增塑劑,從而由粘合劑表面捕捉的有機質污漬吸收擴散到粘合劑(例如粘合劑層)的內部,所以即使由于連續使用而使污漬捕捉能力降低,也可實現在比較短的時間(例如幾分鐘或者幾小時)內恢復污漬捕捉能力的特有的作用(污漬捕捉能力恢復作用)。
參照圖5對上述污漬捕捉能力恢復作用進行說明。如圖5示意性所示,當使污漬捕捉部(粘合片)31的粘合劑層32與便攜式設備等物品1的表面2接觸時,粘合劑層32捕捉附著在上述表面2的有機質污漬50。并且,粘合劑層32具有不僅捕捉有機質污漬50而且使其移動到層內的性質。因此,附著在粘合劑層32的表面的有機質污漬50會隨時間經過而移動到粘合劑層32內,粘合劑層32的表面存在的有機質污漬50減少,最終成為在粘合劑層32的表面幾乎不存在有機質污漬50的狀態。即,恢復至使用粘合清潔器前的狀態。因此,上述的“恢復作用”是指如下作用:在粘合劑捕捉有機質污漬而污漬捕捉能力暫時降低的情況下,通過經過規定時間(例如幾分鐘,優選幾小時),從而污漬捕捉能力恢復,粘合劑(例如粘合劑層)能夠再次捕捉污漬,包括污漬捕捉能力的恢復所需的時間較短。
作為增塑劑的例子,可以列舉:鄰苯二甲酸二辛酯、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等鄰苯二甲酸酯;己二酸二辛酯、己二酸二異壬酯等己二酸酯;偏苯三酸三辛酯等偏苯三酸酯;癸二酸酯;環氧化大豆油、環氧化亞麻籽油等環氧化植物油;環氧化脂肪酸辛酯等環氧化脂肪酸烷基酯;山梨糖醇酐單月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硬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油酸酯、山梨糖醇酐三油酸酯、這些物質的環氧乙烷加成物等環狀脂肪酸酯及其衍生物等。另外,操作油等軟化劑也包含于增塑劑。這些可以單獨使用1種或者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作為這些之中優選的增塑劑,可例示:己二酸酯、環氧化植物油及環氧化脂肪酸烷基酯。其中,優選己二酸酯。
這樣的增塑劑例如包含于丙烯酸系粘合劑,能夠以高水平發揮使該粘合劑的粘合力降低的效果和使有機質污漬的捕捉性提高的效果。通過使基礎聚合物為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的丙烯酸系粘合劑含有上述增塑劑,可更好地發揮上述的效果。尤其優選使包含如下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作為基礎聚合物的丙烯酸系粘合劑含有上述增塑劑,所述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具有包含烷基的碳原子數為6以上(例如6~12)的丙烯酸烷基酯的ac嵌段作為軟鏈段(b)。
增塑劑的配混量沒有特別限定。從賦予輕剝離性、提高污漬捕捉性等的觀點出發,增塑劑相對于基礎聚合物(例如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的配混量設為例如1重量份以上是適當的。上述配混量優選為5重量份以上,更優選為10重量份以上,進一步優選為15重量份以上,尤其優選為20重量份以上。
在此,通常增塑劑為低分子量,且有含量增多時容易在粘合劑的表面滲出的傾向。因此也認為:出于使粘合劑中的抗菌成分轉移到清潔對象面而對該對象面賦予抗菌性的目的,粘合劑中的增塑劑含量越多越有利。但是本發明人經過努力研究,結果發現:由于粘合劑包含增塑劑,反而會妨礙對清潔對象面賦予抗菌性(尤其是針對大腸桿菌的抗菌性)(參照后述的實施例)。因此,為了以高水平兼顧通過增塑劑賦予輕剝離性、提高污漬捕捉性等的效果和通過抗菌劑對清潔對象面賦予抗菌性的效果,需要基于與不含抗菌劑的組成的粘合劑不同的構思進行研究。
在此公開的粘合劑中的增塑劑的含量從適當地發揮抗菌劑的效果的觀點出發,優選相對于基礎聚合物100重量份設為100重量份以下,更優選設為80重量份以下,進一步優選設為60重量份以下。例如,在包含具有包含烷基的碳原子數為6以上(例如6~12)的丙烯酸烷基酯的ac嵌段(例如以該丙烯酸烷基酯為主單體的ac嵌段)作為軟鏈段(b)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作為基礎聚合物的粘合劑中,可以將增塑劑相對于該基礎聚合物100重量份的配混量設為5~100重量份(優選10~70重量份,更優選20~60重量份,例如20~50重量份)。在優選的一個方式中,也可以將上述增塑劑的含量設為40重量份以下。
在粘合劑包含增塑劑的情況下,該粘合劑中的抗菌劑的含量(重量基準的含量;wa)優選考慮與增塑劑的含量(重量基準的含量;wp)的關系而設定。雖然沒有特別限定,但是抗菌劑及增塑劑的含量可以以wa/wp成為0.05以上的方式設定,通常設為0.10以上是適當的,優選設為0.15以上,更優選設為0.20以上(例如0.25以上)。在此公開的技術優選以wa/wp為0.30以上的方式也可實施。當wa/wp的值變大時,有對清潔對象面賦予更高的抗菌性的傾向。wa/wp的上限沒有特別限定。通常將wa/wp設為1.0以下是適當的,優選設為0.80以下(例如0.70以下)。
雖然沒有特別限定,但是從平衡良好地實現有機質污漬的去除性、輕剝離性及對清潔對象面賦予抗菌性的性能的觀點出發,粘合劑所含的抗菌劑和增塑劑的總量相對于基礎聚合物100重量份可以設為例如10~120重量份,通常設為15~100重量份是適當的,優選設為20~80重量份。
<增粘劑>
在此公開的技術中的粘合劑可以根據需要包含增粘劑。配混增粘劑對提高粘合劑的熱塑性(例如降低熔融粘度)起作用。作為增粘劑,可以使用在丙烯酸系粘合劑的領域中公知的增粘樹脂等。可以列舉例如:烴系增粘樹脂、萜烯系增粘樹脂、松香系增粘樹脂、酚系增粘樹脂、環氧系增粘樹脂、聚酰胺系增粘樹脂、彈性體系增粘樹脂、酮系增粘樹脂等。這些能單獨使用1種或者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作為烴系增粘樹脂的例子,可以列舉:脂肪族系烴樹脂、芳香族系烴樹脂(二甲苯樹脂等)、脂肪族系環狀烴樹脂、脂肪族·芳香族系石油樹脂(苯乙烯-烯烴系共聚物共聚物等)、脂肪族/脂環族系石油樹脂、氫化烴樹脂、香豆酮系樹脂、香豆酮-茚系樹脂等各種烴系的樹脂。作為萜烯系增粘樹脂的例子,可以列舉:α-蒎烯聚合物、β-蒎烯聚合物等萜烯系樹脂;將這些萜烯系樹脂進行改性(酚改性、芳香族改性、氫化改性等)而得到的改性萜烯系樹脂(例如萜烯酚系樹脂、苯乙烯改性萜烯系樹脂、氫化萜烯系樹脂、氫化萜烯酚系樹脂等)等。作為松香系增粘樹脂的例子,可以列舉:脂松香、木松香等未改性松香(生松香);將這些未改性松香通過氫化、岐化、聚合等進行改性而得到的改性松香(氫化松香、岐化松香、聚合松香、其它化學修飾過的松香等);其它的各種松香衍生物等。作為酚系的增粘樹脂的例子,可列舉甲階型或者酚醛清漆型的烷基酚樹脂。作為這些之中優選的增粘劑,可以列舉萜烯系樹脂、改性萜烯系樹脂及烷基酚樹脂。
增粘劑的軟化點沒有特別限定,從降低熔融粘度的觀點出發,優選160℃以下。更優選140℃以下。另外,從避免粘合力的過度上升的觀點出發,優選60℃以上,更優選80℃以上。增粘劑的軟化點基于jisk2207規定的軟化點試驗方法(環球法)測定。
增粘劑的配混量沒有特別限定。從避免粘合力的過度上升的觀點出發,增粘劑的配混量例如相對于基礎聚合物(例如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100重量份可以設為50重量份以下,通常為40重量份以下是適當的,優選為30重量份以下。或者,也可以為實質上不含有這樣的增粘劑的粘合劑。另外,從更好地發揮由于配混增粘劑而產生的效果(例如使熔融粘度降低的效果)的觀點出發,將增粘劑相對于基礎聚合物100重量份的配混量設為例如1重量份以上是適當的,優選設為5重量份以上,更優選設為10重量份以上(例如12重量份以上)。也可以將增粘劑相對于基礎聚合物100重量份的配混量設為15重量份以上。
<其它的成分>
在此公開的技術中的粘合劑除了含有基礎聚合物之外,也可以出于調整粘合劑的粘度(例如降低熔融粘度、控制粘合特性(例如降低粘合力)等目的而根據需要含有基礎聚合物以外的聚合物或者低聚物(以下也稱為任意聚合物。)。例如,在將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作為基礎聚合物的粘合劑中,也可以使用mw為500~10000左右(典型為800~5000左右)的丙烯酸系無規共聚物作為上述任意聚合物。
上述任意聚合物的配混量沒有特別限定。通常設為粘合劑所含的聚合物成分整體的30重量%以下是適當的,優選設為10重量%以下,更優選設為5重量%以下。
在優選的一個方式中,粘合劑可以實質上不含有基礎聚合物以外的聚合物。基礎聚合物以外的聚合物的含量相對于每100重量份該基礎聚合物可以少于1重量份(典型為0~0.5重量份)。
上述粘合劑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交聯。例如,在以丙烯酸系無規共聚物作為基礎聚合物的粘合劑中,優選使該粘合劑交聯。交聯可以使用公知的交聯劑。作為該交聯劑的適宜的例子,可以列舉:硬脂酸鋅、硬脂酸鋇等有機金屬鹽、環氧系交聯劑、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等。也可以使用噁唑啉系交聯劑、氮丙啶系交聯劑、金屬螯合物系交聯劑、三聚氰胺系交聯劑等。交聯劑可以單獨使用1種或者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其中,從能夠與羧基適宜地進行交聯,另外容易獲得良好的操作性(典型為輕剝離性),而且耐酸性也優異的方面出發,優選環氧系交聯劑、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尤其優選組合使用環氧系交聯劑和異氰酸酯系交聯劑。
交聯劑的使用量沒有特別限定。從輕剝離性的觀點出發,相對于基礎聚合物(例如丙烯酸系聚合物)100重量份可以設為0.01~10重量份(例如0.05~5重量份,典型為0.1~5重量份)左右。在組合使用環氧系交聯劑(ce)和異氰酸酯系交聯劑(ci)的情況下,其重量比(ce/ci)優選設為0.01~1(例如0.05~0.5,典型為0.1~0.4)。
在此公開的技術中的粘合劑中,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需要配混鏈轉移劑、防老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抗靜電劑、著色劑(顏料、染料等)等在粘合劑的領域中公知的各種添加成分。這些非必須成分的添加成分的種類、配混量只要設為與該成分在粘合劑中的通常的種類及配混量同樣即可。
在將在此公開的粘合劑形成為配置于支承基材上的粘合劑層的情況下,其形成方法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優選應用如下方法(熱熔涂覆):使用輥涂機、模涂機、凹版涂布機等現有公知的涂覆手段將加熱熔融狀態的粘合劑(熱塑性粘合劑)直接賦予到支承基材上,并將該粘合劑自然冷卻到室溫左右,從而形成粘合劑層。在該情況下,上述粘合劑典型而言以實質上不含有機溶劑的粘合劑(即無溶劑型粘合劑)的形式賦予到基材上。上述粘合劑可以在賦予到支承基材后通過適當的方法使其交聯。另外,也可以不應用特別的交聯方法,而是用作非交聯的粘合劑(即熱塑性的粘合劑)。該情況從簡便性等觀點出發優選。
需要說明的是,粘合劑層典型而言連續地形成,但是不限于這種形狀。粘合劑層例如也可以形成為點狀、條紋狀等規則的或者無規則的圖案。
雖然沒有特別限定,但是在此公開的粘合劑的180℃的熔融粘度為200pa·s以下是適當的,優選為100pa·s以下,更優選為50pa·s以下(典型為20pa·s以下,例如10pa·s以下)。這樣的粘合劑適于熱熔涂覆。180℃的熔融粘度的下限沒有特別限制,考慮到涂覆性和粘合性能的平衡,通常設為0.1pa·s以上是適當的,優選為1pa·s以上,例如優選設為5pa·s以上。
在此,上述熔融粘度可以通過以下的熔融粘度測定方法測定。
[熔融粘度測定方法]
測定機:美國brookfield公司制造、programmable粘度計(dv-ii+pro)
測定條件:測定溫度180℃、轉速2.5rpm、轉子(spindle)sc4-27
測定步驟:將粘合劑約14g放入樣品腔室,加熱至180℃使其熔融。使轉子沉入該熔融了的粘合劑中并使其旋轉,讀取旋轉開始30分鐘后的熔融粘度。
另外,在此公開的粘合劑也可以通過以水性粘合劑組合物或溶劑型粘合劑組合物的形式涂覆(典型而言在常溫下涂覆)于支承基材,并使該涂覆物干燥,從而形成為粘合劑層。溶劑型粘合劑組合物可利用乙酸乙酯、甲苯、己烷、乙醇等一般的有機溶劑。有機溶劑可以單獨使用1種或者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雖然沒有特別限定,但是上述粘合劑組合物可為以30~70重量%左右的比例包含固體成分(不揮發成分)的組合物。關于粘合劑層,代替將粘合劑組合物直接涂覆于支承基材,也可以通過涂覆到具有剝離性的表面(剝離面)使其干燥而在該剝離面上形成粘合劑層,再通過將該粘合劑層貼合到支承基材的非剝離性表面而配置于該支承基材上。
粘合劑層的厚度可以根據目的適當選擇,沒有特別限定。從充分發揮污漬捕捉性能的觀點、提高對清潔對象面賦予抗菌性的功能的持續性的觀點、或者提高污漬捕捉能力的恢復性的觀點出發,粘合劑層的厚度優選設為大致10μm以上(例如20μm以上,優選30μm以上,典型為40μm以上)。另外,在重視輕量化、小型化等的情況下,上述粘合劑層的厚度優選設為300μm以下(例如100μm以下,優選70μm以下,典型為60μm以下)。需要說明的是,粘合劑層可以遍及支承基材的一個表面的整個范圍而形成,或者,例如也可以沿著支承基材的寬度方向的兩端具有未形成粘合劑層的非粘合部(干邊(dryedge))。
在此公開的污漬捕捉部例如如上述實施方式所示具備支承基材的情況下,作為支承基材,可以使用由各種合成樹脂、無紡布或者紙構成的材料。支承基材的材質也可以為布、橡膠片、發泡體片、金屬箔、它們的復合體等。
作為合成樹脂的例子,可以列舉:聚烯烴(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氯乙烯樹脂、乙酸乙烯酯樹脂、聚酰亞胺樹脂、聚酰胺樹脂、氟樹脂等。尤其能適宜地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的支承基材。另外,作為紙,可例示出日本紙、牛皮紙、玻璃紙、優質紙、合成紙、涂層紙(topcoatpaper)等。作為布的例子,可以列舉出各種纖維狀物質單獨制成或通過混紡等制成的織物、無紡布等。作為上述纖維狀物質,可例示出棉、人造短纖維(staplefiber)、馬尼拉麻、紙漿(pulp)、人造絲、乙酸酯纖維、聚酯纖維、聚乙烯醇纖維、聚酰胺纖維、聚烯烴纖維等。作為橡膠片的例子,可以列舉出天然橡膠片、丁基橡膠片等。作為發泡體片的例子,可以列舉發泡聚氨基甲酸酯片、發泡聚烯烴片(例如發泡聚乙烯片)、發泡聚氯戊二烯橡膠片等。作為金屬箔的例子,可以列舉鋁箔、銅箔等。根據需要,也可以在支承基材中配混填充劑(無機填充劑、有機填充劑等)、防老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抗靜電劑、潤滑劑、增塑劑、著色劑(顏料、染料等)等各種添加劑。
另外,作為污漬捕捉部采用在支承基材的單面形成有粘合劑層的單面粘合片的情況下,優選對上述支承基材的背面(非粘合劑層形成面)實施有機硅系剝離劑的涂覆等用于將粘合片輥的退卷力調節至適當的范圍的表面處理(典型的是防止退卷力變得過高的剝離處理)。
上述支承基材的厚度可以根據目的適當選擇,沒有特別限定。通常,優選將上述厚度設為大約20μm以上(例如30μm以上,典型為35μm以上),并且設為200μm以下(更優選為100μm以下,典型為70μm以下,例如50μm以下)左右是適當的。
上述污漬捕捉部(例如粘合片)與清潔對象面接觸的部分(例如粘合劑層側表面)可表現出例如2n/25mm以下(典型為1n/25mm以下)的粘合力。上述粘合力優選小于1n/25mm。這意味著污漬捕捉部為輕剝離性。具有這樣的輕剝離性的污漬捕捉部的清潔器在上述表面上進行污漬去除操作時所需的力較小即可,因此,污漬去除操作性優異。更具體而言,能使清潔器更順暢地在物品的表面(清潔對象面)上移動。另外,還具有例如在污漬去除操作后容易使清潔器從上述表面離開的優點。進而,即使在上述物品的表面(例如平板型信息終端的顯示面)被可剝離的保護薄膜(例如有機硅系、聚酯系等合成樹脂制的保護薄膜)覆蓋的情況下,由于上述輕剝離性,在使用上述清潔器進行被上述保護薄膜覆蓋的物品的表面(即上述保護薄膜的表面)的清潔時,該保護薄膜也不易從物品剝離。因此,具有容易在保持著上述保護薄膜覆蓋物品表面的狀態下進行清潔的優點。在該情況下,清潔對象面成為保護膜表面,但是這樣的表面也包含于在此所說的“物品的表面”的概念。
上述粘合力從污漬去除操作性的觀點出發,如上所述優選小于1n/25mm,更優選為0.80n/25mm以下,進一步優選為0.60n/25mm以下。另外,從進行保護薄膜表面的清潔時的操作性等觀點出發,上述粘合力為0.50n/25mm以下是適當的,優選為0.30n/25mm以下,更優選為0.20n/25mm以下。上述粘合力也可以小于0.10n/25mm。
另外,上述粘合力從污漬捕捉性的觀點出發,通常設為0.001n/25mm以上(典型為0.005n/25mm以上)是適當的,優選設為0.008n/25mm以上,更優選設為0.01n/25mm以上。上述粘合力也可以為0.03n/25mm以上。在此公開的技術例如可以優選以上述粘合力為0.01~0.02n/25mm的方式實施。
上述粘合力例如可以通過粘合劑的基礎聚合物的組成、粘合劑有無交聯及交聯密度、有無使用增塑劑及使用量、粘合劑層的形成圖案等進行調節。
在此,上述粘合力是指將不銹鋼(sus)板作為被粘物,基于以下的180°剝離試驗所測定的180°剝離粘合力。
[180°剝離試驗]
(1)作為試驗板(被粘物),使用用耐水研磨紙打磨了的sus304鋼板。試驗板的尺寸設為厚度2mm以上、寬度約50mm、長度約125mm,使用#360的耐水研磨紙沿長度方向遍及全長地對上述試驗板進行均勻地研磨。
(2)在測定粘合力之前,對上述用耐水研磨紙打磨了的試驗板進行清洗。作為清洗的步驟,使試劑用的甲苯滲透到抹布中并對試驗板的表面進行擦拭后,再使用干的抹布充分地擦拭上述試驗板的表面直至干燥。反復進行3次以上這樣的清洗操作,直至目視確認試驗板的表面變清潔為止。
(3)將清洗后的試驗板(sus板)在溫度23±2℃、相對濕度(rh)50±5%的氣氛中放置5分鐘以上,然后用于粘合力的測定。
(4)準備將污漬捕捉部(典型為粘合片)切成了長方形片狀的試驗片。試驗片的長度優選設為100~300mm左右、寬度優選設為15~30mm左右。寬度不為25mm時,由實際的寬度與25mm之比算出(換算)180°剝離粘合力[n/25mm]即可。試驗片的厚度沒有特別限定。
(5)使2kg的輥往復一次,從而將得到的試驗片的粘合面(例如粘合劑層側表面)貼合于上述試驗板(sus板)。在試驗片為雙面粘合片等兩面具有粘合性的形態時,優選在與測定面處于相反側的表面貼附厚度25μm左右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進行支撐。
(6)將其在23℃、rh50%的環境下保持30分鐘后,使用拉伸試驗機,基于jisz0237,在23℃、rh50%的環境下,在剝離角度180°、拉伸速度300mm/分鐘的條件下測定對上述sus板的180°剝離粘合力(對sus的180°剝離粘合力)[n/25mm]。拉伸試驗機沒有特別限定,可以使用現有公知的拉伸試驗機。例如,可以使用島津制作所株式會社制造的“tensilon”進行測定。
雖然沒有特別限定,但這里公開的污漬捕捉部(例如粘合片)的與清潔對象面接觸的部分(例如粘合面)對玻璃板的180°剝離粘合力可小于1n/25mm(更優選為0.80n/25mm以下,進一步優選為0.60n/25mm以下)。具有這樣的輕剝離性的污漬捕捉部的清潔器的污漬去除操作性優異。上述粘合力為0.50n/25mm以下是適當的、優選為0.30n/25mm以下、更優選為0.20n/25mm以下、尤其優選小于0.10n/25mm。另外,上述粘合力從污漬捕捉性的觀點考慮,通常設為0.001n/25mm以上(典型為0.005n/25mm以上)是適當的,優選為0.01n/25mm以上,更優選為0.02n/25mm以上,進一步優選為0.03n/25mm以上。上述對玻璃板的180°剝離粘合力(對玻璃的180°剝離粘合力)的測定除使用玻璃板(例如市售的浮法平板玻璃)作為被粘物以外,與上述對sus的180°剝離粘合力的測定同樣地進行即可。
雖然沒有特別限定,但是在此公開的污漬捕捉部(例如粘合片)的與清潔對象面接觸的部分(例如粘合面)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的180°剝離粘合力可小于1n/25mm(更優選為0.80n/25mm以下,進一步優選為0.60n/25mm以下)。具有這樣的輕剝離性的污漬捕捉部的清潔器的污漬去除操作性優異。從進行保護薄膜表面的清潔時的操作性等觀點出發,上述粘合力為0.50n/25mm以下是適當的,優選為0.30n/25mm以下,更優選為0.20n/25mm以下,尤其優選小于0.10n/25mm。另外,上述粘合力從污漬捕捉性的觀點考慮,通常為0.001n/25mm以上(典型為0.005n/25mm以上)是適當的,優選為0.01n/25mm以上,更優選為0.02n/25mm以上,進一步優選為0.03n/25mm以上。上述對pet薄膜的180°剝離粘合力(對pet的180°剝離粘合力)的測定除使用pet薄膜作為被粘物之外,與上述對sus的180°剝離粘合力的測定同樣地進行即可。
另外,在此公開的清潔器具有粘合片輥的情況下,粘合片輥優選以抑制軌道牽拉(レール引き)現象的方式構成。在此,軌道牽拉現象是指如下的現象:在清潔對象面上,使上述片輥沿與該片輥的卷繞方向相反的方向(典型為卷繞的單面粘合片被剝離的方向)滾動(轉動)時,該粘合片以輥外周面的端部為起點呈帶狀附著在清潔對象面。通過抑制軌道牽拉現象的發生,能夠使上述輥在上述清潔對象面上無壓力地流暢地滾動,使用方便。另外,能夠防止由軌道牽拉現象的發生導致的粘合片的浪費(即由不希望發生的粘合片在上述清潔對象面上的附著導致的該片材的浪費)。
例如,上述粘合片優選協調粘合力(例如基于上述180°剝離試驗的測定值)和退卷力以使清潔對象面(例如由鋁硅酸鹽玻璃等玻璃、合成樹脂形成的表面)上的軌道牽拉現象的發生得到抑制。在此,退卷力是指將粘合片從粘合片輥拉出所需的力(即對退卷的阻力)。上述退卷力也可以作為對粘合片的背面(典型為支承基材的背面)的粘合力來把握。例如,與粘合力相比,若退卷力設定得過低,則在使粘合片輥在清潔對象面上滾動時,退卷力小于粘合片(典型為粘合劑層)和上述清潔對象面之間的粘合力而有產生軌道牽拉現象的擔心。另一方面,在退卷力過高的情況下,有無法流暢地將粘合片拉出的傾向。
退卷力可以如下進行評價。即,將粘合片輥設置在規定的拉伸試驗機上,在溫度23℃、rh50%的環境下,將經卷繞的粘合片的外周側前端安裝在試驗機的卡盤上,以300mm/分鐘的速度進行拉伸,由此使粘合片輥沿切線方向退卷,將此時的退卷力換算成例如粘合片的粘合劑層的單位寬度(例如150mm)的值(n/150mm),由此能夠求出。例如退卷力優選為0.5~2.5n/150mm左右。
實施例
以下,說明與本發明有關的幾個實施例,但并非將本發明限定于這些具體例所示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只要沒有特別提及,以下說明中的“份”和“%”為重量基準。
[丙烯酸系聚合物]
在以下例子中,使用通過公知的活性陰離子聚合法合成的以下丙烯酸系聚合物a、b。
(丙烯酸系聚合物a)
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a,使用具有聚mma嵌段-聚2eha/ba嵌段-聚mma嵌段(以下有時表述為“mma-2eha/ba-mma”。)的三嵌段結構的丙烯酸類嵌段共聚物,該共聚物的聚2eha/ba嵌段中的2eha與ba的重量比(即重量基準的共聚比率)為50/50,聚mma嵌段的重量(2個聚mma嵌段的總重量)相對于聚2eha/ba嵌段的重量之比(mma/(2eha+ba))為18/82。該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mw為10×104,mn為8.4×104,mw/mn為1.21。
(丙烯酸系聚合物b)
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b,使用具有mma-2eha/ba-mma的三嵌段結構的丙烯酸系嵌段共聚物,該共聚物的聚2eha/ba嵌段中的2eha與ba的重量比為50/50,聚mma嵌段的重量(2個聚mma嵌段的總重量)相對于聚2eha/ba嵌段的重量之比(mma/(2eha+ba))為19/81。該丙烯酸系聚合物b的mw為5×104,mn為4.4×104,mw/mn為1.13。
實驗例1
<例1>
將丙烯酸系聚合物100份、增粘劑15份、以及增塑劑50份與甲苯混合,制備固體成分約50%的溶劑型丙烯酸系粘合劑組合物。作為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以80:20的重量比使用上述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和丙烯酸系聚合物b。作為上述增粘劑,使用yasuharachemical株式會社制造的商品名“uh-115”(氫化萜烯酚醛樹脂)。作為上述增塑劑,使用dic株式會社制造的商品名“monocizerw-242”(己二酸二異壬酯)。通過將上述粘合劑組合物涂覆于厚度38μm的pet制的片狀支承基材(寬度:約8cm)的表面,并以100℃使其干燥2分鐘,從而制作在上述支承基材的單面形成有厚度約50μm的粘合劑層的粘合片。將得到的粘合片卷繞于合成樹脂制的圓筒狀保持構件(直徑20mm)的外周而形成粘合片輥。然后,將上述保持構件以自由滾動(旋轉)的方式安裝在把持構件的前端,由此制作如圖1、2示意性地示出的構成的清潔器。
需要說明的是,該例1及以下的例2~10中的粘合劑均以80:20:15的重量比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a:丙烯酸系聚合物b:增粘劑。
<例2>
除了針對每100份丙烯酸系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a和丙烯酸系聚合物b的總量)配混1.7份的抗菌劑之外,與例1同樣地制作在上述支承基材的單面形成有以1.0%的濃度包含上述抗菌劑的粘合劑層的粘合片。作為抗菌劑,使用二癸基二甲基銨三氟甲磺酸鹽([(ch3)2n(c10h21)2]+cf3so3-,三洋化成株式會社制造,商品名“neojamidfs”)。除了使用該粘合片之外,與例1同樣地制作例2的清潔器。需要說明的是,構成例2的清潔器的粘合劑層的粘合劑如表1所示,相對于增塑劑50份含有抗菌劑1.7份,所以可算出抗菌劑的含量wa相對于增塑劑的含量wp的比(wa/wp)為0.034。關于其它例子也可以同樣地分別算出wa/wp。
<例3、4>
以粘合劑中的濃度成為5.0%及10.0%的方式分別變更抗菌劑相對于丙烯酸系聚合物100份的使用量。關于其它方面,與例2同樣地制作例3、4的清潔器。
<例5、6>
不使用增塑劑,且以粘合劑中的濃度成為5.0%及10.0%的方式調節抗菌劑相對于丙烯酸系聚合物100份的使用量。關于其它方面,分別與例3、4同樣地制作例5、6的清潔器。
對例1~6中得到的清潔器進行以下試驗。
[抗菌賦予性]
將各例的粘合片切成50mm×50mm的正方形,貼附于滅菌培養皿。在貼附1小時后,將粘合片從上述滅菌培養皿剝離。然后,將上述滅菌培養皿中貼附過上述粘合片的部分作為試驗面,將該滅菌培養皿供于基于jisz2801“抗菌加工產品-抗菌性試驗方法·抗菌效果”的抗菌性試驗,通過以下算式算出抗菌活性值(r)。
r=(ut-uo)-(at-uo)=ut-at
r:抗菌活性值
uo:未加工試驗片在剛接種后的存活菌數的對數值的平均值
ut:未加工試驗片在24小時后的存活菌數的對數值的平均值
at:抗菌加工試驗片在24小時后的存活菌數的對數值的平均值
需要說明的是,在此所說的“未加工試驗片”與貼附例1的粘合片并在1小時后剝去后的滅菌培養皿表面對應,“抗菌加工試驗片”與貼附例2~6的粘合片并在1小時后剝去后的滅菌培養皿表面對應。另外,關于初始菌濃度,金黃色葡萄球菌為3.2×104(cfu/ml),大腸桿菌為6.1×105(cfu/ml)。
將所得到的結果示于表1中,r為2.0以上的情況表示為◎(抗菌性良好),r為1.0以上且小于2.0的情況表示為○(顯著的抗菌性),r小于1.0的情況表示為×(抗菌性微小或者沒有抗菌性)。
[指紋去除性]
準備在顯示面(鋁硅酸鹽玻璃制的平滑的表面)貼附有保護膜的智能手機(docomonextseries“xperia(商標)zso-02e”;sonymobilecommunicationsab公司產品)。作為保護膜,使用上述智能手機用的保護套(hardcoating-gradation-shelljacket、rayout公司產品)附帶的保護膜。用無紡布制的抹布仔細地擦去上述保護膜的表面的污漬。
接著,用手指(食指)搓擦附著在試驗者的面部(臉頰)的皮脂成分,將該手指穩定按壓于上述保護膜的表面保持2秒鐘,由此將附在該手指上的包含皮脂成分的有機質污漬(指紋)轉印到上述保護膜上。
然后,用各例的清潔器清潔附有上述指紋的上述保護膜的表面。具體而言,將各例的清潔器的粘合片輥在沿著上述保護膜的表面的1方向連續地轉動5周。轉動速度設為約0.5m/秒,轉動時的操作者的按壓力設為約700g。每當使粘合片輥旋轉1周時,目視觀察保護膜的表面,按以下5個等級評價此時的指紋的去除性。
5分:指紋痕跡完全消失。
4分:指紋痕跡大致消失。
3分:指紋痕跡局部消失。
2分:指紋痕跡變淡但未消失。
1分:指紋痕跡的濃度沒有觀察到變化。
對3名試驗者a(女性、24歲)、b(男性、26歲)、c(男性、24歲)的皮脂進行上述試驗。對各試驗者算出使上述粘合片輥旋轉5周的期間的指紋去除性的總分(例如,關于試驗者a,在第1次到第5次的指紋去除性的評價結果分別為1分、1分、2分、3分、4分的情況下,總分為11分。),進而將試驗者a、b、c的總分相加所得到的值作為各例的清潔器的指紋去除性的評價值。然后,將例1的清潔器的評價值和其它例的清潔器的評價值進行對比(可以說有評價值越大則指紋去除性越良好的傾向。)。將其結果表示在表1中,與例1的評價值的差為1以內的情況表示為“○”(指紋去除性良好),評價值比例1大2以上的情況表示為“◎”(指紋去除性優異),評價值比例1小2以上的情況表示為“×”(指紋去除性不良)。
[粘合力]
基于上述的180°剝離試驗,測定各例的粘合片的180°剝離粘合力。更具體而言,將各例的粘合片剪切為200mm×25mm的帶狀而準備試驗片。將上述試驗片的粘合面(粘合劑層的表面)置于不銹鋼(sus304)板上,使2kg的輥往復一次而進行貼附。將其在23℃、rh50%的環境下保持30分鐘后,使用拉伸試驗機,依據jisz0237,在23℃、rh50%的環境下,在剝離角度180°、拉伸速度1000mm/分鐘的條件下,測定對sus180°剝離粘合力[n/25mm]。測定使用島津制作所公司制造的“tensilon”進行。將結果示于表1中。
[表1]
如表1所示,例3、4的清潔器均顯示出與例1同等以上的指紋去除性(即有機質污漬去除性),且至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顯示出良好的抗菌賦予性。例4的清潔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也均顯示出良好的抗菌賦予性。另外,例3、4的清潔器均為輕剝離,污漬去除操作性良好。
從例3和例5的對比可知:通過在相同抗菌劑濃度下設為不含增塑劑的組成,從而粘合劑的抗菌賦予性提高。另外,關于針對大腸桿菌的抗菌賦予性,例6的抗菌活性值(r)的數值大于例4的r的數值。即,根據例4和例6的對比也可確認:通過設為不含增塑劑的組成而產生的抗菌賦予性能提高。在例2、4的組成中,若去除增塑劑,則指紋去除性降低(例5、6)。例5的粘合劑的粘合力也提高。需要說明的是,使用包含與例2相同濃度的抗菌劑但不含增塑劑的組成的粘合劑組合物同樣制作的粘合片的粘合力為高達7.9n/25mm的值。
實驗例2
<例7、8>
將每100份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增塑劑的使用量變更為30份。另外,以粘合劑中的濃度成為5.0%及7.5%的方式分別變更抗菌劑相對于丙烯酸系聚合物100份的使用量。關于其它方面,與例2同樣地制作例7、8的清潔器。
<例9、10>
以粘合劑中的濃度成為7.5%及15.0%的方式分別變更抗菌劑相對于丙烯酸系聚合物100份的使用量。關于其它方面,與例2同樣地制作例9、10的清潔器。
針對例7~10中所得到的清潔器,與實驗例1同樣地評價抗菌賦予性、指紋去除性及粘合力。其中,在抗菌賦予性的評價中,將貼附粘合片后立即剝去粘合片后的滅菌培養皿表面作為試驗面。作為算出抗菌活性值(r)中的未加工試驗片,使用貼附例1的粘合片后立即剝去后的滅菌培養皿表面。關于初始菌濃度,金黃色葡萄球菌為1.1×105(cfu/ml),大腸桿菌為1.4×105(cfu/ml)。將結果示于表2中。
[表2]
如表2所示,例7~10的清潔器均顯示出與例1同等以上的指紋去除性(即有機質污漬去除性),且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均顯示出顯著的抗菌賦予性。另外,例7~10的清潔器均為輕剝離,污漬去除操作性良好。例7、8、10的清潔器顯示出更良好的抗菌賦予性。從例8和例9的對比可知:通過在相同抗菌劑濃度(7.5%)下減少增塑劑的使用量,從而粘合劑的抗菌賦予性提高。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評價例1~10的粘合劑自身的抗菌性,以將各例的粘合片切成50mm×50mm的正方形所得的片作為試驗片(將粘合劑層的表面作為試驗面。),同樣地進行抗菌性試驗。并且,將例1的粘合片作為未加工試驗片,將例2~10的粘合片作為抗菌加工試驗片,分別算出粘合劑的抗菌活性值(r)。其結果,例2~10的粘合劑均是r為3.0以上,顯示出良好的抗菌性。即,在對粘合劑自身賦予抗菌性的情況下,與對清潔對象面賦予抗菌性的情況不同,未確認到由于有無增塑劑或其含量而產生的抗菌性的差異。這些結果證明:在通過與包含增塑劑和抗菌劑的粘合劑接觸而對清潔對象面賦予抗菌性的粘合劑(即具有抗菌賦予性的粘合劑)中,需要基于與對該粘合劑自身賦予抗菌性的情況不同的構思進行研究。
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這些僅為例示,并非限定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書所記載的技術中包括以上例示的具體例的各種變形、變更。
附圖標記說明
1便攜式設備(物品)
2表面(顯示部)
10粘合清潔器
20保持構件
30粘合片輥
31粘合片(污漬捕捉部)
32粘合劑層
36支承基材
40把持構件
42把手
50有機質污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