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防火門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鋼木質隔熱防火門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國家大規模的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如地鐵、改擴機場和體育場),建筑上所用的防火門需求越來越大,性能要求越來越高,防火的警戒級別要求越來越高。
目前,人口密集的場所、居家、會所采用的防火門其導熱系數較高,發生火災時,容易造成門扇溫度過高,從而導致門扇容易變形,達不到防火性能的要求;另外傳統防火門強度較差,其抗沖擊能力也有待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強度高、防火性能好、有效避免門扇變形的鋼木質隔熱防火門。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
一種鋼木質隔熱防火門,包括門框和門扇;所述門框通過防火鉸鏈與所述門扇鉸接;所述門扇包括門扇四周骨架、門扇內骨架;所述門扇四周骨架被所述門扇內骨架分隔成多個區域;在所述多個區域內填充膨脹珍珠巖防火板,形成門芯;在所述門芯的表面固定有第一鎂硅防火板;在所述第一鎂硅防火板的表面固定有阻燃膠合板;所述門框具有門擋線,所述門扇在關閉狀態下被所述門擋線限位;所述門框與所述門扇之間設置有L形防火膨脹密封件;所述門框在受火面的內側固定有第二鎂硅防火板;所述門扇與門框之間還設置有門縫密封件;所述門扇高2214mm、厚度為55mm、寬914mm;所述門框的外圈高度為2300mm、外圈寬度為1000mm。
優選的,所述門扇與所述門框之間還固定有閉門器。
優選的,所述膨脹珍珠巖防火板的填充密度為400kg/m3±10%;所述鎂硅防火板的厚度為5mm;所述阻燃膠合板的厚度為2.5mm。
優選的,所述門縫密封件包括蓋縫板;所述蓋縫板為由冷軋鍍鋅鋼板一體成型的套在所述門扇與所述門框接觸面上的槽狀邊框;在所述蓋縫板處于所述門扇打開的方向具有一條擋板;所述擋板朝向所述門框延伸;所述擋板與所述蓋縫板一體成型。
優選的,在所述擋板與所述門框接觸的一面固定有防火膨脹密封件。
優選的,所述門框的橫截面自內圈至外圈最寬邊的寬度為60mm;與所述內圈至外圈最寬邊相鄰的且與墻體接觸的一邊的邊長為120mm。
優選的,所述門框四周骨架由四根橫截面尺寸為40×50mm的阻燃木桿組成的長方形骨架;所述門扇內骨架三根橫截面尺寸為40×55mm的阻燃橫桿;所述三根阻燃橫桿將所述門框四周骨架分成4個區域。
優選的,所述防火鉸鏈為4個;其中第一個防火鉸鏈的中心位置距所述門扇頂部的距離為180mm;第二個防火鉸鏈的中心位置距所述門扇頂部的距離為560mm;第三個防火鉸鏈的中心位置距所述門扇頂部的距離為1210mm;第四個防火鉸鏈的中心位置距所述門扇頂部的距離為2000mm。
優選的,所述L形防火膨脹密封件與所述門扇側面接觸的部分嵌入式固定在所述門框內;所述L形防火膨脹密封件處于門擋線的部分浮在所述門擋線表面。
一種制作鋼木質隔熱防火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門扇的制作
1)用阻燃木材組成門扇四周骨架和門扇內骨架,所述門扇內骨架將所述門扇四周骨架分成多個區域,在所述區域內內填壓膨脹珍珠巖,形成門芯;
2)在門芯的表面固定第一鎂硅防火板;
3)在鎂硅防火板的表面固定一層阻燃膠合板形成門扇;
S2.門框的制作
1)下料,用沖床在冷軋鍍鋅鋼板上沖裁出四塊長條形坯料;
2)沖壓成型,利用沖壓機將四塊坯料沖壓成四條槽狀邊框;
3)在四條槽狀邊框的內側槽底上分別焊接或鉚接第二鎂硅防火板;
4)利用焊接或鉚接工藝將四條邊框組裝成整體;
S3.門扇與門框組裝
1)門扇與門框通過4個防火鉸鏈固定;
2)在門扇與門框的接觸位置安裝門縫密封件;
3)在門扇與門框的相應位置安裝閉門器;
4)安裝防火鎖。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在門扇的內部設置膨脹珍珠巖防火板,提高防火效果,設置鎂硅防火板進一步提高防火效果的同時,提高門扇的強度以及耐沖擊能力。由于在膨脹珍珠巖防火板的四周使用了一圈阻燃木材,可以減小膨脹珍珠巖防火板的使用量,即減輕了門扇的自重,使門扇在達到有效隔熱防火的同時具有較輕的自重;本發明通過合理設計門扇與門框的尺寸,使門扇與門框結構簡單、輕盈,日常開閉省力;當發生火情時,本發明提高的門扇及門框的厚度和強度,可抗火燒1.5小時不變形,隔熱防火功能達到甲級標準;
2.3個防火鉸鏈的合理設置,可以有效的控制門扇沉降;
3.采用本發明提供的門縫密封件,結構簡單,與門扇結合緊密,尤其是在擋板上固定膨脹密封件,與門框貼合緊密,防煙防火效果好;
4.門框采用冷軋鍍鋅鋼板沖壓制成,并在受火面的內側槽底固定了5mm的鎂硅防火板,使得門框的防火隔熱能力提高;
5.L形防火膨脹密封件,一部分嵌在門框內,另一部分浮在門擋線表面,使得門扇關閉使,門扇與L形防火膨脹密封件的接觸面積更大,接觸更密實,防煙防火效果更好;且可降低門扇關閉時與門框之間產生的噪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鋼木質隔熱防火門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B-B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C-C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中D-D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一種鋼木質隔熱防火門中門縫密封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一種鋼木質隔熱防火門中L形防火膨脹密封件與門框的固定關系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本發明的結構特征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用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附圖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下:
如圖1、圖2所示,一種鋼木質隔熱防火門,包括門框1和門扇2;門框1通過防火鉸鏈3與門扇2鉸接;門扇2包括門扇四周骨架21、門扇內骨架22;門扇四周骨架21被門 扇內骨架22分隔成多個區域。在多個區域內填充膨脹珍珠巖防火板23,形成門芯。在門芯的表面固定有第一鎂硅防火板24,在第一鎂硅防火板24的表面固定有阻燃膠合板25;門框1具有門擋線,門扇2在關閉狀態下被門擋線限位;門框1與門扇2之間設置有L形防火膨脹密封件29;門框1在受火面的內側固定有第二鎂硅防火板11;門扇2與門框1之間還設置有門縫密封件5。
門扇2與門框1之間還固定有閉門器4,以保證門扇2被開啟后能夠及時密閉,本發明提供的閉門器4具有耐高溫的性能。
如圖2、圖3所示,本發明提供的門扇具有骨架,即門扇四周骨架21、門扇內骨架22,二者均由阻燃木材制成,一般為經過阻燃處理后的松木。門扇四周骨架21由截面為長50mm、寬40mm的阻燃木桿組成的長方形框架;門扇內骨架22為三根截面均為長55mm、寬40mm的阻燃橫桿;三根阻燃橫桿將門扇四周骨架21分成四個區域。本發明提供的防火鉸鏈3為4個。其中第一個鉸鏈的中心位置距門扇2頂部的距離為180mm;第二個鉸鏈的中心位置距門扇2頂部的距離為560mm;第三個鉸鏈的中心位置距門扇2頂部的距離為1210mm;第四個防火鉸鏈的中心位置距所述門扇頂部的距離為2000mm。4個防火鉸鏈3以此距離排列,在長時間受熱后,能夠確保門扇2不下沉,以免門縫漏煙漏火。
如圖4所示,本發明提供的門扇2高2214mm、厚度為55mm、寬914mm。其中膨脹珍珠巖防火板23的填充密度為400kg/m3±10%;第一鎂硅防火板24的厚度為5mm;阻燃膠合板25的厚度為2.5mm。本發明提供的門框1的外圈高度為2300mm、外圈寬度為1000mm;門框1的橫截面自內圈至外圈最寬邊的寬度為60mm;與60mm寬的邊相鄰的且與墻體接觸的一邊的邊長為120mm。門框1采用沖床在1.2mm的冷軋鍍鋅鋼板上沖裁出四塊長條形坯料,再利用沖壓機將四塊坯料沖壓成四條槽狀邊框,然后在四條槽狀邊框的內側槽底上分別焊接或鉚接第二鎂硅防火板11,再利用焊接或鉚接工藝將四條邊框組裝成整體。如此設計的門扇2和門框1,經過反復實驗,火燒1.5小時不變形,隔熱防火功能達到甲級標準。
如圖5所示,本發明提供的鎖6為防火鎖,進一步提高了本發明提供的防火門的防火功能。
如圖6所示,本發明提供的門縫密封件5包括蓋縫板51;蓋縫板51為由0.8mm冷軋鍍鋅鋼板一體成型的套在門扇2與門框1接觸面上的槽狀邊框;在槽狀邊框處于門扇2打開方向的一側朝向門框1延伸出一條擋板511;擋板511與槽狀邊框一體成型;在擋板511與 門框1接觸的一面固定有第一防火膨脹密封件52。第一防火膨脹密封件52與門框1的接觸面與門扇2處于打開方向的側面處于同一平面內,便于門扇2與門框1嚴密配合,防火防煙效果更好。
如圖7所示,本發明提供的L形防火膨脹密封件29與門扇2側面接觸的部分嵌入式固定在門框1內,L形防火膨脹密封件29處于門擋線的部分浮在門擋線表面。如此設計,相較于傳統的長條形且嵌在門框1內的密封件,本發明提供的L形防火膨脹密封件29可以確保門扇2關閉時,門扇2與L形防火膨脹密封件29的接觸面積大,防火防煙效果好。
一種鋼木質隔熱防火門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門扇的制作
1)用阻燃木材組成門扇四周骨架和門扇內骨架,所述門扇內骨架將所述門扇四周骨架分成多個區域;在所述區域內內填壓膨脹珍珠巖,形成門芯;
2)在門芯的表面固定第一鎂硅防火板24;
3)在第一鎂硅防火板24的表面固定一層阻燃膠合板25形成門扇2;
S2.門框的制作
1)下料,用沖床在冷軋鍍鋅鋼板上沖裁出四塊長條形坯料;
2)沖壓成型,利用沖壓機將四塊坯料沖壓成四條槽狀邊框;
3)在四條槽狀邊框的內側槽底上分別焊接或鉚接一塊鎂硅防火板,即本發明所說的第二鎂硅防火板11;
4)利用焊接或鉚接工藝將四條邊框組裝成整體;
S3.門扇與門框組裝
1)門扇2與門框1通過4個防火鉸鏈3固定;
2)在門扇2與門框1的接觸位置安裝門縫密封件5;
3)在門扇2與門框1的相應位置安裝閉門器;
4)安裝防火鎖6。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內。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 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