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飯鍋。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技術,一種電飯鍋,包括鍋體、鍋蓋和排氣閥,鍋體包括外殼、中層、內膽和電發熱盤,鍋蓋包括外蓋和內鋼蓋,鍋蓋上設置有排氣閥安裝孔;排氣閥與排氣閥安裝孔可拆卸配合。存在問題是:在加熱開始到結束,鍋內一直與大氣連通,鍋內無壓力,而且外界空氣進入造成食物氧化,能耗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微壓保溫防氧化的電飯鍋,它具有節能,防食物氧化的特點。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微壓保溫防氧化的電飯鍋,包括鍋體、鍋蓋和排氣閥,鍋體包括外殼、中層、內膽和電發熱盤,鍋蓋包括外蓋和內鋼蓋,鍋蓋上設置有排氣閥安裝孔;排氣閥與排氣閥安裝孔可拆卸配合;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排氣閥包括閥蓋、閥座、閥體、回流膠片和浮子蓋;
所述閥蓋包括蓋體、設置在閥體中心的導向孔、環繞導向孔的排氣孔、位于下表面上的下開口的蒸汽腔和位于蒸汽腔內的緩流穩流板,緩流穩流板位于排氣孔外側且與蓋體連接;
所述閥座的上端有接口和位于接口徑向外側的密封圈槽,底板上有貫通孔;
閥體中空具有上開口,閥體的底板中心有連接孔和環繞連接孔的回流孔,閥體內設置有蒸汽導管、閥體的下端有徑向蒸汽孔與蒸汽導管相通;
回流膠片上有連接桿;連接桿由連接孔下端插入并與連接孔內可拆卸連接,回流膠片覆蓋回流孔;
所述浮子蓋包括蓋板、導向桿、位于導向桿下端的止位盤,
閥體的上端與閥座的下端連接,蒸汽導管伸入閥座內,閥座的接口插入閥蓋的蒸汽腔內,蒸汽腔的下端壓緊密封圈槽內的密封圈達液氣密封;蒸汽導管的上端位于緩流穩流板外側的蒸汽腔內;導向桿與導向孔滑動配合,止位盤與蓋體配合止位,蓋板與蓋體的上表面貼合并覆蓋排氣孔;閥體插入鍋蓋上的排氣閥安裝孔內,下端伸出排氣安裝孔。
所述的一種微壓保溫防氧化的電飯鍋,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閥體和閥座一體成型制成。
所述的一種微壓保溫防氧化的電飯鍋,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閥座的接口上有直角卡槽,直角卡槽包括軸向導向槽和周向卡槽,周向卡槽的一端與軸向導向槽的下端連通;
所述閥蓋的蒸汽腔的內壁上有卡舌;
卡舌與直角卡槽嵌合;
所述的一種微壓保溫防氧化的電飯鍋,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閥座的直徑大于閥體的直徑。
所述的一種微壓保溫防氧化的電飯鍋,其特殊之處在于:還包括裝飾圈,裝飾圈的內環壁上有上開口的插接槽;
所述閥蓋的蓋體周向上有環形扣邊;環形扣邊內的蓋體上有扣鉤;
環形扣邊與插接槽插接,扣鉤與插接槽的軸向下端扣合。
所述的一種微壓保溫防氧化的電飯鍋,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排氣閥安裝孔位于外蓋上部位由下而上設置有第一梯級、第二梯級和位于第二梯級上部的沉孔;
所述閥座的上端設置有外折邊,所述接口和密封圈槽設置在外折邊上;
閥座的下端與第一梯級配合,外折邊與第二梯級配合,閥蓋和裝飾圈與沉孔嵌合。
本發明一種微壓保溫防氧化的電飯鍋,由于采用這樣的結構,將鍋蓋與鍋體扣合后,未開啟時,浮子蓋與閥蓋貼合并將排氣孔覆蓋;開啟后,鍋內產生蒸汽具有壓力,當蒸汽壓力足以克服浮子蓋的重量時,浮子蓋升起,排氣孔排汽泄壓;進入保溫階段時,鍋內壓力降低后,浮子蓋復位;防止外界空氣進入鍋內,防食物氧化;且節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發明的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排氣閥的剖視圖。
圖5是本發明排氣閥的立體剖視圖。
圖6是本發明排氣閥的立體分解圖之一。
圖7是本發明排氣閥的立體分解圖之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微壓保溫防氧化的電飯鍋,包括鍋體1、鍋蓋2和排氣閥3,鍋體1包括外殼1A、中層1B、內膽1C和電發熱盤(圖中未示出),鍋蓋2包括外蓋2A和內鋼蓋2B,鍋蓋2上設置有排氣閥安裝孔21;排氣閥3與排氣閥安裝孔21可拆卸配合。
所述排氣閥3包括閥蓋4、閥座5、閥體6、回流膠片7和浮子蓋8;
所述閥蓋4包括蓋體41、設置在閥體中心的導向孔42、環繞導向孔的排氣孔43、位于下表面上的下開口的蒸汽腔44和位于蒸汽腔內的緩流穩流板45,緩流穩流板位于排氣孔43外側且與蓋體41連接;
所述閥座5的上端有接口51和位于接口徑向外側的密封圈槽52,底板上有貫通孔53;
閥體6中空具有上開口,閥體6的底板中心有連接孔61和環繞連接孔的回流孔62,閥體內設置有蒸汽導管63、閥體的下端有徑向蒸汽孔64與蒸汽導管63相通;
回流膠片7上有連接桿;連接桿由連接孔61下端插入并與連接孔61內可拆卸連接,回流膠片6覆蓋回流孔62;
所述浮子蓋8包括蓋板81、導向桿82、位于導向桿下端的止位盤,
閥體6的上端與閥座5的下端連接,蒸汽導管63伸入閥座6內,閥座5的接口51插入閥蓋4的蒸汽腔44內,蒸汽腔44的下端壓緊密封圈槽62內的密封圈達液氣密封;蒸汽導管63的上端位于緩流穩流板45外側的蒸汽腔44內;導向桿82與導向孔42滑動配合,止位盤與蓋體41配合止位,蓋板81與蓋體41的上表面貼合并覆蓋排氣孔43;閥體6插入鍋蓋2上的排氣閥安裝孔21內,下端伸出排氣安裝孔21。閥體6的上開口和閥座5的貫通孔53連通。
所述閥體6和閥座5一體成型制成。
所述閥座5的接口51上有直角卡槽54,直角卡槽54包括軸向導向槽541和周向卡槽542,周向卡槽的一端與軸向導向槽的下端連通;
所述閥蓋4的蒸汽腔44的內壁上有卡舌441;
卡舌441與直角卡槽54嵌合;
所述閥座5的直徑大于閥體6的直徑。
還包括裝飾圈9,裝飾圈9的內環壁上有上開口的插接槽91;
所述閥蓋4的蓋體41周向上有環形扣邊46;環形扣邊46內的蓋體上有扣鉤47;
環形扣邊46與插接槽91插接,扣鉤47與插接槽91的軸向下端扣合。
所述排氣閥安裝孔21位于外蓋2A上部位由下而上設置有第一梯級211、第二梯級212和位于第二梯級上部的沉孔213;
所述閥座5的上端設置有外折邊55,所述接口51和密封圈槽52設置在外折邊上;
閥座5的下端與第一梯級211配合,外折邊55與第二梯級212配合,閥蓋4和裝飾圈9與沉孔213嵌合。
本發明使用時,(一)在內膽內放入水和食材,將鍋蓋2和鍋體1扣合,浮子蓋8的蓋板81與閥蓋4的蓋體41貼合并覆蓋排氣孔42;
(二)操作控制開關,電發熱體發熱,鍋內的溫度逐漸上升,鍋內的蒸汽壓力大于浮子蓋8本身重量時,浮子蓋8升起,排氣孔42排氣;持續加熱,持續排氣,蒸煮階段;當達到設定溫度時,進入保溫階段;
(三)保溫階段,鍋內壓力降低,浮子蓋8復位。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優先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