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伸縮裝置。
背景技術:
在石油機械設備中,鋼絲繩提升系統使用頻率很高,但在環境比較惡劣情況下,尤其是海洋石油機械設備中,或者需要吊點準確定位的情況下,僅僅使用鋼絲繩完全不能滿足使用要求,這時就需要準確的導向裝置,伸縮臂以其結構簡單,操作控制方便,維修成本低等特點被廣泛應用。對于鋼絲繩行程比較長的結構,一節伸縮臂往往難以滿足要求,需要多級伸縮臂。
目前,鋼絲繩組合伸縮臂的結構,主要有液缸驅動和絞車驅動兩種類型,對于接近于水平的伸縮臂結構,液缸驅動較多,對于豎直的伸縮臂結構,絞車驅動較多;液缸伸縮結構可以通過每節伸縮臂內設置液缸保證多級伸縮臂的伸縮,但是需要布置相關的液壓管線及裝置,結構復雜,對于空間要求較高,加之長行程液缸成本較高,不適合長行程的伸縮臂;絞車驅動鋼絲繩不受伸縮臂行程長度限制,結構簡單,但難以控制多級伸縮臂伸出和縮回的順序,故通常多用于豎直的伸縮臂,通過重力作用和機械限位來實現多級伸縮臂伸出和縮回。
鋼絲繩伸出和縮回的伸縮臂之間大多采用滑塊支撐,摩擦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較高,臂之間的摩擦力較大;在垂直于臂中心線方向上,如果有較大的外力,臂與臂之間滑動困難;對于豎直伸縮臂結構,臂之間的伸縮順序依賴臂的自重,在有較大橫向力的作用下,臂與臂之間的摩擦會增大,當橫向力足夠大,導致重力不足以克服臂與臂之間摩擦力時,臂與臂之間的伸縮就無法完成;如果橫向力是周期性的,或者變化的,如風浪、船的搖擺帶來的橫向力,則臂與臂之間的摩擦力就不穩定,可能會出現上級臂不受控下降,沖砸下級臂的現象。
為保證順利伸縮,需要控制橫向力,保證伸縮臂各級臂的垂直度,提升伸縮臂的鋼絲繩布置完全對稱,伸縮臂提升過程中不存在偏心,避免不必要的橫向力,伸縮臂的表面要足夠光滑,并保證伸縮臂的形狀公差。
限制伸縮臂橫向力就限制了該種結構使用范圍,在惡劣環境下,需要停止作業。
鋼絲繩提升結構要求對稱布置,伸縮臂結構對稱布置,增加了設計難度,對于結構和空間受限的情況,尤其不適用。
保證伸縮臂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增加了制造難度,尤其對于長行程的伸縮臂結構,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方便的伸縮裝置。
一種伸縮裝置,包括
第一臂;
第二臂;
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至少一個第一滾動裝置;
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滾動裝置與所述第一臂連接;
所述第二臂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一滾動裝置連接。
所述的伸縮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
第三臂;
第二滾動裝置;
所述第二滾動裝置與所述第二臂連接;
所述第二滾動裝置與所述第三臂連接;
第三滾動裝置;
所述第三滾動裝置與所述第三臂連接。
所述第一滾動裝置包括
4個滾動機構。
所述第二滾動裝置包括
6個滾動機構。
所述第三滾動裝置包括
4個滾動機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滾動結構,可以有效減少各級伸縮臂之間的摩擦,避免伸縮臂卡阻,避免事故,達到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A-A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B-B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C-C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滾動機構101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滾動機構102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滾動機構31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滾動機構81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滾動機構81正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
如圖1-9所示一種伸縮裝置,包括第一臂13,第二臂1,兩個第一滾動裝置10,兩個第一滾動裝置10與第一臂13相隔一段距離固定連接,第二臂1與兩個第一滾動裝置10連接。
一種伸縮裝置,還包括第三臂,第二滾動裝置8,第三滾動裝置3,第二臂1與第二滾動裝置8固定連接,第三滾動裝置3與第三臂固定連接,第三臂與第二滾動裝置8連接。
第一滾動裝置10包括2個滾動機構101和2個滾動機構102,第二滾動裝置8包括6個滾動機構81,第三滾動裝置3包括4個滾動機構31。
滾動機構81包括軸817,安裝于軸817上的滑動軸承818,安裝于滑動軸承818上的滾子811,分別安裝于滾子811兩端的端板812,安裝于端板812的一端的卡板813,用螺栓或螺釘814鎖緊卡板813;將滾動機構81安裝在基座816上,用螺栓815或螺釘815或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二臂1上。
滾動機構31包括軸317,安裝于軸317上的滑動軸承318,安裝于滑動軸承318上的滾子311,分別安裝于滾子311兩端的端板312,安裝于端板312的一端的卡板313,用螺栓或螺釘314鎖緊卡板313;將滾動機構31安裝在基座316上,用螺栓315或螺釘315或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三臂2上。
滾動機構101包括軸1017,安裝于軸1017上的滑動軸承1018,安裝于滑動軸承1018上的滾子1011,分別安裝于滾子1011兩端的端板1012,安裝于端板1012一端的卡板1013,用螺栓或螺釘1014鎖緊卡板1013;將滾動機構101安裝在基座1016上,用螺栓1015或螺釘1015或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臂13上。
滾動機構102包括軸1027,安裝于軸1027上的滑動軸承1028,安裝于滑動軸承1028上的滾子1021,分別安裝于滾子1021兩端的端板1022,安裝于端板1022一端的卡板1023,安裝于滾子1021之間的隔板1030,安裝于隔板1030之間的頂板1029,用螺栓或螺釘1024鎖緊卡板1023;將滾動機構102安裝在基座1026上,用螺栓1025或螺釘1025或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臂13上。
一種伸縮裝置,還包括第三限位裝置7,第三限位裝置7與第三臂2固定連接,用來限制第三臂2的行程,防止第三臂2脫出。
一種伸縮裝置,還包括第二限位裝置9,第二限位裝置9與第二臂1固定連接,用來限制第二臂1的行程,防止第二臂1上行脫出。
一種伸縮裝置,還包括第一限位裝置14,第一限位裝置14與第一臂13固定連接,用來限制第二臂1的行程,防止第二臂1下行脫出。
第一臂13固定在支座5上。
從絞車4延伸的鋼絲繩11繞過與第三臂2連接的滑輪6,連接到死繩固定裝置12上。
在伸縮臂下放過程中,絞車4轉動下放鋼絲繩11,在重力作用下,第二臂1和第三臂3一起下降,第二臂1到達第一限位裝置14位置,第二臂1的重量由第一限位裝置14承受,作用在支座5上,第三臂3繼續下降到指定位置;在伸縮臂上升過程中,絞車4反方向轉動收卷鋼絲繩11,第三臂3在鋼絲繩11的帶動下上升,第三限位裝置7接觸到第二臂1后,帶動第二臂1向上運行,運行至第二限位裝置9與第一臂13接觸后,停止上升。在整個伸縮臂上升和下降過程中,行程上極限點和下極限點可以通過絞車設置。
在伸縮臂運行過程中,第二臂1、第三臂3偏離中心線,則因為第一滾動裝置10與第二臂1外表面接觸,第二滾動裝置8與第三臂3外表面接觸,第三滾動裝置3與第二臂1內表面接觸,由于滾動摩擦小于重力,避免了卡阻。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滾動結構,可以有效減少各級伸縮臂之間的摩擦,避免伸縮臂卡阻,避免了事故,達到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