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能夠將背面為平板狀的物體懸掛于墻壁上的掛件。
背景技術:
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需要將一些像框、畫框、獎牌等背面為平板狀的物體懸掛于墻壁上。這些懸掛物的掛孔一般位于背面,為了固定這些物體,通常的做法是根據懸掛物掛孔的尺寸在墻壁上釘入釘子,或者在墻壁上鉆孔,將楔子嵌入孔內,再將螺釘擰入到楔子上,然后把懸掛物掛到釘子或螺釘上。而大部分的背面為平板狀的物體一般都是設有兩個左右對稱的掛孔,因此就需要在墻壁上安裝兩個釘子或螺釘。雖然對于釘子或螺釘的安裝位置可以進行比較精確的測量和定位,但是在實際的敲打或鉆孔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偏差,這樣就會造成左右兩邊的釘子或螺釘不能完全在同一水平線上,將物體懸掛上去之后,肯定就會出現傾斜,從而嚴重影響懸掛效果,調校起來也必然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將背面為平板狀的物體懸掛于墻壁上的掛件,該掛件通過螺釘固定在墻壁上,且能夠進行上下位置調節。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能夠將背面為平板狀的物體懸掛于墻壁上的掛件,該掛件包括本體,所述本體上設有用于安裝緊定螺釘的空心部,并設有用于懸掛物體的凸起部;所述空心部為縱向的長條形結構。
本發明的使用方法是:先根據懸掛物掛孔的尺寸在墻壁同一水平線上鉆兩個孔,在孔內分別嵌入楔子,再將螺釘穿過掛件的空心部并擰入到楔子上,使掛件本體與楔子端面相貼合,然后將懸掛物的掛孔對準掛件的凸起部進行懸掛。如果兩個掛件的凸起部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可以將其中一個掛件上的螺釘擰松,再將掛件根據需要稍微上移或下移,然后將螺釘重新擰緊,從而就能快速地將兩個掛件的凸起部調節到同一水平線上。
優選地,所述本體和所述凸起部為一體成型結構。
優選地,所述凸起部的末端向上傾斜。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空心部為開口設于本體下端的U型槽。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U型槽的開口設于本體下端的中間,所述凸起部設于本體的下端緣,位于U型槽開口的左邊或右邊。所述掛件整體的正向視圖呈字母“n”形,側向視圖呈字母“L”形。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空心部為設于本體上的通孔;所述凸起部設于通孔的下邊緣,也可以將凸起部設于本體的下端緣。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掛件采用金屬材料制作而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的掛件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的掛件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和圖2的左向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3中的掛件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左向示意圖。
附圖標記為:
1——本體 2——空心部 3——凸起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發明的限定。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機械連接或電連接,也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所述術語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1
如圖1、3所示,一種能夠將背面為平板狀的物體懸掛于墻壁上的掛件,該掛件由金屬材料制成,包括本體1,所述本體1上設有用于安裝緊定螺釘的空心部2,并設有用于懸掛物體的凸起部3,空心部2為開口設于本體1下端的U型槽,該U型槽為縱向的長條形結構,本體1和凸起部3為一體成型結構,凸起部3的末端向上傾斜。
如圖1所示, U型槽的開口設于本體1下端的中間,凸起部3設于本體1的下端緣,位于U型槽開口的左邊或右邊。
如圖1所示,掛件整體的正向視圖呈字母“n”形;如圖3所示,掛件整體的側向視圖呈字母“L”形。
該掛件的使用方法是:先根據懸掛物掛孔的尺寸在墻壁同一水平線上鉆兩個孔,在孔內分別嵌入楔子,再將螺釘穿過掛件的空心部2并擰入到楔子上,使掛件本體1與楔子端面相貼合,然后將懸掛物的掛孔對準掛件的凸起部3進行懸掛。如果兩個掛件的凸起部3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可以將其中一個掛件上的螺釘擰松,再將掛件根據需要稍微上移或下移,然后將螺釘重新擰緊,從而就能快速地將兩個掛件的凸起部3調節到同一水平線上。
實施例2
如圖2、3所示,一種能夠將背面為平板狀的物體懸掛于墻壁上的掛件,該掛件由金屬材料支制成,包括本體1,所述本體1上設有用于安裝緊定螺釘的空心部2,并設有用于懸掛物體的凸起部3,空心部2為設于本體1上的通孔,該通孔為縱向的長條形結構,本體1和凸起部3為一體成型結構,凸起部3設于本體的下端緣,凸起部3的末端向上傾斜。
該掛件的使用方法與實施例1的使用方法相同。
實施例3
如圖4、5所示,一種能夠將背面為平板狀的物體懸掛于墻壁上的掛件,該掛件由金屬材料支制成,包括本體1,所述本體1上設有用于安裝緊定螺釘的空心部2,并設有用于懸掛物體的凸起部3,空心部2為設于本體1上的通孔,該通孔為縱向的長條形結構,本體1和凸起部3為一體成型結構,凸起部3設于通孔的下邊緣,凸起部3的末端向上傾斜。
該掛件的使用方法與實施例1的使用方法相同。
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較佳的實現方案,除此之外,本發明還可以其它方式實現,在不脫離本技術方案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為了讓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更方便地理解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改進之處,本發明的一些附圖和描述已經被簡化,并且為了清楚起見,本申請文件還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該意識到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構成本發明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