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動家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能自動調節床板長度及靠背角度的單電機可調節型多功能床。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及人們對生活品質的不斷追求,越來越多的產品實現了自動化的發展,其中電動家具尤其受到大家的喜愛,電動家具可以提高人們乘坐的舒適性,人們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力氣就能獲得理想的坐姿;電動床是一種可以電動調節的家具,目前市面上的電動床大多采用多連桿機構進行角度的調節,多連桿機構結構復雜,且調節過程中穩定性不好,影響調節的舒適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結構合理的一種能自動調節床板長度及靠背角度的單電機可調節型多功能床。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單電機可調節型多功能床,包括固定機構、運動機構及背部面板,其特征在于固定機構包括固定框架,固定框架兩側對稱設置至少一對運動導軌,固定框架一端靠近端部設有第一橫桿,運動機構包括運動框架、對稱設置在運動框架兩側的至少一對滑動件、設置在運動框架中部的第二橫桿,運動導軌與滑動件匹配連接,運動框架表面設有運動面板,背部面板與運動面板通過鉸鏈鉸接,背部面板底部通過連桿與第一橫桿連接,第一橫桿與第二橫桿之間設有驅動器,在驅動器的作用下,滑動件在運動導軌上運動,帶動運動機構相對固定機構運動,同時在鉸鏈和連桿的作用下,背部面板相對運動機構和固定機構運動,實現背部面板作靠背或床板的功能。
所述的一種單電機可調節型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固定框架靠近第一橫桿的一端設置擋板,相對的另一端設有連接板,固定框架的兩個側板的靠近第一橫桿一端內側對稱設置兩個彈性連接件,背部面板作床板時,擱置在兩個彈性連接件上。
所述的一種單電機可調節型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運動導軌直接設置在側板上,或通過輔助連接件固定在側板上,或集成在側板上。
所述的一種單電機可調節型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運動框架包括框架主體,框架主體外端設有一個臺階型結構,臺階的高度與連接板高度匹配,運動機構相對固定機構運動時,運動框架底部的臺階型結構能相對連接板運動,臺階型結構的長度小于或等于運動導軌長度,運動機構相對固定機構向外滑動后,臺階角與連接板內側重疊,背部面板作靠背時,運動框架外端部與連接板上下重疊。
所述的一種單電機可調節型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滑動件為滾輪或滑塊,運動導軌的數量與滑動件一一對應,滑動件直接或通過輔助連接件間接對稱設置運動框架兩側面內壁上,且能相對自由轉動。
所述的一種單電機可調節型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第二橫桿直接或通過輔助連接件固定在運動框架的兩側面內壁上,第二橫桿設置在框架主體的中部。
所述的一種單電機可調節型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連桿兩端分別直接或通過輔助連接件與背部面板、第一橫桿連接,連桿能相對背部面板、第一橫桿轉動。
所述的一種單電機可調節型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驅動器兩端分別直接或通過輔助連接件與第一橫桿、第二橫桿中部連接。
所述的一種單電機可調節型多功能床,其特征在于運動導軌和滑動件均為兩對,運動導軌為直形導軌。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通過設置固定機構、運動機構及背部面板,運動機構能在固定機構上滑動,可以根據客戶需要,將背部面板和運動機構全部作為床板,從而能延長床板的長度,或者將背部面板作為靠背,且其角度可以通過驅動器調節,使用方便、靈活,該系統通過運動導軌與滑動件的配合來實現角度調節和床板長度調節功能,其結構穩定性強,在運動的調節過程中平穩性好,提高了調節過程中的舒適性,該系統通過驅動器進行調節,使得調節更加的方便快捷,且可以獲得理想的調節角度;
2)本發明的運動機構與背部面板通過鉸鏈連接,在調節過程中,便于運動機構及背部面板之間相對折疊動作,有效調節其角度;
3)本發明通過在固定框架的兩個側板的靠近第一橫桿一端內側對稱設置兩個彈性連接件,背部面板作床板時,擱置在兩個彈性連接件上,在提高其穩定性的同時,也增加了其舒適性;
4)本發明通過在運動框架的框架主體外端設有一個臺階型結構,便于固定機構與運動機構相對運動時,提高其運動穩定性及結構緊湊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第一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第二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固定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運動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中:A-固定機構,B-運動機構,C-背部面板,1-固定框架,101-擋板,102-連接板,103-側板,104-彈性連接件,2-運動導軌,3-第一橫桿,4-滑動件,5-第二橫桿,6-運動框架,601-運動面板,7-驅動器,8-連桿,9-鉸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5所示,本發明的一種單電機可調節型多功能床,包括固定機構A、運動機構B及背部面板C,其特征在于固定機構A包括固定框架1,固定框架1兩側對稱設置至少一對運動導軌2,固定框架1一端靠近端部設有第一橫桿3,運動機構B包括運動框架6、對稱設置在運動框架6兩側的至少一對滑動件4、設置在運動框架6中部的第二橫桿5,運動導軌2與滑動件4數量一一對應,且兩者匹配連接,滑動件4能在運動導軌2上滑動,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運動導軌2與滑動件4均為兩對,運動導軌2為直形導軌;運動框架6表面設有運動面板601,背部面板C與運動面板601通過鉸鏈9鉸接,為了結構固定性且降低成本,本發明的鉸鏈9一般采用2-3個,背部面板C底部通過連桿8與第一橫桿3連接,第一橫桿3與第二橫桿5之間設有驅動器7,在驅動器7的作用下,滑動件4在運動導軌2上運動,帶動運動機構B相對固定機構A運動,同時在鉸鏈9和連桿8的作用下,背部面板C相對運動機構B和固定機構A運動,實現背部面板C作靠背或床板的功能。
如圖4所示,本發明的固定框架1靠近第一橫桿3的一端設置擋板101,相對的另一端設有連接板102,固定框架1的兩個側板103的靠近第一橫桿3一端內側對稱設置兩個彈性連接件104,背部面板C作床板時,擱置在兩個彈性連接件104上,該彈性連接件104為Z型結構,一端固定在側板103上,另一端比側板103上端面高點,使背部面板C為床板有,床頭部分有點傾斜結構,在躺下的時候,人的重力將彈性連接件104下壓,背部面板C會與運動機構B、固定機構A表面保持相平,提高其舒適性。
如圖5所示,本發明的運動框架6包括框架主體,框架主體外端設有一個臺階型結構,臺階的高度與連接板102高度匹配,運動機構B相對固定機構A運動時,運動框架6底部的臺階型結構能相對連接板102運動,臺階型結構的長度小于或等于運動導軌2長度,運動機構B相對固定機構A向外滑動后,臺階角與連接板102內側重疊,背部面板C作靠背時,運動框架6外端部與連接板102上下重疊。
本發明所述的滑動件4可以為滾輪,也可以為滑塊,運動導軌2的數量與滑動件4一一對應,滑動件4直接或通過輔助連接件間接對稱設置運動框架6兩側面內壁上,且能相對自由轉動。
如圖所示,本發明的各部件之間連接時,可以直接連接,也可以通過輔助連接件連接,如運動導軌2直接設置在側板103上,或通過輔助連接件固定在側板103上,輔助連接件或在側板103上開槽,再將運動導軌2集成在側板103上,本發明實施例中采用集成式,輔助連接件可以為金屬連接件,將其固定在側板103上;第二橫桿5直接或通過輔助連接件固定在運動框架6的兩側面內壁上,第二橫桿5設置在框架主體的中部;連桿8兩端分別直接或通過輔助連接件與背部面板C、第一橫桿3連接,本發明中,背部面板C、第一橫桿3的相應位置設有U形連接件,U形連接件兩片連接片上開有孔,連桿8兩端設有連接孔,插入U形連接件內,再由螺栓插入孔中將其固定連接,連桿8能相對背部面板C、第一橫桿3轉動;驅動器7兩端分別直接或通過輔助連接件與第一橫桿3、第二橫桿5中部連接,本發明通過金屬連接件連接;本發明所用的輔助連接件均為本領域常用的連接件,固在此不再贅述。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以背部面板C與固定機構A、運動機構B表面相平為初始位置,此時,連桿8略呈水平狀,驅動器7的伸縮桿等收縮狀態,固定機構A的運動框架外端的臺階式結構的臺階角與固定框架的連接板102內側接觸,運動機構B的滑動件4位于固定機構的運動導軌2的外端,床板呈加長狀態;當驅動器7工作時,驅動器7的伸縮桿逐漸伸長,帶動滑動件4在運動導軌2上向內運動,使運動機構B相對固定機構A向內移動,從而帶動連桿8分別繞其兩個端頭連接點轉動,此時背部面板C在連桿8的作用下開始運動,同時由于背部面板C與運動機構B的運動面板601鉸接連接,可以背部面板C能相對運動機構B做折疊運動,因此背部面板C逐漸豎起,當成靠背,其角度可以根據驅動器7的伸縮桿長度進行調節,從而完成調節自身位置及角度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