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竹木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竹床。
背景技術:
床是供人躺在上面睡覺的家具,人的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床上度過的。床包括有床架,床架包括有邊框和床腳,邊框內設有床板,邊框的一端設有靠板;人睡在床板或床板上面的床墊上,人在睡覺時排出的濕氣或汗液易被床板或床墊吸收,而床板透氣性差,因此現有的床存在著:床板和床墊容易產生霉菌,影響人體健康以及夏天人睡在床板上感覺悶熱難受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竹床,利用中空的竹桿將竹床內部構建成一中空的竹床內腔,在利用通風裝置向竹床內腔中通風,提高竹床內部的通風性能,解決床板和床墊容易產生霉菌的問題。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一種竹床,包括
床架和支撐所述床架的床腳柱;所述床架和所述床腳柱均由中空的竹桿構成,且構成所述床架和所述床腳柱的竹干相連通形成一竹床內腔;
通風裝置,其出風口與所述竹床內腔相連通。
利用中空的竹桿,使得床架和支撐床架的床腳柱組成內部連通的竹床,且竹床的具有一個連通的竹床內腔,然后利用通風裝置向竹床內腔中通風,加強竹床內腔中的空氣的流動性,放置竹床中產生霉菌。
優選的是,所述的竹床中,包括至少四個床腳柱;每個所述床腳柱豎直設置在所述床架的下部。
可以設置4個、6個、8個或12個竹腳柱,一支撐竹床,多個竹腳柱均勻設置在床架的下端面上。
優選的是,所述的竹床中,所述床架從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邊框和第二邊框;
所述第一邊框由四個中空的第一竹桿首尾連接構成的第一矩形結構;
所述第二邊框由四個中空的第二竹桿首尾連接構成的第二矩形結構;
多個所述床腳柱穿過所述第二邊框延伸至所述第一邊框。
從上至下第一邊框和第二邊框重疊固定在一起,然后床腳柱穿過設置在下方的第二邊框的第二竹桿,延伸至第一邊框的第一竹桿中,從而使得床腳柱與第一邊框和第二邊框一體化設置。
優選的是,所述的竹床中,每個所述床腳柱與所述第一邊框和所述第二邊框對應的位置上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將所述床腳柱與所述第一邊框和所述第二邊框連通。
床腳柱、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均采用中空的竹桿構成,利用床腳柱上對應位置上的通孔將床腳柱、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連通。
優選的是,所述的竹床中,所述床架從上至下依次還包括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和連接桿;
所述第一床板有多個中空的第三竹桿并列排列組成;所述第三竹桿與所述第一邊框連通;
所述第二床板有多個中空的第四竹桿并列排列組成;且所述第一床板和所述第二床板相對應的位置上設置連接孔;
連接桿,其為中空竹桿;所述連接桿連接所述第一床板和所述第二床板間的連接孔;所述連接桿的長度值從床頭至床尾方向依次增加。
利用中空的連接桿將疊放的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連通,且連接桿的長度值從床頭至床尾方向依次增加,這樣第二床板從床頭至床尾形成一坡體,經過長期的使用,中空竹桿構建的竹床內部會有很多灰塵,當想竹床空腔內通風時,第一床板中灰塵通過連接桿進入第二床板,然后利用第二床板的坡體結構,灰塵從第二床板的床頭移動之床尾,便于收集、清理竹床內部垃圾和灰塵。
優選的是,所述的竹床中,還包括蓋體結構;
所述蓋體結構蓋設在所述第四竹桿的床尾端。
蓋體蓋和時,竹床空腔為密閉空腔,當打開蓋體時,則清理聚集在第四竹桿的床尾端的拉結
優選的是,所述的竹床中,床頭端的所述第一竹桿上開設有多個第一進氣口。
優選的是,所述的竹床中,所述第二床板的下端面上與所述連接桿對應的位置上開設有第二進氣口。
優選的是,所述的竹床中,所述通風裝置包括第一出風口和第二出風口;
所述第一出風口和所述第二出風口分別與所述第一進氣口和所述第二進氣口連接。
床頭端的所述第一竹桿上開設有多個第一進氣口。
通風裝置從位于床頭的第一竹桿的蝶衣第一進氣口向竹床內通風,通風空氣從床頭吹至床尾;或者通風裝置從位于第二床板下端面上的第二進氣口通風,通風空氣從第二床板吹向第一床板,再流通整個竹床。
優選的是,所述的竹床中,所述第一床板的上端面上均勻開設有多個排氣孔。
從位于第二床板下端面上的第二進氣口進入的通風空氣,可以通過排氣孔排出至竹床外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所述的竹床中,由于邊框由內腔相互貫通的邊竹桿和橫竹桿相圍構成,床板由多根其內腔相通的并開有孔的竹桿并列構成,構成邊框和床板的竹桿內腔相互連通,并且吹風機的出風口與邊框內腔相連;需要時,可隨時打開吹風機,風即從床板的通孔吹出,不僅保持了空氣的流通,確保床墊內材不受潮;而且夏天睡在床上,徐徐涼風吹送可給人以舒適的感覺
2、所述的竹床中,其在具有相互連通的竹床空腔的同時,第二床板從床頭至床尾具有坡度結構,利用通過結構將竹床內部的灰塵收集至第二床板的床尾端,便于清潔。
3、所述的竹床中,充分利用了竹天然的結構,制作簡單、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竹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的竹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的竹床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所述的第一床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竹床,如圖1所示,該裝置至少包括:
床架1和支撐所述床架的床腳柱2;所述床架1和所述床腳柱2均由中空的竹桿構成,且構成所述床架1和所述床腳柱2的竹干相連通形成一竹床內腔;
通風裝置3,其出風口與所述竹床內腔相連通;
其中,至少四個床腳柱;每個所述床腳柱豎直設置在所述床架的下部。
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的竹床,如圖1和圖2所示,其包括:
床架1和支撐所述床架的床腳柱2;所述床架1和所述床腳柱2均由中空的竹桿構成,且構成所述床架1和所述床腳柱2的竹干相連通形成一竹床內腔;
通風裝置3,其出風口與所述竹床內腔相連通。
所述床架1從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邊框100和第二邊框110;
所述第一邊框100由四個中空的第一竹桿首尾連接構成的第一矩形結構;
所述第二邊框110由四個中空的第二竹桿首尾連接構成的第二矩形結構;
多個所述床腳柱2穿過所述第二邊框110延伸至所述第一邊框100;每個所述床腳柱2與所述第一邊框100和所述第二邊框110對應的位置上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將所述床腳柱2與所述第一邊框100和所述第二邊框110連通。
本發明其中一個實施例所述的竹床,如圖1至圖4所示,其包括:
床架1和支撐所述床架的床腳柱2;所述床架1和所述床腳柱2均由中空的竹桿構成,且構成所述床架1和所述床腳柱2的竹干相連通形成一竹床內腔;
通風裝置3,其出風口與所述竹床內腔相連通;
其中,至少四個床腳柱;每個所述床腳柱豎直設置在所述床架的下部;
且所述床架1從上至下依次還包括第一床板120、第二床板130和連接桿140;
所述第一床板120有多個中空的第三竹桿并列排列組成;所述第三竹桿與所述第一邊框100連通;
所述第二床板130有多個中空的第四竹桿并列排列組成;且所述第一床板120和所述第二床板130相對應的位置上設置連接孔;
連接桿140,其為中空竹桿;所述連接桿140連接所述第一床板120和所述第二床板130間的連接孔;所述連接桿140的長度值從床頭至床尾方向依次增加。
上述方案中,還包括蓋體結構;所述蓋體結構蓋設在所述第四竹桿的床尾端。
上述方案中,床頭端的所述第一竹桿上開設有多個第一進氣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床板130的下端面上與所述連接桿對應的位置上開設有第二進氣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風裝置3包括第一出風口和第二出風口;
所述第一出風口和所述第二出風口分別與所述第一進氣口和所述第二進氣口連接。
床頭端的所述第一竹桿上開設有多個第一進氣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床板120的上端面上均勻開設有多個排氣孔121。
盡管本發明的實施例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