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特殊用途的門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防盜門由于受熱或受力擠壓產生變形,房門無法開啟,特別在災害情況下的無法逃生。因此,需要一種內縮型式的四桿結構為主體的房門結構,從而使得房門在受壓時,兩個對邊可以同向收縮,避免了房門無法開啟的問題。同時考慮受熱的情況增加塑料連接件,使得房門保證在災害情況下的逃生功能。
授權公告為CN103899223B的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內縮式防盜門,包括門栓支撐桿、內凹型四連桿機構、套筒、內門框支撐伸縮桿、橫向連接條、縱向連接條,四個所述內門框支撐伸縮桿連接成一個可向內伸縮的內門框,內門框中連接至少一個內凹型四連桿機構,其中,內門框兩側的內門框支撐伸縮桿通過套筒和橫向連接條分別與內凹型四連桿機構的內縮短桿中間連接軸和閉合長桿后端連接軸連接,內門框上、下兩端的內門框支撐伸縮桿通過套筒和縱向連接條分別與閉合長桿與內縮短桿的連接銷軸連接;所述內門框支撐伸縮桿由長徑桿和短徑桿組成,長徑桿和短徑桿交接處設有固定橡膠圈,短徑桿上緊固有緊固鋼絲繩,且緊固鋼絲繩引伸至手動驅動自鎖收縮裝置。該方案利用連接于內門框四條邊上的內凹四連桿機構,在著火時,通過拉動短徑桿上的鋼絲繩,來使內門框的四條邊收縮,從而解決了著火時,房門無法開啟的問題。但是該結構需要手動操作,當著火后高溫度已經使內門框產生變形,門框已經被卡住,該方案無法使門框收縮,不能保證門在災害情況下的逃生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分離式框架門,以解決現有技術在著火后無法打開房門,造成在災害情況下不能通過門逃生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礎方案提供一種可分離式框架門,包括門框,還包括呈收緊狀態的卷簧、三氟化鈧制成的第二收縮件和若干拉線,門框由門軸和若干連接桿通過三氟化鈧制成的第一收縮件串聯組成,門軸的上部、門軸的下部和連接桿兩端分別設有安裝槽,第一收縮件兩端與安裝槽過渡配合;門軸上轉動連接有固定桿,卷簧的中心端固定在固定桿上,門軸上設有第一拉緊部,固定桿上設有第二拉緊部,第二收縮件兩端分別與第一拉緊部和第二拉緊部過渡配合,卷簧的自由端與門軸連接,若干拉線一端連接在連接桿上,若干拉線另一端連接在固定桿上。
本基礎方案的原理在于:著火后溫度升高時,三氟化鈧屬于負熱膨脹材料,在高溫時體積縮小,即第一收縮件和第二收縮件開始收縮。隨著第一收縮件的收縮,第一收縮件與安裝槽之間的過渡配合失效,若干連接件與門軸不再有串聯關系,即門框分散為沒有連接關系的門軸和若干連接件。因為,固定桿與卷簧的中心端連接,卷簧的自由端與門柱連接,固定桿與門軸之間的第二收縮件使固定桿不能旋轉,卷簧保持收緊狀態。隨著第二收縮件開始收縮,第二收縮件與第一拉緊部和第二拉緊部的過渡配合失效,即固定桿不再受門軸限制,呈可以旋轉的狀態。此時呈收緊狀態的卷簧開始散開,散開的同時帶著固定桿旋轉。固定桿旋轉時,將與其連接的拉線收緊,拉線收緊時帶著沒有連接關系的連接件聚攏到固定桿周圍。此時,門組成框的連接件聚合到一起,門框不復存在,沒有門框的限制,門很容易被打開,使人們逃生時可以不受門阻礙。
本基礎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著火時,門框自動分解成若干連接件,并且將連接件聚在一起,使門很容易被打開。解決了現有技術在著火后無法打開房門,解決了現有技術在著火后無法打開房門,造成在災害情況下不能通過門逃生的問題。并且門分解后的連接件聚到一起,不會亂飛傷到路人。
進一步,還包括門皮,門皮粘貼在門軸和若干連接件上,所述門皮上設有通氣孔,通氣孔上設有三氟化鈧制成的遮蓋膜。門皮在高溫時,會因為門內氣體的體積變大而膨脹,通氣孔的設置使門內外相通,防止了門皮因為門內氣體體積變大而膨脹。遮蓋膜的設置使門皮在加工通氣孔后也能保持美觀,并且在著火后,三氟化鈧制成的遮蓋膜會因高溫收縮露出通氣孔,保證了通氣孔在著火時也能發揮使門內外相通的作用。
進一步,所述門軸上設有隔熱套。因為門軸作為整個框架收攏的基礎,所以不能讓其變形,隔熱套的設置防止了門軸因為溫度的升高發生變形。
進一步,所述門軸上設有螺旋槽,螺旋槽位于隔熱套內,螺旋槽與隔熱套構成的間隙中設有冷卻液。因為門軸作為整個框架收縮的基礎,所以不能讓其變形,隔熱套與螺旋槽構成的間隙能存儲較多的冷卻液,且不容易漏出。
進一步,所述隔熱套為聚苯乙烯制成。聚苯乙烯具有高熱阻、低線性膨脹率的特性。
進一步,所述冷卻液為乙二醇型冷卻液。乙二醇型冷卻液具有沸點高、泡沫傾向低、粘溫性能好、防腐和防垢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可分離式框架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固定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連接件1、第一收縮件2、固定桿3、拉線4、冷卻液5、隔熱套6、卷簧7、門軸8、第二收縮件9。
實施例:本方案中的可分離式框架門,如圖1所示,包括門框、門皮、呈收緊狀態的卷簧7、三氟化鈧制成的第二收縮件9和7條拉線4,門框由門軸8和7個連接桿通過三氟化鈧制成的第一收縮件2串聯組成,門軸8的上部、門軸8的下部和連接桿兩端分別一體成型有安裝槽,第一收縮件2兩端與安裝槽過渡配合,第一收縮件2和第二收縮件9呈軸狀。如圖2所示,門軸8上一體成型有承載件,承載件上轉動連接有固定桿3,卷簧7的中心端固定在固定桿3上,承載件上加工有呈杯狀的第一拉緊部,固定桿3上加工有呈杯狀的第二拉緊部,第二收縮件9兩端分別與第一拉緊部和第二拉緊部過渡配合,卷簧7的自由端與門軸8連接,若干拉線4一端連接在連接桿上,若干拉線4另一端連接在固定桿3上。門皮貼在門軸8和7個連接桿上,門皮上加工有通氣孔,通氣孔上遮蔽有三氟化鈧制成的遮蓋膜。門軸8上加工有螺旋槽,門軸8上固定有聚苯乙烯制成的隔熱套6,螺旋槽位于隔熱套6內。螺旋槽與隔熱套6構成的間隙中裝有乙二醇型的冷卻液5。
著火后溫度升高時,三氟化鈧屬于負熱膨脹材料,在高溫時體積縮小,即遮蓋膜、第一收縮件2和第二收縮件9開始收縮。隨著遮蓋膜的收縮,氣孔露出,使門皮內外氣壓相等,門皮不會膨脹。隨著第一收縮件2的收縮,第一收縮件2與安裝槽之間的過渡配合失效,若干連接件1與門軸8不再有串聯關系,即門框分散為沒有連接關系的門軸8和若干連接件1。因為,固定桿3與卷簧7的中心端連接,卷簧7的自由端與門柱連接,固定桿3與承載件之間的第二收縮件9使固定桿3不能旋轉,卷簧7保持收緊狀態。隨著第二收縮件9開始收縮,第二收縮件9與第一拉緊部和第二拉緊部的過渡配合失效,即固定桿3不再受承載件限制,呈可以旋轉的狀態。此時呈收緊狀態的卷簧7開始散開,散開的同時帶著固定桿3旋轉。固定桿3旋轉時,將與其連接的拉線4收緊,并收納在固定桿3周壁,拉線4收緊時帶著沒有連接關系的連接件1聚攏到固定桿3周圍。此時,門組成框的連接件1聚合到一起,門框不復存在,沒有門框的限制,門很容易被打開,使人們逃生時可以不受門阻礙。因為門軸8作為整個框架收攏的基礎,所以不能讓其變形,隔熱套6和冷卻液5的設置使門軸8能保持不被高溫的影響而變形。本方案中的可分離式框架門在著火時,門框自動分解成若干連接件1,并且將連接件1聚在一起,使門很容易被打開,方便著火時人們從門逃生。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