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座椅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座板可滑動自適應坐姿的座椅。
背景技術:
國內外現有的可調節椅背角度的座椅都是直接調整椅背后傾角度,從而實現人體后仰姿態的調整,例如授權公告號為CN204561493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休閑座椅結構,包括:一基座,可著地,上方具支撐部;一椅座,設于基座上方位置;一椅背,下方與椅座后方樞接,并可調整后仰角度;一接合座,設于基座與椅座間,并具一下接合部、二樞桿組、一上接合部,并該下接合部與基座支撐部組合,并二側分別接合一對應座椅前、后方向之直向下接合板;又該二樞桿組分別與下接合部二側之下接合板樞接,并可對應接下接合板偏移動作,并該每一樞桿組分別具對應地面直立之二前、后側直立樞桿及一對應座椅前后方向之連動桿,并該二直立樞桿下方分別與一下接合板之前、后位置樞接,并連動桿后方與后側直立樞桿上方樞接;又上接合部具二對應座椅前、后方向之上接合板,并該二上接合板與椅座固接,且該二上接合板分別與樞桿組之二前側直立樞桿上方樞接;一腳墊單元,具二連桿組并可展開、收合,并該二連桿組后端與上接合板前方及連動桿樞接;一調整單元,主要具一驅動桿與腳墊單元后端樞接,并可控制驅動桿前移時令腳墊單元之二連桿組展開,并同時由連動桿帶動接合座之樞桿組偏移使上接合部對應下接合部前移動作。此種座椅調整的角度越大,占用空間就越大,且結構相對復雜度。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座板可滑動自適應坐姿的座椅。
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座板可滑動自適應坐姿的座椅,包含座椅本體1以及金屬桿3,座椅本體1包括底座和椅背,底座可在金屬桿3的推動下前后滑動,座椅本體1為一體成型結構,椅背背面中部設置有椅背一體化掛鉤2,底座下方固定有自潤滑塊6;所述金屬桿3的頂端設置有金屬梁型桿掛架5,所述金屬梁型桿掛架5與座椅本體1的椅背一體化掛鉤2連接,所述金屬桿3底端的桿部上側與自潤滑塊6可滑動地緊密連接,金屬桿3的底端的桿部下側設置有防脫塑料扣件4,防脫塑料扣4通過扣件螺絲孔7連接在底座上,用于防止金屬桿3底端與自潤滑塊6脫離;當椅背和底座受力時,自潤滑塊在金屬桿3上前后滑動,從而實現在小空間內后背傾斜的坐姿轉換。
進一步地,金屬桿3為U型結構,U型結構的底部為金屬梁型桿掛架5,所述金屬梁型桿掛架5與座椅本體1的椅背一體化掛鉤2連接。
進一步地,U型結構的左右桿部分別與底座下方的自潤滑塊6可滑動地緊密連接。
進一步地,U型結構的左右桿部分別穿過兩個防脫塑料扣4,以防止U型結構的左右桿部分別與底座下方的自潤滑塊6脫離。
本發明的座板可滑動自適應坐姿的座椅針對現有可調式座椅存在的問題,采用通過座板滑動使整體式座椅的局部變形方式,提供一種可在狹小有限空間范圍內實現后背傾斜的坐姿轉換,結構簡單、不易損環,占用空間小。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本發明的后視結構示意圖。
圖3-本發明的等軸側視圖。
圖4-本發明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無需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4所示,本發明的一種座板可滑動自適應坐姿的座椅,包含座椅本體1以及金屬桿3,座椅本體1包括底座和椅背,底座可在金屬桿3的推動下前后滑動,具體地,底座可在人體臀部前后移動的人體姿態轉換推動下,在金屬桿3上前后滑動。座椅本體1為一體成型結構,椅背背面中部設置有椅背一體化掛鉤2,底座下方固定有自潤滑塊6。所述金屬桿3的頂端設置有金屬梁型桿掛架5,所述金屬梁型桿掛架5與座椅本體1的椅背一體化掛鉤2連接,所述金屬桿3底端的桿部上側與自潤滑塊6可滑動地緊密連接,金屬桿3的底端的桿部下側設置有防脫塑料扣件4,防脫塑料扣4通過扣件螺絲孔7連接在底座上,用于防止金屬桿3底端與自潤滑塊6脫離。當椅背和底座受力時,自潤滑塊在金屬桿(3)上前后滑動,從而實現在小空間內后背傾斜的坐姿轉換。
進一步地,如圖1-4所示,金屬桿3為U型結構,U型結構的底部為金屬梁型桿掛架5,所述金屬梁型桿掛架5與座椅本體1的椅背一體化掛鉤2連接。進一步地,U型結構的左右桿部分別與底座下方的自潤滑塊6可滑動地緊密連接,優選地,U型結構的左右桿部分別穿過兩個防脫塑料扣4,以防止U型結構的左右桿部分別與底座下方的自潤滑塊6脫離。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是對本技術方案進行限制,本發明在應用上可以延伸為其他的修改、變化、應用和實施例,并且因此認為所有這樣的修改、變化、應用、實施例都在本發明的精神和教導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