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渉及生活起居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當窗簾收放到任一位置時,能鎖住窗簾體不會自動收縮的自鎖型拉繩窗簾結構。
背景技術:
簾,隔斷室內外視線之屏障,使得房間內的私密性增強。但有時為了増加室內陽光的照射、室內的通風透氣性,需要將放下的窗簾卷起或放下,如圖1所示的收放機構,當拉繩6將窗簾體逐步放下時,線軸盒2內的線軸21轉動,將拉動繞線齒輪軸3轉動,由于繞線齒輪軸3頂端的齒輪與彈簧齒輪軸4上的齒輪嚙合,使得彈簧齒輪軸4轉動,又由于彈簧5一端固定于彈簧齒輪軸4上,另一端固定于彈簧盒1上,彈簧5被逐步拉緊,當窗簾體放下到某一位置時,彈簧5的拉力大于窗簾體下垂的重力,彈簧5的拉力則會突然地將窗簾體拉回,使得窗簾體在放下的過程中產生不安全因素。為此,生產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設計了在窗簾體的下端增加配重塊的結構,即在窗簾體的下端的底桿上配重,使其與彈簧5的拉力產生相抵消的重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點,而提供一種自鎖型拉繩窗簾結構。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自鎖型拉繩窗簾結構,本實用新型由彈簧盒、線軸盒、繞線齒輪軸、彈簧齒輪軸、彈簧、單向器組成,繞線齒輪軸與彈簧齒輪軸可轉動地固定于彈簧盒內,繞線齒輪軸與彈簧齒輪軸的頂端齒輪互相嚙合,彈簧一端固定于彈簧齒輪軸上,另一端固定于彈簧盒上,線軸盒分別固定于彈簧盒1兩側,線軸盒內設有可繞軸轉動的線軸,在線軸盒的盒體一側,設有單向器,所述的單向器與線軸的一端嚙合。
所述的單向器為棘輪結構。
所述的繞線齒輪軸呈下大上小圓錐形。
本實用新型利用單向器的作用特征,有效地解決了彈簧的拉力大于窗簾體下垂的重力時,彈簧的拉力則會突然地將窗簾體拉回的不良工況,且使得在窗簾體的下端的底桿上的配重之物被徹底根除。
附圖說明:
附圖1為習用技術之結構示意圖;
附圖2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附圖2,自鎖型拉繩窗簾結構,本實用新型由彈簧盒1、線軸盒2、繞線齒輪軸3、彈簧齒輪軸4、彈簧5、單向器7組成,繞線齒輪軸3與彈簧齒輪軸4可轉動地固定于彈簧盒1內,繞線齒輪軸3與彈簧齒輪軸4的頂端齒輪互相嚙合,彈簧5一端固定于彈簧齒輪軸4上,另一端固定于彈簧盒1上,線軸盒2分別固定于彈簧盒1兩側,線軸盒2內設有可繞軸轉動的線軸21,在線軸盒2的盒體一側,設有單向器7,所述的單向器7與線軸21的一端嚙合。
所述的單向器7為棘輪結構。
所述的繞線齒輪軸3呈下大上小圓錐形。
當使用本實用新型時,若需放下窗簾體,彈簧5被逐步拉緊,當窗簾體放下到某一位置,彈簧5的拉力大于窗簾體下垂的重力時,彈簧齒輪軸4會在彈簧5的作用下產生反轉,使得與彈簧齒輪軸4嚙合的繞線齒輪軸3同步產生反轉,并使其上的拉繩6回拉,拉繩6使纏繞其上的線軸21反轉,且由于在線軸盒2的盒體一側,設有單向器7,所述的單向器7與線軸21的一端嚙合,線軸21無法反轉,從而使得彈簧5的拉力被終止于此,窗簾體被定位;若需升起窗簾體到某一位置,用手托起窗簾體下部的底桿,此時在線軸21上的拉繩6呈松弛狀,而通過彈簧5的拉力張緊在繞線齒輪軸3在的拉繩6將線軸21上的拉繩6拉回,彈簧5逐步回彈,直至回到原始狀態。
當繞線齒輪軸3呈下大上小圓錐形時,張緊在繞線齒輪軸3在的拉繩6在回拉的過程中更加順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