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燒水壺,尤其涉及一種節能燒水壺。
背景技術:
燒水壺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煮開水的器具。現有的燒水壺的壺底都是平底的,這種平底壺制作簡單。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壺底受熱面積較小,容易造成能源浪費,而且延長了燒水的時間。并且壺體表面沒有水位標記裝置,且壺嘴是固定的,因此在壺內水位低時不方便用戶倒水。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如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燒水壺,包括壺體、壺底、壺嘴及壺嘴調節裝置,其中,
所述壺底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個向所述壺體外凸起的凸起部;
所述凸起部包括40個等腰三角錐形凸起;還包括水位顯示裝置,用于顯示所述壺體中的水位;
所述壺嘴通過所述壺嘴調節裝置向上或向下活動;通過壺嘴調節裝置在水位高和低時可以相應地將所述壺嘴向上或向下活動。
其中,
所述水位顯示裝置為透明連通管,所述透明連通管的兩端分別通過所述壺體外側上部及下部的連通口引入到所述壺體外。
其中,
所述壺嘴的至少一部分為萬向管。
其中,
所述壺嘴的至少一部分為所述壺嘴和所述壺體之間的連接部分。
其中,
所述壺嘴調節裝置為手柄。
其中,
所述壺嘴為可伸縮的結構,通過所述壺嘴調節裝置相應地伸長或縮短。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燒水壺的結構示意圖;
圖2A、2B 、2C 所示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壺底仰視圖;
圖3所示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燒水壺的壺嘴結構示意圖。
在所有的上述附圖中,相同的標號表示具有相同、相似或相應的特征或功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1-3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燒水壺的結構。
圖1所示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燒水壺1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包括壺體11、壺嘴12、壺底13。其中,壺底13的外表面可以具有一個或多個向壺體11內部凸起的凸起部14。
如圖2所示,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壺底13的仰視圖。本實用新型的壺底13的凸起部14優選地采用三角錐體形結構,如圖2A所示。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知道,凸起部14還可以為立方體形(如圖2B)、圓柱形(如圖2C)、圓錐形等或者其他任意不規則形狀的立體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設計壺底使用三角錐體狀凸起部14的個數為40個等腰三角錐形,假設壺底直徑是26cm。設計三角錐位于壺底上的三角形底邊約為3.9cm,高約為7.5cm,則錐體的設計可以將壺底的受熱面積增大為原有壺底的4倍。
燒水壺1進一步包括水位標記裝置15。具體地,水位標記裝置15可以是兩端開口的透明連通管,其通過壺體12外側下方的連通口(圖中未示出)從壺體12內引出然后從壺體外側上方的連通口(圖中未示出)引入壺體12內。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知,該透明管的兩端與壺體外側的上下兩個連通口連接部分之間進行了密封,以保證壺體12中的水不會從壺中滲出。
優選地,該透明連通管的外側可以標記有水位刻度線,例如1L、2L,用 于標記水位。該透明連通管應當采用耐高溫材料,不易變形,堅實耐用,例如PC或者PE材質等。
圖3所示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燒水壺1的壺嘴結構示意圖。其中,與圖1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不再一一贅述。
如圖3所示,燒水壺2中的壺嘴12可以設計為可以向上或向下活動的結構。具體地,壺嘴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采用萬向管材料121,如圖3所示。優選地,所述的壺嘴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設置在壺嘴下部與壺體的連接部。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知,也可以設置在壺嘴的任意部分。這樣,用戶可以通過例如,壺嘴調節裝置16,例如手柄,來調節壺嘴的位置高度,從而方便用戶可以根據水位標記裝置15所顯示的水位高度以方便倒水。例如,在燒水壺1中的水位低的情況下,可以向下調節壺嘴12,以使水能從燒水壺1中迅速流出。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知道,還可以采用可伸縮結構的壺嘴12,通過壺嘴調解裝置16在水位高時可以相應地將其伸長,水位低時可以相應地將其縮短,以方便倒水。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節能燒水壺的壺底設計成具有多個凸起部,大大增加受熱面積提高壺底吸收熱能能力,提高效率縮短時間,節省燃料。且具有水位高度標記,這一裝置方便用戶可以隨時看到壺內水位;壺嘴可動的結構,可以根據水位高度調節壺嘴位置高度,以方便倒水。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