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可實現完全對折的懶人沙發。
背景技術:
懶人沙發是一種基于舒服和安逸而設計的軟體家居用品,其基本結構包括沙發本體和包覆沙發本體的沙發套,同時在沙發本體中內充有諸如寶麗珠顆粒等柔性材料,而沙發套則相當于是一個大袋子,將沙發本體包覆在其中,從而可提供多樣化的外觀和體驗,以便適用于不同的群體。
在沙發本體中,坐墊部和靠背部通常呈L型連接,從而提供一個適合人體臥躺的場所,但是這也將會占用一定空間,特別不便于折疊收納以及物流運輸。雖然申請號為2013305894的中國外觀設計專利,公開了一種懶人沙發的外觀,從其提供的使用狀態參考圖可以推測出,能夠通過對坐墊部和靠背部的對折來實現實現空間壓縮,但是由于該專利是外觀設計,其不可能公布其內部的具體結構。此外,還可以看出其對折的幅度也較為有限(只能夠在90~180度之間實現多檔次的折疊),無法進一步壓縮長度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目前懶人沙發的空間占用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實現完全對折的懶人沙發,通過在其內部配置的齒輪角度鉸鏈,可在0~180度之間自由地調節坐墊與靠背之間的角度,不但能夠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還能夠對坐墊和靠墊進行完全對折,進而可以進一步壓縮長度空間,方便折疊收納以及物流運輸。此外,所述懶人沙發還具有結構簡單、調節方便、穩定性高和舒適安逸的優點,用戶體驗高,便于實際推廣和使用。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可實現完全對折的懶人沙發,包括沙發套和被所述沙發套包覆的沙發折疊架,其中,所述沙發折疊架由坐墊架、靠背架和齒輪角度鉸鏈構成;所述坐墊架的其中一側端部與所述靠背架的底端部通過所述齒輪角度鉸鏈鉸接在一起,所述齒輪角度鉸鏈的可調角度介于0~180度之間。
具體的,所述齒輪角度鉸鏈由坐墊架連接件、靠背架連接件、扳扣片、輪齒止擋件和扭簧構成;所述坐墊架連接件包括第一鉸接部和連接在所述第一鉸接部第一側的第一連接桿,所述靠背架連接件包括第二鉸接部和連接在所述第二鉸接部第二側的第二連接桿,其中,所述第一側與所述第二側相互背離;所述第一鉸接部和所述第二鉸接部均呈雙片狀結構,所述第二鉸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鉸接部的雙片狀結構之間,所述第二鉸接部具有角度大于180度的第一弧形緣部,所述第一弧形緣部設有若干個與所述輪齒止擋件相嚙合的輪齒;所述扳扣片位于所 述第二鉸接部的雙片狀結構之間,且所述扳扣片與所述第一鉸接部和所述第二鉸接部在第一位置處同軸鉸接,所述扳扣片具有角度大于180度的第二弧形緣部和角度小于180度的第三弧形緣部,所述第二弧形緣部的高度低于所述輪齒的輪齒底緣,所述第三弧形緣部的高度高于所述輪齒的輪齒頂緣;所述輪齒止擋件和所述扭簧位于所述第一鉸接部的雙片狀結構之間,且所述輪齒止擋件與所述第一鉸接部在第二位置處同軸鉸接,所述扭簧與所述輪齒止擋件同軸設置,所述扭簧的其中一扭臂固定在所述第一鉸接部,所述扭簧的另一扭臂固定在所述輪齒止擋件。
進一步具體的,所述第三弧形緣部上具有一個拐點,所述拐點為整個所述扳扣片的最高點。詳細的,所述拐點將所述第三弧形緣部分離成兩個弧形緣部段,其中處于所述拐點與接近所述輪齒止擋件的緣部側端之間的弧形緣部段的圓心角度介于8~20度之間。
進一步具體的,每個所述輪齒對應的圓心角度介于1~20度之間。
具體的,在所述沙發套和所述沙發折疊架之間墊有珍珠棉層、海綿層和寶麗珠顆粒中的任意一種或它們的任意組合。
具體的,所述沙發套在所述坐墊架側設有腿墊;和/或,所述沙發套在所述靠背架側設有靠墊。
具體的,所述沙發套為布料或合成皮革。
綜上,采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實現完全對折的懶人沙發,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過在其內部配置的齒輪角度鉸鏈,可在0~180度之間自由地調節坐墊與靠背之間的角度,能夠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2)能夠對坐墊和靠背進行完全對折,進而可以進一步壓縮長度空間,方便折疊收納以及物流運輸;(3)所述懶人沙發還具有結構簡單、調節方便、穩定性高和舒適安逸的優點,用戶體驗高,便于實際推廣和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實現完全對折的懶人沙發的外觀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沙發折疊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齒輪角度鉸鏈在對折180度狀態時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齒輪角度鉸鏈在對折180度狀態時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齒輪角度鉸鏈在對折0度狀態時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坐墊架連接件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靠背架連接件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扳扣片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
上述附圖中:1、沙發套 101、腿墊 102、靠墊 2、坐墊架 3、靠背架 4、齒輪角度鉸鏈 401、坐墊架連接件 401a、第一鉸接部 402b、第一連接桿 402、靠背架連接件 402a、第二鉸接部 402b、第二連接桿 402c、第一弧形緣部 402d、輪齒 403、扳扣片 403a、第二弧形緣部 403b、第三弧形緣部 403c、拐點 404、輪齒止擋件 405、扭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附圖,通過實施例方式詳細地描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實現完全對折的懶人沙發。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例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本文中描述的各種技術可以用于但不限于家居用品領域,還可以用于其它類似領域。
本文中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對象的關聯關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單獨存在B,同時存在A和B三種情況,本文中術語“/和”是描述另一種關聯對象關系,表示可以存在兩種關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單獨存在A和B兩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關聯對象是一種“或”關系。
實施例一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實現完全對折的懶人沙發的外觀示意圖,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沙發折疊架的結構示意圖,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齒輪角度鉸鏈在對折180度狀態時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齒輪角度鉸鏈在對折180度狀態時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5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齒輪角度鉸鏈在對折0度狀態時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圖6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坐墊架連接件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圖7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靠背架連接件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圖8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扳扣片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提供的所述可實現完全對折的懶人沙發,包括沙發套1和被所述沙發套1包覆的沙發折疊架,其中,所述沙發折疊架由坐墊架2、靠背架3和齒輪角度鉸鏈4構成;所述坐墊架2的其中一側端部與所述靠背架3的底端部通過所述齒輪角度鉸鏈4鉸接在一起,所述齒輪角度鉸鏈4的可調角度介于0~180度之間。
如圖1和圖2所示,由于在所述懶人沙發的內部配置有所述沙發折疊架,因此通過所述齒輪角度鉸鏈,可在0~180度之間自由地調節所述坐墊架2與所述靠背架3之間的角度,不但能夠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例如平躺使用或斜躺使用,還能夠對所述坐墊架2和所述靠背架3進行完全對折,進而可以進一步壓縮長度空間,方便折疊收納以及物流運輸,此外,由于使采用齒輪嚙合方式來鎖定 所述坐墊架2與所述靠背架3之間的角度,還可使所述懶人沙發具有結構簡單、調節方便、穩定性高和舒適安逸的優點,用戶體驗高,便于實際推廣和使用。
具體的,所述齒輪角度鉸鏈4由坐墊架連接件401、靠背架連接件402、扳扣片403、輪齒止擋件404和扭簧405構成;所述坐墊架連接件401包括第一鉸接部401a和連接在所述第一鉸接部401a第一側的第一連接桿401b,所述靠背架連接件402包括第二鉸接部402a和連接在所述第二鉸接部402a第二側的第二連接桿402b,其中,所述第一側與所述第二側相互背離;所述第一鉸接部401a和所述第二鉸接部402a均呈雙片狀結構,所述第二鉸接部402a位于所述第一鉸接部401a的雙片狀結構之間,所述第二鉸接部402a具有角度大于180度的第一弧形緣部402c,所述第一弧形緣部402c設有若干個與所述輪齒止擋件404相嚙合的輪齒402d;所述扳扣片403位于所述第二鉸接部402a的雙片狀結構之間,且所述扳扣片403與所述第一鉸接部401a和所述第二鉸接部402a在第一位置處同軸鉸接,所述扳扣片403具有角度大于180度的第二弧形緣部403a和角度小于180度的第三弧形緣部403b,所述第二弧形緣部403a的高度低于所述輪齒402d的輪齒底緣,所述第三弧形緣部403b的高度高于所述輪齒402d的輪齒頂緣;所述輪齒止擋件404和所述扭簧405位于所述第一鉸接部401a的雙片狀結構之間,且所述輪齒止擋件404與所述第一鉸接部401a在第二位置處同軸鉸接,所述扭簧405與所述輪齒止擋件404同軸設置,所述扭簧405的其中一扭臂固定在所述第一鉸接部401a,所述扭簧405的另一扭臂固定在所述輪齒止擋件404。
如圖3至8所示,在所述齒輪角度鉸鏈4的結構中,所述第一鉸接部401a和所述第二鉸接部402a在所述第一位置處實現同軸轉動。由于所述第二弧形緣部403a的高度低于所述輪齒402d的輪齒底緣,可使布置在所述第一鉸接部401a側的所述輪齒止擋件403能夠與布置在所述第二鉸接部402a上的所述輪齒402d相嚙合,從而可以通過調節嚙合關系實現角度的調節及鎖定。由于所述第三弧形緣部403b的高度高于所述輪齒402d的輪齒頂緣,可在所述扳扣片403逆時針轉動過程中,使所述輪齒止擋件404逐漸脫離接觸所述輪齒402d,直到完全釋放輪齒嚙合關系。所述扭簧405用于作用所述輪齒止擋件404,并對所述輪齒止擋件404產生始終靠向所述輪齒402d的作用力,即可在所述輪齒止擋件404逐漸脫離接觸所述輪齒402d的過程中,存儲彈性勢能/扭曲勢能,并在調整好角度后,能夠釋放彈性勢能/扭曲勢能,驅動所述輪齒止擋件404靠近所述輪齒402d,以便嚙合鎖定預設的角度。
結合圖2所示,所述齒輪角度鉸鏈4的角度調節原理可以但不限于如下方式:(1)在調節角度時,先逆時針旋轉所述第二連接桿402b(固定所述坐墊架2,并作用所述靠背架3),直到利用所述扳扣片403的第三弧形緣部403b使所述輪齒止擋件404完全脫離接觸所述輪齒402d,此過程中所述扭簧405發生形變,存儲彈性勢能/扭曲勢能;(2)然后再順時針旋轉所述第二連接桿402,直到旋轉至目標角度;(3)通過所述扭簧405釋放彈性勢能,驅動所述輪齒止擋件404靠近接觸所述輪齒402d,自動鎖定已經調整好的角度。
進一步具體的,所述第三弧形緣部403b上具有一個拐點403c,所述拐點403c為整個所述扳扣片403的最高點。通過設置所述拐點403c,可在所述輪齒止擋件404經過所述拐點403c時,使所述扭簧405產生最大的扭力,進而防止所述扳扣片403在逆時針方向過度旋轉。詳細的,所述拐點403c將所述第三弧形緣部403b分離成兩個弧形緣部段,其中處于所述拐點403c與接近所述輪齒止擋件404的緣部側端之間的弧形緣部段的圓心角度介于8~20度之間。作為舉例的,如圖8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弧形緣部段的圓心角度設為θ,其值為10度,由此只需逆時針旋轉10度,就可以實現嚙合關系的解鎖,從而方便角度調節。
進一步具體的,每個所述輪齒402d對應的圓心角度介于1~20度之間。通過輪齒嚙合關系可知,每個所述輪齒402d對應的圓心角度越小,則所述輪齒402d的數目越多,整個所述沙發折疊架的可調角度步進越小,可實現角度的精確調節,作為舉例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輪齒402d對應的圓心角度為15度,則在0~180度的可調區間實現12個檔次的角度鎖定。
具體的,在所述沙發套1和所述沙發折疊架之間可以但不限于墊有珍珠棉層、海綿層和寶麗珠顆粒等軟體中的任意一種或它們的任意組合。通過配置所述軟體,可在所述沙發套1和所述沙發折疊架之間實現緩沖作用,提升躺臥的舒適感及用戶體驗。
具體的,所述沙發套1在所述坐墊架2側設有腿墊101;和/或,所述沙發套1在所述靠背架3側設有靠墊102。所述腿墊101和所述靠墊102中填充有柔性材質,用于進一步提升腿部和背部的舒適感。作為優化的,如圖1所示,所述沙發套1在所述坐墊架2側設有腿墊101,在所述靠背架3側設有靠墊102,所述腿墊101和所述靠墊102可以但不限于通過縫接方式或一體化連接方式與所述沙發套1連接。
具體的,所述沙發套1可以但不限于為布料或合成皮革。
本實施例提供的所述可實現完全對折的懶人沙發,具有如下技術效果:(1)通過在其內部配置的齒輪角度鉸鏈,可在0~180度之間自由地調節坐墊與靠背之間的角度,能夠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2)能夠對坐墊和靠背進行完全對折,進而可以進一步壓縮長度空間,方便折疊收納以及物流運輸;(3)所述懶人沙發還具有結構簡單、調節方便、穩定性高和舒適安逸的優點,用戶體驗高,便于實際推廣和使用。
如上所述,可較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教導,設計出不同形式的可實現完全對折的懶人沙發并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對這些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整合和變型仍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