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紙杯,具體涉及一種外側疊杯式紙杯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日常使用普通一次性紙杯時,通常紙杯會堆疊成袖筒狀,使用時往往會發生因紙杯疊杯太緊而卡住,不容易取出的問題。現行通常的解決方式是采用杯底疊杯的方式,即杯底的高度大于紙杯的臨界疊距。疊杯時,紙杯的內杯壁與相鄰的外杯壁不接觸,不容易卡杯,取用比較方便。但受到紙杯成型工藝的限制,杯底高度一般不超過限制高度8mm,因此超過限制高度的紙杯就不能使用杯底疊杯的方式。通常超過限制高度的疊杯一般都采用內側疊杯方式,但這種方式容易產生摩擦和磕碰的現象,紙張容易掉屑,造成杯體內部的衛生、安全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是提供一種外側疊杯式紙杯,通過在外杯筒上端設置凸臺,疊杯時,凸臺直接接觸相鄰紙杯的杯口,使相鄰紙杯的內外壁不接觸,可以有效防止用戶取杯時紙杯之間的卡杯現象,同時,在疊杯過程中產生的紙屑等異物不易進入內杯筒內,更加衛生和安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外側疊杯式紙杯,包括外杯筒,所述外杯筒上端設置向外凸起的凸臺,外杯筒內設置內杯筒,內杯筒的頂部有杯口,底部有杯底,內杯筒外側上端與外杯筒內側上端用膠粘接。
進一步的,所述凸臺的截面形狀可以是圓弧形、三角形、多邊形。
進一步的,所述凸臺的外徑比內杯筒內徑大1~3毫米。
進一步的,所述凸臺到杯口的距離大于臨界疊距(即相鄰紙杯的內外壁接觸時的最小疊杯高度)。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生產成本較低,疊杯過程中相鄰紙杯的內外壁不接觸,不易卡杯,同時杯體與杯口摩擦產生的紙屑等異物不易進入杯內,更加衛生和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疊杯高度示意圖。
圖3為疊杯高度放大示意圖。
其中:1、內杯筒;2、外杯筒; 3、凸臺;4、杯底;5、杯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地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外側疊杯式紙杯,包括外杯筒2,所述外杯筒2上端設置向外的半圓形凸臺3,外杯筒2內設置內杯筒1,內杯筒1頂部有杯口5,底部有杯底4;內杯筒1的外側上端與外杯筒2內側上端用膠粘接。
如圖2所示,凸臺3的外徑比內杯筒2頂部杯口5的內徑大2毫米,使得紙杯在疊杯時,該紙杯的凸臺3的外邊緣正好卡在相鄰紙杯的杯口5處,可以有效保證疊杯間距,使相鄰兩紙杯的內外壁不接觸,避免產生卡杯現象。
如圖3所示,紙杯進行疊杯時,對疊杯高度有一定的要求,否則紙杯的內壁與相鄰紙杯的外壁相接觸,會造成卡杯現象。當相鄰紙杯的內外壁剛好接觸時,臨界疊距H為紙杯厚度t與紙杯斜度α正弦的商,即H=t/sinα。疊杯時,當凸臺3到杯口5的距離大于臨界疊距H時,即凸臺3與相鄰的杯口接觸時,相鄰兩紙杯的內外壁未接觸,避免了卡杯現象。反之,當凸臺3到杯口5的距離小于等于臨界疊距H時,相鄰兩紙杯的內外壁直接接觸,會造成卡杯現象。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生產成本較低,疊杯過程中相鄰紙杯的內外壁不接觸,不易卡杯,同時杯體與杯口摩擦產生的紙屑等異物不易進入杯內,更加衛生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