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哺乳枕。
背景技術:
:
哺乳枕是目前常用的輔助媽媽喂奶的工具。使用時,將哺乳枕環繞媽媽的腰間,嬰兒放在枕面上,可大大減輕媽媽懷抱嬰兒的負擔。然而,目前的哺乳枕使用不夠科學,喂奶時不夠實用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克服上述缺陷,滿足使用需求的哺乳枕。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哺乳枕,包括枕本體,其特征是,枕本體包括枕面和靠背,枕面為半環形結構,靠背包繞枕面,所述的枕面表面的兩側設置有柔性凸起,中間部分設置有條狀凸起。
所述的枕面兩側固定有肩帶。
所述的肩帶為寬帶,肩帶通過連接扣與枕面連接,并且肩帶上設置調節扣。較寬的肩帶保證哺乳時母親佩戴的舒適性。通過連接扣可以打開肩帶,調節扣可以調節肩帶的長度,適合不同身高。
所述的靠背為凸字形結構,靠背的一端與枕面連接為一體式結構,另一端為開放式結構。這種結構的靠背為使用者帶來較好的腰背部支撐,進一步緩解哺乳時的腰背部壓力,預防月子病。
所述的枕面底部設置有向上的弧形。弧形的設計貼合使用者腿部曲線,使用時更安穩。
所述的枕面上放置有枕頭,枕頭為楔形,其上開有多個透氣孔,枕頭的中部位置設置有環形凹槽。凹槽固定寶寶頭部位置,可預防偏頭;設置的透氣孔吸濕透氣,使用更舒適。
所述的枕面一側設置有收納袋。可防止奶瓶等常用物品。
所述的枕面中間部分下凹,枕面內側略低于外側。
兩面高中間低的設計,配合枕頭的設計,貼合寶寶身體曲線,給寶寶更安穩的支撐,符合寶寶身體自然彎曲,有利于寶寶舒緩吃奶及生長發育。與柔性凸起和條狀凸起配合,使用更安穩,不易滑落。枕面內側(貼近媽媽腹側)略低于外側,可以讓寶寶自然貼近媽媽身體,同時防止寶寶滑落的危險。
所述的枕本體和枕頭為慢回彈材料,枕本體和枕頭外包覆紡織物。
所述的柔性凸起為半圓形結構,條狀凸起由長致短依次排列呈梯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結構合理,使用方便,母親無需時刻懷抱嬰兒喂奶。而且通過合理的結構設置,在喂奶過程中,能給嬰兒和母親更好的支撐,給嬰兒更好的感受,進而幫助母親減小喂奶的壓力。枕面的造型符合寶寶身體自然彎曲,有利于寶寶舒緩吃奶及生長發育。通過連接扣可以打開肩帶,調節扣可以調節肩帶的長度,適合不同身高,站立喂奶也變得輕松。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枕面;2、靠背;3、柔性凸起;4、條狀凸起;5、肩帶;6、枕頭;7、環形凹槽;8、透氣孔;9、收納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哺乳枕,包括枕本體,枕本體包括枕面1和靠背2,枕面1為半環形結構,靠背2包繞枕面1,所述的枕面1表面的兩側設置有柔性凸起3,中間部分設置有條狀凸起4。枕面1兩側固定有肩帶5。肩帶5為寬帶。較寬的肩帶5保證哺乳時母親佩戴的舒適性。
所述的靠背2為凸字形結構,靠背2的一端與枕面1連接為一體式結構,另一端為開放式結構。這種結構的靠背2為使用者帶來較好的腰背部支撐,進一步緩解哺乳時的腰背部壓力,預防月子病。
枕面1底部設置有向上的弧形。弧形的設計貼合使用者腿部曲線,使用時更安穩。
枕面1上放置有枕頭6,枕頭6為楔形,其上開有多個透氣孔8,枕頭6的中部位置設置有環形凹槽7。環形凹槽7固定寶寶頭部位置,可預防偏頭;設置的透氣孔8吸濕透氣,使用更舒適。
枕面1一側設置有收納袋9。可放置奶瓶等常用物品。
枕面1中間部分下凹。兩面高中間的設計貼合寶寶身體曲線,給寶寶更安穩的支撐,與柔性凸起和條狀凸起配合,使用更安穩,不易滑落。枕本體和枕頭為慢回彈材料,枕本體和枕頭外包覆紡織物。慢回彈材料可以為乳膠等,紡織物可以采用純棉織物。枕面1內側(貼近媽媽腹側)略低于外側,可以讓寶寶自然貼近媽媽身體,同時防止寶寶滑落的危險。
柔性凸起3為半圓形結構,條狀凸起4由長致短依次排列呈梯形。更合理的排列形式,防滑、按摩效果更好。使用時,將枕本體環繞腰部,肩帶掛在肩部提供支撐,嬰兒放置在枕面上,柔性凸起、條狀凸起為嬰兒提供一定按摩并防止嬰兒滑落,使用時更安穩,使用效果更好。
上述實施案例僅是為清楚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限定。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