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幾,特別涉及一種長度可以方便進行調整的實木茶幾。
背景技術:
茶幾一般分方形、矩形兩種,高度與扶手椅的扶手相當。通常情況下是兩把椅子中間夾一茶幾,用以放杯盤茶具,故名茶幾。現代家居中,經常會在電視機前擺放成套的茶幾與沙發,以起到裝飾和休閑的作用。
但是,在招待客人時,固定尺寸的茶幾經常會存在面積不足以滿足所有人圍坐的問題,此時,人們經常希望茶幾具備伸縮功能,使其桌面變長;而當客人散去之后,茶幾應當從節約占地空間的角度回復原狀。
授權公告號為CN102389206A的發明專利申請(以下稱為對比文件1)中公開了一種可變更使用形態的旋轉茶幾,其技術方案中包括有相對可轉動上桌體和下桌體,兩者通過支撐柱旋轉連接,當需要增大茶幾面積時,可以直接繞支撐柱將下桌體轉動至與上桌體共線的位置處,當不需要時可以直接將下桌體旋轉至上桌體底部,使兩者重疊或者垂直,以節約空間。
對比文件1中的技術方案中,為了穿射支撐柱以轉動連接上下兩桌體,上下桌體本身的板厚不能過厚,且對于實木材質的桌體而言,轉動連接會破壞桌板本身結構;更為重要的是,對比文件1中的茶幾,在上下桌體尺寸定下來的情況下,則至可以通過旋轉下桌體以縮小其占地空間,而無法充分利用兩個桌體相互重疊的部分區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長度可調整的實木茶幾,其通過改變茶幾的上下桌體的連接方式,使其適合于厚度較大的實木茶幾且可以對兩桌體重疊部分桌面面積充分利用。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長度可調整的實木茶幾,包括有第一桌體和第二桌體,所述第一桌體的一側通過桌腿支撐于地面、另一側支撐于所述第二桌體長邊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桌體寬度方向中央靠近所述第二桌體連接的位置處設有一滑塊,所述第二桌體上表面設置有與所述滑塊滑動配合以帶動所述第一桌體支撐于第二桌體的寬邊上的滑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滑槽與滑塊的形式,使第一桌體與第二桌體由長邊與寬邊搭接支撐的形式變成寬邊與寬邊搭接的形式,使得兩個桌體沿其長度方向一字排開,增加整個茶幾的幅面;并且,相互支撐的形式下只要兩桌體相互搭接,即可實現第二桌體對于第一桌體的支撐,因此,滑槽與滑塊的配合形式可以在不破壞支撐關系的情況下盡量減少搭接面積,即將滑塊沿滑槽滑動的終點盡量設置在靠近桌體邊緣的位置處,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兩個桌體的重疊面積,增大茶幾上表面的利用率;此外,對于板厚較大的實木茶幾而言,滑槽與滑塊的配合形式不需要將實木板整個穿透,只需在其上表面開槽等操作,簡單易于實現,且不會破壞實木板的整體結構。
作為優選地,所述滑槽為連接所述第二桌體的寬邊的中點和其長邊的中點的弧線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弧線設置的滑槽,可以使滑塊在滑槽內移動完成兩個桌體相互位置關系變化的過程變得簡單順暢,并且路程較短。
本實用新型也可設置為:所述滑槽為連接所述第二桌體的寬邊的中點和其長邊的中點的折線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折線設置雖然較之弧線設置路徑有所加長,但是滑槽的加工亦變得簡單,有利于降低茶幾本身的加工成本。
作為優選地,所述第二桌體底部設置有萬向腳輪。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實木材料美觀,但是其密度較大,因而茶幾本身會變得笨重,不利于兩個桌體的相互移動,增加的萬向腳輪,可以使挪動茶幾的桌體的過程變得省力,且不會劃傷地板。
作為優選地,所述第二桌體內部設置有貫通其寬度方向兩個面的內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第二桌體內部設置一個內腔,可以作為臨時存放物品或者擺放裝飾品的位置,增加茶幾本身的實用性。
作為優選地,所述滑塊包括有嵌入所述滑槽底部并防止所述滑塊脫出滑槽的凸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凸塊的設置,可以防止滑塊自滑槽中脫離,從而保持滑槽與滑塊的正確配合關系。
作為優選地,所述滑槽上設置有尺寸與所述凸塊適配的滑入槽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滑入槽口的設置,在初始安裝時或者需要拆開兩桌體時,可以作為將滑塊退出滑槽的位置,有利于安裝。
作為優選地,所述滑槽的側壁上固定有貼合于側壁的襯層。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襯層的設置,有利于改善滑塊與滑槽側壁的摩擦狀況,防止滑槽側壁發生磨損變形。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以滑塊滑槽的形式完成兩個桌體的拼接關系的變化,不僅簡便,配合了萬向腳輪等,其操作被進一步簡化,并且,合理的設置滑槽的形狀與起始和終點位置以及滑塊的位置,則可以在保證第二桌體對于第一桌體的可靠支撐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減少兩桌體的重疊面積,增大桌面的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收起狀態下茶幾內兩個桌體的支撐狀態圖;
圖2是采用弧線滑槽形式的兩桌體展開拼接以增加使用面積的狀態圖;
圖3是采用弧線滑槽形式的兩桌體復位的狀態圖;
圖4是采用折線滑槽形式的兩桌體展開拼接以增加使用面積的狀態圖;
圖5是采用折線滑槽兩桌體復位過程的狀態圖;
圖6是實施例2中滑槽與凸塊的配合狀態圖;
圖7是圖6中的局部結構放大圖A。
圖中,1、第一桌體;2、第二桌體;20、內腔;3、桌腿;4、滑塊;40、凸塊;5、滑槽;50、滑入槽口;6、萬向腳輪;7、襯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長度可調整的實木茶幾,如圖1中所示,包括有第一桌體1和第二桌體2,且第一桌體1的一對寬邊其一支撐于第二桌體2長邊方向的上表面上,另一寬邊上設置有將其支撐于地面上的桌腿3。
第二桌體2整體為一矩形體設置,其內部設置有沿其長邊方向貫通的內腔20,且內腔20的底壁的外部通過萬向腳輪6支撐于地面上。
第一桌體1底部且在寬邊的中央上靠近邊緣處固定設置有滑塊4如圖2至5中的虛線所示,第二桌體2的上表面上設置有尺寸與滑塊4向適配的滑槽5,初始狀態下,第一桌體1被支撐于第二桌體2的長邊的中部,以減小茶幾的桌面長度,減少占用空間;當需要增加茶幾上表面的面積以獲得更大的使用面積時,挪動第二桌體2,使滑塊4與滑槽5相對發生滑動,改變兩者的搭接位置,并最終使兩桌體的寬邊相接,將茶幾的上表面延長。
為了實現兩桌體的相對滑動,滑槽5的形狀可以采用弧線或者折線形,只要其起點和終點的位置能夠保證兩桌體的相互搭接面積足以支撐第一桌體1即可。
在使用中,如圖2至3中所示,推動第二桌體2,使設置在第一桌體1底面的滑塊4沿弧線形滑槽5滑動至靠近第二桌體2寬邊的終點,使兩桌體的上表面一字展開,以獲得最大的桌面使用面積;
當不需要展開桌面以減少茶幾本身的占地空間時,可再次推動第二桌體2,將其滑動至其長邊與第一桌體1的寬邊相平行處,以減小茶幾的桌面整體長度。
如圖4至5中所示折線形滑槽5,其使用方式與弧線形類似,只是,當將滑塊4滑動至滑槽5拐角處時,兩桌體可以獲得近如圖1中所示的重疊關系,即滑槽5完全隱藏。
實施例2
一種可以方便安裝的長度可調整的實木茶幾,包括實施例1或2,其區別在于,如圖6和圖7中所示,在滑槽5上的任意位置設置有滑入槽口50,在滑塊4與滑槽5配合的端部設置有凸塊40,且凸塊40的尺寸大于滑塊4的其他部分的尺寸,滑槽5成相應設置,通過滑入槽口50將滑塊4安裝至滑槽5內后,凸塊40用于防止滑塊4在滑動過程中脫出。
為了防止滑塊4的相對滑動導致滑槽5的側壁磨損,在其側壁上以螺釘、粘接或者其他固定形式固定有貼合于其側壁的襯層7。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