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圖書館日常生活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電驅動高穩定性的可伸縮書踏。
背景技術:
書踏是圖書館常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拿取放置過高而夠不著的圖書,例如在專利號為201420276598.2的實用新型《一種書踏》中就公開了一種書踏,該實用新型涉及用于圖書館用取書用具,尤其是一種便于取放高處書籍的一種書踏。外型規格:Φ400*400H。該書踏為兩層包括底座及上部支撐部,每層踏板貼有防滑膠墊。底部設有可伸縮滑輪,便于人們的移動和使用。在使用時,只用登上相應高度的踏板,即可實現高處書籍的取放。
然而,這種書踏的高度是一成不變的,但是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尤其是兒童的身高普遍偏矮,所以兒童即使踩在這種書踏上可能依然夠不到高處的書。
所以,需要一種高度能夠調節的書踏,當用戶為高個子的時候使用最低層即可,當用戶過矮時可以將書踏伸長,從而取到高處的書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伸縮書踏無電驅動高穩定性的可伸縮書踏,旨在解決現有書踏高度不能改變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無電驅動高穩定性的可伸縮書踏,包含底座和上表面,所述底座為無封底空心殼體,還設有第一伸縮部,所述底座與所述上表面之間通過所述第一伸縮部相連,所述第一伸縮部穿過所述底座的頂部并可從所述底座內抽出;所述第一伸縮部設有棒狀的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與所述第二支撐桿凸出于所述第一伸縮部;所述底座頂部設有半圓柱體形的第三支撐端和第四支撐端,所述底座頂部還設有第三穿透槽和第四穿透槽;所述第一支撐桿和所述第二支撐桿分別穿過所述第三穿透槽和所述第四穿透槽并通過旋轉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撐端和所述第四支撐端上。需要伸長時可以將第一伸縮部從底座中抽出,待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都穿過第三穿透槽和第四穿透槽后暴露在底座之外時將上表面旋轉,然后讓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架在第三支撐端和第四支撐端上面以起到固定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還包括第二伸縮部,所述第二伸縮部與所述第一伸縮部相連,所述第二伸縮部穿過所述第一伸縮部的頂部并可從所述第一伸縮部內抽出;所述第二伸縮部設有棒狀的第三支撐桿與第四支撐桿,所述第三支撐桿與所述第四支撐桿凸出于所述第二伸縮部;所述第二伸縮部頂部設有半圓柱體形的第一支撐端和第二支撐端,所述第二伸縮部頂部還設有第一穿透槽和第二穿透槽;所述第三支撐桿和所述第四支撐桿分別穿過所述第一穿透槽和所述第二穿透槽并通過旋轉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撐端和所述第二支撐端上。第二伸縮部與第一伸縮部伸縮原理相同。當只是打開第一伸縮部依然達不到所需要的高度時可以再打開第二伸縮部。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一伸縮部還設有第一限位層,所述第一限位層的面積大于所述第一伸縮部的徑向面積。第一限位層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對第一伸縮部的伸長程度做出限定,確保第一伸縮部不會完全伸出底座;二是第一限位層和第二伸縮部內部的形狀完全相同,這樣能夠確保第一伸縮部拉出后不會亂晃。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二伸縮部還設有第二限位層,所述第二限位層的面積大于所述第二伸縮部的徑向面積。第二限位層與第一限位層作用相同。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一支撐桿和所述第二支撐桿之間成平角,所述第三支撐桿和所述第四支撐桿之間成平角。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一支撐端和所述第二支撐端之間成平角,所述第三支撐端和所述第四支撐端之間成平角。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一穿透槽和所述第二穿透槽之間成平角,所述第三穿透槽和所述第四穿透槽之間成平角。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一支撐端與所述第一穿透槽之間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支撐端與所述第二穿透槽之間相互垂直;所述第三支撐端與所述第三穿透槽之間相互垂直;所述第四支撐端與所述第四穿透槽之間相互垂直。這種相同功能的組件相互成平角、不同功能組件之間相互垂直的設置方式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上表面設有防滑層,所述防滑層由同心環形防滑條紋組成。防滑層能防止用戶站在書踏上時不穩導致滑倒。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防滑層的材質為橡膠。橡膠的摩擦力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提供的書踏可以根據需要對高度進行調節,結構簡單,價格低廉,能同時滿足不同身高人士的需求,同時,本無電驅動高穩定性的可伸縮書踏不需要憑借電力或其他外部能源,通過自身結構設計實現功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無電驅動高穩定性的可伸縮書踏高度最低時候的外觀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無電驅動高穩定性的可伸縮書踏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無電驅動高穩定性的可伸縮書踏的底座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標記:1-底座;13-第三支撐端;14-第四支撐端;15-第三穿透槽;16-第四穿透槽;2-第一伸縮部;21-第一支撐桿;22-第二支撐桿;23-第一限位層;3-第二伸縮部;31-第三支撐桿;32-第四支撐桿;33-第一支撐端;34-第二支撐端;35-第一穿透槽;36-第二穿透槽;4-上表面。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無電驅動高穩定性的可伸縮書踏高度最低時候的外觀圖。如圖,此時只能看到底座1和上表面4,平時本無電驅動高穩定性的可伸縮書踏不用時就是以這種外觀出現的。
當用戶取不到高處的物品時,需要對本書踏進行調整,使得本書踏變高。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無電驅動高穩定性的可伸縮書踏的示意圖。從圖中可見:所述底座1為無封底空心殼體,還設有第一伸縮部2,所述底座1與所述上表面4之間通過所述第一伸縮部2相連,所述第一伸縮部2穿過所述底座1的頂部并可從所述底座1內抽出;所述第一伸縮部1設有棒狀的第一支撐桿21與第二支撐桿22,所述第一支撐桿21與所述第二支撐桿22凸出于所述第一伸縮部2。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無電驅動高穩定性的可伸縮書踏的底座的局部放大圖,從圖3中可見,所述底座1的頂部設有半圓柱體形的第三支撐端13和第四支撐端14,所述底座1頂部還設有第三穿透槽15和第四穿透槽16;所述第一支撐桿21和所述第二支撐桿22分別穿過所述第三穿透槽15和所述第四穿透槽16并通過旋轉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撐端13和所述第四支撐端14上。還包括第二伸縮部3,所述第二伸縮部3與所述第一伸縮部2相連,所述第二伸縮部3穿過所述第一伸縮部2的頂部并可從所述第一伸縮部2內抽出;所述第二伸縮部3設有棒狀的第三支撐桿31與第四支撐桿32,所述第三支撐桿31與所述第四支撐桿32凸出于所述第二伸縮部3;所述第二伸縮部3頂部設有半圓柱體形的第一支撐端33和第二支撐端34,所述第二伸縮部3頂部還設有第一穿透槽35和第二穿透槽36;所述第三支撐桿31和所述第四支撐桿32分別穿過所述第一穿透槽35和所述第二穿透槽36并通過旋轉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撐端33和所述第二支撐端34上。可以根據需要對所述無電驅動高穩定性的可伸縮書踏的高度進行調整。所述可伸縮書架采用圓形或正方形都可以,本具體實施例中以圓形為例表示本書踏。
從圖2中可以看到,所述第一伸縮部還設有第一限位層,所述第一限位層的面積大于所述第一伸縮部的徑向面積。第一限位層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對第一伸縮部的伸長程度做出限定,確保第一伸縮部不會完全伸出底座;二是第一限位層和第二伸縮部內部的形狀完全相同,這樣能夠確保第一伸縮部拉出后不會亂晃。
圖2中沒有顯示出來的是所述第二伸縮部還設有第二限位層,所述第二限位層的面積大于所述第二伸縮部的徑向面積。第二限位層與第一限位層作用相同。
從圖2和圖3中可見,所述第一支撐桿21和所述第二支撐桿22之間成平角,所述第三支撐桿31和所述第四支撐桿32之間成平角。所述第一支撐端33和所述第二支撐端33之間成平角,所述第三支撐端13和所述第四支撐端14之間成平角。所述第一穿透槽35和所述第二穿透槽36之間成平角,所述第三穿透槽15和所述第四穿透槽16之間成平角。所述第一支撐端33與所述第一穿透槽35之間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支撐端34與所述第二穿透槽36之間相互垂直;所述第三支撐端13與所述第三穿透槽15之間相互垂直;所述第四支撐端14與所述第四穿透槽16之間相互垂直。這種相同功能的組件相互成平角、不同功能組件之間相互垂直的設置方式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穩定性。
此外,所述上表面設有防滑層,所述防滑層由同心環形防滑條紋組成。防滑層能防止用戶站在書踏上時不穩導致滑倒。所述防滑層的材質為橡膠。橡膠的摩擦力大。
本方案提供的書踏可以根據需要對高度進行調節,結構簡單,價格低廉,能同時滿足不同身高人士的需求,同時,本無電驅動高穩定性的可伸縮書踏不需要憑借電力或其他外部能源,通過自身結構設計實現功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