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桌子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野餐桌。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個性化生活的需求,人們到戶外旅游度假的活動也越來越頻繁。而人們到戶外活動,就需要就餐,就餐就需要用到桌子,因此野餐桌應運而生。
如2014年09月17日公開一項專利號為ZL201420228269.0、名稱為“折疊桌及其支架”的實用新型專利,其支架包括上固定盤和與上固定盤能夠拆卸地固定連接的下固定盤;其中,上固定盤上設有多個能夠相互收攏和相互打開的桌面支腿;各個桌面支腿分別通過其端部與上述上固定盤鉸接;下固定盤上設有多個能夠相互收攏,且能夠打開預設角度的下支腿;各個上述下支腿分別通過各自的端部與下固定盤鉸接。應用該支架時,使各個下支腿打開至預設角度,使各個桌面支腿打開并撐緊桌面即可形成一張折疊桌;收納時可根據支架的具體結構使桌面支腿和下支腿折疊收納,或使上固定盤與下固定盤拆卸后分別收納桌面支腿和下支腿,以減小長度、方便用戶收納和運輸。
但是這種折疊桌還有存在如下問題:一是為了方便收納折疊,該折疊桌的桌面采用柔性面料制作而成,在桌面擱置較重物品時,而會使柔性桌面下凹,導致桌面平整度不高,桌面的支撐強度差,不便于物品的放置,影響了產品的使用性和美觀性;二是柔性桌面是靠其下面邊沿設有四個裝配套與四根桌面支腿相套接形成支撐,這種支撐結構由于要把四根桌面支腿同時與四個裝配套相套接,安裝難度較大;三是支架的中間部分采用上固定盤和下固定盤兩部件組成,使產品的制造工藝復雜化,增加了產品的制造成本,同時產品的強度和穩定性也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野餐桌,其方便拆裝收納,桌面支撐剛性較好,提高了產品的使用性和美觀性。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野餐桌,包括柔性桌面和可折疊支架,其還包括兩根第一支撐桿,可折疊支架包括四根可收攏和打開的桌面支撐桿,每根桌面支撐桿的一端固設有一個桌面定位座,每個桌面定位座設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柔性桌面包括柔性層和連接在柔性層兩側和中部的多根第二支撐桿;
四根桌面支撐桿打開后,兩根第一支撐桿的四個端部分別與一個桌面定位座上的第一凹槽相嵌合,處于所述柔性層側邊的第二支撐桿與兩個桌面定位座上的第二凹槽相嵌合,處于所述柔性層中部的第二支撐桿同時支撐在兩根第一支撐桿上。
進一步,俯視所述桌面定位座該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連成T字形,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互垂直,兩根第一支撐桿的四個端部分別與一個桌面定位座上的第一凹槽相嵌合后兩根所述第一支撐桿相互平行。
進一步,所述柔性層的兩側各設有兩個所述桌面定位座的讓位缺口,所述第二凹槽一側上部設有限位凸起。這樣既方便處于柔性層的兩側的第二支撐桿與第二凹槽相嵌合,又通過限位凸起卡住第二支撐桿,安裝后能夠防止整個柔性桌面脫離桌面定位座。
優選所述桌面支撐桿由管件構成,每個桌面定位座的下部設有一傾斜的連接柱,連接柱插接在所述桌面支撐桿的一端上并形成固連。方便桌面支撐桿與桌面定位座的相互連接。
進一步,所述第一支撐桿包括第一中間管件,第一中間管件的兩端均插接一個L形連接端頭并形成固連,每根第一支撐桿的端部與一個桌面定位座上的第一凹槽相嵌合后,所述L形連接端頭的一部分還嵌入所述第二凹槽。通過L形連接端頭使得安裝后第一支撐桿可以鉤住桌面定位座,防止桌面定位座脫離第一支撐桿,利于四根桌面支撐桿穩定支撐整個柔性桌面。
優選所述柔性桌面包括有兩層的柔性層,多根第二支撐桿夾持在兩層柔性層之間,多根第二支撐桿相互平行。
優選所述第一凹槽每個側面的上部為弧形狀,所述第二凹槽每個側面的上部為弧形狀。以方便第一支撐桿嵌入第一凹槽,方便處于所述柔性層側邊的第二支撐桿嵌入第二凹槽。
進一步,所述可折疊支架還包括一連接座和四根支撐腿,所述連接座沿前后左右四個側面各設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連接槽和第二連接槽,每根所述桌面支撐桿的另一端鉸接在一個所述第一連接槽的兩側面上,每根支撐腿的一端鉸接在一個第二連接槽的兩側面上。這樣折疊后四根桌面支撐桿和四根支撐腿可收攏在一起,折疊后的所述支架體積更小。
再進一步,所述連接座在靠近每個所述第一連接槽的上部各設有一個第一限位斜面,每個第一限位斜面與一根所述桌面支撐桿的側面相配合;每根支撐腿與連接座相鉸接一端的端面設有第二限位斜面,第二限位斜面與連接座的側面相配合。這樣在支架打開狀態可以更好定位桌面支撐桿和支撐腿。
再進一步,所述支撐腿包括第二中間管件,第二中間管件的一端插接一個加強端頭,所述第二限位斜面設置在加強端頭的外端上,第二中間管件的另一端插接一個腳套。這種結構可以較好保護支撐腿。
本實用新型由于四根桌面支撐桿打開后,兩根第一支撐桿的四個端部分別與一個桌面定位座上的第一凹槽相嵌合,處于所述柔性層側邊的第二支撐桿與兩個桌面定位座上的第二凹槽相嵌合,處于所述柔性層中部的第二支撐桿同時支撐在兩根第一支撐桿上。這樣兩根第一支撐桿和多根第二支撐桿構成一個支撐框架來支撐柔性桌面的柔性層,使得整個柔性桌面的支撐剛性更好,更好地支撐物品,提高了產品的使用性和美觀性。
另一方面,柔性桌面和兩根第一支撐桿與可折疊支架可分離,柔性桌面可卷成一團,因此,本野餐桌拆裝收納很方便,也方便運輸。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立體圖;
圖2是圖1隱藏柔性桌面柔性層的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柔性桌面和兩根第一支撐桿與可折疊支架相互分離立體圖;
圖4是桌面定位座立體圖;
圖5是連接座立體圖;
圖6是支撐腿的立體圖;
圖7是加強端頭立體圖;
圖8是第一支撐桿的立體圖;
圖9是L形連接端頭立體圖;
圖10是可折疊支架折疊狀態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至圖9所示,一種野餐桌,包括柔性桌面1、可折疊支架2和兩根第一支撐桿3,可折疊支架2包括四根可收攏和打開的桌面支撐桿21,每根桌面支撐桿21的一端固設有一個桌面定位座4,每個桌面定位座4設有第一凹槽41和第二凹槽42,俯視所述桌面定位座4該第一凹槽41和第二凹槽42連成T字形,也就是第一凹槽41和第二凹槽42相互垂直;所述可折疊支架2還包括一連接座22和四根支撐腿23,所述連接座22沿前后左右四個側面各設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連接槽221和第二連接槽222,每根所述桌面支撐桿21的另一端鉸接在一個所述第一連接槽221的兩側面上,每根支撐腿23的一端鉸接在一個第二連接槽222的兩側面上。
所述連接座22在靠近每個所述第一連接槽221的上部各設有一個第一限位斜面223,每個第一限位斜面223與一根所述桌面支撐桿21的側面相配合;所述支撐腿23包括第二中間管件231,第二中間管件231的一端插接一個加強端頭232,第二中間管件231的另一端插接一個腳套233;每根支撐腿23設置加強端頭232一端與連接座22相鉸接,加強端頭232的外端上設置第二限位斜面2321,第二限位斜面2321與連接座22的側面相配合,加強端頭232設有一插接部2322,插接部2322與第二中間管件231的一端插接,插接部2322上還設有橢圓孔2323,以方便加強端頭232與第二中間管件231的相互插接和固定,還能使得調整加強端頭232與第二中間管件231相對位置,以便于加強端頭232外端上的第二限位斜面2321與連接座22的側面相配合。
所述柔性桌面1包括柔性層11和連接在柔性層11兩側和中部的四根第二支撐桿12;柔性層11有上下兩層,四根第二支撐桿12夾持在兩層柔性層11之間,其中兩根第二支撐桿12處于柔性層11的兩側,兩根第二支撐桿12處于柔性層11的中部,四根第二支撐桿12相互平行。
四根桌面支撐桿21打開后,兩根第一支撐桿3的四個端部分別與一個桌面定位座4上的第一凹槽41相嵌合,兩根所述第一支撐桿3相互平行;處于所述柔性層11側邊的第二支撐桿12與兩個桌面定位座4上的第二凹槽42相嵌合,處于所述柔性層11中部的第二支撐桿12同時支撐在兩根第一支撐桿3上。
所述柔性層11的兩側各設有兩個所述桌面定位座4的讓位缺口111,所述第二凹槽42一側上部設有限位凸起421,通過限位凸起421可以卡住所述第二支撐桿12,防止柔性桌面1脫離桌面定位座4。
為了使柔性桌面1安裝后支撐強度更好,可使處于所述柔性層11兩側邊的兩根第二支撐桿12之間的距離略小于與之配合兩個第二凹槽42相靠近側面之間的距離,此時為使第二支撐桿12更方便嵌入第二凹槽42,第二凹槽42每個側面的上部422設置為弧形狀。
所述桌面支撐桿21由管件構成,每個桌面定位座4的下部設有一傾斜的連接柱43,連接柱43插接在所述桌面支撐桿21的一端上并用螺釘鎖緊形成固連。
所述第一支撐桿3包括第一中間管件31,第一中間管件31的兩端均插接一個L形連接端頭32并用螺釘鎖緊形成固連,每根第一支撐桿3的端部與一個桌面定位座4上的第一凹槽41相嵌合后,所述L形連接端頭32的一部分還嵌入所述第二凹槽42;這樣L形連接端頭32就能鉤住桌面定位座4,防止桌面定位座4脫離第一支撐桿3。
為使第一支撐桿3更方便嵌入第一凹槽41,所述第一凹槽41每個側面的上部411為弧形狀。
本實施例安裝后,由于兩根第一支撐桿3形成橫梁,四根第二支撐桿12形成縱梁,兩根第一支撐桿3和四根第二支撐桿12構成一個支撐框架來支撐柔性桌面1的柔性層11,使得整個柔性桌面1的支撐剛性更好,更好地支撐物品,提高了產品的使用性和美觀性。
當要收納時,由于兩根第一支撐桿3、整個柔性桌面1與可折疊支架2可分離,柔性桌面1可卷成一團,而可折疊支架2如圖10所示,四根桌面支撐桿21和四根支撐腿23可收攏在一起,折疊后體積較小,因此整體也方便收納,運輸也方便,利用人們戶外使用。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按權利要求作等同的改變都落入本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