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客車生產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登高架,具體是一種客車乘客門安裝登高架。
背景技術:
客車乘客門是乘客上下車的出口,它是客車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結構設計和完美的造型,不僅給客車造型增添美觀和動感,而且還給客車帶來良好的空氣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現在客車乘客門在安裝過程中,在進行乘客門頂部安裝時,經常需要借助三角梯等工具進行登高操作,在實際工作中,存在拿取安裝工具和安裝部件不方便,登高安全性低,操作難度大等問題,工作效率低,安裝效果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的客車乘客門安裝登高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客車乘客門安裝登高架,包括登高臺和登高階梯,所述的登高階梯焊接在登高臺一側,所述的登高臺包括由方管焊接而成的矩形架體,所述的架體中部焊接有操作平臺,所述的操作平臺位于登高階梯頂部;
所述的架體與登高階梯相對的一側焊接有工具箱,所述的工具箱位于操作平臺側上方;
所述的工具箱下方的架體上焊接有相鄰的長梁放置箱和短梁放置箱;
所述的工具箱上方設有一個U型架,所述的U型架兩端焊接在架體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登高階梯包括由方管焊接而成的直角三角形階梯架,所述的階梯架一直角邊連接架體,其斜邊上等距離設有若干層踏腳板。
再進一步地,所述的踏腳板一端焊接在階梯架的斜邊上,另一端通過豎直的支撐板固定在階梯架上。
再進一步地,所述的登高階梯兩端均設有扶手,所述的扶手與階梯架的斜邊平行,通過連接桿固定在階梯架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登高臺和登高階梯下方均設有萬向輪。
進一步地,所述的操作平臺一側與登高階梯連通,其另外三側均裝有護欄。
進一步地,所述的架體頂部焊接有擋雨板,所述的擋雨板向與登高階梯相對的一側延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登高臺一側設置登高階梯,方便操作人員爬上登高架,在登高臺另一側由上至下依次焊接用于掛放膠帶的U型架,用于放置安裝工具的工具箱以及用于放置長梁的長梁放置箱和用于放置短梁的短梁放置箱,各類物品有序放置,方便操作人員在安裝乘客門的過程中隨時拿取,在登高架底部設置萬向輪方便移動,結構簡單,布局合理,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大大提高了客車乘客門的安裝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正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客車乘客門安裝登高架,包括登高臺1和登高階梯2,登高階梯2焊接在登高臺1一側,操作人員通過登高階梯2攀登到登高臺1上,進行客車乘客門安裝作業,方便快捷。
位于登高臺1和登高階梯2下方設有四個萬向輪3,操作人員可推動登高架到工作位置進行工作,輕松省力,使用方便。
登高階梯2包括呈直角三角形形狀的階梯架201,階梯架201由方管焊接而成,位于階梯架201的斜邊上等距離設有七層踏腳板202,踏腳板202為鋼板,踏腳板202一端焊接在階梯架201的斜邊上,另一端通過豎直的支撐板203固定在階梯架201上。
位于登高階梯2兩端均設有扶手204,扶手204與階梯架201的斜邊平行,通過連接桿固定在階梯架201上,操作人員在攀登階梯時手握扶手204,防止摔倒跌落登高架。
登高臺1包括呈矩形形狀的架體101,架體101由方管焊接而成,架體101焊接在階梯架201一直角邊上,位于架體101中部焊接有操作平臺102,操作平臺102為鋼板,操作平臺102位于最上層的踏腳板202上方,其一側與階梯架201連通,另外三側均裝有護欄103,護欄103采用網狀格柵板,其高度為120mm-160mm,保護操作人員安全,防止操作人員在安裝客車乘客門時跌落登高架。
位于架體101頂部焊接有擋雨板104,擋雨板104向與階梯架201相對的一側延伸,當登高架在戶外工作時,可起到防雨水作用。
位于架體101與階梯架201相對的一側焊接有工具箱105,工具箱105位于操作平臺102側上方,與護欄103高度相適應,工具箱105用于放置安裝客車乘客門用的各類工具,操作人員在安裝客車乘客門時可輕松拿取工具進行操作,十分方便,提高了客車乘客門安裝效率。
位于工具箱105下方的架體101上焊接有相鄰的長梁放置箱106和短梁放置箱107,長梁放置箱106和短梁放置箱107分別用于放置安裝客車乘客門的長梁和短梁,布局合理,使用方便,各部件有序放置,提高了客車乘客門安裝效率。
位于工具箱105上方設有一個U型架108,U型架108兩端焊接在架體101上,用于掛放安裝客車乘客門用的膠條,可以實現膠條批量有序放置。
本實用新型在登高臺一側設置登高階梯,方便操作人員爬上登高架,在登高臺另一側由上至下依次焊接用于掛放膠帶的U型架,用于放置安裝工具的工具箱以及用于放置長梁的長梁放置箱和用于放置短梁的短梁放置箱,各類物品有序放置,方便操作人員在安裝乘客門的過程中隨時拿取,在登高架底部設置萬向輪方便移動,結構簡單,布局合理,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大大提高了客車乘客門的安裝效率。
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結構所作的舉例和說明,所屬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實用新型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