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改進型的瓦楞紙杯。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瓦楞紙杯的結構已為公知,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1520027990.8公開一種瓦楞紙杯,包括杯身、杯口和杯底,所述瓦楞紙杯表面設有襯紙,還包括一瓦楞紙杯托,所述瓦楞紙杯托設有能與杯底插接的插接部,以及能與杯口卡接的卡接部。所述杯托底部設有通孔。所述杯身設有把持部,所述把持部設有把持孔,所述把持部與杯身的連接處設有折痕。所述杯身設有用于隱藏把持部的把持槽。所述把持部和把持槽數量均設置為兩個,所述兩個把持部能相互抵接。所述插接部包括環形插接凸起,所述環形插接凸起內表面形狀與所述杯底形狀相同。所述杯口處設有杯沿,所述卡接部包括可與杯沿卡接的環形卡接沿。所述杯身的外表面設有橫向分布的楞條。所述瓦楞紙杯托的外表面設有豎向分布的楞條。
前述瓦楞紙杯與市場上其他瓦楞紙杯的結構大致類似,都未在杯體結構強度上進行改善,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經常發生杯體抗壓能力差,易變形的情況,給使用者帶來諸多麻煩。
鑒于此,本案發明人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防燙效果的基礎上,結構強度和抗彎強度顯著提高,確保杯體強度和安全性,結構新穎合理,實用性強的改進型的瓦楞紙杯。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這樣的技術方案:
一種改進型的瓦楞紙杯,包括紙杯主體,還包括圍設于所述紙杯主體外圍的外紙層,以及設于紙杯主體和外紙層之間的瓦楞紙層;
所述外紙層包括處于側面的第一外紙層和處于紙杯主體底部的第二外紙層;所述瓦楞紙層包括處于所述紙杯主體與所述第一外紙層之間的第一瓦楞紙層,和處于所述紙杯主體與所述第二外紙層之間的第二瓦楞紙層;
所述第一瓦楞紙層具有多條沿所述紙杯主體向下延伸的第一瓦楞;所述第一外紙層包括處于下部與所述紙杯主體平行的平行部,和處于上部向所述紙杯主體傾斜并與紙杯主體的上端連接的傾斜部;所述瓦楞紙層的上端形成有匹配伸入到所述傾斜部與所述第一外紙層之間的楔形延伸部;
所述第二瓦楞紙具有多條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瓦楞;所述第一瓦楞和第二瓦楞的橫截面為等腰梯形。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型的瓦楞紙杯,突破傳統瓦楞紙杯的構造形式,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第一瓦楞紙層形成隔離空腔,有效避免人手被紙杯主體內的熱飲燙傷;第二瓦楞紙層形成隔離空腔,有效避免紙杯主體內的熱飲對下方的桌面等熱損傷;當瓦楞紙杯受到垂直方向的壓力(如手持力)時,第一瓦楞會進行抗彎支撐,避免瓦楞紙杯產生水平方向的折痕,保持瓦楞紙杯不會產生彎曲變形,進而可確保瓦楞紙杯的抗彎強度,克服傳統瓦楞紙杯易產生彎曲變形的缺陷。并且傾斜部在對紙杯主體和第一外紙層進行過渡連接的同時還減少了杯邊緣的厚度,便于與人嘴唇相配合和液體的流出,而且傾斜部與第一外紙層構成三角形的穩定結構,在杯口處更不易產生變形。而且第一瓦楞和第二瓦楞的連接面均形成平面,可增大與紙杯主體和外紙層的接觸面積,在此平面上涂膠,利于瓦楞與紙杯主體和外紙層進行膠合,且膠合結構更加牢固,進一步增強杯體強度。瓦楞紙層的上端形成有匹配伸入到傾斜部與第一外紙層之間的楔形延伸部,在傾斜部與第一外紙層之間構成的三角形穩定結構的同時,楔形延伸部在傾斜部與第一外紙層之間起到支撐和牽制作用,進一步提高杯口邊緣的強度。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型的瓦楞紙杯,其具有防燙效果的基礎上,結構強度和抗彎強度顯著提高,確保杯體強度和安全性,結構新穎合理,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
1-紙杯主體
2-外紙層21-第一外紙層211-平行部212-傾斜部22-第二外紙層
3-瓦楞紙層31-第一瓦楞紙層311-第一瓦楞32-第二瓦楞紙層321-第二瓦楞33-楔形延伸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型的瓦楞紙杯,如圖1所示,包括紙杯主體1。
還包括圍設于紙杯主體1外圍的外紙層2,以及設于紙杯主體1和外紙層2之間的瓦楞紙層3;
外紙層2包括處于側面的第一外紙層21和處于紙杯主體1底部的第二外紙層22;瓦楞紙層3包括處于紙杯主體1與第一外紙層21之間的第一瓦楞紙層31,和處于紙杯主體1與第二外紙層22之間的第二瓦楞紙層32;
第一瓦楞紙31層具有多條沿紙杯主體1向下延伸的第一瓦楞311;第一外紙層21包括處于下部與紙杯主體1平行的平行部211,和處于上部向紙杯主體1傾斜并與紙杯主體1的上端連接的傾斜部212;瓦楞紙層3的上端形成有匹配伸入到傾斜部212與第一外紙層21之間的楔形延伸部33;
第二瓦楞紙32具有多條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瓦楞321;第一瓦楞31和第二瓦楞32的橫截面為等腰梯形。本實用新型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第一瓦楞紙層31形成隔離空腔,有效避免人手被紙杯主體1內的熱飲燙傷;第二瓦楞紙層32形成隔離空腔,有效避免紙杯主體1內的熱飲對下方的桌面等熱損傷;當瓦楞紙杯受到垂直方向的壓力(如手持力)時,第一瓦楞311會進行抗彎支撐,避免瓦楞紙杯產生水平方向的折痕,保持瓦楞紙杯不會產生彎曲變形,進而可確保瓦楞紙杯的抗彎強度,克服傳統瓦楞紙杯易產生彎曲變形的缺陷。并且傾斜部212在對紙杯主體1和第一外紙層21進行過渡連接的同時還減少了杯邊緣的厚度,便于與人嘴唇相配合和液體的流出,而且傾斜部212與第一外紙層21構成三角形的穩定結構,在杯口處更不易產生變形。而且第一瓦楞311和第二瓦楞321的連接面均形成平面,可增大與紙杯主體1和外紙層2的接觸面積,在此平面上涂膠,利于瓦楞與紙杯主體1和外紙層2進行膠合,且膠合結構更加牢固,進一步增強杯體強度。瓦楞紙層3的上端形成有匹配伸入到傾斜部212與第一外紙層21之間的楔形延伸部33,在傾斜部212與第一外紙層21之間構成的三角形穩定結構的同時,楔形延伸部33在傾斜部212與第一外紙層21之間起到支撐和牽制作用,進一步提高杯口邊緣的強度。
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圖示和實施例,任何人對其進行類似思路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