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搖椅。
背景技術:
搖椅是嬰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家庭日常用品。嬰幼兒一般乘坐在搖椅的座位主體內來回搖動,從而進行玩耍。但是傳統的搖椅的結構比較復雜,零部件繁多,成本較高。而且由于零部件繁多,生產效率低,搖椅產品也容易出現故障。
因此,本實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產生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運行穩定可靠的搖椅。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搖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架1,所述的支撐架1上設有第一安裝部11和第二安裝部12,所述的第一安裝部11上轉動連接有座位主體2,所述的座位主體2包括座部21和與座部21形成U型或V型的背部22,在所述的座位主體2的底部或座位主體2前后方向的左右兩側并在座位主體2的大致重心處設有與第一安裝部11連接的轉動部3,所述的座位主體2上還設有驅動部4,所述的第二安裝部12上設有驅動器5,所述的驅動器5包括殼體51和設在殼體51內的電機,所述的電機的輸出軸上連接有擺臂6,所述的擺臂6與轉動部3之間設有當電機轉動時能帶動座位主體2上下擺動的驅動連桿組件7。
如上所述的搖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連桿組件7包括第一連桿71,所述的第一連桿71的上端與驅動部4轉動連接,所述的第一連桿71的下端與擺臂6轉動連接,并且所述的座位主體2的擺動方向與電機轉動方向一致。
如上所述的搖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部4包括設在背部22上的第一驅動桿41,所述的第一驅動桿41上連接有與電機輸出軸平行的第二驅動桿42,所述的第一連桿71上端與第二驅動桿42連接。
如上所述的搖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部4包括設在背部22上的第三驅動桿43,所述的驅動連桿組件7包括與第三驅動桿43轉動連接的第一上連桿72和與擺臂6轉動連接的第一下連桿73,所述的第一上連桿72與第一下連桿73之間設有與二者鉸接的第二連桿74,所述的第一上連桿72與電機的輸出軸平行。
如上所述的搖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部4包括設在背部22上的第四驅動桿44,所述的驅動連桿組件7包括與第四驅動桿44轉動連接的第二上連桿75和與擺臂6轉動連接的第二下連桿76,所述的第二上連桿75與第二下連桿76之間設有與二者鉸接的第三連桿77,所述的第二上連桿75與電機的輸出軸垂直。
如上所述的搖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主體2上還設有凹陷部23。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通過擺臂和驅動部之間的驅動連桿組件來將電機的旋轉運動轉換為座位主體的上下擺動,整個結構非常的簡單,零部件少,從而降低了成本,并且產品的裝配更容易,生產效率得到提高,而且產品運行也非常可靠。
2、本實用新型的座位主體上設有凹陷部,嬰幼兒的臀部位于凹陷部內,能夠確保安全。
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運行穩定,適合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立體圖之一;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立體圖之二;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立體圖之三;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在運行過程中的示意圖之一;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在運行過程中的示意圖之二;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在運行過程中的示意圖之三;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立體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在運行過程中的示意圖之一;
圖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在運行過程中的示意圖之二;
圖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在運行過程中的示意圖之三;
圖1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立體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在運行過程中的示意圖之一;
圖1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在運行過程中的示意圖之二;
圖1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在運行過程中的示意圖之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6所示,一種搖椅,包括支撐架1,所述的支撐架1上設有第一安裝部11和第二安裝部12,所述的第一安裝部11上轉動連接有座位主體2,所述的座位主體2包括座部21和與座部21形成U型或V型的背部22,在所述的座位主體2的底部并在座位主體2的大致重心處設有與第一安裝部11連接的轉動部3,轉動部3也可以設在座位主體2前后方向的左右兩側并位于座位主體2的大致重心處,所述的座位主體2上還設有驅動部4,所述的第二安裝部12上設有驅動器5,所述的驅動器5包括殼體51和設在殼體51內的電機圖中未示出,所述的電機的輸出軸上連接有擺臂6,所述的擺臂6與轉動部3之間設有當電機轉動時能帶動座位主體2上下擺動的驅動連桿組件7。
如圖1至圖6所示,所述的驅動連桿組件7包括第一連桿71,所述的第一連桿71的上端與驅動部4轉動連接,所述的第一連桿71的下端與擺臂6轉動連接,并且所述的座位主體2的擺動方向與電機轉動方向一致。
如圖1至圖6所示,所述的驅動部4包括設在背部22上的第一驅動桿41,所述的第一驅動桿41上連接有與電機輸出軸平行的第二驅動桿42,所述的第一連桿71上端與第二驅動桿42連接。
電機轉動時,電機驅動擺臂6擺動,由于第一連桿71的兩端分別與擺臂6和第二驅動桿42轉動連接,所以擺臂6在轉動時,第一連桿71就能帶動座位主體2上下擺動。
如圖1所示,所述的座位主體2上還設有凹陷部23。嬰幼兒的臀部位于凹陷部內,能夠確保安全。
實施例2:
如圖7至圖10所示,一種搖椅,包括支撐架1,所述的支撐架1上設有第一安裝部11和第二安裝部12,所述的第一安裝部11上轉動連接有座位主體2,所述的座位主體2包括座部21和與座部21形成U型或V型的背部22,在所述的座位主體2的底部并在座位主體2的大致重心處設有與第一安裝部11連接的轉動部3,所述的座位主體2上還設有驅動部4,所述的第二安裝部12上設有驅動器5,所述的驅動器5包括殼體51和設在殼體51內的電機,所述的電機的輸出軸上連接有擺臂6,所述的擺臂6與轉動部3之間設有當電機轉動時能帶動座位主體2上下擺動的驅動連桿組件7。
如圖7至圖10所示,所述的驅動部4包括設在背部22上的第三驅動桿43,所述的驅動連桿組件7包括與第三驅動桿43轉動連接的第一上連桿72和與擺臂6轉動連接的第一下連桿73,所述的第一上連桿72與第一下連桿73之間設有與二者鉸接的第二連桿74,所述的第一上連桿72與電機的輸出軸平行。
電機轉動時,電機驅動擺臂6擺動,由于第一下連桿73與擺臂6轉動連接、第一上連桿72與第三驅動桿43轉動連接,而且第二連桿74的兩端分別與第一上連桿72和第一下連桿73轉動連接,所以擺臂6在轉動時,第一下連桿73、第二連桿74和第一上連桿72就能帶動座位主體2上下擺動。
實施例3:
如圖11至圖14所示,一種搖椅,包括支撐架1,所述的支撐架1上設有第一安裝部11和第二安裝部12,所述的第一安裝部11上轉動連接有座位主體2,所述的座位主體2包括座部21和與座部21形成U型或V型的背部22,在所述的座位主體2的底部并在座位主體2的大致重心處設有與第一安裝部11連接的轉動部3,所述的座位主體2上還設有驅動部4,所述的第二安裝部12上設有驅動器5,所述的驅動器5包括殼體51和設在殼體51內的電機,所述的電機的輸出軸上連接有擺臂6,所述的擺臂6與轉動部3之間設有當電機轉動時能帶動座位主體2上下擺動的驅動連桿組件7。
如圖7至圖10所示,所述的驅動部4包括設在背部22上的第四驅動桿44,所述的驅動連桿組件7包括與第四驅動桿44轉動連接的第二上連桿75和與擺臂6轉動連接的第二下連桿76,所述的第二上連桿75與第二下連桿76之間設有與二者鉸接的第三連桿77,所述的第二上連桿75與電機的輸出軸垂直。
電機轉動時,電機驅動擺臂6擺動,由于第二下連桿76與擺臂6轉動連接、第二上連桿75與第四驅動桿44轉動連接,而且第三連桿77的兩端分別與第二上連桿75和第二下連桿76轉動連接,所以擺臂6在轉動時,第二下連桿76、第三連桿77和第二上連桿75就能帶動座位主體2上下擺動。
如圖11所示,所述的座位主體2上還設有凹陷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