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裝置,特別是一種豆漿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家用豆漿機,電機上置于機頭內。在使用料理功能時,常常會由于果蔬塊體積較大而導致機頭不能完全放置到位,使用不便。目前豆漿機的插座都是設置在杯體的底部,由電源線與插座插接后連接外部電源進行供電。如果設置加熱裝置,也是會設置在杯體上,而很少設置在機頭上,而豆漿機的控制部件如控制線路板都設置在機頭內,因此使得機頭和杯體之間需要通過電耦合器進行電路連接并實現相關的功能控制。由于電耦合器的存在會給用戶帶來不便,例如將機頭扣置在杯體上使電耦合器的公端與母端耦合連接時存在較大阻力,反過來將電耦合器的公端與母端分離時也有較大的阻力,另外用戶在清洗時若水由電耦合器進入杯體內,不僅會影響使用,還會帶來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豆漿機,簡化杯體的結構,無須電耦合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豆漿機,包括電機安裝座和杯體,電機安裝座內設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從電機安裝座的前端伸出,輸出軸的前端設有粉碎刀片,電機安裝座的前端與杯體的頂端連接并將杯體的口部密封,杯體在豆漿機工作時倒置于電機安裝座上方,粉碎刀片位于豆漿機的工作水位下方。
進一步的,所述電機安裝座的前端設有凸臺,凸臺伸入杯體內,凸臺的外周側壁與杯體的內側壁之間設有軸向密封件;或者,所述電機安裝座的前端設有套筒,杯體的頂端伸入套筒內,杯體的外周側壁與套筒的內側壁之間設有軸向密封件。
進一步的,所述電機安裝座的前端與杯體的頂端螺紋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杯體與電機安裝座之間設有徑向密封件。
進一步的,所述電機安裝座的前端外側設有擾流裝置,粉碎刀片位于擾流裝置內。
進一步的,所述杯體的底端為第一放置端,第一放置端用于杯體的口部朝上時承重,電機安裝座的后端為第二放置端,第二放置端用于電機安裝座的前端朝上時承重。
進一步的,所述電機安裝座的前端內側設有加熱裝置;或者,所述杯體為電磁加熱或明火加熱的杯體。
進一步的,所述杯體的底部設有出氣孔和單向閥,單向閥在杯體的口部朝上時保持出氣孔常閉,電機安裝座設有驅動件,驅動件在電機安裝座扣置于杯體上方時驅動單向閥打開出氣孔,驅動件與單向閥傳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杯體設有傳動桿,傳動桿的底端與單向閥的閥芯固定連接,驅動件為驅動桿,驅動桿的后端伸出電機安裝座的后端,驅動桿的前端作用于傳動桿的頂端使單向閥打開出氣孔。
進一步的,所述杯體的外側壁設有杯體把手,電機安裝座的外側壁設有電機安裝座把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首先,豆漿機根據食品加工的不同階段有兩種狀態:第一狀態是電機安裝座扣置于杯體上,此時,杯體的口部朝上,在存放時,可以防止杯體內進入灰塵、飛蟲等,在準備制漿時,取下電機安裝座可以向杯體內添加物料,在完成制漿后,可以取下電機安裝座,進行倒漿操作,也可以保留電機安裝座扣置于杯體上,對杯體內的漿液進行保溫;第二狀態是杯體倒扣在電機安裝座上,此時豆漿機的重心下降,在粉碎工作過程中,豆漿機會更加穩定,降低振動的幅度;
其次,能夠極大地簡化了杯體的功能與構造,讓杯體回歸到只需要起到杯體的容器功能,在添加物料時,杯體的口部朝上,方便添加物料;同時由于杯體不設置電器元件,因此不需要通過電耦合器與電機安裝座之間通電,方便用戶清洗,整個杯體可以直接用水沖洗,根本不存在進水風險;
第三,要進行粉碎加工時,需要將豆漿機顛倒放置,使得杯體倒扣在電機安裝座上方讓物料與粉碎刀片接觸,因此電機安裝座在杯體內添加好物料后扣置于杯體上方的時候,粉碎刀片并不需要與物料接觸,這樣輸出軸不需要伸出電機安裝座過長的距離,粉碎刀片可以離電機安裝座更近,從而減少輸出軸端部的擺動,確保粉碎刀片的粉碎效率;
第四,與現有技術相比,同等體積的杯體,本實用新型可以將杯體的物料額定容量設置更大,能夠一次性加工制作更大量的食品。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第一種狀態);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第二種狀態);
圖3為圖2中I處的放大圖;
圖4為圖2中II處的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第一種狀態);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第二種狀態);
圖7為圖6中III處的放大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杯體在加熱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豆漿機,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電機安裝座1和杯體2,電機安裝座1內設有電機3,電機3的輸出軸31從電機安裝座1的前端伸出,輸出軸31的前端設有粉碎刀片4,電機安裝座1的前端與杯體2的頂端連接并將杯體2的口部密封,杯體2在豆漿機工作時倒置于電機安裝座1上方,粉碎刀片4位于豆漿機的工作水位下方。
在本實用新型中,涉及“前”、“后”等方向及方位描述,是以電機3的輸出軸31向前伸出電機安裝座1為基準,相應可以理解各個部件的前、后關系以及同一部件上的前端、后端的關系。涉及杯體上“頂”、“底”等方位描述,是以杯體的口部朝上時來定義,杯體的口部位于杯體的頂端,杯體的外底面即位于杯體的底端。豆漿機工作時是指電機3帶動粉碎刀片4對物料進行粉碎切割的過程。豆漿機的工作水位是指豆漿機在正常制漿過程中的靜止液面,即杯體2中添加好物料后,電機安裝座1將杯體2的口部密封,然后顛倒放置,使電機安裝座1在上,杯體2在下,此時杯體2內的靜止液面即豆漿機的工作水位。根據不同的制漿量,豆漿機的工作水位可以變化,但都是以豆漿機能夠正常工作為前提。
首先,豆漿機根據食品加工的不同階段有兩種狀態:第一狀態是電機安裝座扣置于杯體上,此時,杯體的口部朝上,在存放時,可以防止杯體內進入灰塵、飛蟲等,在準備制漿時,取下電機安裝座可以向杯體內添加物料,在完成制漿后,可以取下電機安裝座倒漿,也可以保留電機安裝座扣置于杯體上,對杯體內的漿液進行保溫;第二狀態是杯體倒扣在電機安裝座上,由于安裝在電機安裝座內,此時豆漿機的重心下降,在粉碎工作過程中,豆漿機會更加穩定,降低振動的幅度。
其次,能夠極大地簡化了杯體2的功能與構造,讓杯體2回歸到只需要起到杯體2的容器功能,在添加物料時,杯體2的口部朝上,方便添加物料;同時由于杯體2不設置電器元件,因此不需要通過電耦合器與電機安裝座1之間通電,方便用戶清洗,整個杯體2可以直接用水沖洗,根本不存在進水風險;
第三,要進行粉碎加工時,需要將豆漿機顛倒放置,使得杯體2倒扣在電機安裝座1上方讓物料與粉碎刀片4接觸,因此電機安裝座1在杯體2內添加好物料后扣置于杯體2上方的時候,粉碎刀片4并不需要與物料接觸,這樣輸出軸31不需要伸出電機安裝座1過長的距離,粉碎刀片4可以離電機安裝座1更近,從而減少輸出軸31端部的擺動,確保粉碎刀片4的粉碎效率;
第四,與現有技術相比,同等體積的杯體2,本實用新型可以將杯體2的物料額定容量設置更大,能夠一次性加工制作更大量的食品,而且適用的物料種類更廣,適應性更高,飲品樣式更豐富。
第五,電機3的電機軸可以直接作為輸出軸31帶動粉碎刀片4,不需要聯軸器及刀軸,工作時的噪音更低。
針對電機安裝座1的前端與杯體2的頂端連接并實現密封的結構有多種,下面結合實施例來說明。
實施例一:
結合圖1至圖3,在本實施例中,電機安裝座1的前端設有凸臺11,凸臺11伸入杯體2內,凸臺11的外周側壁與杯體2的內側壁之間設有軸向密封件51,電機安裝座1的前端與杯體2的頂端連接后通過軸向密封件51將杯體2的口部密封,凸臺11伸入杯體2內,能夠便于用戶將電機安裝座1扣置在杯體2上。軸向密封件51是套在凸臺11的外周側壁上的圓筒狀的密封圈,為了在電機安裝座1的扣置過程中,軸向密封件51能夠保持軸向的尺寸,可以在軸向密封件51內嵌入鋼圈骨架511。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實現連接并密封,電機安裝座1與杯體2連接起來更加方便。而且軸向密封件51可以拆卸,容易清洗。
在本實施例中,電機安裝座1的前端外側設有擾流裝置6,粉碎刀片4位于擾流裝置內。擾流裝置6可以是擾流罩、導流器等。能夠促進粉碎效率,提高粉碎效果。
為了讓豆漿機在兩種狀態下都能夠直接放置,杯體2的底端為第一放置端201,第一放置端201用于杯體2的口部朝上時承重,第一放置端201可以是平面或曲面,也可以是支腳、防滑墊等,電機安裝座1的后端為第二放置端101,第二放置端101用于電機安裝座1的前端朝上時承重,第二放置端101可以是平面或曲面,也可以是支腳、防滑墊等。除此之外,當然也可以額外制作用于放置豆漿機的平臺或者支架。
電機安裝座1的前端內側設有加熱裝置7,這樣粉碎完成后,可以直接對漿液進行加熱,無須在電機安裝座1拆卸后再對漿液進行加熱。簡化用戶操作。
在粉碎過程中,杯體2內部可以是封閉的,也可以通過出氣孔進行出氣、泄壓。特別在電機安裝座1設置加熱裝置后,更需要進行出氣、泄壓。具體見圖4,在杯體2的底部設有出氣孔202和單向閥21,單向閥21在杯體2的口部朝上時保持出氣孔202常閉(圖1),這樣避免在添加液體物料時液體物料流入出氣孔202,電機安裝座1設有驅動件12,驅動件12在電機安裝座1扣置于杯體2上方時驅動單向閥21打開出氣孔202,驅動件12與單向閥21傳動連接。為了簡化驅動件12與單向閥21的聯動,杯體2設有傳動桿22,傳動桿22的底端與單向閥21的閥芯固定連接,驅動件12為驅動桿,驅動桿的后端伸出電機安裝座1的后端,驅動桿的前端作用于傳動桿22的頂端使單向閥21打開出氣孔202。保持出氣孔202常閉,可以通過設置彈簧211來實現。
在本實施例中,杯體2的外側壁設有杯體把手23,電機安裝座1的外側壁設有電機安裝座把手13。杯體把手23的頂端設有第一通孔231,電機安裝座把手13的前端設有第二通孔131、后端設有第三通孔132,傳動桿22位于杯體把手23中,驅動桿位于電機安裝座把手13中并從第三通孔132中伸出,驅動桿的后端受外力作用使驅動桿的前端穿過第二通孔131、第一通孔231抵于傳動桿22的頂端來帶動傳動桿22。從圖2中可見,電機安裝座1放置到操作平臺9上,驅動桿的后端受到操作平臺9的抵壓而向上運動,從而使驅動桿的前端穿過第二通孔131、第一通孔231抵于傳動桿22的頂端,最終使單向閥21的閥芯動作并打開出氣孔202。
除了直接接觸來傳動,也可以在傳動桿22的頂端設有第一磁鐵,在驅動桿的前端設有第二磁鐵,第二磁鐵與第一磁鐵相對的磁極相反,驅動桿的后端受外力作用使第二磁鐵靠近第一磁鐵來帶動傳動桿22。這樣可以不設置第二通孔131和第一通孔231,簡化結構,并避免了杯體把手23的內部通過第一通孔231漏水的可能,避免了電機安裝座把手13內部通過第二通孔131漏水的可能。
實施例二:
見圖5和圖6,在本實施例中,電機安裝座1的前端設有套筒14,杯體2的頂端伸入套筒14內,杯體2的外周側壁與套筒14的內側壁之間螺紋連接。結合圖7看,杯體2與電機安裝座1之間設有徑向密封件52,從而提高密封性。徑向密封件52可以設置在套筒14的前端面,也可以設置在杯體2的頂端面,本實施例則在兩個位置都設置有徑向密封件52,相應在杯體2的外周側壁設置凸邊25來定位套筒14的前端面上的徑向密封件52。螺紋連接本身具有一定的密封性,因此也可以省略徑向密封件52。采用螺紋連接后,杯體2與電機安裝座1的連接強度較高,電機安裝座1上可以不設置把手,僅在杯體2上設置杯體把手23。除了螺紋連接,也可以旋轉卡扣來連接。
本實施例相比實施例一,沒有設置擾流裝置,也沒有設置加熱裝置,因此可以實現杯體2內部的封閉,相應不需要出氣孔,而對于要實現加熱漿液的功能,可以將杯體2設置為電磁加熱或明火加熱的杯體2。電磁加熱的杯體2可以放在電磁爐100等裝置上加熱,明火加熱的杯體2可以放在燃氣灶、柴火灶、煤爐等裝置上加熱。在加熱漿液時,可以在杯體2的口部蓋上杯蓋24,杯蓋24可以與杯體2螺紋連接。杯蓋24上可以設置出氣孔202。
其他未描述結構參考實施例一。
實施例三:
此外,可以采用實施例一的方式,電機安裝座1的前端設有套筒14,杯體2的頂端伸入套筒14內,只是不采用螺紋連接,而是在杯體2的外周側壁與套筒14的內側壁之間設有軸向密封件51,這樣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與實施例一相同,電機安裝座1與杯體2連接起來更加方便。而且軸向密封件51可以拆卸,相比螺紋更容易清洗。
其他未描述結構參考實施例一或實施例二。
上述實施例中,杯體的內側壁可以設置擾流筋。除上述優選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形,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