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教育教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英語專業的學習桌。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生產社會化的變革,對外交流變得越來越頻繁,而英語作為通用的國際語言變得越來越重要。
英語學習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想具備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學習者必須“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全面發展,特別是“聽”的能力,但現有的學習桌,桌與桌之間沒有形成有效地聲音隔離,使得在英語的聽力或朗誦過程中,學生之間彼此影響學習效果;另外,英語專業的學生教科書相對較多,現有的學習桌需要額外增加書架才可滿足學生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之一。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英語專業的學習桌。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用于英語專業的學習桌,所述用于英語專業的學習桌包括:桌體;和隔擾組件,所述隔擾組件設置于所述桌體的兩端處,所述隔擾組件相對于所述桌體轉動設置,所述隔擾組件包括:第一組基座,所述第一組基座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平行設置且固連于所述桌體上;第一旋轉軸,所述第一旋轉軸貫穿所述第一基座的中心處和所述第二基座的中心處;和隔擾板,所述隔擾板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一旋轉軸轉動連接于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之間,所述隔擾板的另一端沿遠離所述桌體的方向延伸設置,所述隔擾板靠近所述桌體的中心線的一側為置物組件。
學生在英語聽力或朗誦時,因設置有隔擾組件,該隔擾組件包括第一組基座、第一旋轉軸、隔擾板,只要將隔擾板相對于第一旋轉軸轉動,使得桌體兩端的隔擾板形成隔擾空間,這樣,便有效地降低了學生之間的彼此干擾;同時,還設置有置物組件,即置物組件用于放置教科書,起到書架的作用,全面有效綜合提升了教學效果。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的用于英語專業的學習桌,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基座的內壁上為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基座的中心線對稱設置,所述第一旋轉軸靠近所述第二基座的一端為與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相適配的第一限位組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限位組件包括:長條槽,所述長條槽設置于所述第一旋轉軸靠近所述第二基座的一端;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固連于所述長條槽的底部;和凸起,所述凸起的上端固連于所述彈簧的另一端。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斷面均為弧形槽,所述凸起的斷面亦為弧形,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直徑與所述凸起的直徑相等,所述第一凹槽的圓心角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圓心角小于所述凸起的圓心角。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隔擾組件還包括:第二組基座,所述第二組基座包括第三基座和第四基座,所述第三基座和所述第四基座亦平行設置且固連于所述桌體上;第二旋轉軸,所述第二旋轉軸貫穿所述第三基座的中心處和所述第四基座的中心處;和第二限位組件,所述第二旋轉軸通過所述第二限位組件分別與所述第三基座和所述第四基座之間為過盈配合。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限位組件包括:第一過盈塊,所述第一過盈塊設置于所述第三基座與所述隔擾板之間;和第二過盈塊,所述第二過盈塊設置于所述第四基座與所述隔擾板之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桌體的下側為多個桌腿。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置物組件包括第一置物板和第二置物板,所述第一置物板和所述第二置物板沿水平方向平行設置。
附圖說明
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隔擾板與第一基座、第二基座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隔擾板與第三基座、第四基座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10-隔擾板,111-第一置物板,112-第二置物板,200-桌體,201-第一基座,202-第二基座,2021-第一凹槽,2022-第二凹槽,203-第三基座,204-第四基座,210-第一旋轉軸,211-長條槽,212-彈簧,213-凸起,220-第二旋轉軸,230-第一過盈塊,240-第二過盈塊,250-桌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中,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如圖1-3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英語專業的學習桌,用于英語專業的學習桌包括桌體200和隔擾組件,隔擾組件設置于桌體的兩端處,隔擾組件相對于桌體轉動設置。
隔擾組件包括第一組基座、第一旋轉軸210和隔擾板110,第一組基座包括第一基座201和第二基座202,第一基座201和第二基座202平行設置且固連于桌體200上,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沿豎直方向平行設置,第一旋轉軸210貫穿第一基座201的中心處和第二基座202的中心處,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基座的中心處為第一通孔,第二基座的中心處為第二通孔,第一旋轉軸貫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隔擾板110的一端通過第一旋轉軸210轉動連接于第一基座201和第二基座202之間,隔擾板110的另一端沿遠離桌體的方向延伸設置,隔擾板110靠近桌體200的中心線的一側為置物組件。
學生在英語聽力或朗誦時,因設置有隔擾組件,該隔擾組件包括第一組基座、第一旋轉軸、隔擾板,只要將隔擾板相對于第一旋轉軸轉動,使得桌體兩端的隔擾板形成隔擾空間,這樣,便有效地降低了學生之間的彼此干擾;同時,還設置有置物組件,即置物組件用于放置教科書,起到書架的作用,全面有效綜合提升了教學效果。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第二基座202的內壁上為第一凹槽2021和第二凹槽2022,第一凹槽2021和第二凹槽2022沿第二基座202的中心線對稱設置,第一旋轉軸210靠近第二基座202的一端為與第一凹槽2021或第二凹槽2011相適配的第一限位組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第一限位組件包括長條槽211、彈簧212和凸起213,長條槽211設置于第一旋轉軸210靠近第二基座202的一端,彈簧212的一端固連于長條槽211的底部,凸起213的上端固連于彈簧212的另一端。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第一凹槽2021和第二凹槽2022的斷面均為弧形槽,凸起213的斷面亦為弧形,第一凹槽2021和第二凹槽2022的直徑與凸起213的直徑相等,第一凹槽2021的圓心角和第二凹槽2022的圓心角小于凸起213的圓心角,這樣,第一旋轉軸帶動隔擾板順時針轉動時,當第一限位組件與第一凹槽位置相適配時,凸起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抵接于第一凹槽內,由于第一凹槽的圓心角小于凸起的圓心角,即凸起僅部分被抵接于第一凹槽內,隨著第一旋轉軸在外力作用下逆時針轉動,參見圖1中箭頭所示方向,凸起逐漸脫離第一凹槽,此時,凸起受到第二基座內壁的壓力,進而克服彈簧的彈力將其壓入長條槽內,直至第一限位組件與第二凹槽位置相適配,凸起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抵接于第二凹槽內,由于第二凹槽的圓心角小于凸起的圓心角,即凸起亦僅部分被抵接于第二凹槽內,隨著第二旋轉軸在外力作用下順時針轉動,凸起逐漸脫離第二凹槽,此時,凸起受到第二基座內壁的壓力,進而克服彈簧的彈力將其壓入長條槽內,直至再次被抵接于第一凹槽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隔擾組件還包括第二組基座、第二旋轉軸220和第二限位組件,第二組基座包括第三基座203和第四基座204,第三基座203和第四基座204亦平行設置且固連于桌體上,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沿豎直方向平行設置,第二旋轉軸220貫穿第三基座的中心處和第四基座的中心處,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三基座的中心處為第三通孔,第四基座的中心處為第四通孔,第二旋轉軸貫穿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二旋轉軸220通過第二限位組件分別與第三基座203和第四基座204之間為過盈配合。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第二限位組件包括:第一過盈塊230和第二過盈塊240,第一過盈塊230設置于第三基座203與隔擾板110之間,第一過盈塊的厚度大于第三基座與隔擾板之間限定出的第一縫隙,第二過盈塊240設置于第四基座204與隔擾板110之間,第二過盈塊的厚度大于第四基座與隔擾板之間限定出的第二縫隙,這樣,第二旋轉軸在轉動過程中,應克服第一過盈塊和第二過盈塊對其轉動的阻力進行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桌體200的下側為多個桌腿250。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置物組件包括第一置物板111和第二置物板112,第一置物板111和第二置物板112沿水平方向平行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學生在英語聽力或朗誦時,只要將隔擾板相對于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旋轉軸轉動,使得桌體兩端的隔擾板形成U形隔擾空間,這樣,便有效地降低了學生之間的彼此干擾,置物組件中的第一置物板和第二置物板用于放置教科書,起到書架的作用,全面有效綜合提升了教學效果;
當學生不需要形成隔擾空間時,只要將隔擾板相對于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旋轉軸逆向轉動,使得隔擾板分別轉動至桌體的兩側端處,這樣,學生的學習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