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腦放置桌。
背景技術:
電氣是電能的生產、傳輸、分配、使用和電工裝備制造等學科或工程領域的統稱。是以電能、電氣設備和電氣技術為手段來創造、維持與改善限定空間和環境的一門科學,涵蓋電能的轉換、利用和研究三方面,包括基礎理論、應用技術、設施設備等。
電氣工程是現代科技領域中的核心學科之一,更是當今高新技術領域中不可或缺少的關鍵學科。正是電子技術的巨大進步才推動了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的信息時代的到來,并將改變人類的生活、工作模式。電氣工程的發展前景同樣很有潛力,使得當今的學生就業比率一直很高。
電腦放置桌,亦稱筆記型、手提或膝上電腦,是一種小型、可方便攜帶的個人電腦。電腦放置桌的重量通常重1-3公斤。其發展趨勢是體積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而功能卻越來越強大。像Netbook,也就是俗稱的上網本。電腦放置桌跟PC的主要區別在于其便攜帶性。
電腦放置桌對筆記本調節不方便,導致筆記本顯示屏的觀看位置不合適,工作時間長了,易引起眼睛和頸肩部疲勞、疼痛,不適于連續長時間學習,辦公使用,且普通的桌子無法對電腦進行散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電腦放置桌。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電腦放置桌,包括桌子本體,所述桌子本體內部設置有置物抽屜,所述桌子本體內部設置有置物腔,所述置物腔上端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設置有若干個通孔,所述支撐板與第一支桿相連接,所述第一支桿一端與第二支桿相連接,所述第二支桿與置物腔底部之間設置有調節桿,所述置物腔一側設置有散熱風扇,所述置物腔一側上設置有隔離網。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支撐板與桌子本體之間為鉸接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支桿一端與第二支桿之間為鉸接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調節桿為氣桿或液壓桿。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第一支桿、第二支桿、調節桿與散熱風扇,當電腦放置桌使用時,通過調節桿長度伸長來實現第二支桿的角度調節,通過第一支桿來實現支撐板的角度調節,實現筆記本電腦的角度以及高度調節,確保人們頭部處于合適的位置,減少頸部的彎曲度,減小疲勞,延長工作時間,在散熱風扇的作用下可以實現電腦的散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一種電腦放置桌,包括桌子本體1,所述桌子本體1內部設置有置物抽屜2,所述桌子本體1內部設置有置物腔101,所述置物腔101上端設置有支撐板3,其中所述支撐板3與桌子本體1之間為鉸接連接。所述支撐板3上設置有若干個通孔301,所述支撐板3與第一支桿4相連接,所述第一支桿4一端與第二支桿5相連接,其中所述第一支桿4一端與第二支桿5之間為鉸接連接,這樣可以實現支撐板3的展開與閉合。
所述第二支桿5與置物腔101底部之間設置有調節桿6,其中所述調節桿6為氣桿或液壓桿,所述置物腔101一側設置有散熱風扇7,所述置物腔101一側上設置有隔離網102。當電腦放置桌使用時,通過調節桿6長度伸長來實現第二支桿5的角度調節,通過第一支桿4來實現支撐板3的角度調節,實現筆記本電腦的角度以及高度調節,確保人們頭部處于合適的位置,減少頸部的彎曲度,減小疲勞,延長工作時間,在散熱風扇7的作用下可以實現電腦的散熱。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