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床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體征監測電路及體征監測床墊。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進步,人們對健康日益關注,特別是中老年人,更是需要經常的通過體檢了解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況。現階段,中老年人檢查一些平常的體征數據一般需要去醫院或者相關的醫療機構,非常不便,所以很多中老年人購買了相關的檢測儀器,但是相關的檢測儀器不僅僅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間,相關操作也一般較為繁瑣,而且,即使測量到了相關的體征數據,親屬也不能第一時間獲知。
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相當一部分突發疾病并沒有明顯的征兆,而中老年人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床上度過的,當出現突發情況時,親屬很難第一時間得到信息,從而延誤治療時機,造成巨大的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對于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體征監測電路及體征監測床墊,可以實現當中老年人在床上休息和睡眠時,及時有效的進行監控和檢測體征數據,達到保護中老年人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目的。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體征監測電路,包括體征檢測芯片、信號處理模塊、微處理器、數據存儲模塊、通信模塊和按鍵顯示模塊;體征檢測芯片和信號處理模塊通信連接;信號處理模塊和微處理器通信連接;數據存儲模塊、通信模塊和按鍵顯示模塊分別與微處理器通信連接。
優選的,體征檢測芯片包括呼吸頻率檢測芯片、心率檢測芯片和血壓檢測芯片,分別用于檢測呼吸頻率、心率和血壓。
優選的,通信模塊為SIM通信模塊,用于手機通訊,從而可以實現將體征數據發送到親屬手機和緊急情況下自動撥打120的功能。
優選的,體征監測電路包括電源,電源與體征檢測芯片、信號處理模塊、微處理器、數據存儲模塊、通信模塊和按鍵顯示模塊分別電連接,用于給各個設備供電。
優選的,電源連接有充電接口,用于給電源充電。
相應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體征監測床墊,包括床墊本體,及上述任一方案的體征監測床墊電路;其中,體征檢測芯片設于所述床墊本體接觸人體一側的表面,實現體征檢測的功能;信號處理模塊、微處理器、數據存儲模塊、通信模塊和電源設于所述床墊本體內部;按鍵顯示模塊設于所述床墊本體外表面,用于設置相關參數和顯示體征數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現在: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體征監測電路,應用在床墊本體上,形成一種具有在正常休息和睡眠的情況下監控和檢測體征的床墊;通過數據存儲模塊、微處理器和按鍵顯示模塊可以直觀的了解一段時間內被監測者的體征狀況;通過微處理器和通信模塊可以實現自動向親屬發送體征數據的功能;當體征檢測床墊電路檢測到被監測者的體征數據超出正常范圍時,通過數據存儲模塊、微處理器和通信模塊實現自動聯系親屬和撥打120的功能。
同時,本實用新型相應提供的體征監測床墊同樣具有所述體征監測電路所能帶來的有益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體征監測電路實施例的框圖;
圖中:1-體征檢測芯片、2-信號處理模塊、3-微處理器、4-SIM通信模塊、5-數據存儲模塊、6-按鍵顯示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體征監測電路實施例,其中包括體征檢測芯片1、信號處理模塊2、微處理器3、SIM通信模塊4、數據存儲模塊5、按鍵顯示模塊6。體征檢測芯片1與信號處理模塊2通信連接,信號處理模塊2與微處理器3通信連接,數據存儲模塊5、SIM通信模塊4和按鍵顯示模塊6分別與微處理器3通信連接。
當人躺在床墊上休息或者睡眠時,體征檢測芯片1用于實時監測人體的各項體征數據并生成檢測信號;信號處理模塊2用于接收體征檢測芯片1的檢測信號,并將體征檢測芯片1的檢測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微處理器3用于接收和分析信號處理模塊2的電信號,并將該電信號發送至數據存儲模塊5;數據存儲模塊5用于接收并存儲微處理器3的電信號;SIM通信模塊4用于實現通信功能;按鍵顯示模塊6用于向控制微處理3發送控制信號和顯示信息。
在本實施例中,體征檢測芯片1包括呼吸頻率檢測芯片、心率檢測芯片和血壓檢測芯片,分別用于檢測呼吸頻率、心率和血壓;SIM通信模塊4內設有SIM卡,通過按鍵顯示模塊6可以輸入親屬的聯系手機和發送時間,經微處理器3控制,可定期的向親屬的手機發送最新的體征數據;體征數據保存于數據存儲模塊5中,可以通過按鍵顯示模塊6和微處理器3進行查看;通過按鍵顯示模塊6還可以設置正常的體征數值范圍,當檢測的體征數值超出正常范圍時,經微處理器3和SIM通信模塊4可以實現主動聯系親屬和自動撥打120的功能,從而有效的避免了延誤治療時機的情況。
本實施例提出的體征監測床墊電路,其可以應用到床墊本體上,形成一種集休息睡眠和體征監測于一體的體征監測床墊,在滿足用戶休息睡眠需求的同時,實時的檢測并保護用戶的身體健康,簡單實用,一舉兩得。
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所作的舉例和說明,所屬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實用新型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