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杯子,尤其是一種便于識別的過濾杯。
背景技術:
過濾杯是一種杯子內具有濾芯的飲水杯,也稱為能量杯,可通過杯子內的濾芯過濾水中雜質,將普通飲用水轉變成為“小分子團”弱堿性水,使杯中水的水質、熱值及活性發生改變,確保飲用水干凈衛生。
目前市場上的過濾杯的外形通常較為相似,當多人的過濾杯放置在一起時難以識別各個過濾杯的主人,容易誤拿,造成許多不便。
有鑒于此,本申請人對過濾杯的結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個杯子放在一起時不易被誤拿的便于識別的過濾杯。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便于識別的過濾杯,包括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蓋上開設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為盲孔,且所述放置孔的口部可拆卸連接有透明蓋,所述放置孔內放置有便于識別的銘牌。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放置孔位于所述杯蓋的上端,且所述放置孔內還放置有壓緊片,所述透明蓋包括頂板和與所述頂板一體式連接的凸環,所述壓緊片的外徑等于或大于所述凸環的內徑,所述透明蓋蓋合在所述放置孔上時,所述凸環穿插在所述放置孔內,且所述壓緊片的外側面抵頂在所述凸環的內側面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壓緊片為彈性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杯蓋上還開設有與所述頂板配合的沉孔以及與所述沉孔連通的摳孔。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過設置放置孔和銘牌,便于直觀識別各個杯子的主人,多個杯子放在一起時不易被誤拿,使用較為方便。同時由于透明蓋是可拆卸連接在放置孔的口部,便于更換銘牌,使得杯子可以被多個人共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過濾杯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的套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的堵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過濾杯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過濾杯實施例二的杯蓋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過濾杯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過濾杯實施例四的結構示意圖;
圖8位本實用新型過濾杯實施例五的結構示意圖。
各圖中標示對應如下:
10-杯體; 11-內腔;
12-凸臺; 13-凹槽;
14-第一磁鐵片; 15-堵頭;
16-套筒; 17-凸塊;
18-卡扣; 19-橡膠環。
20-濾芯;
21-安裝槽; 22-第二磁鐵片;
23-殼體; 24-底蓋;
25-底座; 26-容置腔;
30-杯蓋; 31-放置孔;
32-透明蓋; 32a-頂板;
32b-凸環; 33-壓緊片;
34-沉孔; 35-摳孔;
40-杯蓋; 41-電路板;
42-紫外線殺菌燈; 43-開關;
44-電源模塊; 45-按鈕;
46-顯示屏; 47-充電接口;
48-聚光板; 49-橡膠環;
51-透明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磁吸式過濾杯,也是一種過濾杯,包括杯體10和與杯體10配合的杯蓋(圖中未示出),杯蓋可以為常規的過濾杯杯蓋,并非本實施例的重點,此處不再詳述,需要說明的是,杯蓋并非本實施例中的必要部件,即本實施例提供的過濾杯也可以不具有杯蓋。
在本實施例中,以過濾杯放置在桌面上時的上端為過濾杯的上端,相對應的另一端為過濾杯的底端。
杯體10具有用于裝載液體的內腔11,內腔11內設置有濾芯20,且內腔11的底部的中間位置設置有凸臺12,杯體10的底端在與凸臺12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凹槽13,即凹槽13的底部位于凸臺12的內部,確保杯體10壁厚相對均勻,便于注塑成型。凸臺12的外表面最好為光滑面,防止水中污垢在凸臺12上聚集。
凹槽13內設置有第一磁鐵片14,且凹槽內可拆卸連接有堵頭15,第一磁鐵片14位于堵頭15和凹槽13的底部之間。具體的,凹槽13內固定連接有套筒16,如圖2所示,套筒16的內孔側壁上設置有凸塊17,凸塊17的側面和凹槽13的底面之間形成卡槽,如圖3所示,堵頭15具有與卡槽配合的卡扣18,通過將卡扣18扣合在卡槽內實現堵頭15和凹槽13的可拆卸連接。此外,堵頭15單還套設有用于防止堵頭松脫的橡膠環19,堵頭15堵在凹槽13上時,橡膠環19分別抵頂在堵頭15和套筒16上。
濾芯20的底部設置有與凸臺12配合的安裝槽21和與第一磁鐵片14配合的第二磁鐵片22,第一磁鐵片14上端面的磁極與第二磁鐵片22下端面的磁極相反,這樣,將濾芯20的安裝槽21扣合在凸臺12上后,通過第一磁鐵片14和第二磁鐵片22的相互吸引將濾芯20固定連接在杯體10上。
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濾芯20包括殼體23、連接在殼體23下端的底蓋24以及連接在底蓋24下端的底座25,當然殼體23內設置有過濾材料。
殼體23和底蓋24之間通過卡勾結構可拆卸連接在一起,便于更換殼體23內的過濾材料,底座25和底蓋24之間固定連接在一起,且兩者之間形成有用于放置第二磁鐵片22的容置腔26,第二磁鐵片22放置在容置腔26內,底座25和底蓋24之間的固定連接方式可以為常規的方式,如超聲波焊接等,此處不再詳述。此外,安裝槽21設置在底座25的下端,且安裝槽21的內表面也是光滑面。
實施例二。
如圖4和圖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便于識別的過濾杯,也是一種過濾杯,包括杯體(圖中未示出)和與杯體配合的杯蓋30,杯體的外側或者杯蓋30上開設有放置孔31,放置孔31為盲孔,且放置孔31的口部可拆卸連接有透明蓋32,放置孔31內放置有便于識別的銘牌(圖中未示出),當多個外形相識的過濾杯放在一起時,通過在銘牌上簽名或者做記號,使得使用者可以直觀識別出自己的杯子,防止誤拿,當然,銘牌上簽名或者做記號的一側應該朝向透明蓋32。
放置孔31位于杯體或者杯蓋30上的結構都是相同的,本實施例以放置孔31位于杯蓋30為例進行說明。在本實施例中,放置孔31位于杯蓋30的上端中間位置,且放置孔31內還放置有壓緊片33,壓緊片33為彈性片,且壓緊片32上開設有通孔,銘牌放置在該通孔內。透明蓋32包括頂板32a和與頂板32a一體式連接的凸環32b,頂板32a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計成特定形狀,如花片狀或水滴狀,壓緊片33的外徑等于或略大于凸環32b的內徑,當透明蓋32蓋合在放置孔31的上時,頂板32a封堵住放置孔31的口部,凸環32b穿插在放置孔31內,且壓緊片33的外側面抵頂在凸環32b的內側面上,使得凸環32b被夾緊在放置孔31的孔壁和壓緊片33之間,實現透明蓋32的固定。
為了確保杯蓋30的外形美觀,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杯蓋30上還開設有與頂板32a配合的沉孔34以及與沉孔34連通的摳孔35,沉孔34的橫截面與頂板32a的外形相匹配,當透明蓋32蓋合在放置孔31的上時,頂板32a嵌入沉孔34內;摳孔35的直徑優選為3-10mm,具體的直徑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只需確保牙簽或別針等尖銳的物體可通過穿插在摳孔35內將頂板32a翹起以實現透明蓋31的開啟即可。
實施例三。
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殺菌過濾杯,也是一種過濾杯,包括杯體(圖中未示出)和與杯體配合的杯蓋40,杯體可以為常規的過濾杯杯體,并非本實施例的重點,此處不再詳述。
杯蓋40內部設置有電路板41,即杯蓋40內部具有用于放置電路板41的內腔。電路板41上集成有控制模塊、計時模塊、紫外線殺菌燈42、用于開啟或關閉紫外線殺菌42燈的開關43以及用于為電路板41提供電源的電源模塊44,控制模塊、計時模塊和電源模塊44都是常規的模塊,可通過常規的方式將其集成到電路板41上,此處不再詳述。紫外線殺菌燈42、開關43和計時模塊分別和控制模塊通訊連接。
杯蓋40的上端設置有與開關43配合的按鈕45、與電源模塊電連接的充電接口47和/或與電源模塊電連接的太陽能電池板(圖中未示出),下端設置有與紫外線殺菌燈42配合的透光罩49,透光罩49和杯蓋40密封連接。當然,按鈕45、充電接口47以及太陽能電池板也可以設置在杯蓋40的側面,在本實施例中,按鈕45設置在杯蓋40的上端,充電接口47和太陽能電池板設置在杯蓋40的側面上,此外,本實施例中的充電接口47既可與外部電源連接為電源模塊44充電,也可以與手機等電子設備連接用于為電子設備充電。
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電路板41上還集成有與計時模塊通訊連接的顯示屏46,杯蓋40與顯示屏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透明板51,這樣使用者可以透過透明板51看到顯示屏46上顯示的內容。
使用時,將杯蓋40蓋合在杯體上,然后按下開關43打開紫外線殺菌燈42,同時控制模塊控制計時模塊開始計時,并將倒計時結果顯示在顯示屏46上,當倒計時結束后,計時模塊將計時結束的信號傳遞給控制模塊,控制模塊控制開關43關閉紫外線殺菌燈42,實現紫外線殺菌燈42的定時關閉,避免使用者忘記關閉紫外線殺菌燈42而耗光電源。
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紫外線殺菌燈42的上設置有用于聚集光線的聚光板48,確保紫外線殺菌燈42的光線可以穿透到杯體的底部。
實施例四。
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便于更換濾芯的過濾杯,也即是一種過濾杯,包括杯體和與杯體配合的杯蓋,杯體與實施例一中的杯體10結構相同,杯蓋與實施例二中所舉例說明的杯蓋30結構相同。
實施例五。
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較為干凈衛生的過濾杯,也即是一種過濾杯,包括杯體和與杯體配合的杯蓋,杯體與實施例一中的杯體10結構相同,杯蓋與實施例三中的杯蓋40結構相同。
實施例六。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過濾杯的杯蓋,該杯蓋同時具有實施例二中所舉例說明的杯蓋30的結構和實施例三中的杯蓋40的結構。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現有技術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形,如將上述實施例中的紫外線殺菌燈42變更為其他類型的殺菌燈等,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