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熱炊具的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CN1406544A于2003-04-02公開了一種分體式電熱炊具;其包括:鍋體、與鍋體可分離的底座、電熱元件設于鍋體中,鍋體下部和底座上分別設有相互匹配的旋轉插頭和旋轉插座,用以實現電熱元件與底座間的電連接;所述的電熱炊具設有用于收集鍋內信號的傳感裝置,與傳感裝置電連接的電腦控制裝置。
中國專利CN202457795U于2012-10-03公開了一種電熱炊具,包括鍋蓋、內鍋和設置在所述鍋蓋與所述內鍋之間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周向設置有開口朝里的凹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槽內設置分隔擋水板;2個以上的所述分隔擋水板分布在所述凹槽內。
包括中國專利CN1406544A和CN202457795U在內,現有傳統的電熱炊具的連接方式一般為螺釘或卡扣連接,底座與面板之間螺釘連接,電路板與底座連接、線圈盤與底座螺釘連接等,其連接結構相對復雜,造成人員安裝麻煩,且拆卸也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希望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拆卸方便的電熱炊具的安裝結構。
根據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電熱炊具的安裝結構,包括面板、底座和各元器件,其創新點在于,面板、底座和各元器件均具有中心孔,中心孔的孔壁均具有螺紋,與前述螺紋配套的螺紋管依次穿過面板、各元氣器件和底座的中心孔,通過螺紋連接將面板、底座和各元器件串聯連接。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實用新型前述電熱炊具的安裝結構中,面板的中心孔為凹槽,螺紋管的端部定位在凹槽底部。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實用新型前述電熱炊具的安裝結構中,進一步包括溫控器,溫控器設在面板中心的凹槽內,通過硅膠固定。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實用新型前述電熱炊具的安裝結構中,面板上設有上蓋,上蓋側邊設有卡腳,卡腳扣合在面板中心的凹槽內。為了防水要求,可在上蓋扣合處設置一個密封圈。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實用新型前述電熱炊具的安裝結構中,各元器件之間通過套筒進行上下限位,使各元器件之間保持一定距離。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實用新型前述電熱炊具的安裝結構中,螺紋管穿過底座中心孔,通過螺母鎖住螺紋管的尾部。
相對于現有技術,藉由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結構,整個裝置由螺紋管緊固的連接在一起,不易松動,此安裝方式結構簡單而且緊湊,拆卸方便。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結構適用于電磁爐、電飯鍋等低壓、微壓或常壓狀態使用的電熱炊具中。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熱炊具的安裝結構的剖視圖。
其中:1-溫控器;2-面板;3-電路板;4-套筒;5-螺紋管;6-底座;7-螺母;8-上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這些實施例應理解為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記載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效變化和修改同樣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請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熱炊具的安裝結構,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溫控器1、面板2、電路板3、套筒4、螺紋管5、底座6、螺母7和上蓋8,面板2、底座6和各元器件(以電路板3為例)均具有中心孔,中心孔的孔壁均具有螺紋,與前述螺紋配套的螺紋管5依次穿過面板2、電路板3和底座6的中心孔,通過螺紋連接將面板2、底座6和電路板3串聯連接。
如圖1所示,螺紋管5直徑為10mm,長約50mm,一端穿過面板2中心的凹槽底部,螺紋管5的端部定位在凹槽底部內,不能旋轉;電路板3中心孔穿過螺紋管5,再加上套筒4進行上下限位,使各元器件之間保持一定距離;螺紋管5穿過底座6的中心孔,螺母7貼緊底座6外側,鎖住螺紋管5尾部。
如圖1所示,溫控器1通過硅膠固定在面板2的凹槽內,面板上有上蓋8,上蓋8上設置有卡腳,可扣合在面板2中心凹槽的側部,將凹槽密封住。為了防水要求,可在上蓋扣合處設置一個密封圈。
如圖1所示,整個裝置裝配起來非常簡潔,也便于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