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飯煲,具體是一種用于電飯煲的風扇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電飯煲使用過程中都會產生熱量,熱量的大小對設備性能造成影響,甚至會使壽命縮短,因此,現有的電飯煲內一般都設置有用于散熱的風扇,該風扇的固定結構通常都是用螺釘固定在需要散熱的設備上,安裝或拆卸風扇時需擰緊或松卸螺釘,操作過程比較繁瑣,效率低下,而且螺釘的應用增加了成本。
市場上逐漸出現了卡扣螺孔的固定方式,具體為以風扇上的螺孔和對應的固定支架上的凸點進行配合固定。由于螺孔和凸點在橫向方向上需要有足夠多的過盈量才能可靠固定,從而導致裝配難度加大,拆卸時還不能直接往外拔出,需要抬起扣鉤才能拔出風扇。
因此,需要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設計簡單、結構合理、拆裝順暢、生產效率高、成本低的電飯煲。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電飯煲,包括鍋體和鍋蓋,所述鍋體內設置有的風扇支架和風扇,該風扇支架上設置有用于裝嵌風扇的固定架,風扇側壁有凹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兩側內壁分別對稱設有兩個具一定彈性的扣鉤,風扇裝嵌在固定架時,扣鉤彈性扣入凹位內。
所述固定架與風扇外形相匹配,且兩側對稱設有裝配槽,風扇兩側嵌入裝配槽內,并在裝配槽的引導下線性滑動地裝嵌在固定架內。
所述裝配槽端部沿風扇的裝嵌方向延伸有懸臂,扣鉤設置于懸臂端部內側,以彈性扣入左右對稱的兩凹位內。
為提高拆裝時的順暢性,可以設置以下結構:所述裝配槽截面呈匚字形,兩側對稱的裝配槽開口高度分別沿風扇的裝配方向逐漸減小,該高度的最小值h略大于風扇高度;和/或,兩側對稱的裝配槽內壁分別向中傾斜,使兩側裝配槽內壁的距離逐漸減小,該距離的最小值d略大于風扇的寬度。
所述固定架上設有擋板,擋板置于風扇的滑動裝配軌跡上,且風扇滑動到位后,扣鉤通過凹位作用風扇按壓在擋板上。
所述風扇的上下側分別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固定架的上下側對應進風口和出風口分別開口設置。
所述固定架設置于風扇支架一側邊上,且與風扇支架相互垂直配合,風扇支架固定在鍋體上,風扇的出風端朝向鍋體內部。
所述扣鉤上設有用于引導裝配和/或拆卸風扇的斜面或弧面,其截面至少呈鈍角三角形,鈍角端扣入凹位內,所述凹位截面至少與扣鉤對應呈鈍角三角形,鈍角端朝向風扇內側。
所述風扇呈正方形,其側壁對應四個角落均設有凹位,凹位兩兩對稱設置,扣鉤同時或同步彈性扣入風扇兩側相互對稱的兩凹位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過在固定架內壁設置扣鉤,風扇裝嵌固定架時,扣鉤彈性扣入風扇側壁原有的凹位內,實現風扇的定位固定;此外,反方向抽拉風扇,即可實現拆卸,操作簡單,方便快捷。其無需改變風扇的原有結構,通過設置扣鉤扣住原有的凹位即可實現風扇的固定裝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風扇支架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風扇的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風扇支架與風扇的裝配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二實施例中固定架的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三實施例中裝配槽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第一實施例
參見圖1-圖5,本電飯煲,包括鍋體和鍋蓋,所述鍋體內設置有的風扇支架1和風扇3,該風扇支架1上設置有用于裝嵌風扇3的固定架2,風扇3側壁有凹位31,該凹位31為風扇3上原有的;所述固定架2兩側內壁分別對稱設有兩個具一定彈性的扣鉤21,風扇3裝嵌在固定架2時,扣鉤21彈性扣入凹位31內。本結構無需改變現有風扇3的結構,通過設置扣鉤21彈性扣入凹位31,即可實現風扇3的固定,結構簡單,而且成本低。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架2與風扇3外形相匹配,且兩側對稱設有裝配槽22,風扇3兩側嵌入裝配槽22內,并在裝配槽22的引導下線性滑動在固定架2內;所述裝配槽22截面呈匚字形。
進一步地,所述裝配槽22端部沿風扇3的裝嵌方向延伸有懸臂24,扣鉤21設置于懸臂24端部內側,使扣鉤21具有一定彈性,以彈性扣入左右對稱的兩凹位31內。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架2上設有擋板23,擋板23置于風扇3的滑動軌跡上,且風扇3滑動到位后,扣鉤21作用風扇3按壓在擋板23上。
進一步地,所述風扇3的上下側分別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固定架2的上下側對應進風口和出風口分別開口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架2設置于風扇支架1一側邊上,且與風扇支架1相互垂直配合,風扇支架1固定在鍋體(鍋體的本體或殼體)上,風扇3的出風端朝向鍋體內部,使風扇的風從鍋體的外部往鍋體的內部吹,便于各電器元件的散熱。
進一步地,所述扣鉤21上設有用于引導裝配和拆卸風扇3的斜面,其截面至少呈鈍角三角形,鈍角端扣入凹位31內,所述凹位31截面至少與扣鉤21對應呈鈍角三角形,鈍角端朝向風扇3內側。
進一步地,所述風扇3呈正方形,方便風扇3以任一側面進行裝配,其側壁對應四個角落均設有凹位31,凹位31兩兩對稱配合,扣鉤21同時或同步彈性扣入風扇3兩側相互對稱的兩凹位31內。
第二實施例
參見圖4,本實施例的電飯煲,其不同于第一實施例之處在于:兩側對稱的裝配槽22開口高度分別沿風扇3的裝配方向逐漸減小,該高度的最小值h略大于風扇3高度。本結構有效引導風扇3的縱向裝配。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實施例,這里不再詳細分析說明。
第三實施例
參見圖5,本實施例的電飯煲,其不同于第一實施例之處在于:兩側對稱的裝配槽22內壁分別向中傾斜,使兩側裝配槽22內壁的距離逐漸減小,該距離的最小值d略大于風扇3的寬度。本結構有效引導風扇3的橫向裝配。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實施例,這里不再詳細分析說明。
第四實施例
本實施例的電飯煲,其不同于第一實施例之處在于:兩側對稱的裝配槽22開口高度分別沿風扇3的裝配方向逐漸減小,該高度的最小值h略大于風扇3高度;此外,兩側對稱的裝配槽22內壁分別向中傾斜,使兩側裝配槽22內壁的距離逐漸減小,該距離的最小值d略大于風扇3的寬度。本結構有效引導風扇3的縱向和橫向裝配。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實施例,這里不再詳細分析說明。
上述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