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椅子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椅子的護腰靠背結構。
背景技術:
椅子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用具之一,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座椅廣泛受人們青睞,它不但讓使用者坐著舒適、緩解疲勞,且對人體骨骼的發育及預防腰椎肩盤突出具有一定積極效果。
由于腰部是人體最容易累的地方之一,如果長期不正確的坐姿或者椅子結構不合理,會造成嚴重的腰脊骨疾病,因此,家具設計師針對靠背的設計進行了不斷的技術造新。早期主要針對靠背的形狀、材料進行改進,將座椅靠背的形狀設計成與人體脊椎骨相吻合的形狀,目前,較多座椅則在此基礎上,在位于人體腰部位置的座椅靠背上增設一個護腰墊,現有市場上的護腰靠背結構比較復雜,還需要靠氣墊等比較復雜的方式來實現,其不僅生產成本較高,且舒適度較低,設計不夠人性化,不符合人體工程學。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椅子的護腰靠背結構,該結構即舒適又能夠有效保護腰部, 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一種椅子的護腰靠背結構,包括有一靠背框架及與靠背框架一體連接的支架,所述靠背框架上安裝有護腰片,該護腰片可拆卸地安裝于靠背框架上,該護腰片為可彈性形變的構件,該護腰片與支架之間設置有讓位空間。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靠背框架設置有左框體和右框體,該左框體和右框體分別設置有安裝孔,所述護腰片上設置有與安裝孔相適配的安裝塊。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護腰片為兩片并分別安裝于左框體和右框體上。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左框體和右框體上分別設置有4個安裝孔,所述每塊護腰片上一體延伸出4個與4個安裝孔相適配的安裝塊,該安裝塊卡扣于安裝孔上。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護腰片包括有頭部和尾部,該頭部安裝于靠背框架上,該尾部朝左框架和右框架之間的中心線方向延伸,所述兩護腰片呈蝴蝶狀安裝于靠背框架上。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護腰片尾部呈柵格狀設置。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本技術采用在靠背框架上安裝有一護腰片,該護腰片結構簡單,易于生產組裝,該結構能夠有效的降低生產成本。做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該護腰片呈蝴蝶狀安裝于靠背框架上,而且呈柵格狀設置,不僅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同時彈力適中,減緩疲勞,具有良好的舒適度以及良好的通風透氣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護腰靠背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護腰靠背結構的剖面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靠背框架及支架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護腰片的立體示意圖。
附圖標識說明:
10、靠背框架
11、左框體 12、右框體
13、安裝孔
20、支架
30、護腰片
31、安裝塊
32、頭部 33、尾部
40、讓位空間。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至圖4所示,其顯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一種椅子的護腰靠背結構,包括有一靠背框架10及與靠背框架10一體連接的支架20,所述靠背框架10上安裝有護腰片30,該護腰片30可拆卸地安裝于靠背框架10上。該護腰片30為可彈性形變的構件,該護腰片30與支架20之間設置有讓位空間40。
其中,該靠背框架10設置有左框體11和右框體12,該左框體11和右框體12分別設置有安裝孔13,該護腰片30上設置有與安裝孔13相適配的安裝塊31,所述護腰片30為兩片并分別安裝于左框體11和右框體12中。如圖3至圖4所示,該左框體11和右框體12上分別設置有4個安裝孔13,每塊護腰片30上一體延伸出4個與安裝孔13相適配的安裝塊31,該安裝塊31卡扣于安裝孔13上。該安裝塊31的插入方向與護腰片30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
該護腰片30包括有頭部32和尾部33,前述安裝塊31設于護腰片30的頭部32上,該頭部32安裝于靠背框架10上,該尾部33朝左框架11和右框架12之間的中心線方向延伸,所述兩護腰片30呈蝴蝶狀安裝于靠背框架10上;該護腰片30尾部33呈柵格狀設置,使得使用過程中更加通風透氣。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于:本技術采用在靠背框架上安裝有一護腰片,該護腰片結構簡單,易于生產組裝,該結構能夠有效的降低生產成本。做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該護腰片呈蝴蝶狀安裝于靠背框架上,而且呈柵格狀設置,不僅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同時彈力適中,減緩疲勞,具有良好的舒適度以及良好的通風透氣效果。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和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