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生活用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傘凳。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物質生活滿足同時,為緩解生活和工作壓力,人們對于旅游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旅游時,人們外出都需要攜帶雨傘,既為遮陽也為擋雨,但是在旅游途中,當人們累了時候,只能坐地面,因此如何將凳子和雨傘相結合,是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多功能傘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傘凳,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縮桿、第一充氣囊、第二充氣囊、套筒、支撐桿和按壓擋塊;所述第一充氣囊固定于伸縮桿頂端,充氣后第一充氣囊呈圓盤狀支撐在伸縮桿上;所述第二充氣囊固定于伸縮桿底端,充氣后第二充氣囊呈圓盤狀支撐著伸縮桿;所述套筒套設在伸縮桿外,能沿伸縮桿上下運動;所述支撐桿數量為多個,均勻地圍繞伸縮桿設置,支撐桿的一端與套筒鉸接,另一端與第一充氣囊固定連接;所述伸縮桿上還設有按壓擋塊,用于限制套筒的運動;所述第一充氣囊和第二充氣囊均設有可開啟和封閉的充氣口。
為優化上述技術方案,采取的具體措施還包括:
所述伸縮桿底部為中空結構,形成的容置空間可用于收納第二充氣囊。
所述第一充氣囊上設有繩扣,可將放氣后的第一充氣囊固定在伸縮桿上。
所述支撐桿數量可設為四根或六根或八根。
所述第一充氣囊和第二充氣囊由PVC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合理,既可形成凳子也可作為傘使用,重量輕,體積小,大大增加了便攜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作為凳子使用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作為傘使用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工作時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收納時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如下:伸縮桿1、第一充氣囊2、第二充氣囊3、套筒4、支撐桿5、按壓擋塊6、繩扣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多功能傘凳,包括伸縮桿1、第一充氣囊2、第二充氣囊3、套筒4、支撐桿5和按壓擋塊6。
第一充氣囊2固定于伸縮桿1的頂端,充氣后第一充氣囊2呈圓盤狀支撐在伸縮桿1上,猶如一個頂在伸縮桿1頂端的盤子。第二充氣囊3固定于伸縮桿1的底端,充氣后第二充氣囊2呈圓盤狀支撐著伸縮桿1,形成伸縮桿1的支撐結構。第一充氣囊2和第二充氣囊3均設有可開啟和封閉的充氣口,用于充氣和放氣,第一充氣囊2和第二充氣囊3可采用PVC材料制成,充氣后能形成固定的圓盤狀結構,而放氣后則形成可任意折疊的柔性結構。
套筒4套設在伸縮桿1外,能沿伸縮桿1上下運動。支撐桿5為多根,其數量可設為四根、六根或八根,均勻地圍繞伸縮桿1設置。支撐桿5一端與套筒4鉸接,另一端與第一充氣囊2固定連接,在工作時伸縮桿1、支撐桿5和第一充氣囊2之間形成穩定的三角支撐結構。伸縮桿1上還設有按壓擋塊6,用于限制套筒4的運動,阻擋套筒4繼續沿著伸縮桿1向下滑動,而通過按壓擋塊6,可以解除對套筒4的限制。
多功能傘凳作為凳子使用時,如圖1所示,第一充氣囊2和第二充氣囊3均處于充氣狀態,第二充氣囊3作為底座起到整體支撐作用,而第一充氣囊2在伸縮桿1和支撐桿5的支撐下形成凳面,按壓擋塊6則對套筒4和支撐桿5起到了固定作用,可通過調節伸縮桿1的伸縮程度來調節凳子的高度。
多功能傘凳作為傘使用時,如圖2所示,第一充氣囊2處于充氣狀態,第二充氣囊3處于放氣狀態,而伸縮桿1的底部為中空結構,形成容置空間,可以將放氣狀態的第二充氣囊3置于容置空間中,不僅減輕了重量,還減小了體積。此時,第一充氣囊2形成傘面,用于擋雨,而伸縮桿1形成傘柄,支撐桿5形成傘骨,可通過調節伸縮桿1的伸縮程度來調節傘的高度。
多功能傘凳在收納時,如圖4所示,第一充氣囊2和第二充氣囊3均處于放氣狀態,而支撐桿5貼近收縮桿1放置,第一充氣囊2上設有繩扣7,將第一充氣囊2包裹收縮桿1,并用繩扣7進行固定。而第二充氣囊3置于支撐桿5底部的容置空間中,伸縮桿1處于收縮狀態。收納狀態的傘凳就像一把收起來的折疊傘,可隨意放入收納袋等容器中。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