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家具,具體涉及一種內嵌于茶桌上的環形旋轉茶臺。
背景技術:
現有的內嵌茶盤的茶桌在泡茶方面一般是固定下一個槽,然后將茶盤及燒水壺嵌入茶桌,實現整體效果。但是這種沖泡方式茶臺只能固定于一個點進行泡茶。若是泡茶的人想要在桌面上跟換泡茶位置的話,基本不能實現。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種內嵌于茶桌上的環形旋轉茶臺,能有效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內嵌于茶桌上的環形旋轉茶臺,包含茶臺本體,茶臺本體下方設有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茶臺本體包含設于底部的支撐旋轉臺和上部的表層蓋,所述支撐旋轉臺和表層蓋套嵌連接;所述支撐旋轉臺底部正中心設有通孔,所述軸承的外圈固定連接于通孔上。
所述支撐旋轉臺內設有儲水箱,所述儲水箱正中心設有第二通孔,左端設有出水口,右端設有進水口。
所述表層蓋包含設于中部的圓形茶托和設于圓形茶托旁的燒水機構,所述燒水機構包含蓄電池、抽水器、進水管和出水管。
所述圓形茶托下方設有圓形導水盤,導水盤正中心設有出水口,出水口連接有出水管。
所述通孔、第二通孔、出水口在同一直線上,且出水管通過第二通孔從軸承內圈伸出茶臺本體。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1、通過軸承來實現整個茶盤的自由旋轉,無需浪費動力;2、排水管由軸承內圈伸出不會妨礙整個茶臺的旋轉及排水;3、采用蓄電池對燒水機構進行供電,防止茶臺旋轉電源線纏繞;4、采用儲水箱進行水分的儲存,方便讓燒水機構的進水管進入水箱進行水的抽取,而不會妨礙旋轉臺的旋轉。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簡單,但實用性強,且易于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套嵌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現將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一種內嵌于茶桌上的環形旋轉茶臺,包含茶臺本體1,茶臺本體1下方設有軸承4,所述茶臺本體1包含設于底部的支撐旋轉臺3和上部的表層蓋2,所述支撐旋轉臺3和表層蓋2套嵌連接;所述支撐旋轉臺3底部正中心設有通孔31,所述軸承4的外圈固定連接于通孔31上。
所述支撐旋轉臺3內設有儲水箱5,所述儲水箱5正中心設有第二通孔53,左端設有出水口51,右端設有進水口52。
所述表層蓋2包含設于中部的圓形茶托7和設于圓形茶托7旁的燒水機構6,所述燒水機構6包含蓄電池61、抽水器62、進水管64和出水管63。
所述圓形茶托7下方設有圓形導水盤8,導水盤8正中心設有出水口81,出水口81連接有出水管9。
所述通孔31、第二通孔53、出水口81在同一直線上,且出水管9通過第二通孔53從軸承4內圈伸出茶臺本體1。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1、通過軸承4來實現整個茶盤的自由旋轉,無需浪費動力;
2、出水管9由軸承4內圈伸出不會妨礙整個茶臺的旋轉及排水;
3、采用蓄電池61對燒水機構6進行供電,防止茶臺旋轉電源線纏繞;
4、采用儲水箱5進行水分的儲存,方便讓燒水機構6的進水管64進入儲水箱5進行水的抽取,而不會妨礙旋轉臺的旋轉。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