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干手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提供了一種干手機。
背景技術:
為近年來,在餐館、酒店、商務寫字樓等公共場所的廁所/洗手間的地方,設置了一種用于水洗后的濕手插入、通過吹出熱風的手干燥設備,以供人們在洗完手后快速烘干手的需要。這種設備一般安裝于洗手間的墻壁上,安裝高度以保證使用者很方便插入濕手為宜。當使用者擦入濕手后,內部配置的電動風機開始工作鼓出高速空氣流以吹干使用者手上的水分為目的。在氣流吹飛水分的同時,通過加熱手段對空氣進行加熱以達到烘干手的輔助功能。
為防止手上的水分不發生外濺現象,一些干手機在干手機側壁增設防水滴飛散裝置,具體是在干燥室側壁增加百葉式板狀體,無法從根本上杜絕水向外飛散的可能;而最為關鍵的是該方案只是減少了手部的水向地面滴落的可能,并未考慮當高速風吹向手時發生的水份向手的上部袖口部位飛濺的問題。
另一些干手機在內側壁上增設突出部,以擋住手上飛濺的水向上部濺射,例如將出風口設置為外凸形式,干燥室內壁面的突出部為固定不動狀態,無法避免水滴向手上部本不想濺水的部位濺射;另外,該方案增加的突出部使得壁面有清潔死角,不方便對產品的清潔維護;因為增設了突出部,使得插手部的手厚度方向尺寸偏小,大大增加已清潔的手部碰到突出部的可能,對干凈的手造成二次污染。
技術實現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是現有的干手機所吹出的風容易將使用者手上的水吹向手腕,導致弄濕衣袖的技術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干手機,該干手機包括手插入部,所述手插入部具有開口,所述手插入部的至少一側內壁上設有用于出風的第一出風口,所述第一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向遠離所述開口的方向傾斜。
優選的,所述第一出風口的開口嵌設于所述手插入部的相應側內壁。
優選的,在手插入的方向上,所述手插入部的橫截面為矩形框或圓角矩形框。
優選的,所述手插入部相對的兩側內壁均設有所述第一出風口。
優選的,所述相對的兩側內壁互相平行。
優選的,所述相對的兩側內壁為由內至外整體呈漸擴式結構。
優選的,所述第一出風口的數量為多個。
優選的,所述手插入部的開口朝向斜上方設置。
優選的,還包括第二出風口,所述第二出風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風口遠離所述開口的一側,所述第二出風口的出風方向垂直于手插入的方向。
優選的,所述第二出風口的數量為多個。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干手機,通過將手插入部至少一側內壁上的第一出風口的出風方向設置為向遠離干手機開口的方向傾斜,可避免將水吹向使用者的手腕,防止弄濕使用者的衣袖,提高了使用體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干手機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
1、手部;2、手插入部;3、第一出風口;4、第二出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一
參考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干手機,包括手插入部2,所述手插入部2為一側具有開口的腔室結構,且該手插入部2的開口優選為朝向斜上方設置,這樣可以方便使用者自然的將手部1插入;手插入部2的至少一側內壁上設有用于出風的第一出風口3,例如可以在與使用者手背相對的一側內壁上設置第一出風口3,且該第一出風口3的數量優選為多個,多個第一出風口3均勻分布,對使用者的手部1形成單側吹拂。
其中,該第一出風口3的出風方向向遠離開口的方向傾斜,即,該第一出風口3的出風方向是朝著手插入部2的底部方向傾斜的,由此,當第一出風口3吹出的風吹到使用者的手部1上時,氣流幾乎不會產生向上的分流,也就是說,第一出風口3吹出的風不會將水吹向使用者的手腕,因此可避免弄濕使用者的衣袖,提高了使用體驗。而且,由于本干手機的第一出風口3吹出的風是與使用者的手部1成一定角度的,而并非是完全平行于使用者手部1的伸展方向,所以對使用者手部1的吹拂效果還是有保證的。
另外,第一出風口3的開口優選為嵌設于手插入部2的相應側內壁,即,第一出風口3的開口未探出于其所設置的那一側手插入部2的內壁。由于本干手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將水吹到使用者手腕上的問題,所以并不需要通過將第一出風口3設置為外凸的形式,或是將手插入部2的開口設置得較小,以阻擋水滴飛向手腕。而本干手機將第一出風口3嵌設于手插入部2的相應側內壁,所以不會占用手插入部2的內部空間,從而使使用者的手部1不容易觸碰到壁面,以防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便,由于手插入部2的內壁上并無凸起的結構,表面光滑,所以并不存在清潔不到的死角,清潔起來更加方便。
在手插入部2相對的兩側內壁優選為均設有第一出風口3,例如可以在與使用者的手背和手心相對的兩側內壁上均設置第一出風口3,雙側吹風的方式可以提高干手效率。進一步的,設有第一出風口3的兩側相對的內壁可以設置為互相平行或由內至外口徑逐漸變大的結構,由此使手插入部2的開口具有足夠寬度,防止使用者手部1在插入和拔出的過程中觸碰到壁面,同時也不用擔心將水吹向使用者的手腕。
在手插入的方向上,手插入部2的橫截面形狀為矩形框或圓角矩形框,即,手插入部2為由四側內壁首尾相接圍成的結構,且每相鄰的兩側內壁之間優選為弧面過渡連接,也就是說,除與使用者的手背和手心相對的兩側內內壁之外,手插入部2的其余兩側也是封閉的,這樣可以防止從使用者手上飛離的水通過左右兩側飛落到地面上,避免影響到環境的整潔。
實施例二
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干手機溫控系統,在實施例一中任何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的基礎上,還做了如下改進:
如圖1所示,還包括第二出風口4,該第二出風口4優選為均勻分布的多個,第二出風口位于第一出風口遠離手插入部的開口的一側,即,該第二出風口4相較于第一出風口3更靠近與手插入部2的底部;且該第二出風口4的出風方向垂直于手插入的方向,即該第二出風口4的出風方向正對于使用者的手部1,由此可以提升干燥效果。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雖然第二出風口4所吹出的風會產生向上的分流,但該向上的分流會受第一出風口3斜向下吹出的風形的阻止,且第二出風口4本身距離使用者的手腕就比較遠,所以仍舊不會將水滴吹到使用者手腕上。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