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餐具,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衛生調羹。
背景技術:
調羹是餐桌上常見的餐具?,F有技術對調羹做了各式各樣的改進,如申請號為201110174105.5的技術方案公開了一種兩用餐具。它包括具有調羹面和與調羹面連接的縱步的調羹體、手柄,調羹體縱部和手柄之間套接,兩者之間的套接孔內設筷子。該方案的調羹主體和傳統調羹無異,但調羹縱部和手柄兩者之間為套接,兩者套接孔內設筷子。該方案的筷子設置在調羹內,方便了人們野外時對餐具的攜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多功能衛生調羹,方便用餐者舀到較遠處的湯水,而且湯水在舀回過程中不易灑出防止弄臟用餐桌面,還能使用餐者嘴巴不與調羹頭直接接觸,保證衛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衛生調羹,包括調羹頭、與調羹頭相接的調羹柄,所述調羹頭包括上層片和下層片,上層片和下層片之間有用于容納湯水的間隙,上層片與下層片之間開設有供湯水流至間隙的通道;調羹柄內設置有容筷子端部插入的插孔,插孔連通間隙與調羹柄的端部。
本方案中,插孔有2個作用:一是插上筷子后起到了加長調羹柄的作用;二是喝調羹頭內的湯水時,作為吸嘴使用,避免用餐者的嘴巴直接與調羹頭接觸,湯水通過插孔的過程還能降低湯水的溫度。用調羹頭把湯水舀回時,由于湯水大部分位于上層片和下層片之間的間隙內,上層片又有其他菜肴的覆蓋,所以湯水不易灑出。
作為改進,所述上層片與下層片通過鉸接連接。當用調羹去舀菜肴時,可以把上層片翻起,將菜肴舀在下層片上,在收回之前將上層片翻回壓在菜肴上,則菜肴在取回過程中不易外灑。
作為改進,所述通道為開設在上層片上的通孔。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通道的豎直投影面積占上層片豎直投影面積的二分之一以上。豎直投影面積指調羹頭平放后,位于調羹頭正上方的光源豎直照射下在水平面上產生的陰影。該方案使上層片呈圓環狀,可以更好地壓住菜肴。
作為再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插孔的數量為2個。2根筷子插在插孔內,方便操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清洗方便的優點,方便用餐者取到遠處的菜肴和湯水,而且菜肴和湯水不易灑出,用餐者的嘴巴不接觸調羹頭也能喝到湯水,保證了用餐衛生。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調羹頭的上層片翻開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調羹頭的截面圖。
圖中:1.調羹頭,11.上層片,12.下層片,13.間隙,14.通道,2.調羹柄,21.插孔。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多功能衛生調羹,包括調羹頭1、與調羹頭1相接的調羹柄2,調羹柄2內設置有容筷子端部插入的插孔21,插孔21的數量為2個。
如圖2-3所示,調羹頭1包括上層片11和下層片12,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通過鉸接連接。上層片11和下層片12之間有用于容納湯水的間隙13,插孔21連通間隙13與調羹柄2的端部。上層片11與下層片12之間開設有供湯水流至間隙13的通道14。通道14為開設在上層片11上的通孔。通道14的豎直投影面積占上層片11豎直投影面積的二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