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衣架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方便攜帶衣物的衣架。
背景技術:
現代生活中,人們在出差、出游時,會將個人衣物放在箱包中,另外,處于衛生考慮,往往要攜帶隨身衣架,但是由于衣架為一體式結構占用空間大,出差、出游攜帶極為不方便,而且功能單一,很難滿足個人出差、出游的生活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方便攜帶衣物的衣架,具有易于攜帶,結構簡單,加工方便,節約資源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方便攜帶衣物的衣架,包括內筒和外筒,所述內筒為上側面開口的腔體結構,所述內筒一端深入外筒內并且所述內筒可沿外筒軸向移動,所述內筒另一端設置有凹槽,在凹槽外側套裝卡扣,在內筒和外筒的相對外側面之間連接有固定帶,所述固定帶穿過卡扣,當所述內筒完全深入外筒內后所述固定帶形成提手。
進一步,所述卡扣的形狀為C型卡扣。
進一步,所述固定帶長度長于內筒和外筒的長度之和。
進一步,所述固定帶為膠帶、硅膠或者布料。
進一步,在所述卡扣上設置有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設置有供固定帶穿過的通孔。
進一步,所述內筒和外筒為長方形、圓筒形狀或者異形。
進一步,所述卡扣可相對固定帶旋轉。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內筒套設在外筒內,內筒用來裝等個人衣物,出差時方便攜帶,而且還能夠當衣架使用,結構簡單,加工方便,節約資源。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打開時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扣合時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衣架使用時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內筒 2、外筒 3、凹槽
4、卡扣 5、固定帶 6、底座
7、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如圖1-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方便攜帶衣物的衣架,包括內筒1和外筒2,所述內筒1為上側面開口的腔體結構,所述內筒1一端深入外筒2內并且所述內筒1可沿外筒2軸向移動,所述內筒1另一端設置有凹槽3,在凹槽3外側套裝卡扣4,在內筒1和外筒2的相對外側面之間連接有固定帶5,所述固定帶5穿過卡扣4,當所述內筒1完全深入外筒2內后所述固定帶5形成提手。
所述卡扣4的形狀為C型卡扣。所述固定帶5長度長于內筒1和外筒2的長度之和。所述固定帶5為膠帶、硅膠或者布料。在所述卡扣4上設置有底座6,在所述底座6上設置有供固定帶5穿過的通孔7。所述內筒1和外筒2為長方形、圓筒形狀或者異形。所述卡扣4可相對固定帶5旋轉,所述內筒1和外筒2可以做成鏤空形狀。
本實例的工作過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方便攜帶衣物的衣架在使用時,由于內筒1為上側面開口的腔體結構,所以將衣物卷好后放入到內筒1中,推動內筒1沿外筒2軸向扣合,在內筒1完全深入外筒2后,由于固定帶5長度長于內筒1和外筒2的長度之和,在固定帶5剩余長度部分在穿過卡扣4的地方形成提手,出行時可提拉提手。
所述卡扣4的形狀為C型卡扣,在卡扣4套裝在凹槽3外側時,操作更加便捷,所述固定帶5為膠帶、硅膠或者布料,降低了制作成本。
本實用新型在當衣架使用時,將內筒1由外筒2中抽出,將衣物取出,將卡扣4相對固定帶5旋轉180度便可通過卡扣4掛在晾衣桿上,這時內筒1和外筒2組合上面可以用于放置衣物,當內筒1由外筒2抽出后可通過固定裝置進行固定,進一步提升使用衣架時的穩定性。所述內筒1和外筒2可以做成鏤空形,以減輕整個衣架的重量。狀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方便攜帶衣物的衣架不僅可用于攜帶衣物還可用于衣架使用,豐富了衣架的功能,而且制作簡單,加工方便。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