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座椅休閑結構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易收納座椅擱腳架。
背景技術:
座椅是最普通最常用的休息工具之一,為了解決疲勞,人們常常會直接坐在椅子上伏案而憩,有時會感到很不舒服,長時間不當?shù)男菹⒆藙葸€反會對人身體造成不良影響。雖然市面上也有設計了各式各類的辦公、居家、公共的休閑座椅,比如躺椅、搖椅等來幫助人們獲得舒適良好的休息效果,但是沒有任何輔助休息裝置,仍然會覺得下身腿腳擺放不便,感覺不適。如授權公告號為CN 204218418 U的專利文件公開的一種帶有擱腳的休閑椅,包括底架,底架包括前榀,在所述的底架前榀上設置有擱腳,所述擱腳由擱腳板和U型擱腳支撐組成,在底架前榀本體上設置有擱腳板口,擱腳板的上端與擱腳板口的上沿轉動連接,在擱腳擋板的背面,位于擱腳擋板的下端設置有支撐擋板,擱腳支撐的兩端與擱腳板轉動連接,擱腳支撐位于支撐擋板的內側,當擱腳支撐支撐擱腳板時,由支撐擋板對擱腳支撐定位,這個技術方案公開了擱腳的裝置,使得人們在休息時能夠將腿腳舒適自由地擺放,就像在床上休息一樣,改善了休息效果,但是該擱腳裝置結構簡陋,實際使用效果并不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易收納座椅擱腳架,解決傳統(tǒng)座椅休閑機構上的缺失或簡陋、休息效果不佳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易收納座椅擱腳架,包括椅座連接板、設于所述椅座連接板上的鉸接部、鉸接于所述鉸接部的旋轉座、活動連接于所述旋轉座的安裝支桿和設于所述安裝支桿上的擱腳板安裝部,所述旋轉座上設有兩塊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設有用于插入所述安裝支桿的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安裝支桿間隙配合。
作為優(yōu)選,所述鉸接部包括固定連接于所述椅座連接板的連接臺柱和開設于所述連接臺柱外周面上的環(huán)形凹槽;所述旋轉座上設有卡入所述環(huán)形凹槽的繞轉通口。
作為優(yōu)選,所述鉸接部包括固定連接于所述椅座連接板的連接臺柱和設于所述連接臺柱頂端的臺柱限位端塊;所述旋轉座上設有置入所述連接臺柱的繞轉通口。
作為優(yōu)選,兩塊所述固定板之間固定連接有定型筋桿。
作為優(yōu)選,所述擱腳板安裝部包括側桿和設于所述側桿上的連接件,所述側桿的端部與所述安裝支桿的端部相連接。
作為優(yōu)選,所述擱腳板安裝部包括橫桿和設于所述橫桿上的連接件,所述橫桿的中部與所述安裝支桿的端部相連接。
作為優(yōu)選,所述擱腳板安裝部還包括連接于所述橫桿兩端的延長桿,所述延長桿上設有所述連接件。
作為優(yōu)選,所述擱腳板安裝部包括封閉安裝支架和設于所述封閉安裝支架上的連接件。
作為優(yōu)選,所述封閉安裝支架為多邊形支架或環(huán)形支架。
作為優(yōu)選,所述安裝支桿上固定連接有位于所述固定板之間且可與所述定型筋桿配合相抵的限位擋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優(yōu)點在于所述易收納座椅擱腳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給人擺放腿腳以具有舒適良好的休息姿勢,緩解疲勞,本身能夠便捷實現(xiàn)收納功能,結構強度較高,穩(wěn)定性較強,收容后占用空間較小,極具實用性,非常適宜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底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五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六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編號對應的各部位名稱分別為:1-椅座連接板,11-連接臺柱,12-環(huán)形凹槽,13-臺柱限位端塊,2-旋轉座,21-固定板,211-通孔,22-定型筋桿,23-繞轉通口,3-安裝支桿,30-連接件,31-限位擋桿,32-側桿,33-橫桿,34-延長桿,35-封閉安裝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一種易收納座椅擱腳架,包括椅座連接板1、設于椅座連接板1上的鉸接部、鉸接于鉸接部的旋轉座2、活動連接于旋轉座2的安裝支桿3和設于安裝支桿3上的擱腳板安裝部,旋轉座2上設有兩塊固定板21,固定板21上設有用于插入安裝支桿3的通孔211,通孔211與安裝支桿3間隙配合。椅座連接板1上設有連接螺孔,鉸接部設在椅座連接板1的中部位置,鉸接部包括固定連接于椅座連接板1的連接臺柱11和開設于連接臺柱11外周面上的環(huán)形凹槽12;旋轉座2上設有卡入環(huán)形凹槽12的繞轉通口23,繞轉通口23只在環(huán)形凹槽12內而不會脫出位置,可在環(huán)形凹槽12或繞轉通口23上追加設置利于旋轉的結構,如軸承、軌道等,旋轉座2可繞著鉸接部旋轉以實現(xiàn)在椅座下方轉出或轉回。安裝支桿3可在通孔211內做適當?shù)妮S向位移調節(jié)以及徑向旋轉調節(jié)。兩塊固定板21之間固定連接有定型筋桿22。安裝支桿3上固定連接有位于固定板21之間且可與定型筋桿22配合相抵的限位擋桿31。定型筋桿22一來可以加固兩塊固定板21,使其不易受外力影響形變,二來配合限位檔桿31限定安裝支桿3在通孔211內的最大旋轉角度,即等同于控制擱腳板安裝部的工位,以及使安裝支桿3的靜置位置固定。擱腳板安裝部包括側桿32和設于側桿32上的連接件30,側桿32的端部與安裝支桿3的端部相連接。連接件30可為帶孔的螺接片、安裝架、安裝板等多種實現(xiàn)形式。
實施例二: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在于鉸接部包括固定連接于椅座連接板1的連接臺柱11和設于連接臺柱11頂端的臺柱限位端塊13;旋轉座2上設有置入連接臺柱11的繞轉通口23,繞轉通口23只允許連接臺柱11通過,臺柱限位端塊13防止旋轉座2脫出。這是另一種旋轉座2繞著鉸接部旋轉的實現(xiàn)方式。
實施例三: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或實施例二的區(qū)別在于擱腳板安裝部包括橫桿33和設于橫桿33上的連接件30,橫桿33的中部與安裝支桿3的端部相連接,即擱腳板安裝部與安裝支桿3呈“T”型。
實施例四: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或實施例二的區(qū)別在于擱腳板安裝部包括橫桿33、連接于橫桿33兩端的延長桿34和設于橫桿33上的連接件30,延長桿34上設有連接件30,即擱腳板安裝部為“U”型,當然也可以為“L”型。
實施例五: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或實施例二的區(qū)別在于擱腳板安裝部包括封閉安裝支架35和設于封閉安裝支架35上的連接件30,封閉安裝支架35為方形支架,可以根據(jù)需要改造成五邊形、六邊形等形狀的支架。
實施例六: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或實施例二的區(qū)別在于擱腳板安裝部包括封閉安裝支架35和設于封閉安裝支架35上的連接件30,封閉安裝支架35為環(huán)形支架,可以根據(jù)需要制成正圓環(huán)、橢圓、不規(guī)則環(huán)形等形狀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