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易自潔膠棉拖把頭及其制作模具,屬于衛(wèi)生清潔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清潔膠棉體。
背景技術:
膠棉拖把由于其使用便捷性及易清理逐漸成為使用最為廣泛的一類清潔工具,且膠棉的吸水性強,清潔作用強。但是膠棉頭吸附的污漬逐漸沉積聚集在內(nèi)部無法完全穿越多層孔壁排出,便會堵塞膠棉孔,降低膠棉的吸排水性能,在膠棉體結構完好的情況下,需要頻繁更換新膠棉頭,產(chǎn)生較大浪費。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易自潔膠棉拖把頭及其制作模具,制成的膠棉頭可有效排除污漬,保持良好的吸排水功能,使用壽命倍增。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易自潔膠棉拖把頭,膠棉頭的擦刷面設有若干集污槽,膠棉頭的上部豎向設有排污切縫,所述排污切縫上端貫通膠棉頭且其下端不貫通膠棉頭。
所述排污切縫為中心設置的豎向直線切縫且排污切縫軸向貫通膠棉頭。
所述排污切縫為中心設置的豎向直線切縫且排污切縫軸向分段設置在膠棉頭上。
所述排污切縫為“V”字型的切縫,且所述“V”字型切縫的開口端朝向膠棉頭底面,所述“V”字型切縫的夾角小于100°。
所述排污切縫的結構為豎向切縫下端設有兩個分支切縫,所述兩個分支切縫的夾角小于180°。
所述排污切縫為多個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設置在膠棉頭內(nèi)部的縫隙,所述排污切縫的切口為一字型,或為十字型,或為三邊形,或為多邊形,或為圓形。
所述排污切縫的下端與膠棉頭底面的距離不小于5mm。
易自潔膠棉拖把頭的制作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與下模固定成密閉空間,下模的一端側(cè)壁上設有澆注口,上模的內(nèi)壁面上設有多個凸條,所述上模內(nèi)壁設有切縫模板。
所述切縫模板為中心軸向設置的板狀模,且所述板狀模的截面為“︱”字型,或為倒“V”字型,或為倒“Y”字型。
所述切縫模板為上模內(nèi)壁的多個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設置的切口模,所述切口模的截面為“一”字型,或為“十”字型,或為三邊形,或為多邊形,或為圓形。
本實用新型同現(xiàn)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膠棉頭上設置排污切縫,在不影響膠棉頭吸水性能的前提下,減少內(nèi)部污漬排出所需要穿越的孔壁,避免污漬積存堵塞膠棉孔,吸水、排水更加迅速,提高清潔衛(wèi)生質(zhì)量,延長膠棉頭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制作模具。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制作模具。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制作模具。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的制作模具。
圖中:1為膠棉頭,2為集污槽,3為排污切縫,5為上模,6為下模,7為澆注口,8為凸條,9為板狀模,10為切口模。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如圖1-2所示,易自潔膠棉拖把頭,膠棉頭1的擦刷面設有若干集污槽2,膠棉頭1的上部豎向設有排污切縫3,所述排污切縫3上端貫通膠棉頭且其下端不貫通膠棉頭,所述排污切縫3為中心設置的豎向直線切縫且排污切縫3軸向貫通膠棉頭1。
所述排污切縫3的下端與膠棉頭1底面的距離為10mm。
易自潔膠棉拖把頭的制作模具,包括上模5和下模6,上模5與下模6固定成密閉空間,下模6的一端側(cè)壁上設有澆注口7,上模5的內(nèi)壁面上設有多個凸條8,所述上模5內(nèi)壁設有切縫模板,所述切縫模板為中心軸向設置的板狀模9,且所述板狀模9的縱截面為“︱”字型。
實施例二
如圖3-4所示,易自潔膠棉拖把頭,膠棉頭1的擦刷面設有若干集污槽2,膠棉頭1的上部豎向設有排污切縫3,所述排污切縫3上端貫通膠棉頭且其下端不貫通膠棉頭,所述排污切縫3為“V”字型的切縫,且所述“V”字型切縫的開口端朝向膠棉頭1底面,所述“V”字型切縫的夾角小于100°,優(yōu)選的“V”字型切縫的夾角應小于90°。
所述排污切縫3的下端與膠棉頭1底面的距離為20mm。
易自潔膠棉拖把頭的制作模具,包括上模5和下模6,上模5與下模6固定成密閉空間,下模6的一端側(cè)壁上設有澆注口7,上模5的內(nèi)壁面上設有多個凸條8,所述上模5內(nèi)壁設有切縫模板,所述切縫模板為中心軸向設置的板狀模9,且所述板狀模9的縱截面為倒“V”字型。
實施例三
如圖5-6所示,易自潔膠棉拖把頭,膠棉頭1的擦刷面設有若干集污槽2,膠棉頭1的上部豎向設有排污切縫3,所述排污切縫3上端貫通膠棉頭且其下端不貫通膠棉頭,所述排污切縫3的結構為豎向切縫下端設有兩個分支切縫,所述兩個分支切縫的夾角小于180°。
所述排污切縫3的下端與膠棉頭1底面的距離為30mm。
易自潔膠棉拖把頭的制作模具,包括上模5和下模6,上模5與下模6固定成密閉空間,下模6的一端側(cè)壁上設有澆注口7,上模5的內(nèi)壁面上設有多個凸條8,所述上模5內(nèi)壁設有切縫模板,所述切縫模板為中心軸向設置的板狀模9,且所述板狀模9的縱截面為倒“Y”字型。
實施例四
如圖7-8所示,易自潔膠棉拖把頭,膠棉頭1的擦刷面設有若干集污槽2,膠棉頭1的上部豎向設有排污切縫3,所述排污切縫3上端貫通膠棉頭且其下端不貫通膠棉頭,所述排污切縫3為中心設置的豎向直線切縫且排污切縫3軸向分段設置在膠棉頭1上,所述排污切縫3還包括多個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設置在膠棉頭1內(nèi)部的縫隙,所述排污切縫3的切口為一字型,或為十字型,或為三邊形,或為多邊形,或為圓形。
所述排污切縫3的下端與膠棉頭1底面的距離為5mm。
易自潔膠棉拖把頭的制作模具,包括上模5和下模6,上模5與下模6固定成密閉空間,下模6的一端側(cè)壁上設有澆注口7,上模5的內(nèi)壁面上設有多個凸條8,所述上模5內(nèi)壁設有切縫模板,所述切縫模板為中心軸向設置的多個板狀模9,所述板狀模9的截面為“︱”字型,且所述板狀模9的端部均不與上模5內(nèi)壁接觸,所述切縫模板還包括上模5內(nèi)壁的多個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設置的切口模10,所述切口模10的截面為“一”字型,或為“十”字型,或為三邊形,或為多邊形,或為圓形。
所述膠棉頭1的截面為上寬下窄的楔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中,由于膠棉頭1上設有排污切縫3,減少了膠棉頭中心吸附污漬在排出時穿越的孔壁數(shù),污漬排除更加輕松,避免污漬堵塞膠棉孔,提高清潔衛(wèi)生質(zhì)量,延長了膠棉頭的使用壽命。
在制作膠棉頭時,只需將上模5和下模6組合成密封空間后,將原料從澆注口7注入,待冷卻后分離上、下模,取出成型的膠棉頭1,膠棉頭1上的排污切縫3直接澆注成型,使用中也不易撕裂。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nèi),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例如,本實用新型中的排污切縫3可以采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模具一體成型,也可以采用在現(xiàn)有普通模具生產(chǎn)的膠棉拖把頭上以適合刃具通過后序切割加工以實現(xiàn)其功能結構等任何方式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