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烤箱,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電烤箱。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烤箱有部份帶熱風功能,但均在側面,同時由于距內膽發熱管很遠,吹出的風溫度很低,最高只有不到200度;
同時風量較小,距食物距離很遠,無法做到很均勻的溫場分布;
同時由于是從側面吹風,會導致靠近吹風口處的食物在燒烤時會比另外遠的一邊要淡,無法做到燒色均勻。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操作簡單,使用安全,加熱均勻,能有效保溫,食物通用性高的多功能電烤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上述的多功能電烤箱,包括中隔板、多級層架內膽、前板、后板、反射罩、頂部發熱管、電路板、罩極電機和外殼;所述多級層架內膽裝設于所述中隔板周邊,其包括左多級層架內膽、右多級層架內膽和內膽發熱管;所述左、右多級層架內膽分別對稱裝設于所述中隔板的左右相對側邊;所述左、右多級層架內膽的上端和下端之間均連接有所述內膽發熱管;所述前板安裝于所述中隔板前側,其包括豎直裝設于所述中隔板前側邊的前板框架、裝設于所述前板框架下部的外玻璃以及裝設于所述前板框架上部的電控玻璃面板;所述電控玻璃面板與所述內膽發熱管電連接;所述后板豎直裝設于所述中隔板的后側邊,其左右兩側端分別與所述左、右多級層架內膽的后側端相接;所述后板設有通風孔且內側還裝設有散熱風機;所述散熱風機與所述電控玻璃面板電連接;所述反射罩裝設于所述多級層架內膽、前板和后板的上端;所述頂部發熱管和罩極電機均裝設于所述反射罩的內頂部,所述罩極電機與所述電控玻璃面板電連接;所述電路板固定裝配于所述后板的內壁,其與所述電控玻璃面板電連接;所述外殼的兩側壁匹配罩設于所述左、右多級層架內膽外部,頂端匹配罩設于所述反射罩外部;同時,所述外殼的兩側壁底端還與所述中隔板的底部裝配固定。
所述多功能電烤箱,其中:所述前板框架的上部設有電控玻璃面板安裝孔,所述前板框架在所述電控玻璃面板安裝孔下方設有內玻璃安裝孔。
所述多功能電烤箱,其中:所述前板還包括內玻璃和面板固定框;所述內玻璃匹配裝設于所述所述內玻璃安裝孔內,其下部設在與所述內玻璃安裝孔對應的位置設有通孔;所述面板固定框位于所述內玻璃外側面,其四周與位于所述電控玻璃面板安裝孔下方的所述前板框架外側面裝配固定;所述面板固定框中部還設有與所述內玻璃安裝孔匹配對應的窗口。
所述多功能電烤箱,其中:所述電控玻璃面板包括電控板、電控板外殼和透明玻璃;所述電控板匹配裝設于所述電控玻璃面板安裝孔內,其分別與所述內膽發熱管、頂部發熱管、電路板、散熱風機和罩極電機電連接;所述電控板外殼匹配裝設于所述電控板的外側面且設有旋鈕;所述透明玻璃匹配裝設于所述電控板外殼的外側面。
所述多功能電烤箱,其中:所述外玻璃的外側面中部通過門內玻璃固定裝設有拉手。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電烤箱結構設計合理、緊湊,將內膽發熱管發熱區集中,然后近距離(兩者相隔約30mm)吹出,形成急速熱風,這樣溫場均勻,能將食物的水份和油脂帶出,烤出食物十分美味;同時,還具有以下優點:
(1)頂部加熱:將頂部發熱管和罩極電機裝在上方,用反射罩罩住后從頂部對食物進行加熱,這樣可以保證食物更加均勻;
(2)上方操控:在電控板外殼上設有旋鈕,保證操作方便;
(3)上方散熱結構:后板上設有通風孔且內側還裝設有散熱風機,保證旋扭溫度很低且頂部溫度不燙手;
(4)外觀:該產品外觀新穎,流線型設計;
(5)一機多用,可利用頂部發熱管單獨對食物進行加熱,也可利用上下內膽發熱管進行工作,這樣可快速提高加熱速度,縮短加熱時間;
(6)目前市場上的空氣炸鍋只能固定一個位置,太高的食物是無法燒烤的;本產品能根據食物的特點放置于不同層級的內膽上,提高食物的通用性;
(7)電控玻璃面板與反射罩均位于上方,產品可以空間利用最大化;
(8)電子式空氣烤箱,設置有多種不同食譜,操作簡單;
(9)外殼頂+兩側無孔設計,可有效保溫。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電烤箱的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電烤箱,包括中隔板1、多級層架內膽2、前板3、后板4、反射罩5、頂部發熱管6、電路板7、罩極電機8和外殼9。
該中隔板1為方形板狀結構,其中部凹陷形成有凹腔。
該多級層架內膽2裝設于該中隔板1周邊,其包括左多級層架內膽21、右多級層架內膽22和內膽發熱管23;該左多級層架內膽21豎直裝設于該中隔板1左側邊,其內壁水平設有多條鼓包條;該右多級層架內膽22豎直裝設于該中隔板1右側邊,其內壁水平設有向外凸設有多條鼓包條;其中,該左多級層架內膽21與右多級層架內膽22彼此平行且對稱,該左多級層架內膽21與右多級層架內膽22的上端之間連接有一對內膽發熱管23,左多級層架內膽21與右多級層架內膽22的下端之間也連接有一對內膽發熱管23。
該前板3安裝于該中隔板1前側,其包括前板框架31、內玻璃32、面板固定框33、外玻璃34和電控玻璃面板35;其中,該前板框架31豎直裝設于該中隔板1的前側邊,其上部設有電控玻璃面板安裝孔311,位于電控玻璃面板安裝孔311下方設有內玻璃安裝孔312;該內玻璃32匹配裝設于該前板框架31的內玻璃安裝孔312內,其下部設在與內玻璃安裝孔312對應的位置設有通孔;該面板固定框33位于內玻璃32外側面,其四周與位于電控玻璃面板安裝孔311下方的該前板框架31外側面裝配固定,該面板固定框33中部還設有與內玻璃安裝孔312匹配對應的窗口;該外玻璃34匹配裝設于該面板固定框33外側面,其外側面中部通過門內玻璃342固定裝設有拉手341,該門內玻璃342裝設在透明玻璃353上;該電控玻璃面板35裝設于前板框架31上部且下端與外玻璃34上端相接,該電控玻璃面板35包括電控板351、電控板外殼352和透明玻璃353;該電控板351匹配裝設于前板框架31上部的電控玻璃面板安裝孔311內,其與內膽發熱管23電連接。
該電控板外殼352匹配裝設于電控板351外側面,該透明玻璃353匹配裝設于電控板外殼352外側面;同時,該電控板外殼352上設有多個旋鈕。
該后板4豎直裝設于中隔板1的后側邊,其兩端分別與左多級層架內膽21和右多級層架內膽22的后側端相接;同時,該后板4上還設有通風孔且內側還裝設有散熱風機41,該散熱風機41與電控玻璃面板35的電控板351電連接,
該反射罩5裝設于該多級層架內膽2、前板3和后板4的上端,其頂面中部設有反射罩鼓包51且位于反射罩鼓包51中部設有裝配孔52。
該頂部發熱管6裝設于該反射罩5的內頂部,其具體與前板3的電控玻璃面板35的電控板351電連接。
該電路板7通過固定架71固定裝配于后板4的上端內壁,其具體與前板3的電控玻璃面板35的電控板351電連接。
該罩極電機8通過裝配孔52配以緊固件安裝于該反射罩5的內頂部中央,其具體與前板3的電控玻璃面板35的電控板351電連接。
該外殼9為n形結構,其兩端側壁匹配罩設于該左多級層架內膽21和右多級層架內膽22外部,頂端罩設于該反射罩5外部;同時,該外殼9兩端側壁的底端向上彎曲后與中隔板1的底部裝配固定。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操作簡單,使用安全,加熱均勻,能有效保溫,食物通用性高,適于推廣與應用。